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遇到许多新问题,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如何教会学生有感恩之心?如何指导学生的感恩行为?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91-01
什么是感恩教育呢?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记得别人的好,给予加倍回报。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是一种交往的哲学。英国作家拉伯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那么你的天空永远是阴霾。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是的,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他人,他将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欢。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生活,他将得到生活的回报和宠爱。
曾经有家国际少年研究所进行一次名为“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13所高中的1005名学生,日本15所高中的1303名学生,中国内地22所高中12201名学生。美国学生最尊敬的人物排名第一的是父亲,第二是乔丹,第三是母亲;日本学生最尊敬的人排第一的也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第三是板本龙马(日本维新志士);中国学生却没有将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前10名。孝敬父母,感谢父母,尊重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的故事感人尤深。但现在社会已经是“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娇惯和溺爱中滋长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目空一切,凸显个性张扬而忘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浪费粮食现象非常严重,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辛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危险,多么悲哀啊!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动人诗句。日本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教育主要是教育孩子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关心自己的人。日本学生谈中国中学生:第一,在劳动方面表现不够积极,甚至花钱雇用他人代为服务,在日本,这被视之为耻辱;第二,中国中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行为散漫;第三,中国中学生自主能力差,凡事都要父母操心。日本女生14岁就能设计款式,缝制衣服,男生放学后非常主动地帮父母做大量家务;第四,在尊敬长辈方面,中国中学生也还欠缺,比较放纵、任性,小到吵嘴闹别扭,大至离家出走数日不归。在日本,这样的人是没有朋友的,不敬爱父母的人,谁敢接近你呢!
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热爱中华民族,现在的学生这样,我们真的忧心忡忡,报上不是写有许多中国人出国旅游有损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吗?现在许多学生的道德素质也是很低下的,不会感恩,不愿感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从不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更有甚者,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里不听老师的教育,在家里不听父母劝告,父母多唠叨几句,便拿把菜刀追着父母要杀,父母一点办法也没有,这种人可怎么教呢?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教学生有感恩之心呢?
一、让学生理解父母,感谢父母
很多父母习惯把自己的辛苦隐藏起来,呈现给孩子的总是生活中最高兴、最舒适的一面,以为这是对孩子最无私的爱。事实上,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孩子们将看不到生活的真实面目,从而对父母、对他人缺少一份理解和感激。朱自清先生写《背影》,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从这些课文中教育学生珍惜父母之爱,理解父母的艰辛。有学生写作文,写到父亲卖血给自己读书,真的感人至深。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是天津人,他的家境非常贫苦,但是,他的母亲非常坚强,无私地为孩子奉献着一切,安金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献给母亲的文章——《母亲啊,你是我最好的导师》中,这样写“……跛着脚的母亲在为我擀面,这面粉是母亲用五个鸡蛋和邻居换来的,她的脚是前天为给我多筹点学费,推着平板车去卖蔬菜在路上扭伤的。端着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久久地抚摸着母亲肿得比馒头还高的脚,眼泪一滴滴地滚落在地上……”“……我要用我的整个生命感激一个人,那就是哺育我成长的母亲,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可她教给我做人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
二、教孩子感谢师长
老师是给予我们知识的人,是给予我们打开知识宝库钥匙的人,老师启蒙了我们的思想,老师像人生海中亮起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路。
教育孩子感谢师长,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尊敬老师,不给老师添麻烦,为老师擦黑板,给老师倒茶等。尤其是要教育孩子好好学習,回报老师的教导。
三、教孩子感谢朋友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同甘共苦,还可以帮自己解决许多人生当中的困难和麻烦。一个成功的人或多或少地与朋友的支持分不开的。
有一个成功的人士说:“感谢一直来支持我、关心我,陪我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同事和朋友;感谢生命中一切使我成长的人。当我沉浸在胜利喜悦中,是他们提醒我居安思危,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对待、帮助他人,不要图回报的心理,但是对于他人的帮助,应怀有回报的愿望,做一个感谢他人,知恩图报的人。
四、教育孩子感谢生活
高尔基写的:“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生活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一个人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态,才会忽视生活的苦难,时刻看到生活的美好。父母教育孩子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在遇到困难、遭到不幸的时候,仍要感谢生活。人,离不开群体,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师长,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和平与快乐。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国之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孝廉”之美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让感恩教育成为学生重要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唐伟红、崔华芳《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关键词】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91-01
什么是感恩教育呢?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就是记得别人的好,给予加倍回报。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我们学生或者子女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是一种交往的哲学。英国作家拉伯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那么你的天空永远是阴霾。
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
是的,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他人,他将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欢。一个人如果习惯于感谢生活,他将得到生活的回报和宠爱。
曾经有家国际少年研究所进行一次名为“最受你尊敬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美国13所高中的1005名学生,日本15所高中的1303名学生,中国内地22所高中12201名学生。美国学生最尊敬的人物排名第一的是父亲,第二是乔丹,第三是母亲;日本学生最尊敬的人排第一的也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第三是板本龙马(日本维新志士);中国学生却没有将父母列入受自己尊敬的人物前10名。孝敬父母,感谢父母,尊重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的故事感人尤深。但现在社会已经是“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娇惯和溺爱中滋长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目空一切,凸显个性张扬而忘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孩子浪费粮食现象非常严重,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辛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多么危险,多么悲哀啊!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动人诗句。日本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他们的感恩教育主要是教育孩子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所有关心自己的人。日本学生谈中国中学生:第一,在劳动方面表现不够积极,甚至花钱雇用他人代为服务,在日本,这被视之为耻辱;第二,中国中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行为散漫;第三,中国中学生自主能力差,凡事都要父母操心。日本女生14岁就能设计款式,缝制衣服,男生放学后非常主动地帮父母做大量家务;第四,在尊敬长辈方面,中国中学生也还欠缺,比较放纵、任性,小到吵嘴闹别扭,大至离家出走数日不归。在日本,这样的人是没有朋友的,不敬爱父母的人,谁敢接近你呢!
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热爱中华民族,现在的学生这样,我们真的忧心忡忡,报上不是写有许多中国人出国旅游有损我们中国人的形象吗?现在许多学生的道德素质也是很低下的,不会感恩,不愿感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从不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更有甚者,有一个学生在学校里不听老师的教育,在家里不听父母劝告,父母多唠叨几句,便拿把菜刀追着父母要杀,父母一点办法也没有,这种人可怎么教呢?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教学生有感恩之心呢?
一、让学生理解父母,感谢父母
很多父母习惯把自己的辛苦隐藏起来,呈现给孩子的总是生活中最高兴、最舒适的一面,以为这是对孩子最无私的爱。事实上,他们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孩子们将看不到生活的真实面目,从而对父母、对他人缺少一份理解和感激。朱自清先生写《背影》,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从这些课文中教育学生珍惜父母之爱,理解父母的艰辛。有学生写作文,写到父亲卖血给自己读书,真的感人至深。第38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安金鹏是天津人,他的家境非常贫苦,但是,他的母亲非常坚强,无私地为孩子奉献着一切,安金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献给母亲的文章——《母亲啊,你是我最好的导师》中,这样写“……跛着脚的母亲在为我擀面,这面粉是母亲用五个鸡蛋和邻居换来的,她的脚是前天为给我多筹点学费,推着平板车去卖蔬菜在路上扭伤的。端着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久久地抚摸着母亲肿得比馒头还高的脚,眼泪一滴滴地滚落在地上……”“……我要用我的整个生命感激一个人,那就是哺育我成长的母亲,她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可她教给我做人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
二、教孩子感谢师长
老师是给予我们知识的人,是给予我们打开知识宝库钥匙的人,老师启蒙了我们的思想,老师像人生海中亮起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路。
教育孩子感谢师长,要从小事做起。比如尊敬老师,不给老师添麻烦,为老师擦黑板,给老师倒茶等。尤其是要教育孩子好好学習,回报老师的教导。
三、教孩子感谢朋友
一个人的一生必然会有一些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仅可同甘共苦,还可以帮自己解决许多人生当中的困难和麻烦。一个成功的人或多或少地与朋友的支持分不开的。
有一个成功的人士说:“感谢一直来支持我、关心我,陪我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同事和朋友;感谢生命中一切使我成长的人。当我沉浸在胜利喜悦中,是他们提醒我居安思危,他们是我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对待、帮助他人,不要图回报的心理,但是对于他人的帮助,应怀有回报的愿望,做一个感谢他人,知恩图报的人。
四、教育孩子感谢生活
高尔基写的:“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生活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一个人只有怀着感恩的心态,才会忽视生活的苦难,时刻看到生活的美好。父母教育孩子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在遇到困难、遭到不幸的时候,仍要感谢生活。人,离不开群体,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师长,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和平与快乐。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国之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孝廉”之美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让感恩教育成为学生重要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唐伟红、崔华芳《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