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命题,是新课标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以新课标精神为准绳,不断探索语文考试命题的新思路,寻找顺应课改趋势、引领课改方向、彰显课改特色的命题方式,让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导向上——引领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即“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换而言之,就是引领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服务。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到底是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学为考试服务?答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考试,应为教学服务。《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其目的必然就是:促进师生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让教师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不妨举如下例子予以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答题。
[注释]
①三万里河:形容黄河很长。
②五千仞岳:形容华山很高。
③摩:接触。
④遗民:被朝廷遗弃的老百姓。
⑤胡尘:金国兵马扬起的尘土。
⑥南望王师:向南盼望宋朝军队(来收复失地)。
(1)这两首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儿》这首诗中的一个“悲”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陆游当时的心情。陆游的“悲”从何而来?请你仔细阅读这两首诗,然后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陆游为__________________而悲;为___________而悲;为________________而悲。
(3)请你用自己的话写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所描绘的景象。(不少于25个字)
这道题目,到底对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起了怎样的引领作用呢?
1.古诗文教学的总体目标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6年级要能背诵70篇推荐的优秀诗文。这70篇古诗文的背诵,是小学阶段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其中有些篇目编排在课本中,还有不少篇目,未能编入课本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小学六年中,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利用课内外语文学习时间,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2.古诗文教学的实施策略问题
在我看来,“课内古诗文精读”与“课外古诗文略读”双轨运行,是值得一用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重点突出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同时可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而迁移教学,则可以有效地增进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的整体效益:一是主题迁移阅读,如教完陆游的《示儿》,迁移学习作者的其他爱国诗歌,进行爱国主题方面的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是体裁迁移阅读,如结合《出塞》,拓展学习边塞诗;三是诗人迁移阅读,如“诗仙”李白的诗、“诗圣”杜甫的诗……我们还可尝试把迁移策略运用到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中去:一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古诗文迁移学习。比如,学习《草原》,带读《敕勒歌》;二是结合时令特点,进行古诗文迁移学习。比如,清明节之际,学一学杜牧的《清明》;重阳节之际,学一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暖花开时,学一学描写春天的诗;小学毕业之际,学一学表达送别情怀的诗……三是结合社会生活,进行古诗文迁移学习。比如:启发学生想一想:校园宣传橱窗内的德育工作成果展,为什么以“德育之花别样红”为题;由中央电视台的栏目名称“夕阳红”,想到了什么诗句……这样,就增强了古诗文教学的情趣和魅力。
二、原则上——贯彻两个原则
1.依“标”扣“本”原则
这里的“标”,即《语文课程标准》。所谓依“标”,就是我们的考试命题,要牢牢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坚持做到“两不”:一是不任意拔高。即不随意地将某一教学内容无限制地拔高要求。譬如,关于汉语拼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既然如此,那么,不管是起始年级,还是六年级毕业班,关于汉语拼音的考查,我们就不能任意拔高其要求。那些让学生“看汉字、默拼音”之类的训练,就是一种要求上的拔高,误解了拼音教学的目的。二是不人为降低。即不机械地、片面地、凭主观理解地随意降低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标准。仍以汉语拼音教学为例。既然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宜“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那么,把汉语拼音置于一定情境中予以考核的做法就应该是无可厚非的。比如为了检测1-2年级“认一认”中的二类字是否真的认识,我们可让学生给这些认过的字选一选正确的音节,以评价学生是否真的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就没有违背课标的相关要求。如果片面机械地认为汉语拼音只读只写只拼不考,那显然是人为地降低其教学要求了。那么,中、高年级呢?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到了高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积累与应用”以及“选读课文”的所有生字,都不再标注拼音。教材编者显然有其明确的意图,因为:这些内容的安排,本来就是用以培养学生独立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包括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次五年级语文试卷上有这么一道题:给对联“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中的“畦”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参与阅卷的过程中,我发现个别班级居然全军覆没,这固然可能涉及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但一定也与教师汉语拼音教学的意识淡薄有一定的关系。
这里的“本”,即课本。所谓“扣本”,就是我们的考试命题,要紧紧扣住课本这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坚持做到“以‘本’为本,适度超越”。
先谈谈“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根本。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我们讲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课本。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一节课下来,书没有仔仔细细地读,字没有端端正正地写,话没有清清楚楚地说,词句没有扎扎实实地训练,语言没有实实在在地积累,完全游离于课本之外。这样的教学,何来返璞归真的语文味?2006年的语文毕业试卷上,我命了这么一道题:
本学期所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篇课文分别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答题差强人意:一是记不准课题,把《景阳冈》写成《井阳冈》、《景阳岗》或《武松打虎》的,不在少数;二是不会用标点,不少学生课题上未加书名号;三是搞不清出处,课文题目与名著篇目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
再谈谈“适度超越”,即以课本为基点,做到“依托课本,又不拘泥课本”。不过,这里的拓展、迁移、超越、延伸要有度,防止远离课本的过度发挥。我们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掘课本中的空白点、延伸点、拓展点,让思维与语言共生,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发展,让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仍以刚才这一题为例,该题后半部分是:
请你从这些名著中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用一两句话来评价一下。(课本中已经出现的人物就不要再写了)人物:________;评价:________。
这是以“本”为本、适度超越的有机融合。不少学生在答题中展示了课外读书的成果,很多答案令人拍案叫绝。
2.稳中求变原则
稳,即“求稳”,这是前提,是保证。我们的考试命题始终关注课改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不搞大起大落,保持稳定的局面。
变,即“求变”,这是需要,是创新。我们的考试命题,应力求有新意,有特色。艺术类等级考试,指定的曲子你完全掌握了,就一定能通过,因为,“所考”即“所练”,“所练”即“所学”。但语文考试毕竟不等同于艺术类考试。语文考试同样“所考”即“所学”,学的、考的,就是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但不可能“所考”即“所练”。如果满足于“考的,就是练的”,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必然又会陷入瞄准一种题型,“你练我练大家练”、“一练二练再三练”、“练会练透练机械”的教学怪圈。
三、内容上——注重三个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评价有这样一个重要的观念:“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的确,“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因此,试题的内容应该做到三个注重:
1.注重突出知识和能力
即依据课程目标,紧扣教材内容,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语文基本能力检测,避免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如题目:
请你根据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汉字。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而且考查了辨析同音字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这6个词语中,“咏梅”是课题中的词语,“蜷缩”、“荣誉”是由生字组成的、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课本中并未出现);还蕴含着两对同音词:“全力”与“权力”、“预言”与“寓言”。有限的答案,却从多方面进行了识字能力与词语积累的考查。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识字教学也应求“活”,要学习生字组成的文中新词,也要学习由生字组成的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还要特别注意学习使用频率较高的、含有所学生字的成语、谚语、惯用语等;结合生字词教学,还应相机复习同音字(词)、音近字(词)、形近字(词),以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教学时,还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一要正确,二要工整,并在书写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只注重笔画笔顺的正确与否,而忽略了间架结构是否匀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否合理,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注重体现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一认知过程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如题目:
1.书的比喻很多。例:
营养品: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高尚的人: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请你也来写上两个关于书的比喻的句子。
①课外积累的:________:________
②自己写的: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语文老师刘雪长得很漂亮,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只是平常不经常读书,知识面不广。在给刘老师的毕业赠言中,你委婉地写着这样几句话来表达你的意见:
这是一道自主与开放相得益彰的测试题,让学生读例子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并运用这些语句进行口语交际。在写关于书的比喻句的时候,有一个梯度:首先,根据前面的范例,凭借自己的阅读经历,写出自己课外积累的句子;然后,根据前面的范例,找出其中的要求,凭借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创作。这道题很好地体现了“阅读→积累→模仿→运用”这么一个过程,学生从中获得了积累运用祖国语言的方法。
3.注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些隐性目标对学生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极为重要。为此,我们的命题应始终注重将这些隐性目标渗透于显性目标的考查之中。如:可以设置卷面分,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这方面的考查渗透于整份试卷的答题之中。写字要考就要像样地考,因此,为了真正达到考查写字能力的目的,我们应该注重两个方面:
一是试题分值问题。2006年,我们启东的小学毕业试卷中,写字分共4分,占了一定的比例;二是评价标准问题。我们在题目中明确提出了得分及其相关评价标准。
[写字] 4分
1.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匀称得4分。
2.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不够匀称得3分。
3.写字比较端正、整洁得2分。
还可以在试卷的开头设置提示,如:
这个提示,设置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小博士形象,并发出了“写好字,答好题。祝你成功”的温馨提示与热情鼓励,让学生提笔答题伊始,受到了鼓励,增强了信心。
又如题目: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
有一句歌词唱道:“快乐其实很容易。”作家肖复兴认为能够孝敬亲爱的母亲是一种快乐;小抄写员叙利奥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快乐;敬爱的周总理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快乐;穷人桑娜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快乐......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快乐: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目,学生答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欣赏、情感熏陶的过程。学生边答题,边感受语言魅力,边领略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地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于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的考查之中。
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因此,关于考试的论争,就始终伴随着课改的推进。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考——为了更好地教;考——为了更好地学。让我们在关于考试的讨论中,更好地看清考试这张其实也美丽的脸,舞好教学这根挑战无极限、快乐无极限的棒,唱好课改这支“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
一、导向上——引领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即“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换而言之,就是引领教学的方向,为教学服务。
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认识问题:到底是考试为教学服务,还是教学为考试服务?答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考试,应为教学服务。《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其目的必然就是:促进师生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让教师更好地教,让学生更好地学。不妨举如下例子予以说明: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答题。
[注释]
①三万里河:形容黄河很长。
②五千仞岳:形容华山很高。
③摩:接触。
④遗民:被朝廷遗弃的老百姓。
⑤胡尘:金国兵马扬起的尘土。
⑥南望王师:向南盼望宋朝军队(来收复失地)。
(1)这两首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示儿》这首诗中的一个“悲”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陆游当时的心情。陆游的“悲”从何而来?请你仔细阅读这两首诗,然后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陆游为__________________而悲;为___________而悲;为________________而悲。
(3)请你用自己的话写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所描绘的景象。(不少于25个字)
这道题目,到底对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起了怎样的引领作用呢?
1.古诗文教学的总体目标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6年级要能背诵70篇推荐的优秀诗文。这70篇古诗文的背诵,是小学阶段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其中有些篇目编排在课本中,还有不少篇目,未能编入课本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小学六年中,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利用课内外语文学习时间,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2.古诗文教学的实施策略问题
在我看来,“课内古诗文精读”与“课外古诗文略读”双轨运行,是值得一用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重点突出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同时可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而迁移教学,则可以有效地增进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的整体效益:一是主题迁移阅读,如教完陆游的《示儿》,迁移学习作者的其他爱国诗歌,进行爱国主题方面的学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是体裁迁移阅读,如结合《出塞》,拓展学习边塞诗;三是诗人迁移阅读,如“诗仙”李白的诗、“诗圣”杜甫的诗……我们还可尝试把迁移策略运用到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中去:一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古诗文迁移学习。比如,学习《草原》,带读《敕勒歌》;二是结合时令特点,进行古诗文迁移学习。比如,清明节之际,学一学杜牧的《清明》;重阳节之际,学一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暖花开时,学一学描写春天的诗;小学毕业之际,学一学表达送别情怀的诗……三是结合社会生活,进行古诗文迁移学习。比如:启发学生想一想:校园宣传橱窗内的德育工作成果展,为什么以“德育之花别样红”为题;由中央电视台的栏目名称“夕阳红”,想到了什么诗句……这样,就增强了古诗文教学的情趣和魅力。
二、原则上——贯彻两个原则
1.依“标”扣“本”原则
这里的“标”,即《语文课程标准》。所谓依“标”,就是我们的考试命题,要牢牢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坚持做到“两不”:一是不任意拔高。即不随意地将某一教学内容无限制地拔高要求。譬如,关于汉语拼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既然如此,那么,不管是起始年级,还是六年级毕业班,关于汉语拼音的考查,我们就不能任意拔高其要求。那些让学生“看汉字、默拼音”之类的训练,就是一种要求上的拔高,误解了拼音教学的目的。二是不人为降低。即不机械地、片面地、凭主观理解地随意降低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标准。仍以汉语拼音教学为例。既然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宜“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那么,把汉语拼音置于一定情境中予以考核的做法就应该是无可厚非的。比如为了检测1-2年级“认一认”中的二类字是否真的认识,我们可让学生给这些认过的字选一选正确的音节,以评价学生是否真的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就没有违背课标的相关要求。如果片面机械地认为汉语拼音只读只写只拼不考,那显然是人为地降低其教学要求了。那么,中、高年级呢?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到了高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积累与应用”以及“选读课文”的所有生字,都不再标注拼音。教材编者显然有其明确的意图,因为:这些内容的安排,本来就是用以培养学生独立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包括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次五年级语文试卷上有这么一道题:给对联“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中的“畦”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参与阅卷的过程中,我发现个别班级居然全军覆没,这固然可能涉及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但一定也与教师汉语拼音教学的意识淡薄有一定的关系。
这里的“本”,即课本。所谓“扣本”,就是我们的考试命题,要紧紧扣住课本这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坚持做到“以‘本’为本,适度超越”。
先谈谈“以‘本’为本”,即以课本为根本。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我们讲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课本。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让学生通过认真读书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一节课下来,书没有仔仔细细地读,字没有端端正正地写,话没有清清楚楚地说,词句没有扎扎实实地训练,语言没有实实在在地积累,完全游离于课本之外。这样的教学,何来返璞归真的语文味?2006年的语文毕业试卷上,我命了这么一道题:
本学期所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篇课文分别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答题差强人意:一是记不准课题,把《景阳冈》写成《井阳冈》、《景阳岗》或《武松打虎》的,不在少数;二是不会用标点,不少学生课题上未加书名号;三是搞不清出处,课文题目与名著篇目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
再谈谈“适度超越”,即以课本为基点,做到“依托课本,又不拘泥课本”。不过,这里的拓展、迁移、超越、延伸要有度,防止远离课本的过度发挥。我们应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掘课本中的空白点、延伸点、拓展点,让思维与语言共生,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发展,让课内与课外相得益彰。仍以刚才这一题为例,该题后半部分是:
请你从这些名著中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用一两句话来评价一下。(课本中已经出现的人物就不要再写了)人物:________;评价:________。
这是以“本”为本、适度超越的有机融合。不少学生在答题中展示了课外读书的成果,很多答案令人拍案叫绝。
2.稳中求变原则
稳,即“求稳”,这是前提,是保证。我们的考试命题始终关注课改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不搞大起大落,保持稳定的局面。
变,即“求变”,这是需要,是创新。我们的考试命题,应力求有新意,有特色。艺术类等级考试,指定的曲子你完全掌握了,就一定能通过,因为,“所考”即“所练”,“所练”即“所学”。但语文考试毕竟不等同于艺术类考试。语文考试同样“所考”即“所学”,学的、考的,就是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但不可能“所考”即“所练”。如果满足于“考的,就是练的”,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必然又会陷入瞄准一种题型,“你练我练大家练”、“一练二练再三练”、“练会练透练机械”的教学怪圈。
三、内容上——注重三个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评价有这样一个重要的观念:“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的确,“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是整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因此,试题的内容应该做到三个注重:
1.注重突出知识和能力
即依据课程目标,紧扣教材内容,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语文基本能力检测,避免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如题目:
请你根据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汉字。
这道题不仅考查了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而且考查了辨析同音字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这6个词语中,“咏梅”是课题中的词语,“蜷缩”、“荣誉”是由生字组成的、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课本中并未出现);还蕴含着两对同音词:“全力”与“权力”、“预言”与“寓言”。有限的答案,却从多方面进行了识字能力与词语积累的考查。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识字教学也应求“活”,要学习生字组成的文中新词,也要学习由生字组成的生活中常见的词语,还要特别注意学习使用频率较高的、含有所学生字的成语、谚语、惯用语等;结合生字词教学,还应相机复习同音字(词)、音近字(词)、形近字(词),以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教学时,还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教学,一要正确,二要工整,并在书写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只注重笔画笔顺的正确与否,而忽略了间架结构是否匀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否合理,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注重体现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让学生记住一些知识,还应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一认知过程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如题目:
1.书的比喻很多。例:
营养品: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高尚的人: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请你也来写上两个关于书的比喻的句子。
①课外积累的:________:________
②自己写的: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语文老师刘雪长得很漂亮,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也十分关心,只是平常不经常读书,知识面不广。在给刘老师的毕业赠言中,你委婉地写着这样几句话来表达你的意见:
这是一道自主与开放相得益彰的测试题,让学生读例子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并运用这些语句进行口语交际。在写关于书的比喻句的时候,有一个梯度:首先,根据前面的范例,凭借自己的阅读经历,写出自己课外积累的句子;然后,根据前面的范例,找出其中的要求,凭借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创作。这道题很好地体现了“阅读→积累→模仿→运用”这么一个过程,学生从中获得了积累运用祖国语言的方法。
3.注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些隐性目标对学生良好个性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极为重要。为此,我们的命题应始终注重将这些隐性目标渗透于显性目标的考查之中。如:可以设置卷面分,将“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这方面的考查渗透于整份试卷的答题之中。写字要考就要像样地考,因此,为了真正达到考查写字能力的目的,我们应该注重两个方面:
一是试题分值问题。2006年,我们启东的小学毕业试卷中,写字分共4分,占了一定的比例;二是评价标准问题。我们在题目中明确提出了得分及其相关评价标准。
[写字] 4分
1.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匀称得4分。
2.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不够匀称得3分。
3.写字比较端正、整洁得2分。
还可以在试卷的开头设置提示,如:
这个提示,设置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小博士形象,并发出了“写好字,答好题。祝你成功”的温馨提示与热情鼓励,让学生提笔答题伊始,受到了鼓励,增强了信心。
又如题目: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
有一句歌词唱道:“快乐其实很容易。”作家肖复兴认为能够孝敬亲爱的母亲是一种快乐;小抄写员叙利奥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快乐;敬爱的周总理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快乐;穷人桑娜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快乐......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快乐:快乐就是________________
这道题目,学生答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欣赏、情感熏陶的过程。学生边答题,边感受语言魅力,边领略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地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于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的考查之中。
考试,是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之一。因此,关于考试的论争,就始终伴随着课改的推进。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考——为了更好地教;考——为了更好地学。让我们在关于考试的讨论中,更好地看清考试这张其实也美丽的脸,舞好教学这根挑战无极限、快乐无极限的棒,唱好课改这支“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