“学讲方式”下现代文文本教学处理范式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讲方式”是时下笔者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大力主推的一种课堂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一切教学环节首先要立足于学生考量,让学生在“学进去”之余还要能够“讲出来”,这也是這次课堂改革不同于其他改革的亮点。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好这一“进”和一“出”呢?
  一、自主:我会主动学习
  “学讲方式”下,要由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逐步达到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学生被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突然让他们自由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这就犹如把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野兽放归原本属于它的大自然,这只野兽会感到不知所措。所以教师需要在把学生“放归大自然”之前,先引导训练,让学生逐步适应本该属于他们的学习方式。
  在《江南的冬景》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先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课堂,这样可以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做好铺垫。当然,自主学习既包括课前的主动预习,也包括课堂教学时的独立思考。语文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任务,也可以用“学案”的方式提前让学生完成,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求知。比如课前流畅朗诵全文、了解郁达夫、查阅资料了解江南的气候特征;要能够理解一些词语;还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第八节的四句古诗。这种学生自主独立、主动参与
  的学习动机,会让课堂的知识记忆更深刻。
  二、交流:我能与人合作
  如果说“自主”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交流”训练了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学讲方式”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单是这个学生与那个学生之间的,还有这个学生与群体学生之间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容易,也更平等,更容易引起他们参与的热情。与同学交流,在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冲突、融合、默契中逐渐达成知识的或者是方法的一致性,让学生逐渐掌握一种受益终身的技能,才是教学的终极追求。
  在《江南的冬景》一课中,作者选择了江南的冬天一些代表性的片段,这些片段给读者展现了江南冬天给人的感受,使读者在想象中形成身临其境般的感受。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此带动整篇文章的学习。比如“江南的冬景犹如一幅幅的中国水墨画,你找到了哪些图画?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吗?”不要给学生说明有几幅画,也不要非得要学生按照顺序概括,能先找到并概括出来就行,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谨慎情绪。
  三、发言:我要勇敢表达
  “学讲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学生的“讲出来”看作学习的重要一步,强调“兵教兵”,让他们在互教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拓展本领,达成教者与被教者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形成信任和默契,更要求学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路,让被教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这其中,语文教师要鼓励不善言辞者、内向者、后进生等“弱势群体”,要鼓励他们多投入、多思考、多开口,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
  比如在《江南的冬景》一课教学中,对于第五节概括画面,教参给的答案是“江南山野图”,学生也能找出“山野”代表性的景物及特征,但教师要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芦花、红叶、乌桕、野草,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展开了讨论,一般情况下是那些经常喜欢发言的同学回答,这次我专门鼓励一位不喜欢发言的学生谈谈,在我的鼓励下,他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既然是让概括江南的图画,那么‘江南’二字可以省略,然后加一个表示共同特征的词语‘生气’更为准确,变成‘乡野生气图’。是呀!文章中不是有“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一句吗?这里的“生气”就是对江南“乡野”中几种景物特征的恰如其分的概括。
  四、探究:我想更进一步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探究更深刻的知识,这既是锻炼学生个性化认知的方法,也是使学生思维更进一步的手段,同时也是合乎高考考查的要求的。如何对文本进行探究,可以本着学生发现和教师引领相结合的办法,因为有的问题学生能够发现,而有的问题限于学生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未必能够挖掘出来。
  比如《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学生可以发现文章除了写江南的冬景,还写了其他地方,这有什么作用呢?很多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一节的北国的冬天描写,还有第四节闽粤的冬天以及第六节德国的冬天,对于其作用,学生也是各抒己见,教师也要加以引导,只要有理有据就要表扬。再如,有的学生发现结尾一节作者用了“坐不住”“无聊的杂文”“不想再写下去了”等词句,这到底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这个问题很深,也很细,关系到文章的主旨,值得肯定。发现问题,就是一种进步,如果能够再探究出一些自己的认知,哪怕不完整也是“学讲方式”下迈出的更大一步。
  虽然教学无定法,但一种新的教学改革,还是需要程式化的教学样本,尤其是在初始阶段。现代文文本教学,在运用“学讲方式”的时候要着重处理好哪些问题,但愿本文能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高级中学(221113)
其他文献
在初中记叙文写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学生记叙文的叙事能力,必须在叙事灵巧这点上下功夫,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众多事件中选取典型的事件;二是在一件事情的叙述中,选取最可寄托情感的部分,从而使得文章富有表现力,有余味。  如果说初中的记叙文写作要求叙事的完整有情感,那么高中记叙文写作要求便是叙事灵巧有余味。所谓灵巧,就是和呆板相对,能够做到以点带面,四两拨千斤,以最少的文字,达到叙事清楚又有余味的
期刊
随着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公布,古代诗歌阅读题命题形式的调整也终于大致清晰了。与之前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同的是,2017年的古代诗歌阅读将出现选择题。这样的题型调整,对于许多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是极具颠覆性的,虽然北京卷早已有用选择题考查古诗阅读的尝试,但不可否认,仍然有不少教师不能认同“鉴赏”与“选择题”的联姻。  在古代诗歌阅读题中,“选择题”是不是最佳选择,这当然可以再讨论,但分析质疑
期刊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情以入文。”可见,情感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叫苦连天,他们把写作文看成拼文凑文榨文,生活一片空白,内心一潭死水。任何现象对他们的情感都是苍白无力的,任何情景都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更不能震撼他们的灵魂。无动于衷,麻木被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又如何能在作文中妙笔生花呢?德国大作家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情感,也就不存在真正
期刊
《课程纲要》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變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探究既是一种理念,也是学习的方法,其终极目标是能力的培养。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探究这一理念的提出,
期刊
宋词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其优美的语言、幽远的意境、动人的情感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品读、赏析。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比较模式化,无外乎翻译、分析、总结等。在这种一板一眼的教学中,学生几乎感受不到宋词原有的美感,审美鉴赏能力也很难提高。那么,该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品读宋词之美呢?下面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谈谈拙见。  一、发于“言语”  鉴赏古诗词,语言是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第一步。宋词字里行间都具有一定深意,
期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出自于《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是距今二千五百多年的旷世著作。对于这部作品,从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研究之人颇多,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观点各有不同。单就其政治主张上的观点,有的人认为他主张保守,有的人认为他推崇愚民和统治权术,还有人认为他是为道修身,无私不欲。  从不同的视角探究《道德经》,自然会有不同的观点,有不
期刊
《悲惨世界》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雨果创作的一部散发着人道主义理想光辉、大力宣扬“仁慈与博爱”精神的宏大史诗,其主人公冉阿让这一艺术形象更是以其坎坷无常的命运、从“人性之地狱”到“正义之天堂”的飞跃彰显了以“道德感化”为核心的宗教精神,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冉阿让,这个雨果笔下的传奇人物,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他饱尝世间冷暖,默默承担着社会的冷眼与不公,经历了从恶魔到天使
期刊
【设计思想】  本课题是在赣县中学“543”教改模式下,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以及课堂需要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感情。教师起引导、点拨、总结的作用。  【教學目标、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
期刊
大语文观是河北省邢台八中的语文教师张孝纯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一种语文教学观,指导思想有四点,即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这几点都与今天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只是我觉得如果调整一下顺序,将“联系社会生活”放到最后,就可以直接成为一线教师实践操作流程的依据,而我确实也以此为据,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土壤肥沃的大语文观;从学生的兴趣及基础出发,构
期刊
《过客》是鲁迅的经典作品,教学难度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循“深文浅教”的理念,采用“切进去、散开来、荡开去”教学三部曲,切开学生的疑难结节,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才能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客》是苏教版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阅读鲁迅(七)——生命的路”专题中收录的一篇经典之作。此文文字奇特,对话含蓄隐晦。对于人物形象和文中表现的生命哲学,学生较难把握。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