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探究;活动;思考;感悟;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73-01
我们追求“小脸通红,小手直举”的课堂,认为“动”起来的课堂更精彩,尽管有时这种“动”只是学生对浅显问题反应后的肢体或口头表达;我们也崇尚课堂上的“静”,认为这是学生在进行思考,尽管有时学生只是出于对问题的畏惧而被动地选择安静退缩。形式上的动与静不应该成为我们数学课堂的追求。动是让静态的知识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静是动的延续,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动。
1.化静为动,静态知识动态探究。
教材呈现的知识是静态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时需要激活这些静态的知识,使之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动态地探究。以苏教版三上《间隔排列》一课为例,教材出示了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篱笆和木桩这三组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情境图。图中,夹子、兔子、木桩是两端物体,手帕、蘑菇、木桩是中间物体,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一位教师在执教这节课时,先让学生观察书本中的图片,学生也很顺利地概括出了这种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但当出现不是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种情况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不是一一间隔排列,更不能运用前面找到的所谓的规律来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这种依葫芦画瓢式的教学只是对教材的简单“描红”,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可以如此运用教材:课件依次出示夹子、手帕、夹子、手帕,然后让学生说接下来会是什么。学生轻松对答。在教师动态出示具体物体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夹子、手帕是一个间隔一个出现的,会很自然地运用这样的规律预测下一个出现的物体。出示第二组图形兔子和蘑菇时依然采用这样的方法,但要引入变式,插入非本质的形式,凸显本质的内涵。如:去掉第一个出现的兔子,问学生:这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然后去掉最后的兔子、蘑菇,让学生在思辨中明晰一一间隔排列的内涵。
2.由动入静,动态活动静态思考。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的过程,人云亦云式的附和只会让他们随波逐流,课堂要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安静环境”。在《间隔排列》这节课中,让学生从数量较少的具体物体中发现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样的规律并不难,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物体数量很多时是不是还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物体变化后规律会随着变化吗?要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教学就不能浮于形式、止于表面,而要引领学生静静地思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多种方式,发现:如果两种物体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则一样多,否则就会出现多1或少1的情况。
3.动静交融,动中感悟静中建构。
有些新知,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知,但要准确地表达或度量出来则比较困难,比如时间概念。在让学生具体感知1分钟有多长时,我采用了如下步骤进行教学:(1)课件上时钟的秒针开始旋转,让学生静静地感知1分钟的时长。(2)播放学生音乐书上的歌曲,让学生齐唱,时长1分钟。(3)让学生做1分钟的口算。(4)让学生自由活动1分钟。(5)每位学生拿一块秒表,教师说开始后,学生按下秒表并闭上眼睛,自己感觉时间到1分钟了就按下秒表,然后看看自己感觉的1分钟和实际相比是长了还是短了。上述教学,动与静交替出现。秒针在动,学生在静静地感知,度量着流逝的时间,并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感知。
动与静是相互维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二者犹如学生数学学习的双翼,在展、振、收之间让数学课堂张弛有度,使学生的活动动静相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73-01
我们追求“小脸通红,小手直举”的课堂,认为“动”起来的课堂更精彩,尽管有时这种“动”只是学生对浅显问题反应后的肢体或口头表达;我们也崇尚课堂上的“静”,认为这是学生在进行思考,尽管有时学生只是出于对问题的畏惧而被动地选择安静退缩。形式上的动与静不应该成为我们数学课堂的追求。动是让静态的知识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静是动的延续,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动。
1.化静为动,静态知识动态探究。
教材呈现的知识是静态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有时需要激活这些静态的知识,使之动态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动态地探究。以苏教版三上《间隔排列》一课为例,教材出示了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篱笆和木桩这三组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情境图。图中,夹子、兔子、木桩是两端物体,手帕、蘑菇、木桩是中间物体,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一位教师在执教这节课时,先让学生观察书本中的图片,学生也很顺利地概括出了这种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但当出现不是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种情况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不是一一间隔排列,更不能运用前面找到的所谓的规律来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这种依葫芦画瓢式的教学只是对教材的简单“描红”,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可以如此运用教材:课件依次出示夹子、手帕、夹子、手帕,然后让学生说接下来会是什么。学生轻松对答。在教师动态出示具体物体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夹子、手帕是一个间隔一个出现的,会很自然地运用这样的规律预测下一个出现的物体。出示第二组图形兔子和蘑菇时依然采用这样的方法,但要引入变式,插入非本质的形式,凸显本质的内涵。如:去掉第一个出现的兔子,问学生:这还是一一间隔排列吗?然后去掉最后的兔子、蘑菇,让学生在思辨中明晰一一间隔排列的内涵。
2.由动入静,动态活动静态思考。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的过程,人云亦云式的附和只会让他们随波逐流,课堂要创造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安静环境”。在《间隔排列》这节课中,让学生从数量较少的具体物体中发现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样的规律并不难,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物体数量很多时是不是还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物体变化后规律会随着变化吗?要解决这些问题,课堂教学就不能浮于形式、止于表面,而要引领学生静静地思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多种方式,发现:如果两种物体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则一样多,否则就会出现多1或少1的情况。
3.动静交融,动中感悟静中建构。
有些新知,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感知,但要准确地表达或度量出来则比较困难,比如时间概念。在让学生具体感知1分钟有多长时,我采用了如下步骤进行教学:(1)课件上时钟的秒针开始旋转,让学生静静地感知1分钟的时长。(2)播放学生音乐书上的歌曲,让学生齐唱,时长1分钟。(3)让学生做1分钟的口算。(4)让学生自由活动1分钟。(5)每位学生拿一块秒表,教师说开始后,学生按下秒表并闭上眼睛,自己感觉时间到1分钟了就按下秒表,然后看看自己感觉的1分钟和实际相比是长了还是短了。上述教学,动与静交替出现。秒针在动,学生在静静地感知,度量着流逝的时间,并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感知。
动与静是相互维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二者犹如学生数学学习的双翼,在展、振、收之间让数学课堂张弛有度,使学生的活动动静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