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填空(25分)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一排排的蚕卵静静地陈列着,旁边躺着一只小小的蚕蛾的尸体。诙谐的阳光引诱着鸟儿们欢叫着,虫子也懒洋洋地出来散步。忽然“嗖”的一声,一只鸟儿飞了下来,虫子没了影。小鸟们沐着春风,一副生命即将孵出的样子。  第一次认识阿猪,是在五年级。阿猪是邻班的,安安静静的她,十分不起眼。而那时,我则像高傲而莽撞的疾风,无暇顾及周围的风景。我们本应像两条平行线,无限延伸,却永不能相交。直到有一天,语文老师到她们班代课
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国标本数学教材立足解决问题的高度审视计算教学,摒弃了让学生机械模仿、反复操练的传统教学观念,创设了简明易懂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而优化算法,弄懂算理。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从加、减法笔算教学中的难点入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采用童话式的教学方式,轻而易举地化解了难点,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不要不理我……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的最终落脚点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能综合地解决问题。反思现状,学生就题论题、凭感觉列式、套搬题型的现象屡见不鲜,可见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容乐观。如何提高呢?笔者认为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合理运用有声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有声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借助语言表达,有助于调节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当学生以自己的理解,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对应
最近,我执教了苏教版二年级“认识方向”一课,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先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一个方向很快辨别出其余三个方向,再让学生学习平面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判断方法,最后能结合生活情境描述生活中的简单路线。鉴于此,我提出以下教学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课堂场景再现:  一、创设情境,研究问题  1.三个小朋友要到桃花村去,应该向北走,哪里是北呢?  2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8~51页。  教学目标:经历小数计数单位的产生过程,理解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沟通小数和整数的关系;在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具准备:自制1米长的尺子(正面无刻度,背面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可取下)  教学
最近听了一节四年级数学公开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对于课本中的例题(苏教版第七册第66页,图略)“小明说,我买3本,用去18元;小华说,我买5本。小华用去多少元?”教师首先出示活动要求:  根据情境图,先整理表格,再根据表格列式解答并交流想法。  (1)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数学问题?  (3)根据所求问题,找出需要的已知条件。  (4)你能列
传统的数学教学设计以知识点的完成为目的,按照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进行设计,环节紧凑,逻辑性强,形成一种固定的“线性序列”。同时,教学不允许节外生枝,上课成了教师演示教案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无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无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注:本文中涉及到的图标、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2014年6月26日,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召开第四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中华慈善总会会长李本公,常务副会长王树峰,副会长杜学芳、李宏塔、张印忠,秘书长边志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代表共120余人出席。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李本公会长所作的工作报告、王树峰副会长所作的财务报告。会议由边志伟秘书长主持。  李本公在工作报告中全面回顾了2013年以及2014年1-5月份中华慈善总会各项工作成绩和不足,总结了第四
认知主义心理学指出:“学生的概念形成过程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个人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究、发现概念的过程。”可见,概念学习的实质是学生的自主建构,而这里的探究和发现,则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并达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感悟,继而将之内化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基础。数学概念的特性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需要借助于“生活化”的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经历上述过程,但是在实践活动中,也不能忽视甚至漠视数
教学“搭配问题”(即“两件上衣和三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时,我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连一连,再用图形或符号等进行抽象的提炼概括,最后让学生相互间交流讨论,使学生充分地感知组合类题目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建构。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普遍掌握了用乘法解决搭配问题的规律,于是我出示相应的题目给学生练习。  题目:新学期开学,小英买了3个不同颜色的书封包新书,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书:  书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