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行动力:走向“新劳动教育”的“立新”实践①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uba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60年来坚持实施劳动教育,近十年开始探索研究“新劳动教育”,在“劳动育人”方面成效显著。从以“下场劳动”“学工学农”为主要形式,到明确提出“四个体味”的劳动教育目标,实现了从以“劳动”为重点到以“教育”为目的的转变。“新劳动教育”是以行动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对劳动教育实施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实现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实践育人活动,目前已形成以自治、逸美、焕新为支点的三类15门校本课程体系。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劳动素养;劳动育人;行動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5-0017-04
  劳动教育到底可以发挥什么样的育人功能?开展劳动教育对中小学生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劳动育人”如何在新时代彰显新的价值?如何让劳动教育更加契合“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需求?建校于1921年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立新小学”)自1958年开始探索开展劳动教育,从校园里的种植养殖、校办工厂里的勤工俭学,到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完善的实践体验育人,60年间,历代立新人始终在传承与发展的路上镌刻着劳动教育与时代的回响。我们初心不改,不仅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如一的坚定贯彻,也是对劳动教育巨大育人功能和劳动对人的一生的决定性影响的实践回应。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获得,是对立新小学近十年“新劳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的肯定和褒奖,更是给了我们坚持60年的劳动教育一个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新起点。

一、承前启后:从以“劳动”为重点到以“教育”为目的


  依托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工作方针,1958年秋,立新小学师生利用校园周边的田地,自力更生,靠手提肩扛建起了一个小农园、一个果树园和一个红领巾饲养场,形成了劳动基地的雏形。学生们在田地里精耕细作,在饲养场里养猪养鸡养兔,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自此开始了漫长的跋涉。在今天的校园中,师生们当年种植的杏树仍郁郁葱葱,当年的红领巾饲养场仍有迹可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以“下场劳动”“学工学农”为主要形式,学生在种植养殖的劳动过程中接受热爱劳动和掌握劳动技能的教育,同时也创造了丰厚的经济价值。
  在经历了十年动乱的护场坚持劳动和短暂的恢复期之后,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迅速做出调整,学校将劳动基地由“一场两园”扩大为“一场六园”(在原有果树园和小农园的基础上,又建成了百花园、蔬菜园、瓜园、葡萄园),并明确提出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四个体味:体味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体味劳动创造财富的艰辛;体味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体味在劳动中运用知识和创新的乐趣。由此开启了劳动教育从以“劳动”为重点到以“教育”为目的的转变,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来自团中央和国家教委等各部委的荣誉纷至沓来,芬兰、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教育考察团纷纷到校参观,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立新小学开展的劳动教育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在内容上,明确了“一懂”“十会”“三知道”的劳动教育任务。所谓“一懂”,即懂得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对自己成长有重要意义。所谓“十会”,即会生活自理,会使用劳动工具,会将书本知识用于劳动实践,会观察饲养种植管理过程,会校内规定劳动项目的实践操作,会讲校内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常识,会独立写劳动总结,会使用家用电器,会做简单的家务,会购买一种物品。所谓“三知道”,即知道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史,知道学校劳动教育基地的动植物常识,知道只有参加劳动实践才能学会劳动。
  其次,在实施方式上,开始探索课堂学习指导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式教育方式。课堂学习指导即每周开设一节“乡土劳动”课,编入课表;劳动实践即一、二年级学生以基地观察为主,三、四年级学生每学期到百花园和饲养场劳动一周,五、六年级学生每学期到“一场六园”中劳动两周。这种集中实践课程要求做到“三结合”,即生产劳动和思想教育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和劳动实践结合,教师和工人师傅双向指导结合。此外,学校每学期持续开展建校公益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都在劳动教育计划中做具体安排;“一日夏令营”“红领巾实践周”等极具时代特点的主题实践活动则引领劳动教育以崭新的面貌进入大发展阶段。
  “劳动可以帮助孩子识别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大自然为他们打开了一本活生生的《十万个为什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更加专心,更加刻苦,而且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显得更加飞扬、更加活跃。”1990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打好人生第一底色”为题报道了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办学经验。从此,“打好人生底色”就成了立新小学的办学目标,并早已凝结成为立新人共同的教育理想。

二、“新劳动教育”的提出:面向学生的全部生活


  “新劳动教育”是立新小学在百年历史孕育的文化精髓与60年劳动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是以大课程观为统领,以构建城市小学“新劳动教育”育人理念与课程实践为目标的应用性研究。
  1. 重新认识“新劳动教育”的内涵:重在培养劳动素养
  2008年,立新小学的劳动教育进入课程化、体系化研究阶段。劳动教育的目标从劳动创造价值、训练技能、培养品德,转向对人的生命成长和未来生活需要的关注,将培养人的劳动素养放在了首位,并将其实质定位于对人的精神层面的丰富与发展上。2010年,立新小学的“劳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被教育部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这是对学校“新劳动教育”前期研究的肯定,也为接下来的理论研究与体系架构奠定了基础。   我们将“新劳动教育”的概念内涵界定为:以行动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对劳动教育实施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实现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实践育人活动。其中既包括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也包括劳动教育对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还包括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重要作用,即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同时,“新劳动教育”还是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劳动精神、培育劳动文化的有效载体。
  2. 重新界定“新劳动教育”的目标:实践育人、全面育人
  “新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其研究的关键点落在了“实践”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和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所以“新劳动教育”的育人空间包含了学生的全部生活。从“劳动教育”到“新劳动教育”,最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直面教育问题,化解教育矛盾。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新劳动教育”,从本质上化解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三个“矛盾”。一是中国传统认知与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思想和家庭对于儿童未来发展的预设“虚高”,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间的矛盾。二是儿童成长现状与时代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即二代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与时代发展对人才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三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再发展与城市小学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即学校本身的持续发展与城市小学空间小、制约条件多等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
  其二,直击教育本质,关注全面育人。“新劳动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运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育人活动。它以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为核心,以劳动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各种感官的协调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新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运用学术性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走进社会生活,走进真实的世界,为学生的知识延伸与迁移提供情境,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完成实践任务提供平台,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其三,直指核心素养,专注理论落地。“新劳动教育”的提出与实践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开辟了路径。“新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指向“行动力”的培养,因为具有行动力的人,一般都具备乐于尝试、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个性,和善于解决问题、擅长动手操作、能够将思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这正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六大素养相一致。“行动力”培养包括劳动自治、劳动逸美、劳动焕新三个方面,三者有机结合,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培养。
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课时安排上,我们细化学生校内校外时间,制定“课表群”(即15门校本课程的上课时间表),让每门校本课程都有的放矢,如基地观察课、技能训练课、班级创意课排入课程表,自我服务课和家庭体验课安排在家庭中完成,国学礼仪课和民俗文化课在每天早晨、中午各10分钟的晨读午说时间进行,科技普及课、科学研究课在社团中进行,社会实践课集中活动。
  在学生评价体系建设中,我们制定了《“立学焕新·百花竞春”学生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地在“百花园”中选定了“火鹤、刺梅、三角梅、丁香、杏花”五种花瓣(花萼)数量不同的花来表彰在不同领域表现优秀的学生,在“自治、逸美、焕新”三大类课程中抽取出自我管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艺体训练、科学创新五个评价领域,学生们每做好一項内容便获得一种花朵,最终以“杏花少年”为全面发展的标志,营造了一个学生成长的“百花园”。
  参考文献:
  [1] 魏永生,刘中华.立学焕新 杏林芳菲—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劳动育人”纪实[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3,(9).
  [2] 隋桂凤. 给“劳动育人”一个新转身[N].中国教育报,2018-10-24.
  注释:
  ①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课题“‘新劳动教育’与小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FHB160534)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现象的展示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展开研究和分析,探究本质,逐步建立概念、发现规律,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根据物理现象特点,结合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富于想象等身心特点,精心策划物理现象的展现过程,从而推动学生物理学习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物理现象;策略  作者简介:张丽蓉(1978-),女,江苏如皋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
摘要江苏省苏州市基于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任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设小学劳动课和中学劳技课,40年来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全市学校教育的常态工作实施。全市现已形成课程建设体系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实施常态化、实践活动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基本格局。稳定的劳技专业师资队伍,保障了区域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实践课程;项目式
摘要:阐述了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建立与改革过程,分析了我国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意义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培育项目(编号:黔教高发[2012]426号);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项目(批准号:2008A020);贵州省中小学物理名师工作室贵州师范学院工作站
摘 要:本文主要对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为了达到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双重目标,就不能再按传统的外语教学思路和方法,忽视文化教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言语形式和词汇的教学上,正确的做法是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H.DonglasBrown 在Principle of learning and t
摘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系统谋划劳动教育的实践新路径,是当下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深入研究与系统思考的重要问题。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育委员会基于区域特色,以区域内职业学校的再发展为依托,全面构建起支撑区内、辐射周边的区域劳动教育课程支持场域,打造了贯通式劳动教育多元课程体系,并且鼓励中小学校挖掘自身劳动教育优势,发挥不同学段、不同教育机构的作用,不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推动区域内中小学校积
摘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初心,是教育的本质,是一线教师上好每节课的关键,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学起来轻松,教师讲起来愉悦,师生互动,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激发初心的关键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备课,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充分给学生参与课堂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还要用各种激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身价值,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学习初心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生动的生活情景、典型的哲理素材为构建哲理体系、激活学生思维架起了桥梁。笔者在对《生活与哲学》教材研读的基础上,力图在循循善诱中活化教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注入源头活水。  思维能力具有多元性,包括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演绎、推理、质疑等各种能力。教师有针对性地激活学生某种思维,是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协同发展的必要途径。利用《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激活学生比较思维可从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传统的以三维目标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向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主体的核心素养转化.物理学科应培养学生具有“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当学生具有了这样的必备品格将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科学解决问题,比如控制变量法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就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体现.  关键词:控制变量;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1 控制变量法  
摘 要: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同时又是单词意义的载体,学习句子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并详细地阐述学习句子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句子所必须掌握的方面。  关键词:英语学习 句子成分 句子结构 句子类型    在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以来,不断地有学生这样问我,“老师,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记单词能学好英语吗?”“老师,学习英语应该从哪儿入手?”对于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和认真地思考,发现了几
介绍“学习力”的特征与意义,未来个人学习力将是最核心的竞争力,结合教学实践从学习力要素谈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