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愁》这首诗主要通过四个意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恋母、恋妻、哭娘、思国的复杂感情。本教学设计运用新课程理念,采用阅读讨论式教学法,抓住关键问题和重点词语分析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把阅读权真正还给了学生。
【关键词】《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赏析诗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所承载的诗人不同的思念之情;
2、体会“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短语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欣赏诗歌的形式美:结构美、音乐美和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品味,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准确理解诗歌主旨。
2、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诗歌学习,体会诗人的思乡思亲思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分析诗中的四个意象所承载的诗人不同的思念之情;
2、体会“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短语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式。
【教学准备】《乡愁》音乐、PPT课件。
【教学教室】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谈论生活。引入课题。
同学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生离死别,产生多少回离情别绪呀!当我们想念与自己分别已久的亲人或朋友时,总会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去问候,或者翻出珍藏的亲人或朋友赠送的一张照片、一支钢笔来仔细端详,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是很多的,那么余光中先生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歌《乡愁》。
播放幻灯片,显示课题:乡愁
(从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课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作家,了解背景。(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他出生福建永春,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作品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三、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幻灯片显示)
1、播放《乡愁》歌曲,渲染课堂浓厚的思念氛围,奠定学习感情基调。
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人的思亲思乡思国之情。
3、学生试读,读出感情和节奏。
4、再次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再读。
四、精读、质疑与赏析。(幻灯片显示)
问题1:诗人把乡愁分成了几个阶段来写?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教师备案:四个阶段;时间的先后顺序;标志性词语是:“小时侯”、“张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问题2: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什么?每一种对象分别表现诗人对谁怎样的思念?
教师备案: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一节中的“邮票”表现的是:小时侯,母子分离,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节中的“船票”表现的是:长大后,夫妻分离,增添了自己与妻子分离的相思;三节中的“坟墓”表现的是:后来,母亲去世,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四节中的“海峡”表现的是:现在,自己把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升华为对祖国大陆的无限眷恋。
问题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师备案:“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问题4: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教师备案: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多了些悲凉,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望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就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
问题5: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教师备案: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感情的寄托。
五、学生再读,感受真情,想象描绘。
(一)教师点拨,学生感受。(幻灯片显示)
1、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的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
3、“乡愁是……”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4、“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徊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5、量词“枚”“张…‘方”“湾”,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二)想象描绘。
1、想象描绘第三节诗。
2、想象描绘第四节诗。
六、感受诗美。(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乡愁》的形式美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
②音乐美:除了“头”字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③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
七、回忆总结,梳理脉络。(幻灯片显示)
地点
时间
意象情怀
(通过总结,梳理脉络,弄清结构)
八、总结扩展。培养感情。(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的《乡愁》前三节以大陆生活经历为内容,写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家别离愁:少时出门求学恋母,成年后谋生在外念妻,后来阴阳两隔哭娘,写尽生离死别之愁。最后一节扩大了乡愁的表现范围,羁旅孤岛,游子望归,这就代表了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愿望。时间的发展就是线索,它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关键词】《乡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赏析诗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所承载的诗人不同的思念之情;
2、体会“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短语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欣赏诗歌的形式美:结构美、音乐美和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反复朗读品味,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准确理解诗歌主旨。
2、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诗歌学习,体会诗人的思乡思亲思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分析诗中的四个意象所承载的诗人不同的思念之情;
2、体会“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短语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式。
【教学准备】《乡愁》音乐、PPT课件。
【教学教室】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谈论生活。引入课题。
同学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的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生离死别,产生多少回离情别绪呀!当我们想念与自己分别已久的亲人或朋友时,总会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去问候,或者翻出珍藏的亲人或朋友赠送的一张照片、一支钢笔来仔细端详,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是很多的,那么余光中先生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歌《乡愁》。
播放幻灯片,显示课题:乡愁
(从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课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作家,了解背景。(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中国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他出生福建永春,抗战期间举家搬到重庆。1947年诗人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由于不想离开母亲,诗人选择了后者。作品有《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隔水观音》及散文集《逍遥游》等。
三、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幻灯片显示)
1、播放《乡愁》歌曲,渲染课堂浓厚的思念氛围,奠定学习感情基调。
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人的思亲思乡思国之情。
3、学生试读,读出感情和节奏。
4、再次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再读。
四、精读、质疑与赏析。(幻灯片显示)
问题1:诗人把乡愁分成了几个阶段来写?它们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
教师备案:四个阶段;时间的先后顺序;标志性词语是:“小时侯”、“张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问题2: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什么?每一种对象分别表现诗人对谁怎样的思念?
教师备案: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一节中的“邮票”表现的是:小时侯,母子分离,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节中的“船票”表现的是:长大后,夫妻分离,增添了自己与妻子分离的相思;三节中的“坟墓”表现的是:后来,母亲去世,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四节中的“海峡”表现的是:现在,自己把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升华为对祖国大陆的无限眷恋。
问题3: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师备案:“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问题4:乡愁怎么会和坟墓联系在一起?
教师备案:这一节与前两节相比,气氛上多了些悲凉,前两节是生者对生者的思念,乡愁都是有所寄托有所排遣的;这一节是生者与死者的诀别,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了。诗人自己少年起就在外漂泊,一直想好好孝敬老母亲,抚慰她那一颗望儿回家望穿双眼的慈母心,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远离故土,诗人不仅未能在母亲膝前尽孝,就是在白发苍苍的母亲去世时,都未能让老人家看上自己一眼,就让他带着长长的思念、未了的心愿长眠于地下,念及此,怎不让人肝肠痛断啊!这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正是亲情最浓重时,乡愁最感人时。
问题5:乡愁怎么会和海峡联系在一起?
教师备案:海峡隔开了大陆和台湾,台湾人民有家难回,亲情难叙。诗人只好把浓浓的乡愁寄予这湾浅浅地海峡。前三个意象联结的是亲情、爱情,这节连接的是爱国情。诗人已经把乡愁升华为整个民族感情的寄托。
五、学生再读,感受真情,想象描绘。
(一)教师点拨,学生感受。(幻灯片显示)
1、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感情是层层深入的,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这种表示时间的时序语句,不着痕迹的表现时间变化,情感增强。
3、“乡愁是……”的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4、“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低徊掩抑、如泣如诉的气氛。
5、量词“枚”“张…‘方”“湾”,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二)想象描绘。
1、想象描绘第三节诗。
2、想象描绘第四节诗。
六、感受诗美。(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乡愁》的形式美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
②音乐美:除了“头”字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③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
七、回忆总结,梳理脉络。(幻灯片显示)
地点
时间
意象情怀
(通过总结,梳理脉络,弄清结构)
八、总结扩展。培养感情。(幻灯片显示)
余光中的《乡愁》前三节以大陆生活经历为内容,写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家别离愁:少时出门求学恋母,成年后谋生在外念妻,后来阴阳两隔哭娘,写尽生离死别之愁。最后一节扩大了乡愁的表现范围,羁旅孤岛,游子望归,这就代表了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和愿望。时间的发展就是线索,它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