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生了解了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后,教师用PPT课件配合教学温度计相关知识。教学片段:
出示PPT1:用物理的眼光看生活
设计内容1:下面是从一条新闻报道中摘出的一句话,请你用物理的眼光判断它的科学性,“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实验室里获得的最高温度为摄氏25000度”。生1:“摄氏25000度”错了,应该改为“25000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是学生的易错点,这是学生由于生活习惯、媒体用语不规范造成的,必须在物理课上加以纠正。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的指导思想是:学生的错误认识源于什么地方,就尽可能从源头给予纠正,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去发现,则学生会思考得更深刻。这样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学会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对“摄氏度”的读写有更深刻的认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知识点的易错点,我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出示PPT2:学以致用
设计内容1:出示CCTV1中城市的天气情况,请学生播报一段天气预报。
生2:用清晰的声音播报:深圳晴22摄氏度到29摄氏度;厦门晴21摄氏度到29摄氏度……
在本环节中,教师设计让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这是对摄氏温度的读法的一种潜在训练,这种设计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思维,在“玩中学,乐中学”。这种设计是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的体现。
设计内容2:学生欣赏所播报的天气预报。并且和我们班刚才的那个同学播报的比较,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地听,并且有蠢蠢欲动的表现欲望。老师请一个同学发表意见。生3:CCTV1播音员播报的温度单位不正确,不应该把“摄氏度”读做“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科学的思维意识。
师:别的同学有没有其他看法?
生4:我认为CCTV1播音员播报的是正确的,“度”是生活中一种约定成俗的读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这么说的。再说CCTV1节目是经过严格检查的,一般不会犯大错误。
让学生勇于并敢于提出和别人不同的见解,提高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创造性。
设计内容3:请同学们继续欣赏天气预报,同学们这次清晰地听到:北京6~16摄氏度。
师:你们又有什么新看法?
生5:我认为CCTV1已经注意到温度的单位应该用“摄氏度”来表示,但为了节约时间才用“度”来代替“摄氏度”。
学生在老师的设计引导下,对问题的认识层层深入,最终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有了一种正确的有深度的认识,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改进。
教材还要求学生建立对一些常见温度值的感性认识和感性记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完成了这个教学任务。
出示PPT3:认识自然
设计内容1: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请一个学生给其他同学朗读。
生6:太阳表面约6000摄氏度……体温计量程(35~42摄氏度)。
师问:你怎么知道体温计量程是35~42摄氏度?生6:书上有的。
师:书是我们很好的学习资源,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习。
课本上有体温计量程是多少,但做课堂设计时,我故意去掉了后面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生6继续读:高压锅内沸水……(说不出来了)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他答案?
生7:我认为是100摄氏度,我们刚才学习了“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师:能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吗?其他同学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8: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有一个限定条件“标准大气压下”,高压锅内的气压肯定比一标准大气压下高,所以高压锅内的沸水温度我认为不应该是100摄氏度。
师问:比100摄氏度高,还是低?
生8:可能高吧,因为高温不容易获得。
师:你想得非常全面,周到。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不是100摄氏度,但到底是多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讨论讨论,我还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网站,去网站上查你们需要的资料。
让学生判断高压锅沸水的温度,就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要得出准确结论,学生必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全面的分析。这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富有逻辑性的推理过程,表明这个同学的思维方式已经在改进,他的推理过程对其他同学也是非常好的启示。
案例反思: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社会密切相联系的学科,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实际条件所限,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本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并不多:①摄氏温度读法、写法,②感知生活中的温度。教师如果在课堂中直接告知结论,然后加以练习,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告知”和让学生“感知”,一字之差,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感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铺垫。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天气预报引入课堂,让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一个生动活泼而又有用的物理,并非干巴巴的文字。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提炼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生活场景,还原物理与生活、社会相结合的本色,充分体现物理学科所具备的社会价值观。
出示PPT1:用物理的眼光看生活
设计内容1:下面是从一条新闻报道中摘出的一句话,请你用物理的眼光判断它的科学性,“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实验室里获得的最高温度为摄氏25000度”。生1:“摄氏25000度”错了,应该改为“25000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是学生的易错点,这是学生由于生活习惯、媒体用语不规范造成的,必须在物理课上加以纠正。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的指导思想是:学生的错误认识源于什么地方,就尽可能从源头给予纠正,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去发现,则学生会思考得更深刻。这样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学会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对“摄氏度”的读写有更深刻的认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知识点的易错点,我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出示PPT2:学以致用
设计内容1:出示CCTV1中城市的天气情况,请学生播报一段天气预报。
生2:用清晰的声音播报:深圳晴22摄氏度到29摄氏度;厦门晴21摄氏度到29摄氏度……
在本环节中,教师设计让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这是对摄氏温度的读法的一种潜在训练,这种设计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思维,在“玩中学,乐中学”。这种设计是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的体现。
设计内容2:学生欣赏所播报的天气预报。并且和我们班刚才的那个同学播报的比较,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地听,并且有蠢蠢欲动的表现欲望。老师请一个同学发表意见。生3:CCTV1播音员播报的温度单位不正确,不应该把“摄氏度”读做“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科学的思维意识。
师:别的同学有没有其他看法?
生4:我认为CCTV1播音员播报的是正确的,“度”是生活中一种约定成俗的读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这么说的。再说CCTV1节目是经过严格检查的,一般不会犯大错误。
让学生勇于并敢于提出和别人不同的见解,提高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创造性。
设计内容3:请同学们继续欣赏天气预报,同学们这次清晰地听到:北京6~16摄氏度。
师:你们又有什么新看法?
生5:我认为CCTV1已经注意到温度的单位应该用“摄氏度”来表示,但为了节约时间才用“度”来代替“摄氏度”。
学生在老师的设计引导下,对问题的认识层层深入,最终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有了一种正确的有深度的认识,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改进。
教材还要求学生建立对一些常见温度值的感性认识和感性记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完成了这个教学任务。
出示PPT3:认识自然
设计内容1:自然界的一些温度
请一个学生给其他同学朗读。
生6:太阳表面约6000摄氏度……体温计量程(35~42摄氏度)。
师问:你怎么知道体温计量程是35~42摄氏度?生6:书上有的。
师:书是我们很好的学习资源,要学会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学习。
课本上有体温计量程是多少,但做课堂设计时,我故意去掉了后面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生6继续读:高压锅内沸水……(说不出来了)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他答案?
生7:我认为是100摄氏度,我们刚才学习了“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师:能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吗?其他同学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8: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有一个限定条件“标准大气压下”,高压锅内的气压肯定比一标准大气压下高,所以高压锅内的沸水温度我认为不应该是100摄氏度。
师问:比100摄氏度高,还是低?
生8:可能高吧,因为高温不容易获得。
师:你想得非常全面,周到。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不是100摄氏度,但到底是多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讨论讨论,我还可以给同学们提供一个网站,去网站上查你们需要的资料。
让学生判断高压锅沸水的温度,就是为了发展学生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要得出准确结论,学生必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全面的分析。这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富有逻辑性的推理过程,表明这个同学的思维方式已经在改进,他的推理过程对其他同学也是非常好的启示。
案例反思:物理是一门和生活、社会密切相联系的学科,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实际条件所限,课堂教学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本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并不多:①摄氏温度读法、写法,②感知生活中的温度。教师如果在课堂中直接告知结论,然后加以练习,虽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告知”和让学生“感知”,一字之差,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感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铺垫。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天气预报引入课堂,让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一个生动活泼而又有用的物理,并非干巴巴的文字。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提炼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生活场景,还原物理与生活、社会相结合的本色,充分体现物理学科所具备的社会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