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这一弊端,结合平日教学实践,提出了通过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观点,并列举了一些促进学生互动、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互动 措施
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专注于对英语词汇的解析和对英语语法的孤立讲解,学生很少有课堂互动的机会。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学习,采取措施有效组织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课堂,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是值得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师生互动,有效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初中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课堂的导入要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引发学生课堂阅读的注意力与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School life”一单元时,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亲切地与学生聊天:“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What activities does our school have every year?”,学生饶有兴致地与教师互动问答,有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询问。如:“How do you go to school?”,“Will there be a sports meet next week?”等问题。课堂成为师生双向互动的空间。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新单元文本的阅读,课堂处在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阅读得有兴致,教师点拨得有情趣。师生合作促进了英语的交际与互动。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课堂应该设计组织好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有效阅读。
2. 文本创编,促进互动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促进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笔者在阅读教学时,设计了模拟、创编、扮演、评价的阅读教学模式,在促进课堂教学互动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教学“going shopping”一单元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对话内容,让学生理解对话的语境,在组内开展视频对话模仿表演活动。然后让学生将对话改写编成以叙述为主的课文文本形式。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部分时,在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的创编,创编完成后,小组成员自愿选择对话中的角色,例如有的学生可以担任超市服务人员角色,有的学生可以担任顾客的角色,在小组内进行脱稿对话训练。训练结束后,让小组到教室前进行汇报演出。并由班级评委对各组的表演进行打分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也可以实施对话的二次创编。这种对话与课文转换的创编活动,打破了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在将对话改编成课文、将课文改编成对话的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全面地掌握阅读知识点,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设疑答疑,有效互动
加强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很难促进学生的深入阅读,也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学生间互动的模式,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相互探讨与交流中提升阅读能力。例如笔者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学生之间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课文阅读中的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例如A组学生与B组学生分别针对文段设置问题,题型包括完型填空、问题解答、句型转换、文段语义概括、词义猜测等多种类型,然后小组之间交换提问,实施相互设疑答疑的方式,小组交换彼此设置的问题,然后完成对方小组提出的问题。
4. 课外阅读,课内互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空间与时间。例如,在学习新课文之前,笔者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教材、英语网站对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查询与探究。阅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行得到解决。而一些通过查询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则在课堂上提出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纳,让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的探讨与交流,最终得以解决。而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这些问题解决了,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就有效地达成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学生提出的,再由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加以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地位,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同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与时间,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1] 叶香香. 善诱促善学——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J]. 校园英语, 2011(10).
[2] 刘艳梅.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教学[J].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2(11).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互动 措施
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专注于对英语词汇的解析和对英语语法的孤立讲解,学生很少有课堂互动的机会。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学习,采取措施有效组织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课堂,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是值得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师生互动,有效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初中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课堂的导入要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引发学生课堂阅读的注意力与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School life”一单元时,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亲切地与学生聊天:“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What activities does our school have every year?”,学生饶有兴致地与教师互动问答,有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询问。如:“How do you go to school?”,“Will there be a sports meet next week?”等问题。课堂成为师生双向互动的空间。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新单元文本的阅读,课堂处在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阅读得有兴致,教师点拨得有情趣。师生合作促进了英语的交际与互动。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课堂应该设计组织好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有效阅读。
2. 文本创编,促进互动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促进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有效途径,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当中。笔者在阅读教学时,设计了模拟、创编、扮演、评价的阅读教学模式,在促进课堂教学互动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英语阅读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教学“going shopping”一单元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对话内容,让学生理解对话的语境,在组内开展视频对话模仿表演活动。然后让学生将对话改写编成以叙述为主的课文文本形式。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部分时,在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的创编,创编完成后,小组成员自愿选择对话中的角色,例如有的学生可以担任超市服务人员角色,有的学生可以担任顾客的角色,在小组内进行脱稿对话训练。训练结束后,让小组到教室前进行汇报演出。并由班级评委对各组的表演进行打分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也可以实施对话的二次创编。这种对话与课文转换的创编活动,打破了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在将对话改编成课文、将课文改编成对话的过程中,自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全面地掌握阅读知识点,提高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 设疑答疑,有效互动
加强英语教材中的课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很难促进学生的深入阅读,也不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学生间互动的模式,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相互探讨与交流中提升阅读能力。例如笔者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交流。学生之间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解决课文阅读中的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例如A组学生与B组学生分别针对文段设置问题,题型包括完型填空、问题解答、句型转换、文段语义概括、词义猜测等多种类型,然后小组之间交换提问,实施相互设疑答疑的方式,小组交换彼此设置的问题,然后完成对方小组提出的问题。
4. 课外阅读,课内互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空间与时间。例如,在学习新课文之前,笔者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教材、英语网站对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查询与探究。阅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行得到解决。而一些通过查询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则在课堂上提出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纳,让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的探讨与交流,最终得以解决。而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这些问题解决了,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就有效地达成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都是学生提出的,再由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加以解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总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地位,让学生在探讨交流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同时,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与时间,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1] 叶香香. 善诱促善学——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J]. 校园英语, 2011(10).
[2] 刘艳梅.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教学[J].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