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缘起
每学期开学前几周,儿子所在的学校均要测查学生假期自学知识的情况,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假期中主动学习知识。我非常赞赏这样学知识的过程,尽管孩子们对某些新知识不能理解透彻,但常常会引发他们探讨。
这天早饭后儿子与我探讨一个测查的物理问题:用同样一把小刀划刻木头和花岗岩,木头易划出痕迹而花岗岩不易,这与物质的硬度还是密度有关?儿子依靠感觉答的是“硬度”,而同学答的是“密度”,儿子不敢确认自己答得是否对。我肯定地说:当然是你对了。儿子马上列举了几个很难划刻的物质,他们的密度都大,我一时也有点怀疑自己答错了。仔细一想,不对呀,与硬度有关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说服儿子?于是我想到了用反证法来证明是“硬度而不是密度影响划刻”:金子的密度比铁的大,但金子用手指就能划出痕迹而铁不行,所以说,划刻肯定和硬度而不是密度有关。儿子尽管认可我的举证,但还是说要问问老师,看来他不够相信我这个化学老师,更愿意信任自己的物理老师。我让他拿出书,看书上有没有有力的证据,结果在书上找到了定量数据,数据中显示金刚石的密度小而一些金属的密度大,金刚石显然比金属硬度大很多,不容易有划痕反而可以做切割金属的工具,通过多个数据更证明了不是“密度”而是“硬度”起作用,在定量证据面前,儿子才认可。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晚上的时候,我感觉这件事情的教育价值远不止这些。我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件事情,给儿子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记住知识是简单的事情,记住了考试成绩可以提高,但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考试,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呈现的思维过程,对人的成长成才更有用。换句话说,知识只有变成智慧才有持久的价值。人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它是具有迁移性的。于是,在与儿子闲聊的时候,我漫不经心却是有意识地告诉儿子:如果有不会的、拿不准的知识,先要去书上找答案,书上都有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作为学生要养成从书本中学习基础知识的习惯。今天的问题利用书上的数据找到了证据,昨天没解出的几何题就是书上原封不动的例题。今天妈妈解决问题用了“举反例”的方法来说明不是密度的问题,而你的同学用的也是“举例法”,但所举的例子恰好都是“密度大硬度也大的特殊事例”,所以得到的规律就是一种不完全概括,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就是片面的,你只要能举出反例就能反驳他,从而反证自己是对的。对于这些科学方法,儿子一下可能难理解,我又用了律师举证的例子来说明,但估计对儿子来说只是有个印象而已。这也正常,一个新知识、新方法不是一次就能记住的,还需在今后的体会中得到强化,我只希望对他有些科学思维方法的启发。
当然,还可以从两个概念的角度解读答案到底是什么。引导儿子区分密度和硬度,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反映单位体积质量的大小;硬度是物质的属性,反映物体对外力侵入时所表现的抵抗能力,二者并无直接关系。我又通过生活中的实用事例,引导儿子思考“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利用物质的密度和硬度?”希望他能知道这些书本上的概念在生活中是大有用处的,来矫正他前几天受同学、舆论形成的一种偏激的观点(高考无用论)。最后,我让儿子推测一下,物质硬度的大小从微观看可能和什么有关?我曾经浅显地从微观角度给他解释过“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他说可能和微粒排列的紧密程度有关,以他现有的知识,能说出这个理由,已经非常棒了。尽管这些知识,课本上没有,考试也不会考,但我有意识让他从微观角度推测一下,一来源于我自身学化学的背景,二来希望他能够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尽量能从本质上思考问题,能问出“为什么是这样的?”
没想到我的这个鼓励和用意,在几天后得到了延伸和发扬。儿子主动地说:“声音是靠振动传播的,声音在固态、液态、气态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是不是和微粒的紧密堆积程度有关?”儿子居然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和关联,并能自己提出问题去解决,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我大大赞扬了他,内心窃喜:孺子可教也!
三、反思与心得
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敏感,原因在于我近年一直在关注学生的思维障碍问题,关注教师应该怎么教知识?为什么有些学生记忆、理解了大量知识,但一遇到换个方式考察的问题就不会了?除了基础知识学得不够牢固,还有一个就是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和教师只关注知识“是什么”,不关注“为什么”以及“怎么教知识”有关,比如,教师在传授“硬度和密度”这些概念的过程中,如果能像前文提到的那样,进行知识的对比,并与生活实际、微观结构进行关联,既拓展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又让学生体会这些概念的价值。再如,我曾经在高三模拟试题中出过一个选项“醋是调味剂和防腐剂”,这是一个正确选项,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是错误的。这是化学教材的原文内容,如果仅仅是教材上的一句话也不必死抠它,关键这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不要说高三学生,就是初中学生也应该知道。那为什么学生到高三时却不会判断?显然在新课教学时,大多数教师仅仅将其当作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介绍而已,没有将该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自然缺少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学生理解的障碍在于“防腐剂”这一点上。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换个角度提问:食盐、醋或糖腌菜不易腐烂,说明这三种调味剂还是什么剂?这样就做到了将条目性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了关联,当该内容再出现时,学生就有了联系生活的思维角度,就能深层理解和应用知识了。可见,教师教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隐含了思维切入的角度及深度,对学生是否能够深层理解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知识的层面来看,具体的知识点属于“事实性知识”,而将具体知识与生活实际关联,“事实性知识”就转化为“方法性知识”或“价值性知识”,后者是可以迁移转化为能力的。我们观察课堂发现,无论教师有经验与否,所教的具体知识点差距不大,差别在于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知识?是否能够关注知识背后蕴含的知识价值。
我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思路和方法,也经常迁移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儿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儿子探讨学习的过程都能为我提供经验并促我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儿子是共同成长的!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责任编辑:任媛媛
renyy@zgjszz.cn
每学期开学前几周,儿子所在的学校均要测查学生假期自学知识的情况,目的是促使学生在假期中主动学习知识。我非常赞赏这样学知识的过程,尽管孩子们对某些新知识不能理解透彻,但常常会引发他们探讨。
这天早饭后儿子与我探讨一个测查的物理问题:用同样一把小刀划刻木头和花岗岩,木头易划出痕迹而花岗岩不易,这与物质的硬度还是密度有关?儿子依靠感觉答的是“硬度”,而同学答的是“密度”,儿子不敢确认自己答得是否对。我肯定地说:当然是你对了。儿子马上列举了几个很难划刻的物质,他们的密度都大,我一时也有点怀疑自己答错了。仔细一想,不对呀,与硬度有关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说服儿子?于是我想到了用反证法来证明是“硬度而不是密度影响划刻”:金子的密度比铁的大,但金子用手指就能划出痕迹而铁不行,所以说,划刻肯定和硬度而不是密度有关。儿子尽管认可我的举证,但还是说要问问老师,看来他不够相信我这个化学老师,更愿意信任自己的物理老师。我让他拿出书,看书上有没有有力的证据,结果在书上找到了定量数据,数据中显示金刚石的密度小而一些金属的密度大,金刚石显然比金属硬度大很多,不容易有划痕反而可以做切割金属的工具,通过多个数据更证明了不是“密度”而是“硬度”起作用,在定量证据面前,儿子才认可。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晚上的时候,我感觉这件事情的教育价值远不止这些。我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件事情,给儿子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记住知识是简单的事情,记住了考试成绩可以提高,但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考试,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呈现的思维过程,对人的成长成才更有用。换句话说,知识只有变成智慧才有持久的价值。人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它是具有迁移性的。于是,在与儿子闲聊的时候,我漫不经心却是有意识地告诉儿子:如果有不会的、拿不准的知识,先要去书上找答案,书上都有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作为学生要养成从书本中学习基础知识的习惯。今天的问题利用书上的数据找到了证据,昨天没解出的几何题就是书上原封不动的例题。今天妈妈解决问题用了“举反例”的方法来说明不是密度的问题,而你的同学用的也是“举例法”,但所举的例子恰好都是“密度大硬度也大的特殊事例”,所以得到的规律就是一种不完全概括,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就是片面的,你只要能举出反例就能反驳他,从而反证自己是对的。对于这些科学方法,儿子一下可能难理解,我又用了律师举证的例子来说明,但估计对儿子来说只是有个印象而已。这也正常,一个新知识、新方法不是一次就能记住的,还需在今后的体会中得到强化,我只希望对他有些科学思维方法的启发。
当然,还可以从两个概念的角度解读答案到底是什么。引导儿子区分密度和硬度,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反映单位体积质量的大小;硬度是物质的属性,反映物体对外力侵入时所表现的抵抗能力,二者并无直接关系。我又通过生活中的实用事例,引导儿子思考“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利用物质的密度和硬度?”希望他能知道这些书本上的概念在生活中是大有用处的,来矫正他前几天受同学、舆论形成的一种偏激的观点(高考无用论)。最后,我让儿子推测一下,物质硬度的大小从微观看可能和什么有关?我曾经浅显地从微观角度给他解释过“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他说可能和微粒排列的紧密程度有关,以他现有的知识,能说出这个理由,已经非常棒了。尽管这些知识,课本上没有,考试也不会考,但我有意识让他从微观角度推测一下,一来源于我自身学化学的背景,二来希望他能够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尽量能从本质上思考问题,能问出“为什么是这样的?”
没想到我的这个鼓励和用意,在几天后得到了延伸和发扬。儿子主动地说:“声音是靠振动传播的,声音在固态、液态、气态中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是不是和微粒的紧密堆积程度有关?”儿子居然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和关联,并能自己提出问题去解决,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我大大赞扬了他,内心窃喜:孺子可教也!
三、反思与心得
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敏感,原因在于我近年一直在关注学生的思维障碍问题,关注教师应该怎么教知识?为什么有些学生记忆、理解了大量知识,但一遇到换个方式考察的问题就不会了?除了基础知识学得不够牢固,还有一个就是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和教师只关注知识“是什么”,不关注“为什么”以及“怎么教知识”有关,比如,教师在传授“硬度和密度”这些概念的过程中,如果能像前文提到的那样,进行知识的对比,并与生活实际、微观结构进行关联,既拓展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又让学生体会这些概念的价值。再如,我曾经在高三模拟试题中出过一个选项“醋是调味剂和防腐剂”,这是一个正确选项,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为是错误的。这是化学教材的原文内容,如果仅仅是教材上的一句话也不必死抠它,关键这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不要说高三学生,就是初中学生也应该知道。那为什么学生到高三时却不会判断?显然在新课教学时,大多数教师仅仅将其当作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介绍而已,没有将该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自然缺少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学生理解的障碍在于“防腐剂”这一点上。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换个角度提问:食盐、醋或糖腌菜不易腐烂,说明这三种调味剂还是什么剂?这样就做到了将条目性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了关联,当该内容再出现时,学生就有了联系生活的思维角度,就能深层理解和应用知识了。可见,教师教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隐含了思维切入的角度及深度,对学生是否能够深层理解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知识的层面来看,具体的知识点属于“事实性知识”,而将具体知识与生活实际关联,“事实性知识”就转化为“方法性知识”或“价值性知识”,后者是可以迁移转化为能力的。我们观察课堂发现,无论教师有经验与否,所教的具体知识点差距不大,差别在于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知识?是否能够关注知识背后蕴含的知识价值。
我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思路和方法,也经常迁移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儿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儿子探讨学习的过程都能为我提供经验并促我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儿子是共同成长的!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责任编辑:任媛媛
renyy@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