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76181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愁》这首诗主要通过四个意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恋母、恋妻、哭娘、思国的复杂感情。本教学设计运用新课程理念,采用阅读讨论式教学法,抓住关键问题和重点词语分析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把阅读权真正还给了学生。
  【关键词】《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赏析诗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所承载的诗人不同的思念之情;
  2、体会“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短语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欣赏诗歌的形式美:结构美、音乐美和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品味,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准确理解诗歌主旨。
  2、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诗歌学习,体会诗人的思乡思亲思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分析诗中的四个意象所承载的诗人不同的思念之情;
  2、体会“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短语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式。
  【教学准备】《乡愁》音乐、PPT课件。
  【教学教室】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谈论生活。引入课题。
  
  同学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生离死别,产生多少回离情别绪呀!当我们想念与自己分别已久的亲人或朋友时,总会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去问候,或者翻出珍藏的亲人或朋友赠送的一张照片、一支钢笔来仔细端详,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是很多的,那么余光中先生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歌《乡愁》。
  播放幻灯片,显示课题:乡愁
  (从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课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作家,了解背景。(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他出生福建永春,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作品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三、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幻灯片显示)
  
  1、播放《乡愁》歌曲,渲染课堂浓厚的思念氛围,奠定学习感情基调。
  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人的思亲思乡思国之情。
  3、学生试读,读出感情和节奏。
  4、再次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再读。
  
  四、精读、质疑与赏析。(幻灯片显示)
  
  问题1:诗人把乡愁分成了几个阶段来写?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教师备案:四个阶段;时间的先后顺序;标志性词语是:“小时侯”、“张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问题2: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什么?每一种对象分别表现诗人对谁怎样的思念?
  教师备案: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一节中的“邮票”表现的是:小时侯,母子分离,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节中的“船票”表现的是:长大后,夫妻分离,增添了自己与妻子分离的相思;三节中的“坟墓”表现的是:后来,母亲去世,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四节中的“海峡”表现的是:现在,自己把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升华为对祖国大陆的无限眷恋。
  问题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师备案:“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问题4: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教师备案: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多了些悲凉,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望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就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
  问题5: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教师备案: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感情的寄托。
  
  五、学生再读,感受真情,想象描绘。
  
  (一)教师点拨,学生感受。(幻灯片显示)
  1、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的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
  3、“乡愁是……”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4、“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徊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5、量词“枚”“张…‘方”“湾”,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二)想象描绘。
  1、想象描绘第三节诗。
  2、想象描绘第四节诗。
  六、感受诗美。(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乡愁》的形式美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
  ②音乐美:除了“头”字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③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
  
  七、回忆总结,梳理脉络。(幻灯片显示)
  
  地点
  时间
  意象情怀
  
  (通过总结,梳理脉络,弄清结构)
  
  八、总结扩展。培养感情。(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的《乡愁》前三节以大陆生活经历为内容,写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家别离愁:少时出门求学恋母,成年后谋生在外念妻,后来阴阳两隔哭娘,写尽生离死别之愁。最后一节扩大了乡愁的表现范围,羁旅孤岛,游子望归,这就代表了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愿望。时间的发展就是线索,它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其他文献
数学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一门严谨性、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掌握好数学知识,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代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从当代社会对培养人的数学素质的要求来看,更重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即新课标中指出的“数学思考”。  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贯穿学生的整个
一提到美的教育,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美术课、音乐课,似乎只有美术课和音乐课才能提升学生审美的境界!其实美的教育并不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个方面,一种手段!美的教育并不注重掌握技术的精湛程度,而在于获得一种美的感觉,体验一种美的情怀,进入一种美的境界,最终孕育一种美的精神!美育的价值和美育的活动比传统美育的概念深刻的多!那么,在物理课的教学当中如何渗透美的教育呢?  1、创造美的情境引入
摘要 笔者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借本文讨论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的要素分为二个部分:(1)初始状态:对问题做出给定条件或事先描述的状态;(2)目标状态:确定所要希望达到的状态。  关键词 研究型 学习 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自主的探索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取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着
[摘要]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问题,本文首先从课件制作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利用,然后介绍了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介绍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指出,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引言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改变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用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43-01  摘要: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的新课标将先前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改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能力 培养方法  新的
[摘要]随着小班化教学的推行,英语教学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共同进步。  [关键词]小班化 优势 合作学习 学困生 共同进步    随着教育新政的实施,小班化的教学在逐步推进。在小班中学生实践的机会可以达到多次,任何一位学生都不会成为盲点。中国学生是在缺乏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的,课堂上的实践是很重要的。而小班化的推行则弥补了这个不足。老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使学生几
【摘 要】本文分析了“暂时”和“一时”在语义和句法方面的特点,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指出了“暂时,t和“一时”可互换两个条件。  【关键词】暂时 一时 短暂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暂时”的释义是“短时间之内”,对“一时”的释义有4个义项,其中一个是“短时间,暂时”。也就是说词典往往是用“暂时”来注释“一时”。汉语教材中对这两个词的解释也大多参照词典的注释。的确,二者有时可以互换。    1、
【摘 要】德育始终是学校工作的重心,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难点。要克服这一难题,可以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的感恩教育、班会、思想品德课和活动课等形式,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形成道德认知,最后达到知行统一,这可能是打造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验德育 和谐校园    学校德育问题至今仍是一个学校教育中的头等大事,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多年来,专家和教师围绕德育问题的“实效性”等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曾经和谐的校园旋律却发出了刺耳的噪音:不断低龄的校园暴力,越发低俗的课间交流,愈加荒唐的行为习惯……静下心来,您是否有同感?今天匪夷所思的现象究竟是哪个环节导致的呢?学生眼里,见到老师打招呼,看到纸屑捡起来,参加集会不喧哗……凡此种种都是些繁文缛节。因为“恶小”所以“为之”。我们的老师也似乎依然信奉着“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三尺讲台上努力耕耘,期盼着金榜题名者皆为自家桃李。忽视了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特点,在语文课堂上已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有的甚至成为“史家之绝唱”,而要在语文教学中张扬“人文精神”,打造“人文”精品,尚需语文界同仁寻求更多的新渠道。  人文精神,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关怀,尤其应该对人的价值取向、潜能开发、灵魂塑造、身心愉悦等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进行关怀与探索,而教师就应该不失时机地体现这种关怀,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