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正在大规模开展着,结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文章阐述了如何倡导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关键词:生活情景;生活现象;生活经验;生活实践
一、创设“生活情景”,认识数学的普遍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馈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恰当地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我改变上课的引入方式,没有照以往一样先出示投影做准备题,再讲授新课,而是轻松地问:“冬天啦,你们经常做一些什么运动?”“踢足球”“滑冰”“踢毽子”“跑步”……学生踊跃发言,全然没有上数学课的呆板和紧张。“你们真棒!”我及时鼓励,“据我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一大早就起来跑步,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两位同学和他们各自跑步的路线图)”“这两位同学是谁?观察他们各沿什么路线跑的?”我用学生的照片制作成课件,屏幕上他们俩在沿着不同的路线跑步。看到身边的同学上了大屏幕,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被拿到了课堂上,学生极其兴奋,思维异常活跃。“王同学是沿正方形跑的!”“郭同学是沿圆形路线跑的!”“王同学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周长!”“郭同学跑的路程就是圆的周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新知识的心情迫不及待。“他们各自跑的路程是多少呢?”一个问号把学生引向怎样求圆的周长,促使学生去主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再现“生活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再现数学知识 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学习了人民币,学生在课堂游戏中争当售货员,思考10元钱最多能买几样文具?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学生争当设计员,计算微波炉、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罩所需要的材料;学习了利息之后,学生争当小参谋,筹划钱怎样存最合算?……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数学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提高其生活实践能力。
又如:在教学第一册加减混合运算时,就可以模拟乘坐公共汽车的上、下车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当乘客上、下车,开展活动,把枯燥乏味的加减混合运算生活情景化,使学生乐于感知和接受,易于理解内化。接着让学生讨论该怎样列式计算,从而引出加减混合运算式题,并让学生顺水推舟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可训练思维。这样的表演生动真实,费时不多,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又可以在情趣与算理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借助“生活经验”,感悟数学的思维性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我在“一步乘法应用题”的巩固练习教学时,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目:爸爸、妈妈和小红一起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6元,一共要用多少元?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小红多大了?”我疑惑地问:“你问这干什么?”学生说:“如果小红很小,看电影的时候,坐在爸爸、妈妈的腿上就不用买票了。”是呀,我怎么没想到的。她说:“我小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一直是买2张票的,现在去才买3张。”这时,教室里沸腾了,有的学生说:“这道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红还小不需买门票,是求2个6是多少;一种是小红需要买门票,就是求3个6是多少。”有的学生说:“如果买车票的话会出现3种情况,不买票、买半票、买全票。”学生在解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考虑,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惊喜,是学生具有良好数学意识的体现。的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很多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而学生又容易理解那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数学问题。上述例子,小红同学正是借助了生活中的经验,才有了不同一般的回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还要注重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四、回归“生活实践”,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解决问题。“学生学了本领,就想用”这也是孩子的天性。例如,在“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应用环节,教师又创设让学生去品尝美食的情景。吃美食,也要考虑袋子中的钱不够,数学的应用,自然而来。怎样消费?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于是,简便算法派上用场了。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更紧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还组织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负数”,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负数,查找与负数有关的知识,然后再走进课堂,这样能减轻学生的认知难度,加深学生触类旁通的意识。
有的学生借助字典查字义理解负数,并汇报说:“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这种方式也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最初的认识,知道了负数小于零,和正数是意义相反的量。有的从实际出发,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提取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课堂上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负数,让学生用正负数表示,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如气温高于零度和低于零度的表示方法;海拔高度、体温、存折上的存入和支出的写法。
通过此次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经历中体验新知。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学生通过手抄报叙述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导学生动手记录数据,让学生实践,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在比较正负数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观点进行交锋,最终得出“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最具有趣味性、最简洁、最科学。”深刻体会负数的优越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
带学生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宋乃亮,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李 森.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生活情景;生活现象;生活经验;生活实践
一、创设“生活情景”,认识数学的普遍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馈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恰当地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的普遍性。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我改变上课的引入方式,没有照以往一样先出示投影做准备题,再讲授新课,而是轻松地问:“冬天啦,你们经常做一些什么运动?”“踢足球”“滑冰”“踢毽子”“跑步”……学生踊跃发言,全然没有上数学课的呆板和紧张。“你们真棒!”我及时鼓励,“据我了解,我们班许多同学一大早就起来跑步,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两位同学和他们各自跑步的路线图)”“这两位同学是谁?观察他们各沿什么路线跑的?”我用学生的照片制作成课件,屏幕上他们俩在沿着不同的路线跑步。看到身边的同学上了大屏幕,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被拿到了课堂上,学生极其兴奋,思维异常活跃。“王同学是沿正方形跑的!”“郭同学是沿圆形路线跑的!”“王同学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周长!”“郭同学跑的路程就是圆的周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新知识的心情迫不及待。“他们各自跑的路程是多少呢?”一个问号把学生引向怎样求圆的周长,促使学生去主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再现“生活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再现数学知识 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学习了人民币,学生在课堂游戏中争当售货员,思考10元钱最多能买几样文具?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学生争当设计员,计算微波炉、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罩所需要的材料;学习了利息之后,学生争当小参谋,筹划钱怎样存最合算?……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数学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提高其生活实践能力。
又如:在教学第一册加减混合运算时,就可以模拟乘坐公共汽车的上、下车的情景,让学生轮流当乘客上、下车,开展活动,把枯燥乏味的加减混合运算生活情景化,使学生乐于感知和接受,易于理解内化。接着让学生讨论该怎样列式计算,从而引出加减混合运算式题,并让学生顺水推舟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可训练思维。这样的表演生动真实,费时不多,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又可以在情趣与算理的交融中,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借助“生活经验”,感悟数学的思维性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我在“一步乘法应用题”的巩固练习教学时,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目:爸爸、妈妈和小红一起去看电影,每张电影票6元,一共要用多少元?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小红多大了?”我疑惑地问:“你问这干什么?”学生说:“如果小红很小,看电影的时候,坐在爸爸、妈妈的腿上就不用买票了。”是呀,我怎么没想到的。她说:“我小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一直是买2张票的,现在去才买3张。”这时,教室里沸腾了,有的学生说:“这道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红还小不需买门票,是求2个6是多少;一种是小红需要买门票,就是求3个6是多少。”有的学生说:“如果买车票的话会出现3种情况,不买票、买半票、买全票。”学生在解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考虑,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惊喜,是学生具有良好数学意识的体现。的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很多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而学生又容易理解那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数学问题。上述例子,小红同学正是借助了生活中的经验,才有了不同一般的回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还要注重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四、回归“生活实践”,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解决问题。“学生学了本领,就想用”这也是孩子的天性。例如,在“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应用环节,教师又创设让学生去品尝美食的情景。吃美食,也要考虑袋子中的钱不够,数学的应用,自然而来。怎样消费?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于是,简便算法派上用场了。这样的教学安排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更紧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还组织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负数”,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负数,查找与负数有关的知识,然后再走进课堂,这样能减轻学生的认知难度,加深学生触类旁通的意识。
有的学生借助字典查字义理解负数,并汇报说:“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这种方式也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最初的认识,知道了负数小于零,和正数是意义相反的量。有的从实际出发,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提取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课堂上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负数,让学生用正负数表示,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如气温高于零度和低于零度的表示方法;海拔高度、体温、存折上的存入和支出的写法。
通过此次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经历中体验新知。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学生通过手抄报叙述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导学生动手记录数据,让学生实践,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在比较正负数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观点进行交锋,最终得出“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最具有趣味性、最简洁、最科学。”深刻体会负数的优越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
带学生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宋乃亮,徐仲林,靳玉乐.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李 森.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