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英语课程相较初中来说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能力,但部分学生由于小学英语的基础较差,使用一些不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导致这部分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学困生”,班级内学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这给老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转化学困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针对“学困生”的成因以及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作者简介】何玉琼,福建省惠安候卿中学。
教师们应对“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班级里学困生群体被同学和老师所嘲笑,往往自信心不足,对学习厌倦的情绪,对班级的学习氛围氛围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发现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原因。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1.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学困生”在经历多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后,变得愈发讨厌英语学习,无法参与到英语课堂中,在我的教学经历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小吴是一名非常刻苦的学生,他向我反映他每次上课都想认真听但是有的时候就是听不懂,他平时也有背单词但是英语成绩就是没有提高,对此他觉得很失落,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这门学科较为死板,英语课堂较为枯燥而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之前的教学也有遇到过类似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是做自己的事就是睡觉,后来我找他了解情况,他说小学的时候自己的英语基础就比较差,上初中后他觉得英语课堂越来越无聊,自己听不进去,一看到英语单词就发困,这类的“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摆正自己的态度,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学习,遇到问题就想放弃。
2.学习方法不恰当。英语学习是需要学生掌握学、说、读、写等技能的学科,也是一门知识应用灵活的学科,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部分同学误认为英语学习只需要单纯的记忆就能够应付考试,还有部分同学靠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朗读时候往往心不在焉,有口无心,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课内学的内容,课后就忘,学习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长江大学对荆州实验中学初二及初三年级373名英语学困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英语学困生整体使用学习策略的水平不高。(2)英语学困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低。(3)英语学困生使用具体学习策略的情况对其英语学习的影响比较显著。(4)不同年级英语学困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5)学困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程度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呈反比,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策略运用不当已经成为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家长缺乏对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视。在一组被调查的初中生家庭中,除4名父或母接受过高等教育(仅占0.15),194位父或母高中毕业外,其他200名家长只有初中或小学学历,还有180名父或母为文盲或半文盲。这些家长缺乏英语方面的知识,因此,无法对学生课堂上缺漏的知识点进行检查,对孩子英语的辅导无能为力。还有些家长缺乏对孩子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认为学好语文和数学最重要,他们认为孩子将来不需要到国外去,不需要具备那么高的英语水平,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在乎,导致学生愈发松懈对英语的学习,对英语学科产生消极的情绪。
4.师生关系与教学方法。教育学家研究表明,“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学生们不爱与老师主动的进行交谈,老师更多时候容易忽视学困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上,部分老师脾气比较暴躁,这使得学生们不敢与老师有过多的接触。部分教师仍然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枯燥无趣,老师光顾着自己见解,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有些老师教学能力差,对工作和学生不上心。除此之外,还有些老师将那些“学困生”作为包袱,当众羞辱或辱骂学生,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以课堂提问为例,有的教师专门找学困生来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或者答错,老师非但没有对学生进行鼓励,反而说一些伤人的话,类似于“这个语法点我已经在课上讲了很多遍了你怎么还不会,你到底有没有带脑子来。”老师这样的行为会对学困生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使得他们对英语更为反感,更加自暴自弃。
二、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激发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歌德也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快敲门砖,特别是对于那些失去兴趣的学困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例如老师可播放播放10到15分钟的《阿甘正传》的经典片段,给同学们讲解一到两点的英语知识点,在单词的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兴趣,例如很多学生热衷的电脑游戏中经常出现一些英语单词game over、enter、exit、menu、left、right,老师可以问问同学们对这些单词熟悉吗?是不是感觉在游戏里面见过?大家来猜猜他们都是什么意思。老师还可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意思的记忆口决,例如当讲到有些名词变复数时,词尾变化要注意:―y前字母是辅音, 一律变―y为―ie; 遇到-f / -fe, 有时需要变―ve‖少数名词不规则,-f或-fe结尾的名词的复数形式,口诀为妻子持刀去宰狼, 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除此之外,还可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英语故事或知识例如:西方人认为3(three)和7(seven)是大吉大利的数字,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西方文化认为世界(the world)是由大地(land),海洋(sea)与天空(sky)三者合成的;大自然由动物(animal),植物(plant)和矿物构成,所以他们就特别喜欢3这个数字。
2.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沟通。老师们要注意观察学生平时课堂的状态,及时发现一些英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回答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来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兴趣,答对问题要给予他们赞赏,没有答对也要及时鼓励他们。还可以单独找这部分学困生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一开始的交谈最好不要涉及学习的内容,可以跟他聊一些他感兴趣的内容,让他放下戒备,像朋友一样愉快的交谈,在后面几次的交谈中可以试探性的问他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看法,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的情况和问题,做好初中学困生转化记录,例如学困生小刘,课堂基本表现:平时背诵不及时,默写差,上课做练习速度慢。原因分析: 缺乏学习主动意识,有厌学心理;基础差;有借助手机、电脑抄作业的习惯;不能坚持天天背诵。教育措施: 心理沟通,从年龄、择业等多方面分析学习的重要性。 教育效果: 抄写情况有所好转,但有时利用电话向同学要答案。不能养成天天背诵的习惯,背诵与默写情况仍旧较差。与父母取得联系,控制好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强调先背诵再作业的意义,希望坚持天天背诵15分钟。定期做好对小刘的观察并且电话询问小刘家长小刘最近的学习情况。這样做一方面能让老师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也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引起重视,做好定期的记录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变化,鼓励学困生们继续努力,让他们重拾英语学习的信心。
3.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比如说我在接触了学困生小李后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有集体荣誉感的人,在校运会上努力冲刺为班级争取好的名次,为班上的同学加油呐喊,之后我就给班上同学布置了学习任务,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围绕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2 Saving the Earth这篇课文,用英语的形式来说说保护地球的一些举措,任务发布后我发现基础不太好的小刘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主动的提出一些建议,在同学的帮助下将一些措施用比较简单的英语单词表达出来,在同学们的带动下小刘变得更加自信,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知识,而且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老师还可发布一些有层次性的家庭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任务,例如老师可以为学困生准备一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围绕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what a large population!课文老师可以提出where has KangKang just been?类似的题目,问题简单易懂,在文中也可以直接找到答案。这样一来能够唤起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不断稳固英语基础。
总之,对于“学困生”的帮助和培养是一个很漫长过程,在此期间需要老师耐心的知道和陪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不断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把英语当做一种兴趣来学习。在此期间也需要学生和学生家长积极的配合,协助老师帮助学困生们从英语的挫败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徐单.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J].英语教师, 2017(21).
[2]杨晓琴.中学英语教学与学困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J].学周刊, 2016(35).
[3]谢国成.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作者简介】何玉琼,福建省惠安候卿中学。
教师们应对“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引起高度重视,班级里学困生群体被同学和老师所嘲笑,往往自信心不足,对学习厌倦的情绪,对班级的学习氛围氛围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发现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原因。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1.缺乏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学困生”在经历多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后,变得愈发讨厌英语学习,无法参与到英语课堂中,在我的教学经历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小吴是一名非常刻苦的学生,他向我反映他每次上课都想认真听但是有的时候就是听不懂,他平时也有背单词但是英语成绩就是没有提高,对此他觉得很失落,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这门学科较为死板,英语课堂较为枯燥而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之前的教学也有遇到过类似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是做自己的事就是睡觉,后来我找他了解情况,他说小学的时候自己的英语基础就比较差,上初中后他觉得英语课堂越来越无聊,自己听不进去,一看到英语单词就发困,这类的“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没有摆正自己的态度,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学习,遇到问题就想放弃。
2.学习方法不恰当。英语学习是需要学生掌握学、说、读、写等技能的学科,也是一门知识应用灵活的学科,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部分同学误认为英语学习只需要单纯的记忆就能够应付考试,还有部分同学靠死记硬背来记忆知识,朗读时候往往心不在焉,有口无心,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课内学的内容,课后就忘,学习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长江大学对荆州实验中学初二及初三年级373名英语学困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英语学困生整体使用学习策略的水平不高。(2)英语学困生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低。(3)英语学困生使用具体学习策略的情况对其英语学习的影响比较显著。(4)不同年级英语学困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无明显差异。(5)学困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程度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呈反比,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策略运用不当已经成为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家长缺乏对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视。在一组被调查的初中生家庭中,除4名父或母接受过高等教育(仅占0.15),194位父或母高中毕业外,其他200名家长只有初中或小学学历,还有180名父或母为文盲或半文盲。这些家长缺乏英语方面的知识,因此,无法对学生课堂上缺漏的知识点进行检查,对孩子英语的辅导无能为力。还有些家长缺乏对孩子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认为学好语文和数学最重要,他们认为孩子将来不需要到国外去,不需要具备那么高的英语水平,因此,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在乎,导致学生愈发松懈对英语的学习,对英语学科产生消极的情绪。
4.师生关系与教学方法。教育学家研究表明,“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学生们不爱与老师主动的进行交谈,老师更多时候容易忽视学困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上,部分老师脾气比较暴躁,这使得学生们不敢与老师有过多的接触。部分教师仍然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变得枯燥无趣,老师光顾着自己见解,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有些老师教学能力差,对工作和学生不上心。除此之外,还有些老师将那些“学困生”作为包袱,当众羞辱或辱骂学生,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以课堂提问为例,有的教师专门找学困生来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或者答错,老师非但没有对学生进行鼓励,反而说一些伤人的话,类似于“这个语法点我已经在课上讲了很多遍了你怎么还不会,你到底有没有带脑子来。”老师这样的行为会对学困生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使得他们对英语更为反感,更加自暴自弃。
二、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激发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歌德也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快敲门砖,特别是对于那些失去兴趣的学困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例如老师可播放播放10到15分钟的《阿甘正传》的经典片段,给同学们讲解一到两点的英语知识点,在单词的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兴趣,例如很多学生热衷的电脑游戏中经常出现一些英语单词game over、enter、exit、menu、left、right,老师可以问问同学们对这些单词熟悉吗?是不是感觉在游戏里面见过?大家来猜猜他们都是什么意思。老师还可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意思的记忆口决,例如当讲到有些名词变复数时,词尾变化要注意:―y前字母是辅音, 一律变―y为―ie; 遇到-f / -fe, 有时需要变―ve‖少数名词不规则,-f或-fe结尾的名词的复数形式,口诀为妻子持刀去宰狼, 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除此之外,还可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英语故事或知识例如:西方人认为3(three)和7(seven)是大吉大利的数字,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西方文化认为世界(the world)是由大地(land),海洋(sea)与天空(sky)三者合成的;大自然由动物(animal),植物(plant)和矿物构成,所以他们就特别喜欢3这个数字。
2.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沟通。老师们要注意观察学生平时课堂的状态,及时发现一些英语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回答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来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兴趣,答对问题要给予他们赞赏,没有答对也要及时鼓励他们。还可以单独找这部分学困生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一开始的交谈最好不要涉及学习的内容,可以跟他聊一些他感兴趣的内容,让他放下戒备,像朋友一样愉快的交谈,在后面几次的交谈中可以试探性的问他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看法,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的情况和问题,做好初中学困生转化记录,例如学困生小刘,课堂基本表现:平时背诵不及时,默写差,上课做练习速度慢。原因分析: 缺乏学习主动意识,有厌学心理;基础差;有借助手机、电脑抄作业的习惯;不能坚持天天背诵。教育措施: 心理沟通,从年龄、择业等多方面分析学习的重要性。 教育效果: 抄写情况有所好转,但有时利用电话向同学要答案。不能养成天天背诵的习惯,背诵与默写情况仍旧较差。与父母取得联系,控制好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强调先背诵再作业的意义,希望坚持天天背诵15分钟。定期做好对小刘的观察并且电话询问小刘家长小刘最近的学习情况。這样做一方面能让老师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也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引起重视,做好定期的记录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变化,鼓励学困生们继续努力,让他们重拾英语学习的信心。
3.针对学困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比如说我在接触了学困生小李后发现他是一个特别有集体荣誉感的人,在校运会上努力冲刺为班级争取好的名次,为班上的同学加油呐喊,之后我就给班上同学布置了学习任务,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围绕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2 Saving the Earth这篇课文,用英语的形式来说说保护地球的一些举措,任务发布后我发现基础不太好的小刘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主动的提出一些建议,在同学的帮助下将一些措施用比较简单的英语单词表达出来,在同学们的带动下小刘变得更加自信,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知识,而且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老师还可发布一些有层次性的家庭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任务,例如老师可以为学困生准备一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围绕仁爱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 1 what a large population!课文老师可以提出where has KangKang just been?类似的题目,问题简单易懂,在文中也可以直接找到答案。这样一来能够唤起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不断稳固英语基础。
总之,对于“学困生”的帮助和培养是一个很漫长过程,在此期间需要老师耐心的知道和陪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不断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把英语当做一种兴趣来学习。在此期间也需要学生和学生家长积极的配合,协助老师帮助学困生们从英语的挫败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徐单.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J].英语教师, 2017(21).
[2]杨晓琴.中学英语教学与学困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J].学周刊, 2016(35).
[3]谢国成.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