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设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说“小说的基本面是故事”。与一般记叙文相比,小说的情节显然更应该受到重视。小说知识和理论如何转化和表征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上的难点。在碎片化,浅显化阅读盛行的当下,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文章读深读透?本文就《祝福》一课,浅述我在突破小说主旨与人物形象这两个教学重难点上做出的尝试。
   在解读前我基于小说文本内容做出了如下梳理与解读:
   孙绍振先生说,《祝福》的故事是一个写得最成功的死亡故事。一位外国研究学者曾经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探求祝福,他认为祥林嫂故事的文本结构,可以提炼为这样一句话:“她的死是由……造成的。”咀嚼这个悲剧,我们不难发现,祥林嫂的死是没有凶手的。那么,她缘何而死?我以为祥林嫂的死因并不是经济的贫困。她为什么穷?因为东家不让他干活了。为什么不让他干活?是因为他干不动吗?不是。是因为他的精神受到了重大的创伤。祥林嫂诉说着她悲惨的经历,“大家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这颇有点“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拿出来让我们开心一下”的意味。人们听到祥林嫂的故事,仿佛只要不是自己身上的苦难,都可以拿来品味,拿来当谈资。
   那么,祥林嫂的死为什么可以称之为悲剧呢?我觉得还有两点值得关注。
   其一,对于祥林嫂,我们并不了解她的真实姓名。“祥林”是她丈夫的名字,所以大家叫她祥林嫂。“祥林”是她的前夫,现在她已经改嫁了,可是周围所有人都不用她改嫁之后的夫名来称呼她,而是依旧冠她以前夫的名字“祥林”。可见,“烈女不侍二夫”这一封建夫权思想已经在老百姓心里成为了一种惯性。
   其二,祥林嫂被侮辱,被损害,没有任何人感到不适,也不觉得可悲,就连被侮辱,被损害最深的祥林嫂也有。祥林嫂一方面被孤立隔绝,一方面失去了自我认同。
   这篇小说里,封建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不是《狂人日记》《药》中形象的“人吃人”的关系。同时和鲁迅在《故乡》中写到的家乡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幻灭感也大相径庭。《祝福》里的故乡丝毫未变,“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祝福的祭祀活动,今年自然如此”。文章中的我深深感受到周围的人是如此冷漠、自私,令人悲哀,也让人恐惧。他写道:“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人们对于这样的一个惨剧,丝毫没有感到恐惧,相反整个鲁镇都沉浸在过节欢乐的氛围之中。鲁迅的深刻就在于他写的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却没有任何人感到荒谬、野蛮的封建观念,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祝福》中并没有直接揭开祥林嫂死亡的面纱,而是写死亡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感受,通过一个个事件,一步步召唤出悲剧的深层意味。祥林嫂的身上发生了许多故事:抢亲、儿子夭折,捐门槛,禁止参与祭祀,被解雇,成为乞丐。这一个个情节并没有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而是靠间接地叙述完成了情节在人们心目中引起的那种思绪的错位。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呈现这种错位,这个精致的构思,就成为教学设计的难点。
   其三,文章中的“我”无法回答祥林嫂的追问。同时,我也在审问着自己的灵魂。我找不到答案,内心不安且有不祥的预感。作者在结尾,甚至用反讽的笔调这样写道:“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我也是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决计要走。这种离开是对现实的绝望,在祝福的空气里千千万万祥林嫂的死,单薄且渺小。
   其四,祥林嫂的两难处境来自于封建社会的夫权让她从一而终,代表家族利益的族权将她扫地出门。祥林嫂作为底层女性,她别无选择,最后连阎王爷都不放过她,要把她劈成两半。祥林嫂的悲剧是什么?就是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奈。读者在情感上要与文本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又要与之达成了共识。这是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准确理解文章思想内涵。
   这篇小说的情节并不连贯,好似被作者看似随意又工于心计地划开一道又一道的裂痕。《祝福》的艺术原则是不是可以这样讲:情节链可以打碎、省略……重要的是周围的人们怎样感觉,或者用结构主义的话来说,关键在于“人物怎么看,感觉如何错位”。
   教师作为言语生命的传递者,如何将解读的轨迹不露痕迹地融入到教学设计中,搭建足够的桥梁让学生理解小说《祝福》的精神内核,这是我们在接下来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拟出以下几个关键做法:
   1.区分叙述者
   区分叙述者,这是本课文教学设计的一步。学者布思在其著作《小说修辞学》中提出:小说中的叙述者被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可靠地叙述者,一种是不可靠地叙述者。不可靠叙述者因为智力、能力、价值观、阶级立场等诸多因素与隐含作者价值取向不相符合,于是读者就有理由怀疑他们的叙述。《祝福》中的叙述者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身份出现的,叙述者的“我”也是作家创造的一个独立的人物,他的心理、性格等是由作品的特定环境决定的。上课之初就让学生明确这一点。
   2.切割文本,多重式内聚焦叙事在教学中的呈现
   “我”的叙事角度好在哪里?《祝福》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出而复归”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与鲁迅的经历、性格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只是祥林嫂悲剧事件的见证人和讲述者,他对祥林嫂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和思索,又表现出小知识分子的懦弱。教学设计上不做精心铺垫,“我”这一叙述者的优势是无法体现的。
   小说中的故事经过不同的组合加工,会形成一个个不同性质的情节。主要因为讲故事的人“讲法”不同。这种方式又叫做多重式内聚焦叙事,我们可以将这种叙事方式设计到教学中。这样做可以突破“我”这一叙事者的叙事局限,让接受者(学生)把焦点集中到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身上而不再只关注“我”的态度和视线。
   从“叙事角度”入手,重新对文本进行切割,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来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即分角色以第一人称方式重述故事:
   这一做法让有意设计的新序列呈现在学生眼前。學生扮演的角色是读者,也是故事的接受者,发言的四位学生是故事经过人为切割后的叙述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如法官一般需要辨清“真相”,而“真相”也正是隐含作者的本意之所在。
   鲁四老爷、柳妈、四婶是除了“我”之外的三位不可靠叙述者,在设计中有意识地放大几位叙述者,旨在同“我”的叙述进行对比从而析出小说隐含作者的形象。
   通过多重叙事者对比不可靠叙述者(“我”)的叙事,从而挖掘隐含作者的形象(一位忧国忧民的大知识分子形象)。我进一步追问学生,这篇小说为什么要通过“我”来作为叙述者,而不通过其它几位叙述者来进行叙述?
   3.学生在叙事体验中做出价值判断
   学生通过这个问题能够对几位不可靠叙述者进行有效的对比鉴别,厘清叙述视角,在文本体验中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而真实作者鲁迅无疑要高于作品中的任何叙述者。那么,作者又是站在什么角度来创作这部作品的呢?一堂课讲到这里,小说主题已经呼之欲出。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叙述视角,通过叙述体验,再从不同角度去“看”的过程中挖掘隐含作者形象,在学生的分角色叙述过程中,多维度提炼人物形象——祥林嫂的命运早已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中国数千万封建劳动妇女的代表,肉体遭受践踏欺凌的同时,心灵也是千疮百孔。
   小结:课堂设计鲜明地表现出了祥林嫂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情感维度让学生同情且焦虑。从思辨意义出发,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封建社会的痼疾。同时也促我思考:倘若将语文教材中的小说进行整合,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叙述视角这一概念,以及作家为什么如此青睐不可靠叙述者的缘由。将小说理论与学生认知特点进行较好的糅合,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这一方式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思考。
  吴轶娜,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背景下,朱光潜先生“人生的艺术化”的回归和诗意生存的状态对语文教学实现文化功能和审美作用,起到了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美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回归语文本色,对构建语文审美课堂予以重新探讨。   一、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命题的美学意蕴   美学家李泽厚指出,儒家精神、庄子哲学,中国佛学加上屈骚传统就是中国美学的精英和灵魂[1]。中国美学的最终奥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要进入文本深处,需要我们引领学生驾“体验”之舟,才能渐入艺术与情感深处,获得深切而丰润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生长,生命得以滋润。本文以《再别康桥》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借助体验,引领学生向艺术与情感的深处漫溯。   一、架构新旧桥梁,延展体验路径   文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文学不断发展的结果。一位善于引导学生体验的教师总是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
苏洵的《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经典文言选篇。在传统的《六国论》教学中,教师习惯用“文言” “文章”的教学思路:首先在“文言”层面,扫清字词障碍,解释翻译文言文常规的实词、虚词;接着在“文章”层面,侧重解析文章结构和赏析文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从中领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然而,这种“放之文言文而皆准”的教学范本,往往会使课堂流于“灌输”式,学生疲于记录而无暇思考,难以激起学生深入阅读
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所肩负着的特殊使命。语文教学作为人文性学科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来说,创新就意味着要破旧,因此,我认为,思维批判性的培养应该是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来粗读了孙正聿先生的《哲学通论》,其中引用的黑格尔关于哲学批判的比喻和孙先生围绕这一问题所进行的阐释,引起了我对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思考。  黑格尔说:
没有经过梳理与探究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被学生消化。梳理,是针对以前知识的碎片化、零碎化,是为了知识的结构化、整体化。探究,是为了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因此,梳理与探究的过程,对学生非常重要。   人教版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很多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教导“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梳理探究”板块基本不讲或者蜻蜓点水地讲
一、对统编一年级古诗教学的认识   统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以识字为先导,先识字后学拼音;古诗词重朗读兴趣培养,强调背诵丰富记忆库。小学语文教师多学科兼教,如何发挥单体多维整合多核心学科统一体作用引导学生在模仿运用、朗读背诵、创造表达中激发古诗词背诵积累的潜力,诵读促进识字,识字引创生成,生成引领创读,有机融合的创新转化中感受经典诗词魅力,传承传统文化。下面以《江南》教学为例。   二、单体多维整
笔者认为,要改变作文评改的行为(“头顶着石碓唱戏——费力不讨好”)和效果(“少、慢、差、费”)饱受诟病的局面,唯有在指导学生精当地评改同龄人习作的实践方面——如何克服习作里思辨性不强的主要毛病——下一番功夫。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握对自己和同龄人撰写的议论文(主要指考前训练的习作)所持重要且易混概念界定的精准性,做到对所给作文材料的理解正确、推理合理、准确表达,另一方面,教师要要求学生及其同龄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在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甚至说可以排在教学规划中的首位。我们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之所以如此重视阅读,不仅仅是因为文学大家那极尽精炼和细腻贴切的遣词造句,还因为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也是众多的历史先哲给予我们后人的重要历史经验和宝贵财富。   只是,现如今的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程式化、形式化、甚至指标化的问题,教与学脱节
全民阅读的口号不断深入人心,阅读成为了一种风尚。近年来,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阅读,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高水平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放在首位,更是突出强调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做好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中,我将以《简·爱》为例,探讨在
面对新的统编高中教材,老师一时不知用什么样的方法落实教材教学,尤其是诗词的教学。我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群文议题的方式,结合文本的互文性能够助力生成我们的课堂。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中的三首词的教学设想为例,谈谈群文与互文性的应用。   一、问题缘起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学习任务群”这个新概念脱颖而出,并成为统编教材的重要的教学形式。   “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