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初中语文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上,有更广阔的教学模式操作空间,以及更多元、灵活的教学策略方法。本文主要基于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于评价,以结果导向为主”的模式定位进行探析,提出符合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特征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045
  初中生已经具备相对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与认知水平、学习能力,针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需要由“全程引导与监督”的模式定位调整为“基于评价,以结果导向为主”的模式定位。再根据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新定位制定“因人制宜”“因课制宜”的具体模式。
  一、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变化与特点
  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相比,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体现出这几个特点。
  1.基础知识教学重点的变化体现为:语文基础知识的难点、要点集中体现在文言文部分。
  2.语文阅读教学的变化体现为:阅读量发生变化——无论是课文学习还是课外阅读的篇幅都更长;学生自主阅读的总量在不断提升。阅读教学重点发生变化——由阅读学习更加注重情节与阅读内容传达的表面意思到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注重渗透核心思想,注重思量这些思想会对学生的知识、思想、情感、价值建造发挥怎样的影响作用。阅读兴趣发生变化——基于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所积淀的知识与能力,初中生在该阶段的阅读选择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明显的阅读偏好。有喜爱阅读经典名著的,有喜爱阅读科幻小说的,还有喜爱阅读科学、历史或其他专业领域的书籍的。
  3.语文写作教学的变化体现为: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出了明确的量化的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4.综合性学习的变化体现为:初中阶段,学生可参与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组织、管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可构思与落实的活动流程与内容都可以更加复杂。不同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素养差距日益显著。
  二、初中阶段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需求变化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该阶段有更多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凸显个人能力、期待被关注等心理诉求。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表现为,他们渴望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与主张,一些学生甚至会在学习中表现出自以为是的态度。有的学生开始觉得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没有他们所阅读的课外读物那么有趣。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为了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确实需要实践更多开放程度更高,激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适合实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从“基于评价,以结果导向为主”这一模式定位出发,个人认为初中阶段具有自主学习激励作用的教学模式设计,需要以具体的教学版块、内容、目标为模式设计依据,同时结合初中生的实际能力,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模式,再加以教学实践论证。需要强调的是,所有模式的中心都在于“回到课堂”,即激发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推动目标学习模式有所进展,且有收获,但最终检验学习成果的环节,都要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以教学版块为中心,可实践的模式如下。
  1.初中语文阅读可实践的自主学习模式。
  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中心可创设与实践的模式包括:初中语文“阅读圈”教学模式。该模式引入“分组学习”与“分工合作”的学习管理概念,可以针对具体的学习单元开展的“阅读圈”,例如,针对新闻阅读单元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分工分别梳理新闻要素、体裁特点,以及整理他们关注的热点新闻稿等。此外,还可以实践“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竞赛教学模式”“初中语文阅读自主赏析教学模式”。
  2.初中语文写作可实践的自主学习模式。
  例如,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初中语文作文自主评价教学模式、初中语文“撰稿人”教学模式。让学生将写作成果带到语文课堂上,进行流动互评。让学生通过体验评价其他同学的作文,懂得欣赏、吸取别人的写作优点,也能够反思自己在写作上存在的不足。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一些学生其实有网络写作的经历,结合学校教育,老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展示個人写作风采的机会与平台。让学生以实际应用目的为导向,将自己的写作成果发表在班级的媒体平台上,以激励学生的写作热忱。
  3.初中语文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可实践的自主学习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目标,初中语文可实践的模式有:表演课堂模式、演讲课堂模式、辩论课堂模式、学生主讲教学模式。通过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流程融入教学目标中,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激发自主探究能动性,以及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等,让学生体验将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而这些模式大多与综合性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相重合。
  “基于评价,以结果导向为主”的初中语文课堂,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地转变学习意识,担当起学习主体应当履行的自主学习职责。通过对学生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有效评价,最终能够确保各项模式具有长期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冉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落实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J].语文课内外,2020(04).
  [2]王亚.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外语文(上),2020(06).
  [3]蓝佳玉.自主性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0).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山东 淄博25500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教学要求回归生活。本文着重于从初二《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中开设人文讲坛的实践出发,阐释历史教学的回归生活,并进行一定的反思,以期寻找历史与生活的契合点,真正展现历史教学的魅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回归生活;人文讲坛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4-069  一、研究背景  1.问题探讨  赵丽颖和冯绍峰等主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
摘 要:传统英语课堂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有着明显的“思辨缺席”问题,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为例,呈现案例、分析原因,并尝试探索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学习活动设计策略,从而提升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本文是一个有关数学教学的案例,案例展示了教师的两个教学设计,一个设计说的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学生在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被动接受,效果不明显;另一个设计则介绍,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会,去发现,最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两个设计说明,只有教师善于引导,激励,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数学;线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摘 要: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化学试题中多有出现有关数字化实验的探究题,这对学生的化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在教学中拓展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角度和方式。本文以近几年中考题为例,分析了数字化实验对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化学素养;数字化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126-1  初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对中职院校学生而言,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相关理论和内容的培育,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就业等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探究了加强中职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意义,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现状,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培育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举措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承担传授知识的重任,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对学生而言,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载体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利用课本知识开展德育教育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德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
摘 要:本文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构建和谐互助的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几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方法,供有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创新课堂教学行为;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044-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立足于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化
摘 要:随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推行实施,如何有效开展课程教学成为一线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了解学生思维动向,影响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关系着这门国家德育课程的最终实施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践,对教师如何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提问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转化成若干相互联系问题,然后用这些问题指导学生学习。这种问题导学方法,能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高度统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导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58-1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摘 要:近年来,百年老校芦墟实验小学实施文化引领,得以在文化中反哺,凝炼成了“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关注鲜活的个性生命特性,开掘学校可持续发展空间”三维办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构筑教育生态化平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生态化”、“和谐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行动的自然诉求,并渐渐形成文化,在学校内一代代传承。  关键词:生态教育;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