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福建舞蹈传到台湾后,有的逐渐增加脚色和花样,有的成为一种表演的民俗技艺,有的吸收戏曲等因素又发展为一种新舞蹈,有的衍化出新的套路,增加了新角色。从福建传到台湾的舞蹈,经过长期台湾特定环境的发展,虽然目前已形成自己风格,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中华经典、民俗传统并存”的舞蹈文化建构,以期厘清台湾地区传统舞蹈的史实脉络,阐明中华舞蹈文化主要经由福建移植台湾地区,两岸长期互动,在同中有异的张力中共创闽台区域舞蹈文化共体。
【关键词】:闽台文化;台湾舞蹈;发展轨迹
台湾舞蹈是随着福建移民进入台湾而传入台湾的,虽然在长期特定的环境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仍可明显看出其脱胎于福建、根植于福建的一种根与叶的关系。凡是台湾的著名舞蹈大都可在福建找到对应的舞种。在传播的过程中,大大丰富和拓展了闽台民间舞蹈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1、台湾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台湾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主要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1)载歌载舞踏谣戏弄
载歌载舞、踏谣戏弄是台湾民间舞蹈常用的艺术手法,在歌舞小戏中尤为突出。歌舞戏弄是戏剧形式的雏型,早在唐代得到完善的发展。“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是古籍关于《踏谣娘》表演形态的记载。[2]台湾歌舞小戏正是唐代歌舞戏弄的遗存形式,表演通常为丑与旦两角色,唱、念、舞合一,身段以“踏谣”形成扭动的姿态产生滑稽诙谐的效果。台湾歌舞小戏,顺应了台湾民众传统的载歌载舞的审美习惯,通过听其声、观其容而领会舞蹈的文化内涵,是“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真实写照。
(2)托物寄情虚实结合
凭借某种物品,象征吉祥、幸福,寄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台湾民间舞蹈常用的艺术手段,也反映台湾民众传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如麟、凤、龟、龙是祥瑞的神兽,寄寓吉祥富贵、人丁兴旺的愿望。佛道中的法器如拂尘、如意、佛珠、神刀等可以消灾驱邪、纳吉祥福。这种美好的寓意在舞蹈中常以道具舞的形式进行诠释。
(3)争奇较技即兴起舞
台湾民间舞蹈在迎神赛会、祈年祭祖等民俗事象阵头表演中,俗称“斗阵”,意为阵头间相互较劲,体现台湾人“输人不输阵”的心理。表演者追求“舞化”和高度技艺性,斗妙争能、各出新招,展现自己最亮的一面:服具五彩缤纷、形式风格各异、技艺精湛绝伦,以博得称赞。艺人们在表演高超技艺时往往是随性而发,即兴起舞,在他们情感最激动时,常常是出现闪光舞蹈的时候。如台南县《武高跷》中的翻跳、劈叉起接单脚跳、三角顶、鱼跃、踩单跷等一连串高難度技巧,让人大开眼界;《踢球舞》中的球手,精彩之处常借鉴武术套路,做出“倒地甩球”、“飞脚绕球”、“倒立颠球”等高难度技艺。
(4)“舞以象和”寓意和谐
中国古代乐舞的传统审美理想就是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和”之境界。“和”是最高的美,也是乐舞的最高境界。悠久的中国舞蹈文化正是秉承“和”的阴阳生化之理,形成阴柔阳刚、动静、开合等对立统一的审美品质和核心内容,是“舞以象和”的充分体现。[4]台湾民间舞蹈承袭这一美学规律,吸收地域文化色彩,形成的舞蹈审美风范。
2、台湾民间舞蹈的文化根源
(1)台湾原住民舞蹈与古闽越文化
关系台湾地区的舞蹈史,可追溯到纪元前乃至三万年前。最初的原始舞蹈,伴随着台湾先民的生存、生产活动而发生、发展以至演进。台湾地区原始时期先民的舞蹈神秘而难测。最初出于本能,由无意识无目的的手舞足蹈,到有意识有目的的表现,派生出用于不同场合的功利性舞蹈,如肉食仪式、蔬食仪式、战争仪式、崇拜仪式、巫术仪式等舞蹈。跳舞时,通常是群体参与一起跳,以行列或圆圈、和谐式或痉挛式,伴着呼喊歌唱进行着……座落在高雄县茂林乡的鲁凯万山旧部落的“万山岩雕”遗址,以当地原住民地名命名,保留鲁凯先民的史前雕绘文化纪录,岩雕的图纹、线条、凹点和有序的脚掌纹,可看作台湾地区先民的原始舞谱,其形态与闽南漳州华安仙字潭商周時代摩崖石刻所呈现的古闽越族先民狩猎、游牧、祭祀的原始舞蹈岩画,有着一定的相似度,对研究台湾地区史前舞蹈文化及其闽台舞蹈文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明清以来汉族移民为主体的闽台舞蹈文化体系
明清两代出现了对台湾地区发展影响深远的大规模汉族移民,使台湾地区经历了从原住民的社会到闽汉族移民为主体的社会变迁。从明嘉靖年间开始,以颜思齐、郑芝龙为首的闽南人迁徙入台,开创了大规模移民台湾之先河。到17世纪末,入台人口增至二十多万人,汉族人口比例从此超过了原住民各族群。显然,闽南传统舞蹈文化出现多元融合变异趋势,是移民后裔在长期漂离原乡文化环境之后产生的对新居住地本土文化自我体认的现象,并没有脱离闽台区域文化的特质,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地域特色和新形态。
(3)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华经典、民俗传统并存的舞蹈文化建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1945年8月29日台湾正式接受日本投降书,自此,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台湾又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普天下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台湾民众更是奔走相告,张灯结彩,“老幼具易新装,家家遍悬灯彩;相迎道贺,如迎新岁,鞭炮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狮龙遍舞于全市,途为之塞。”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两岸舞蹈界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同台献艺并展开理论研讨,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至此,闽台文化交流合作频繁,台湾地区传统舞蹈又得到迅猛发展,逐步实现“中华经典与民俗传统并存”的舞蹈文化建构。
3、结语
以汉民族文化为基础和主体的台湾传统舞蹈文化体系,是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对异质文化进行扬弃,跟其他艺术门类一道,形成独特的闽台文化景观,把台湾地区融入到与大陆一体的中华社会之中,并以其在台湾地区特殊的文化经历和色彩,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化[6]。随着两岸舞蹈文化的频繁交流与合作,台湾地区的舞蹈不断丰富完善,愈发体现出对大陆母根文化精髓的归属性,并以独特的海岛文化色彩,成为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李天民、余国芳.台湾舞蹈史(上)[M].台北:大卷文化有限公司,2005.
[2]沈莹.临海水土志[M].出版者不详.
[3]许慎.说文解字[M].出版者不详.
[4]张燮.东西洋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陈香.台湾竹枝词选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3:168
【关键词】:闽台文化;台湾舞蹈;发展轨迹
台湾舞蹈是随着福建移民进入台湾而传入台湾的,虽然在长期特定的环境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仍可明显看出其脱胎于福建、根植于福建的一种根与叶的关系。凡是台湾的著名舞蹈大都可在福建找到对应的舞种。在传播的过程中,大大丰富和拓展了闽台民间舞蹈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1、台湾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台湾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主要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
(1)载歌载舞踏谣戏弄
载歌载舞、踏谣戏弄是台湾民间舞蹈常用的艺术手法,在歌舞小戏中尤为突出。歌舞戏弄是戏剧形式的雏型,早在唐代得到完善的发展。“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是古籍关于《踏谣娘》表演形态的记载。[2]台湾歌舞小戏正是唐代歌舞戏弄的遗存形式,表演通常为丑与旦两角色,唱、念、舞合一,身段以“踏谣”形成扭动的姿态产生滑稽诙谐的效果。台湾歌舞小戏,顺应了台湾民众传统的载歌载舞的审美习惯,通过听其声、观其容而领会舞蹈的文化内涵,是“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真实写照。
(2)托物寄情虚实结合
凭借某种物品,象征吉祥、幸福,寄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台湾民间舞蹈常用的艺术手段,也反映台湾民众传统的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如麟、凤、龟、龙是祥瑞的神兽,寄寓吉祥富贵、人丁兴旺的愿望。佛道中的法器如拂尘、如意、佛珠、神刀等可以消灾驱邪、纳吉祥福。这种美好的寓意在舞蹈中常以道具舞的形式进行诠释。
(3)争奇较技即兴起舞
台湾民间舞蹈在迎神赛会、祈年祭祖等民俗事象阵头表演中,俗称“斗阵”,意为阵头间相互较劲,体现台湾人“输人不输阵”的心理。表演者追求“舞化”和高度技艺性,斗妙争能、各出新招,展现自己最亮的一面:服具五彩缤纷、形式风格各异、技艺精湛绝伦,以博得称赞。艺人们在表演高超技艺时往往是随性而发,即兴起舞,在他们情感最激动时,常常是出现闪光舞蹈的时候。如台南县《武高跷》中的翻跳、劈叉起接单脚跳、三角顶、鱼跃、踩单跷等一连串高難度技巧,让人大开眼界;《踢球舞》中的球手,精彩之处常借鉴武术套路,做出“倒地甩球”、“飞脚绕球”、“倒立颠球”等高难度技艺。
(4)“舞以象和”寓意和谐
中国古代乐舞的传统审美理想就是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和”之境界。“和”是最高的美,也是乐舞的最高境界。悠久的中国舞蹈文化正是秉承“和”的阴阳生化之理,形成阴柔阳刚、动静、开合等对立统一的审美品质和核心内容,是“舞以象和”的充分体现。[4]台湾民间舞蹈承袭这一美学规律,吸收地域文化色彩,形成的舞蹈审美风范。
2、台湾民间舞蹈的文化根源
(1)台湾原住民舞蹈与古闽越文化
关系台湾地区的舞蹈史,可追溯到纪元前乃至三万年前。最初的原始舞蹈,伴随着台湾先民的生存、生产活动而发生、发展以至演进。台湾地区原始时期先民的舞蹈神秘而难测。最初出于本能,由无意识无目的的手舞足蹈,到有意识有目的的表现,派生出用于不同场合的功利性舞蹈,如肉食仪式、蔬食仪式、战争仪式、崇拜仪式、巫术仪式等舞蹈。跳舞时,通常是群体参与一起跳,以行列或圆圈、和谐式或痉挛式,伴着呼喊歌唱进行着……座落在高雄县茂林乡的鲁凯万山旧部落的“万山岩雕”遗址,以当地原住民地名命名,保留鲁凯先民的史前雕绘文化纪录,岩雕的图纹、线条、凹点和有序的脚掌纹,可看作台湾地区先民的原始舞谱,其形态与闽南漳州华安仙字潭商周時代摩崖石刻所呈现的古闽越族先民狩猎、游牧、祭祀的原始舞蹈岩画,有着一定的相似度,对研究台湾地区史前舞蹈文化及其闽台舞蹈文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明清以来汉族移民为主体的闽台舞蹈文化体系
明清两代出现了对台湾地区发展影响深远的大规模汉族移民,使台湾地区经历了从原住民的社会到闽汉族移民为主体的社会变迁。从明嘉靖年间开始,以颜思齐、郑芝龙为首的闽南人迁徙入台,开创了大规模移民台湾之先河。到17世纪末,入台人口增至二十多万人,汉族人口比例从此超过了原住民各族群。显然,闽南传统舞蹈文化出现多元融合变异趋势,是移民后裔在长期漂离原乡文化环境之后产生的对新居住地本土文化自我体认的现象,并没有脱离闽台区域文化的特质,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地域特色和新形态。
(3)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华经典、民俗传统并存的舞蹈文化建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1945年8月29日台湾正式接受日本投降书,自此,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台湾又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普天下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台湾民众更是奔走相告,张灯结彩,“老幼具易新装,家家遍悬灯彩;相迎道贺,如迎新岁,鞭炮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狮龙遍舞于全市,途为之塞。”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两岸舞蹈界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同台献艺并展开理论研讨,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至此,闽台文化交流合作频繁,台湾地区传统舞蹈又得到迅猛发展,逐步实现“中华经典与民俗传统并存”的舞蹈文化建构。
3、结语
以汉民族文化为基础和主体的台湾传统舞蹈文化体系,是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遵循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对异质文化进行扬弃,跟其他艺术门类一道,形成独特的闽台文化景观,把台湾地区融入到与大陆一体的中华社会之中,并以其在台湾地区特殊的文化经历和色彩,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化[6]。随着两岸舞蹈文化的频繁交流与合作,台湾地区的舞蹈不断丰富完善,愈发体现出对大陆母根文化精髓的归属性,并以独特的海岛文化色彩,成为中华民族舞蹈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参考文献:
[1]李天民、余国芳.台湾舞蹈史(上)[M].台北:大卷文化有限公司,2005.
[2]沈莹.临海水土志[M].出版者不详.
[3]许慎.说文解字[M].出版者不详.
[4]张燮.东西洋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陈香.台湾竹枝词选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