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看人家××,全班第一,你却是全班倒数!”“你看人家××是三好学生而你上学几年却没得到一张奖状!”“同班同学几年,人家××每次考试都接近满分,而你却没考及格过。”……
办公室里,学生耷拉着脑袋,任凭班主任“数落”教育,多数班主任和家长都喜欢用这种“对比”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殊不知这种不当的“对比”式的批评教育,加上尖酸刻薄的语言,对孩子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对比”式的批评教育违背了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承认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学生间的差异性,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看到了学生认知、接受能力的不同,要求针对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简单的“对比”式批评教育,不考虑学生实际的“一刀切”,完全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事实上,就算都尽最大的努力来学习也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三好学生”,更不可能都拿“第一”,做老师和家长的要看到孩子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其进行激励;对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弱项”。要进行引导和弥补,教育的目的是,在孩子现有能力的基础上,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而非都要成为“科学家”和“拔尖”人才。简单以“科学家”和“拔尖”人才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对孩子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
二、“对比”式的批评教育,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厚此薄彼的教育方法,给孩子本来就脆弱的心灵又“剜了一刀”,且又撒了一把盐。孩子在考试(评比)中没有得奖,无论孩子是伤心流泪还是外表上“满不在乎”,其实内心都是比较在意的,哪个孩子不想得到表扬?哪个孩子不想得到他人的称赞?出现这样的结果,孩子会伤心、难过,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自己的信心。如果再用其他孩子的成绩来数落他,会坚定他的错误认识:“我是一个笨小孩,什么也做不好!”“反正是学不好,倒不如不学!”孩子一旦有了这种可怕的想法,那将是走向堕落的开始,什么“自尊”“自信”都会被抛到脑后。
三、“对比”式的批评教育,会使孩子和老师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关系紧张。长期给孩子树立过高的目标,拿最优秀的人作为标准来要求孩子,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人家是三好学生,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有的孩子也许会这样回驳你:“还说我呢,人家和你一样大的年龄,人家都做市、县级干部了!而你呢……”如果面对孩子这样的质问,你会怎样呢?心平气和还是暴跳如雷?这无疑会使父子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从此,他会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你也会感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管”了。
可以给孩子找一个伟人(或者是最优秀的人)来作为榜样,但切不可以伟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给孩子树立目标时,要让孩子“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使他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目标,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他的自信心,坚定他奋发向上的恒心。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孩子无论怎样跳也摘不到果子,那么无论果子多么鲜美诱人,孩子也会无动于衷。
孩子是一张白纸,以后呈现什么图案,关键在于你现在如何书写,孩子未来发展的前景,就在于你今天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切不可采取这种简单的“对比”式批评教育!
办公室里,学生耷拉着脑袋,任凭班主任“数落”教育,多数班主任和家长都喜欢用这种“对比”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殊不知这种不当的“对比”式的批评教育,加上尖酸刻薄的语言,对孩子的发展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对比”式的批评教育违背了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承认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学生间的差异性,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看到了学生认知、接受能力的不同,要求针对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简单的“对比”式批评教育,不考虑学生实际的“一刀切”,完全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差异。事实上,就算都尽最大的努力来学习也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三好学生”,更不可能都拿“第一”,做老师和家长的要看到孩子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其进行激励;对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弱项”。要进行引导和弥补,教育的目的是,在孩子现有能力的基础上,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而非都要成为“科学家”和“拔尖”人才。简单以“科学家”和“拔尖”人才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对孩子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
二、“对比”式的批评教育,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厚此薄彼的教育方法,给孩子本来就脆弱的心灵又“剜了一刀”,且又撒了一把盐。孩子在考试(评比)中没有得奖,无论孩子是伤心流泪还是外表上“满不在乎”,其实内心都是比较在意的,哪个孩子不想得到表扬?哪个孩子不想得到他人的称赞?出现这样的结果,孩子会伤心、难过,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自己的信心。如果再用其他孩子的成绩来数落他,会坚定他的错误认识:“我是一个笨小孩,什么也做不好!”“反正是学不好,倒不如不学!”孩子一旦有了这种可怕的想法,那将是走向堕落的开始,什么“自尊”“自信”都会被抛到脑后。
三、“对比”式的批评教育,会使孩子和老师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关系紧张。长期给孩子树立过高的目标,拿最优秀的人作为标准来要求孩子,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人家是三好学生,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有的孩子也许会这样回驳你:“还说我呢,人家和你一样大的年龄,人家都做市、县级干部了!而你呢……”如果面对孩子这样的质问,你会怎样呢?心平气和还是暴跳如雷?这无疑会使父子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紧张。从此,他会把你的话当成“耳边风”,你也会感到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管”了。
可以给孩子找一个伟人(或者是最优秀的人)来作为榜样,但切不可以伟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给孩子树立目标时,要让孩子“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使他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目标,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他的自信心,坚定他奋发向上的恒心。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孩子无论怎样跳也摘不到果子,那么无论果子多么鲜美诱人,孩子也会无动于衷。
孩子是一张白纸,以后呈现什么图案,关键在于你现在如何书写,孩子未来发展的前景,就在于你今天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切不可采取这种简单的“对比”式批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