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聚:贾老师教育艺术之魅
2002年,我正值而立之年,在教研员岗位上为全市10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服务了5年,我干得很幸福。熟料天赐良机,年轻的心不能不波动,是考公务员,做编辑记者,还是远赴浦东?犹豫不多时,我就选择跟贾老师“学教语文”。犹记那个春日,到处“招兵买马”的贾校长神采奕奕、风度翩翩、高贵儒雅,见我“自投羅网”,没有多余的客套,也没有过多的谦让,就伸出那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欢迎你,小谈,以后你就是我的校长助理!”曾多次设想“艰难谈判”的场景,哪知我们间的“买卖”就这样一锤子成交!
从此,我就跟着贾老师在一个屋子里工作,除了处理学校事务,就是听贾老师上课、评课,组织教师日常培训,持续开展“快乐的早晨”(学生每日做操后再进行拔河、跳绳等活动)、“欢乐大舞台”(两周一次,学生展示才艺)……其间也跟贾老师到杭州、镇江、苏州等地,参加各类会议与教学研讨活动。这一年,用贾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就是“一张桌子上办公,一起商量,共同合作,感情颇深,分外愉快,成了众人羡慕的忘年交”。惜乎,一年后的6月,贾老师喊两位校长助理开“私人会议”,他百般无奈,欲言又止,“小谈,学校无法完成承诺,下学年有去处你就走吧!”虽从未见过“赶”人的校长,然而我已懂民办教育的难处,遂主动开始了“游子生涯”,从浦东到苏州再到松江,三年三易其所,家中妻儿心甘情愿,与我分享所谓奋斗之折腾。终有朋友握住我的手,愤愤难平:“你跟贾老师就是最大的错!”
错乎哉?众人皆感佩于贾老师的语文功底,被他的课堂艺术所倾倒,更被他的大气儒雅所折服。我呢?这一年跟在他的左右前后,看到他的疲惫,看到他的眼泪,看到他大气的背后、光彩的背后、艺术的背后……人人皆称贾老师为大师,殊不知他的起点竟是代课教师。贾老师曾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他自是皇皇巨著。静心阅读,有心得一二,我以为贾老师最了不起的是:用大爱做小事,数十年如一日。这样的事可谓多矣,比如收藏学生的作业本、作文本,再如每周向小学生开放校长室……
演讲:贾老师教育艺术之花
且说说我们语文教师知之不多的演讲。
那一年,只要不出差,贾老师每日必在国旗下演讲。内容是讲故事,且多是身边的故事,如《墙上的脚印》《“非典”这个恶魔给我们上课来了》;偶尔也讲讲远在天边的故事,如《地震引起的海啸吞噬了六万人的生命》。而我,每日聆听,每日整理,仅半年有余,竟已有六七万字,成为来校参观的校长、局长们的“抢手货”。
16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许多故事,比如这个——
那天早上,贾老师捧着一束鲜花,走上了司令台。大家都有点诧异,贾老师买花送给谁呢?
“校园里每天都发生着动人的故事。前几天,我收到了一封家长来信,他告诉了我一个振聋发聩的故事。
“家长说,他的女儿婷婷每次吃饭,都有倒掉剩饭的坏习惯。有一天吃中饭,婷婷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去了,正准备倒掉,班主任老师看到了,马上说:‘婷婷不要倒掉,给顾老师吃!’望着顾老师一口一口吃着自己剩下的饭菜,婷婷触动很大,眼泪都流了下来。长这么大,孩子的妈妈都没有吃过一口女儿的剩饭哪!从那以后,每个双休日回家,婷婷倒剩饭的坏习惯消失了,因为婷婷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数千人的操场安静极了,大家屏息凝神,心田仿佛照进了一缕神奇的光,多么温暖,多么感人,那是普通而崇高的爱,那是简单而神奇的爱。一些人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贾老师说:“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位慈母般的老师啊?我们有请顾海华老师跟大家见面!”掌声中,顾老师接过贾老师的鲜花,她说:“我实在记不清楚有没有这件事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谢谢大家!”
贾老师接过话筒,说:“老师很普通,可是老师做的事却很伟大!她们把爱献给了学生!同学们,老师时时刻刻关爱着我们,我们也要时时刻刻尊敬老师!”
今日学校有太多孩子娇生惯养,如何指引孩子们学会“光盘”,走向自我教育?方法和措施很多,但贾老师一不称泔水轻重,二不搞评比运动,他独爱讲故事,看似随意,却屡收奇效。
大爱:贾老师教育艺术之源
作为校长,一月讲一次容易,每周讲则难,而每天都讲恐只有贾老师一人。学生喜欢故事,成长需要故事。贾老师从担任浦师附小校长到离开校长岗位,每日都把校园内外发生的活生生的事例用优美、鲜活的语言为学生讲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基。近20年,几千个故事,非细心观察校园、全心关注学生不可,非深入每一间教室、熟悉每一门学科不可,非居高望远、博览群书不可,非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不可……
贾老师讲故事,教育之术而已,然而他投入巨大心力和精神,绝对是因为爱孩子,他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且善于跟孩子交朋友,关切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因此,“爱”才是贾老师演讲艺术蕴含的大道。发现真善美,甄别假恶丑,然后斟酌思虑,酝酿成一个个故事,传播出去,让学生沉浸在爱的氛围中,聆听、思考、成长。用贾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成功的教育,其内容必须是深刻的、独特的,乃至直抵人心、无可复制的。成功的教育,必定源自于‘爱生’”。
当下教育不缺技术,唯独缺少“真爱”。“爱不仅是教育的诊治性的力量,同时还是教育的本质和对话的基础,很难想象只有管制而没有爱的校园会是什么样子。在仍是儿童主要活动场所的校园里,所有的人都应该是爱的主体和实践者。校园冲突和压抑的根本仍在于各种压迫,缺少爱,缺少反思与行动”(张文质语)。17年前,我在拙作《传递幸福》中这么写:“从贾老师身上,我学习着,也享受着一种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的教育。这是迄今为止我亲眼目睹的最好的教育。”如今,年近半百,我回首前尘,依然感觉“这是迄今为止我亲眼目睹的最好的教育”。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爱之源汩汩不息,正源于贾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希望的种子”“种子般的儿童有自动生成的潜能与节律”(叶圣陶语)。真正的品德是无人知晓的自觉。因而,每一个儿童都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贾老师笃信之,践行之,足够吾等学一辈子,用一辈子。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郝 波
2002年,我正值而立之年,在教研员岗位上为全市10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服务了5年,我干得很幸福。熟料天赐良机,年轻的心不能不波动,是考公务员,做编辑记者,还是远赴浦东?犹豫不多时,我就选择跟贾老师“学教语文”。犹记那个春日,到处“招兵买马”的贾校长神采奕奕、风度翩翩、高贵儒雅,见我“自投羅网”,没有多余的客套,也没有过多的谦让,就伸出那双温暖的大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欢迎你,小谈,以后你就是我的校长助理!”曾多次设想“艰难谈判”的场景,哪知我们间的“买卖”就这样一锤子成交!
从此,我就跟着贾老师在一个屋子里工作,除了处理学校事务,就是听贾老师上课、评课,组织教师日常培训,持续开展“快乐的早晨”(学生每日做操后再进行拔河、跳绳等活动)、“欢乐大舞台”(两周一次,学生展示才艺)……其间也跟贾老师到杭州、镇江、苏州等地,参加各类会议与教学研讨活动。这一年,用贾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就是“一张桌子上办公,一起商量,共同合作,感情颇深,分外愉快,成了众人羡慕的忘年交”。惜乎,一年后的6月,贾老师喊两位校长助理开“私人会议”,他百般无奈,欲言又止,“小谈,学校无法完成承诺,下学年有去处你就走吧!”虽从未见过“赶”人的校长,然而我已懂民办教育的难处,遂主动开始了“游子生涯”,从浦东到苏州再到松江,三年三易其所,家中妻儿心甘情愿,与我分享所谓奋斗之折腾。终有朋友握住我的手,愤愤难平:“你跟贾老师就是最大的错!”
错乎哉?众人皆感佩于贾老师的语文功底,被他的课堂艺术所倾倒,更被他的大气儒雅所折服。我呢?这一年跟在他的左右前后,看到他的疲惫,看到他的眼泪,看到他大气的背后、光彩的背后、艺术的背后……人人皆称贾老师为大师,殊不知他的起点竟是代课教师。贾老师曾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他自是皇皇巨著。静心阅读,有心得一二,我以为贾老师最了不起的是:用大爱做小事,数十年如一日。这样的事可谓多矣,比如收藏学生的作业本、作文本,再如每周向小学生开放校长室……
演讲:贾老师教育艺术之花
且说说我们语文教师知之不多的演讲。
那一年,只要不出差,贾老师每日必在国旗下演讲。内容是讲故事,且多是身边的故事,如《墙上的脚印》《“非典”这个恶魔给我们上课来了》;偶尔也讲讲远在天边的故事,如《地震引起的海啸吞噬了六万人的生命》。而我,每日聆听,每日整理,仅半年有余,竟已有六七万字,成为来校参观的校长、局长们的“抢手货”。
16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许多故事,比如这个——
那天早上,贾老师捧着一束鲜花,走上了司令台。大家都有点诧异,贾老师买花送给谁呢?
“校园里每天都发生着动人的故事。前几天,我收到了一封家长来信,他告诉了我一个振聋发聩的故事。
“家长说,他的女儿婷婷每次吃饭,都有倒掉剩饭的坏习惯。有一天吃中饭,婷婷吃了一半实在吃不下去了,正准备倒掉,班主任老师看到了,马上说:‘婷婷不要倒掉,给顾老师吃!’望着顾老师一口一口吃着自己剩下的饭菜,婷婷触动很大,眼泪都流了下来。长这么大,孩子的妈妈都没有吃过一口女儿的剩饭哪!从那以后,每个双休日回家,婷婷倒剩饭的坏习惯消失了,因为婷婷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数千人的操场安静极了,大家屏息凝神,心田仿佛照进了一缕神奇的光,多么温暖,多么感人,那是普通而崇高的爱,那是简单而神奇的爱。一些人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贾老师说:“大家想不想认识这位慈母般的老师啊?我们有请顾海华老师跟大家见面!”掌声中,顾老师接过贾老师的鲜花,她说:“我实在记不清楚有没有这件事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谢谢大家!”
贾老师接过话筒,说:“老师很普通,可是老师做的事却很伟大!她们把爱献给了学生!同学们,老师时时刻刻关爱着我们,我们也要时时刻刻尊敬老师!”
今日学校有太多孩子娇生惯养,如何指引孩子们学会“光盘”,走向自我教育?方法和措施很多,但贾老师一不称泔水轻重,二不搞评比运动,他独爱讲故事,看似随意,却屡收奇效。
大爱:贾老师教育艺术之源
作为校长,一月讲一次容易,每周讲则难,而每天都讲恐只有贾老师一人。学生喜欢故事,成长需要故事。贾老师从担任浦师附小校长到离开校长岗位,每日都把校园内外发生的活生生的事例用优美、鲜活的语言为学生讲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基。近20年,几千个故事,非细心观察校园、全心关注学生不可,非深入每一间教室、熟悉每一门学科不可,非居高望远、博览群书不可,非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不可……
贾老师讲故事,教育之术而已,然而他投入巨大心力和精神,绝对是因为爱孩子,他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且善于跟孩子交朋友,关切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因此,“爱”才是贾老师演讲艺术蕴含的大道。发现真善美,甄别假恶丑,然后斟酌思虑,酝酿成一个个故事,传播出去,让学生沉浸在爱的氛围中,聆听、思考、成长。用贾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成功的教育,其内容必须是深刻的、独特的,乃至直抵人心、无可复制的。成功的教育,必定源自于‘爱生’”。
当下教育不缺技术,唯独缺少“真爱”。“爱不仅是教育的诊治性的力量,同时还是教育的本质和对话的基础,很难想象只有管制而没有爱的校园会是什么样子。在仍是儿童主要活动场所的校园里,所有的人都应该是爱的主体和实践者。校园冲突和压抑的根本仍在于各种压迫,缺少爱,缺少反思与行动”(张文质语)。17年前,我在拙作《传递幸福》中这么写:“从贾老师身上,我学习着,也享受着一种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的教育。这是迄今为止我亲眼目睹的最好的教育。”如今,年近半百,我回首前尘,依然感觉“这是迄今为止我亲眼目睹的最好的教育”。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爱之源汩汩不息,正源于贾老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希望的种子”“种子般的儿童有自动生成的潜能与节律”(叶圣陶语)。真正的品德是无人知晓的自觉。因而,每一个儿童都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贾老师笃信之,践行之,足够吾等学一辈子,用一辈子。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