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有效阅读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语文素养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听、说、读、写基础上。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回到听、说、读、写的培养上。
  一、多读是基础
  在新课标背景下,很多教师都提倡采用探究式阅读教学,但忽视了一点,学生还没有阅读文本就开始讨论、交流,结果阅读流于表面,讨论、交流也就显得肤浅。甚至有的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人云亦云,根本没有自己的感受,阅读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阅读的关键在读。也正是因这一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在此基础上在去追求有感情的朗读,在朗读中去理解感受文章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是生字词的掌握。试想,如果学生想要读懂一篇文章,连最基本的生字词也没有搞清楚,理解就成了空中阁楼。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字词,可采用预习检查的形式,即在阅读文章前给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课前学习,教师课堂中利用幻灯片或导学案形式进行检测。如在《济南的冬天》中,基本的生词“镶嵌、水藻、贮蓄、发髻、澄清、毯子、伦敦”是必须掌握的,如“济”这一多音字(救济(jì);济南(jǐ))和“澄”(澄清(chéng);澄沙(dèng)),形近字如伫和贮,敝、敞和蔽,攘、镶和嚷等的辨析也是必不可缺的内容。
  其次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么就是开门见山,要么是采用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来进行导入,结果学生失去了兴趣,阅读“有效”也就无从谈起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情境、问题、故事、谈话等方式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
  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首先需要考虑学生对“冬天”的感受,其次是济南冬天的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不妨采用谈话和问题去情境两种方式来进行。如“同学们,大家都来自四面八方,你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家乡的冬天”,如此,学生进行说,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提出问题“看来冬天还真是千姿百态啊!今天老舍先生要带我们一起去济南走走,看看济南的冬天,到底济南的冬天又有什么特点呢?”接着出示阅读目标,学生进入阅读。
  由此不难看出,阅读不能太花哨,而要在解决基本生字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阅读。尤其是在七年级,教师更不能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多说是保证
  传统语文教学是“沉默式”、“接受式”、“单向式”的教学,即学生在课堂中更多的是要听老师讲,如果学生有问题,在课堂上说,那就显得有些“大逆不道”了。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学习过程是一个构建过程,就阅读教学而言,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感受,这也才有了“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阅读就显得空泛而狭窄了。
  一是围绕文章的内容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
  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中,如果把济南的冬天看做是完整的图画,那么,其中就应该有“摇篮安睡图”、“雪后小山图”、“山村卧雪图”、“玲珑水晶图”。就“山村卧雪图”而言,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小村在“卧”,小雪也在“卧”。它们“卧”的舒畅,“卧”的安详,给人感觉这是阳光下爽心的“卧”,多少还带有一些暖酥酥、懒洋洋的“卧”。这淡墨高雅的画面,确实带有十足的情味。济南冬天的温情,是因为它是一位守护摇篮的母亲、一个细致周到的护士、一个健美优雅的女郎、娇美害羞的少女,如“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阳光下,山坡上,斑驳的色彩成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二是让学生在讨论中谈出自己的感受。
  如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英国诗人雪莱的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么,作者在此为何又要如此写?讨论中要让学生知道,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济南冬天的特点,还表达作者对冬天济南的爱怜之情、表现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表达一种乐观进取的精神,如此来讨论交流,理解会更加深入。
  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利用问题来进行引导外,还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感悟和交流。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白边。”好像雪也是故意,但有显得那么温柔,只是“一道白边”,是有意为冬天增加美感;如“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不仅写出了水藻和水的慷慨多情,还表现了济南冬日的春意和生机。
  三、多写是拓展
  写不仅是对读的提升,还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读和写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作用。
  语文阅读中的写作素材是相当丰富的,如对句子的理解、如讨论中的感悟、如对修辞的理解等,教师正要利用这些素材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变成实际性的东西。这里需要注意,在引导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太过于强求学生要达到什么什么目标,而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学习文章后的感悟和体验表达。
  如在《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后,有的学生从修辞角度来谈“济南的冬天”,如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后矮松秀美形态,借矮松写出了雪的形态;用“花衣”比喻雪色,把山坡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穿上了花衣,显得秀美动人。如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把斜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描绘出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再如有的学生只是就其中某一景进行了分析,如“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道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 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进行,关键在感悟。
  上述可简单称之为“三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才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不断深入地去理解文章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感悟,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样的阅读才能算得上有效阅读。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长河初级中学(315326)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当前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期和攻坚期。如何在步子要大的要求下,步子更稳地推进改革,已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伴随着改革的阻力和压力,深化改革也不断涌现出新问题、新情况,这更加需要科学的方法论加以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思想武器,也在不断发展中给出新的方法。从思想辩证法的角度试图给改革提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全面深
当前,我国的外语课堂互动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师生互动,例如典型的IRF模式,在研究者、教育家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不同教学情境与教学任务下的不同类型的生生互
课堂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已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课题,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被视为一大难点,许多教师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因素,也有教学空间与资源方面的原因。要想改变阅读教学的现状,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开展教学改革。  一、指导拟定阅读计划,加大学生课外阅读容量  许多教师都有体会,语文学习最为薄弱的环节是缺乏足够的文学底蕴,导致学生在阅读分析之中感悟不深,难以有效配合教师开展互动,导致
老人们总是这样说:"盘古开了天地,一斧之后,上为天,下为地。"从此,天上繁星点点,地上尘埃阵阵,几千几万年后,泥土便在地上落户,越积越厚,而天上依旧星光灿烂,造物主嫌这样的
期刊
文本细读的提出者新批评派理论家科林斯·布鲁克斯曾经指出,文本细读就是指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作为语文阅
大家都看过川剧的“变脸”魔术吧?我的妈妈也会“变脸”,不信听我说。早上,我还正做着香甜的梦,“起床啦!”一声大吼把我惊醒。睁开睡眼,妈妈正板着脸,“怒视”着我。唉,我只好不情
使有线电视和计算机技术会聚于STB中最新的超小封装有源RF分路器提供最低的噪声和失真以便同时收看电视,复录其它节目,访问互联网和设置画中画。
文言文是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是大多数初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开始。没有文言文的语文教育是不完整的语文教育,所以,为了使初中生真正学好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构建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革命日益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其中,嵌入式应用已由工业、通信和网络扩展到与数字多媒体相关的消费领域。在手机、MP3、PDA、数码相机、电视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