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困惑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范学校的班级管理又是关系到两代师表一同塑造的大课题。从一定意义上讲,班级管理包含着“小家庭”、“小学校”、“小社会”的若干因素,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班风,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师范学校生源的现状,阐述了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困惑,并提出了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师范学校 班级管理 形状 困惑 有效策略
  
  目前,师范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初中毕业生,处于未成年与青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人格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由于近年来师范生的生源质量呈严重下滑态势,他们在学习、生活及所从事的有目的的活动中,难免会因为其本人及周边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出“难管”的迹象,从而给他们的学习生活、班级管理,乃至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师范学校的班级管理是师范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一、师范学校学生来源的现状
  1.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从生源家庭经济及教育程度上看,师范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据调查,80%的师范学生来自农村家庭,他们的家庭收入不是很好,父母亲多数靠打工谋生。在经济方面,他们没有什么优势和尊严可言,属于弱势群体。
  2.师范生来源多半是“双差生”。
  从生源质量上看,他们多是应试教育的被淘汰者,没有能力上普通高中,更不用说上重点高中,在初中就是学校的“头痛生”。这些学生在入师范学校前就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在家庭常遭父母责怪,是名副其实的“双差生”。
  二、师范学校学生管理现状与困惑分析
  1.学生安全管理现状与困惑。
  由于受整个社会对学生评价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师范学生在校看不到希望,屡屡违法乱纪,若按师范学生管理规定处罚,就势必会将问题学生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从近几年受打击的违法犯罪青少年来看,80%以上的是这类学校开除的问题少年。若不按规定处罚将问题学生留在学校又势必会增加学校管理难度,影响到全体学生的稳定,且稍有不慎又可能在校酿成大祸。
  2.学生交往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交往范围日趋扩大,交往对象日趋复杂,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学生的性格孤僻,择友趋于功利化,学生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的现象。“以自我为圆心,以自私为半径”的自私之心日渐突出,加之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影视文化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中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心态有所增长,致使师范学校学生交友处于一种不稳定、不正常状态。
  3.学生学习现状。
  师范学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任务较轻,加之文化基础本身就差,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就显得无事可做,再加上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是非辨别能力不强,就会不自觉将过剩的精力用于违纪等其他活动中去。
  4.学生的思想现状。
  (1)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师范学校低年级学生时常受老生中问题学生的影响,常把他们的寻访和与他们为伍当成一种荣耀。
  (2)疏于防范,感情用事,轻率行事。师范学校学生由于身心原因,容易冲动,感情用事,做事不考虑后果,结果酿成大祸。
  (3)贪图钱财,追求享受。师范学校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影视文化的影响,学生中比“风度”比“吃喝”等现象普遍。
  (4)无追求目标。近30%的学生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许多师范学生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孤独感较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调研发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看不到希望。
  三、师范学校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对班级负有全面的责任。不仅要组织班级开展各种活动,管理教育学生的思想和纪律,而且要管理好班级的教学工作,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因此,班级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师范学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困惑,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级管理。
  1.“望、闻、问、切”,掌握动态。
  班主任既要对每个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要对如何管理班级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所谓“了解”并不是简单掌握班内的基本情况和结构,更主要的是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业成绩、工作能力、个性特长、优点、缺点及家庭情况和学习环境等。这些情况随时不断发生着,变化着。要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就做到动态了解,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下大工夫,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动态了解。“望”即观察,也就是从教学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来观察学生的知、言、意、行,从中分析学生的心理态势,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闻”即留心打听,包括学校对班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议论、任课教师的建议、家长的反馈意见等。班主任必须随时注意收集意见,主动捕捉信息,积累班级和学生的动态变化资料。“问”即询问,问任课教师对本班的看法和意见,问学生的纪律和学习情况,问家长学生回家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等。“切”即直接接触学生,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班主任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动态,只有下工夫才能心中有数,事半功倍,否则忙忙碌碌,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务。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和措施,进行针对性教育。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学习成绩、思想品德、情趣爱好、处事方式等均有很大的区别。班主任应该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活多样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不能“一刀切”。只有对学生了如指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就很难管理好班级,更不能收到预期效果。
  3.以严治班,师生共管。
  “严师出高徒”。师范阶段,学生思想活跃,言行活泼,但自主性不强,自控能力差,因此,“严”字当头,从严治班是班级管理的必要措施。当然,严有严的章法,严要恰到好处,既能使学生受到制约,又易被学生接受,以达到治班的目的。
  以严治班,首先要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好一个班,单靠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学生民主管理,强化班委建设。因为班委是班内一切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是凝聚全班学生的核心和堡垒。
  以严治班,对学生要有严格的要求。班主任要主动和班委会共同研究制定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对学生日常行为提出详尽的要求,并提出赏罚的具体办法,使全体学生通过班级制度的约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自觉守纪,关心班级荣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严治班,教师要有严肃的态度。班主任的工作作风必须严谨,态度必须严肃。一方面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包括家长和学生,应抱着严格认真的态度,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严肃指出其缺点和错误。班主任要和家长积极配合,引导学生纠正不良习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4.公正民主,平等待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错事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许多学生不仅会犯错误,而且会屡次犯错误。能否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的错误,是能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公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比如,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和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同时犯了同样的错误,班主任该如何对待?如果宽容“好”的学生,严厉地对待“差”的学生,就会激起“差”生的不满,从而形成师生对立,不利于解决问题。因此,班主任要一视同仁,甚至对“好”生要更加严格,公正对待每个学生,这样才会使他们各得其所。同时,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要注意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工作中是同事,学习中是老师,生活中是朋友。与学生交朋友,要坚持用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宽容学生、接纳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增进彼此的友谊,两代师表,一同塑造。
  5.身教以成,言传以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就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一个好教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尤其班主任管理班级,德育是关键。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对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源。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应当“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如果班主任只停留在道德说教上,言行相悖,表里不一,就会渐渐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使学生对学校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认为它虚假失真。所以,说到不如做到。
  6.示范导行,自我育德。
  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及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约束和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要方法。班主任的示范作用体现在,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学生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化外压式的强制教育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要激发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完美的人格,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班主任可通过写日记、通过静思内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种种表现,进而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完善。
  教育学生学会“慎独”,不能阳奉阴违,表里不一。即使在无人监督,甚至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也要按道德原则行事,不做任何坏事。“慎独”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立法”和自觉自愿的“自我监督”与“自我育德”,是一种理性的自律。教育学生不要空谈道德,而应该致力于按道德行事,做到知、情、意、行统一。
  班级管理其实就是这样平凡、琐碎、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而学生又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仅靠有“心”是不够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师范学生,是以后要走进基础教育的准教师。师范学校的班主任应该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教育策略,以切实增强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戴宏校.略论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教师,2009,(15).
  [2]杜晓华,曹杰.浅谈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4).
  [3]范玉莲.强化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J].吉林教育,2010,(2).
  [4]任小艾.班主任工作的艺术[J].师道,20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苏北地区高等师范学校环境德育的系统研究”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徐龙,课题批准号:HXDY-3148。
其他文献
企业拥有的资金作为企业的运行命脉,好比是人体的血液一样,融汇着整个系统。在流动的过程中,如有哪里血栓堵塞,人体的部分机能就会故障,轻则生病住院,重则危及性命。资金流也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一、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
摘 要: 主体性又叫主动性,也就是自觉能动性。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文章对“如何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一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意识 培养方法    主体性的对立面是被动性。缺乏主体性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中,简单接受,认可,屈从,甚至逆来顺受,无所作为,没有主见,没有勇气,不敢想,随遇而安。而有主体性的人就完全不同。这种人,在客体面前,在条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技术,以应用于临床菌种鉴定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酚氯仿法提取其DNA后行RAPD分型,同时进行噬菌
摘 要: 新课改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课程标准的支撑点,本文作者结合《科学课程标准》和自身教学实践,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作业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以学生为本,激活课堂,增强科学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生为本 科学课堂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作业设计    初中科学教学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
美术课程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其注重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又是一门集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突出审美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一、美术课程德育教学的内容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陶冶学生美的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科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知,发掘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发掘学生积极的情感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欣赏·评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欣赏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在欣赏的同时,学生要施以自主探索,不仅要用美术形式语言探索作品特点,而且要从美术史的角度和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多方面研究作品的意义,再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将对作品的感受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共享,从而使欣赏活动更加完善,获得更大的美术教学效益。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欣赏课 教学策略    人类美术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