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有感情朗读” 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的根本手段之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深入文本,体悟情感
  片断回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段文字?
  生:读第二段。(读到“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时情感表达不够好。)
  师:老师觉得还不够痛苦,能读得再痛苦些吗?
  生再读,语气比上一次似乎痛苦了一些。
  师:再痛苦些。
  生又读了一遍,语气又低沉了一些,但显然是一种矫情做作的痛苦语气。
  我认为,此时指导朗读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应该读出人物的什么心情什么情感,而应引导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沉入文本构建意境中,丰富、体悟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解读,如此感情朗读才能水到渠成。
  二、补白文本,体验情感
  片断回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你从哪儿知道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生:他为了一点史料,步行一百多里路。
  师:你能读好它吗?
  生练读,接着指读,但读得不理想。
  师范读,生再读,效果好一些。
  学生朗读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可能是学生对这“一点史料,步行一百多里路”体会不深。我认为可以用“补白”的方法,让文本更丰富、生动,从而让学生对文本理解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情感,这样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修改后的教学实录如下:
  师:你从哪儿知道编写《国榷》的不容易?
  生:他为了一点史料,步行一百多里路。
  师:听出谈迁有些不容易了。请问“一点史料”是多少史料?猜一猜,这点史料能写多少字?
  生(七嘴八舌):两百个字,一百个字,五十个字,三十个字,二十个字……
  师:总之,对这本500多万字的《国榷》来说,只是……
  生(接):一点点。
  师:为了这点史料,他是坐了一趟公共汽车。(生大笑:那时哪来的汽车?)那就是骑摩托车去的?是骑电动车去的?是……
  生:不是,那时连自行车都没有,而且他家还非常穷。是步行的!
  师:凉风习习地走在柏油路上或者水泥路上感觉也不错!
  生:老师,那时的路没有现在这么好,天气了也不一定很舒适,说不定下着雨,说不定骄阳似火呢?(许多学生连声说:“是啊,是啊。”)
  生:老师,谈迁饿了也没钱买合口的饭菜,天黑了也没钱住旅社,说不定路上还会发高烧,总之一路上吃得苦一定很多。
  生:读着“步行一百多里路”我仿佛看到了他的腿已经是又酸又涨,走起来犹如绑了沉重的沙袋,脚已经磨出了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痛,但是他仍然咬着牙坚持走着!
  师:简简单单一句话,同学们竟能读出如此丰富的内容来,了不起!听着你们的回答,老师更深刻体会到了谈迁编写《国榷》是不容易的!请带着我们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指生读,齐读,效果都很好。
  读书,不仅仅要读出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读出其中的内涵。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合理想象,补白文本,把“薄书”读成“厚书”,把“舌头的阅读”变为“心的阅读”,此时,语言文字的内涵就显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就顺利实现。
  三、转换角色,移情体验
  片断回放:《小露珠》
  师:现在我就是小露珠,你们就是小青蛙,快来夸夸我吧。
  生:早哇,像钻石一样闪亮的小露珠!
  师:可爱的小青蛙,你为什么说我像钻石一样?
  生:因为你闪着亮,钻石也闪着亮。
  师:我如此闪亮,你喜欢我吗?
  生:喜欢。
  师:那你就用喜欢我的心情来夸夸我吧。
  生:早哇,像钻石一样闪亮的小露珠!
  指读、齐读,效果都很好。
  教师创设情境,自己当小露珠,学生当小青蛙,学生兴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在转换角色的过程中,学生的心会随着课文的情境和角色的变化而变化,心灵有所体验,读起课文来自然能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四、联系生活,调动情感
  片断回放:《但愿人长久》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但愿人长久》。请一起读课题。
  生读课题,平平淡淡。
  师:想把课题读得有味道吗?
  生:想。
  师:每年的中秋节能和家人一起过的同学站起来(部分学生站了起来)。你们的中秋节过得高兴吗?(生:高兴)想过吗?(生:想!)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课题。(生兴奋地朗读课题。)
  师: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的站起来,(部分学生站了起来)你心情怎样?有什么想法?
  生:难过,心酸……特别想念亲人,想和他们一起吃月饼……
  师:是啊,中秋节,团圆节,却不能家人团聚,怎能不难过,不心酸,不思念?来,请你们读课题。(语调低沉,韵味无穷,既有伤心之意,又含期待之情。)
  语文的外延就是整个生活,沟通生活与语文的内在联系,调动学生已有的亲身体验,感受语言文字,唤起情感共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易如反掌。
  总之,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用心探索,让有感情朗读达到“心的阅读”的境地,而不仅仅是“舌头的阅读”。
其他文献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亦是一种重要的高产经济作物。随着马铃薯加工产业(炸片、炸条)的迅猛发展,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为了防止马铃薯块茎在收获后的发芽、缩水、病虫害和腐烂等,往往将块茎进行低温储藏(低于10℃),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马铃薯块茎中的淀粉降解,还原糖含量急剧上升,这一现象被称之为“低温糖化”。在油炸加工过程中,还原糖与氮化合物的α-氨基酸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类黑蛋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PTHrP)最初作为一种引起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高钙血症的蛋白被发现。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证实其在大多数组织器官都有所
动态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一直是工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担负有生产任务的动态系统,对其生产过程控制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故障率以及生产过程是否满足日益严格的安全和环境要求等问题时刻被关注。开展对动态系统故障诊断研究将是非常有必要而且能为企业运行节约经济成本,同时也能为环境友好工程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方法和研究课题。本文对主元分析故障诊断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针对传统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器件尺寸快速缩小,电源电压持续降低,电路的集成度大大提高,可由此带来的集成电路老化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当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低于90nm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生活性、实践性、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它的运用包括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及文学创作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独特的优势。为此,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应注重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人文、创新、运用、逻辑等方面的素养,为学好其他学科课程奠定基础,为形成良好品质个性和健全人格魅力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全面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小
愉悦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开发创造潜能的动力。那么,教师善于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了,学生对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能也可以得到开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洞悉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获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营造“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的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其乐融融”的课堂教学氛围。  一、台上走下来,和学生更好
摘 要: 微课可弥补传统教学诸多的不足,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运用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语文 微课教学  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新课程则要求“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在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营造出充满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集成电路技术已经向更加优异的性能稳步提升,开关电源技术作为集成电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自然也随着尖端技术的发展而拥有了更加优良的性能。电子通讯设备,移动手持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子设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诸如轻量化,性能高效,速度快,功耗小等等。正是因为如此,能够拥有优良性能的开关电源芯片成为了越来越多的电源行业工作者们的追求。本文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对DC/DC转换器芯片进行了
摘 要: 修辞就是修饰言论,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小学生阅读感悟需要认识一定的修辞,虽然课程标准要求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修辞教学,但老师要进行一些研究。  关键词: 阅读感悟 修辞认识 内容 效果 方法\  笔者任教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感到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小学生理解课文,必须引导小学生随着教材文本的相关内容学习一些修辞,也让学生比较肤浅地意识到修辞在语言表
黄萎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植物维管束病害,严重影响着番茄、茄子、棉花、马铃薯等重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野生茄中克隆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对茄子黄萎病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