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教学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作文的源泉开始,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习积累,思考探究,模仿练习,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用文字表达出来,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表达出来,就是作文,就会提高。
  关键词:观察;实践;积累;素材;模仿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课程标准》初中教学中明确提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同时还规定“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若从语文观念思考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环境,若从作文角度思考,深入生活、认识生活才是写作源泉。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就必须观察。同时要求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就习作教学而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首要的一项,这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体现了观察来源于生活。观察于学生而言,或许天生就会,但要做到观有所获,察有所得,确需指导培养,确需教给方法和技巧。
  观察就是了解社会,实践就是进行写作,要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文章,应使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体验。现结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举措总结如下:
  一、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准确观察
  作文,生活的反映,因生活之需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离开生活,作文教学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必须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研究生活等实践活动,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从而引导学生写客观世界。鲁迅先生曾说过:“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要用自己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从中可以看出观察是学习写作重要的基本功是获得材料重要途径,是作文的基础。当今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周围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每个学生的生活内容、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也不可能是相同的,即使是相同的一件事,每个学生对事情的感悟也会各有各的看法。学生有许多机会可供观察。只要善于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写出鲜活灵动,充满个性的作文。如果不细心观察不但写不出好文章还会弄出大笑话,下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医学院教授上课的时候,拿出一个装有少许淡黄色液体的烧杯,他告許学生,这是糖尿病人的尿。然后他把指头伸进烧杯蘸了一下,放在舌头上尝尝,说:“这尿是甜的,你们都是医学院的学生,应该像我一样尝尝。”学生们想,为了科学贡献一下舌头未尝不可,于是纷纷把指头伸进去,蘸起来尝了一下,然后煞有计事的点点头,可心里却不以为然。等学生们都尝完,教授突然笑着说:“同学们,我用食指蘸了烧杯中的液体,尝的却是我的中指,而你们都没有察觉到,因此,你们尝到了糖尿病人的尿。”学生们不禁膛目结舌,面面相觑。这是一个小故事,却说明了一个大哲理;观察,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对事物进行知觉认识和感受体验的过程。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如果仅仅是像照镜子一样,走马观花,不经过大脑地随便看看,可能会“眼见为虚”。在我们观察的时候,会被瞬间反应忽视掉许多看不见的东西,因此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就会造成很多误会的产生,如故事里的许多学生们闹的笑话一样。因此,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捕捉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喜欢观察什么就观察什么,乐意怎么观察,就怎么观察,对观察的内容不做统一的要求,可以各取所需,同时教给他们观察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二、在观察实践中丰富写作素材
  人类在生活中舒展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和生活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社会,融入自然;指导他们对生活、社会、自然进行多角度观察、审视,把握时代脉博,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真正让学生理解和体验“作文即生活、作文即做人;作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如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并在观察社会中训练。教师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只有训练出敏锐而具有穿透力的眼光,才能捕捉到生活的真、善、美,从而概括出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及时记下偶尔闪现在脑海中的灵感,往往成为日后写作的“酵母”。
  三、在写作实践中引导学生构思、创意
  积累了素材就要进行写作,写作就是实践,如何写作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模仿,模仿写作是把间接经验化为直接经验的重要手段,“仿”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要“仿中求新”,就像故事中那些学生,虽然观察了但不仔细却闹出笑话。对于教学资源比较缺乏,生活阅历简单,见识面比较狭窄的农村初中生来说,教师可按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仿写训练。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由于缺少写作素材,学生自然也就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了。现在的学生知识经验相对十分有限,很难有创造的灵感。
  四、在写作实践中逐步提高作文水准
  古人之所以把写作看作是“缀文”,从一定意义上来理解,写作的过程就是完成语词的组合。根据需要,把常用的几千个汉字按照一定的规范加以重组,就会形成文章。字是最小的语言符号,由字组合成词,由词组合成句,由句组合成段,由段组合成章节。在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中,既有常式组合又有变式组合,常式组合体现了对语言文章惯常规范的遵守,而变式组合则体现了对语言文章惯常规范的突破。常式组合是定势思维的产物,变式组合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变式组合包括语言创新也包括思想观念的突破。我们在引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应当珍爱学生创新思维的每一个细微的变量,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尺度,能有完美的篇章更好,如果没有完美的篇章,哪怕一个句子组织的比较新颖,一个词汇使用的比较贴切,都应当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总之社会就是观察,写作就是实践,观察社会,才能使我们更好地驾驶船只在社会航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给我们相应的启示或经验,问题在于你是否认真地去思考和总结。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活启示,有心人会抓出生活中重要的细节,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其实,作文并不是写不好而是我们要学会观察,亲身实践,方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三滩中学730615)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育教学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然而我们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在新教材、新课程标准推行开来的时候,就暴露无遗。我们面对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语文作文教学必须推陈出新,要形式多样,激发兴趣,自主学习,为人文教育奠定基础。  在掌握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接下来所做的关键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育观念“与日俱进”。那么,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来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呢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小学作文,必须寻找相应的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课程对写作教学要求: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觉得作文教学新策略的内容至少包括以
2013年高考硝烟早已随风而逝,看着学生的高考成绩,读着各地出现的满分作文,就不禁想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想到了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想到了我们的作文教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成败甚至是学生个人整个高考的成败。下面谈一下我对高考作文及作文教学的体会。  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教学缺乏源头活水  学生从小学开始写作文,一直到高中,但细看学生写的作文还真不敢恭
摘要:晨读课是英语学科组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英语课堂的延续和补充。晨读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新课程英语教学。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晨读的现状以及提高晨读质量的有效策略,旨在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晨读;教学效果;习惯;有效模式  课程标准要求,九年级毕业应积累15万词的课外阅读量。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晨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间,但其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
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的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保证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
英语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还可以使他们通过阅读去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所以活化阅读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一旦阅读能力提高了,词汇量就会扩大。听、说、读、写等各项应试能力也会自然而然的上升。作为英语教师就应当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选择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应试水平
语感是指导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声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言素质的核心因素。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充分体现出来。”如何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培养,体现出语文课的特点呢?  一、指导感情诵读  美学老人朱光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