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我到一所小学听了两节二年级语文课,两位教者讲的都是《黄果树瀑布》。
第一位教者首先用谜语导入新课:“悬崖挂块大白布,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近看银泉飞下谷。”然后引导学生采用默读、轮读、分组读、赛读的形式熟读课文。接着角色表演,学生当小导游,举着导游旗,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黄果树瀑布的水帘洞。最后,检查识字,推荐阅读叶圣陶先生创作的诗歌《瀑布》。
第二位教者如法炮制,也是用谜语导入新课,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与流程和第一位教者一模一样,甚至教学用语也毫无二致。
这两节课对学生来说无所谓,两个班教学效果都一样,阅读课文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丰富和发展,这样的设计倒也不错。可是对我来说,听第二节课不免让人有些索然无味了。这样的“双胞课”绝不是集体备课的产物,很可能是教参“惹的祸”。一打听才晓得果真如此,二位教者的教学设计都是搬用同一本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只字不差。
对此,我倒想饶舌几句。
现在有些青年教师很懒,备课时,课文还没有读透,就急急忙忙抄教参,把教参照搬到备课本上,又从备课本上照搬到课堂里,甘心充当一名“二道贩子”。这样的做法,我很反对。教学参考书作为教师教学的指导用书,其价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具体到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用或不用,多用或少用,应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剪裁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地区间、教师间、学生间的差异,努力追求属于“这一个”的特点与风格,寻求适合面对的“这一群”学生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比如,上述“谜语导入”不妨改为: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一首描写瀑布的古诗,谁来背一背?(学生背《望庐山瀑布》)我国有许多有名的瀑布,庐山瀑布只是其中的一个,而我国最大的瀑布是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它比庐山瀑布更壮观更有名。今天,让我们看一看这位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瀑布的吧!
再比如,上述“小导游”表演不妨改为“伙伴互动”:假如你是《黄果树瀑布》的作者,请你穿越时光隧道,与喜欢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话,向他推荐黄果树瀑布这个旅游胜地。
这样一改,就跳出了教参设定的藩篱,避免千篇一律、千课一面了。如何使用好教参,这将直接影响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如果教师总是做教参和学生之间的“中间人”,必将在年复一年的“贩运劳动”中把自己变“傻”,知识贫乏,思维枯竭,能力退化,不会“赤手空拳”解读文本,不会个性化教学,更不会创造。现在有不少语文教师缺乏独立钻研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一旦离开教参便寸步难行,这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40多年前,我刚做语文教师时,只有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重点在哪儿,全凭自己拿主意。这就逼得我备课时不得不痛下功夫去钻研课文,解读文本的基本功就这样慢慢地给练出来了。后来即便有了教参,我也仅把它当作参考而已。尽管教参是教育权威部门组织教学行家里手编写的,但我也不唯上,不盲从,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尊大,对其中的观点和设计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最后再恰当地加以运用。
记得有一次,我给外校老师辅导杜甫的《春望》。其中有这么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当时的教参是这样解释的:由于诗人总是忧烦,不免老搔头,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反复琢磨这两句诗,头发怎么会越搔越短呢?即便老杜满头银发,也不能越搔越短?想着想着,突然“短斤少两”这个词语出现在我的脑际。“短”和“少”并用,这里的“短”不就是少的意思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诗正确的解释应当是:满头的白发越来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给老师辅导时,我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这样理解是有道理的。回家之后,我翻阅了《古汉语实词例释》一书,果然有这样的解释:短,少也。这正应了胡适说的那句话:“做学问要善于在无疑处有疑。”
当下,有些教师把教参奉为圭臬,对它迷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备课就迫不及待地捧起来,珍馐也好,鸡肋也罢,一律当成至宝。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教师对教参要有质疑精神,不能用教参束缚自己,更不能用教参束缚学生。
第一位教者首先用谜语导入新课:“悬崖挂块大白布,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近看银泉飞下谷。”然后引导学生采用默读、轮读、分组读、赛读的形式熟读课文。接着角色表演,学生当小导游,举着导游旗,用自己的话向“游客”介绍黄果树瀑布的水帘洞。最后,检查识字,推荐阅读叶圣陶先生创作的诗歌《瀑布》。
第二位教者如法炮制,也是用谜语导入新课,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与流程和第一位教者一模一样,甚至教学用语也毫无二致。
这两节课对学生来说无所谓,两个班教学效果都一样,阅读课文是对主体课文的补充、丰富和发展,这样的设计倒也不错。可是对我来说,听第二节课不免让人有些索然无味了。这样的“双胞课”绝不是集体备课的产物,很可能是教参“惹的祸”。一打听才晓得果真如此,二位教者的教学设计都是搬用同一本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只字不差。
对此,我倒想饶舌几句。
现在有些青年教师很懒,备课时,课文还没有读透,就急急忙忙抄教参,把教参照搬到备课本上,又从备课本上照搬到课堂里,甘心充当一名“二道贩子”。这样的做法,我很反对。教学参考书作为教师教学的指导用书,其价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具体到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用或不用,多用或少用,应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剪裁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考虑地区间、教师间、学生间的差异,努力追求属于“这一个”的特点与风格,寻求适合面对的“这一群”学生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比如,上述“谜语导入”不妨改为: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一首描写瀑布的古诗,谁来背一背?(学生背《望庐山瀑布》)我国有许多有名的瀑布,庐山瀑布只是其中的一个,而我国最大的瀑布是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它比庐山瀑布更壮观更有名。今天,让我们看一看这位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瀑布的吧!
再比如,上述“小导游”表演不妨改为“伙伴互动”:假如你是《黄果树瀑布》的作者,请你穿越时光隧道,与喜欢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话,向他推荐黄果树瀑布这个旅游胜地。
这样一改,就跳出了教参设定的藩篱,避免千篇一律、千课一面了。如何使用好教参,这将直接影响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如果教师总是做教参和学生之间的“中间人”,必将在年复一年的“贩运劳动”中把自己变“傻”,知识贫乏,思维枯竭,能力退化,不会“赤手空拳”解读文本,不会个性化教学,更不会创造。现在有不少语文教师缺乏独立钻研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一旦离开教参便寸步难行,这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40多年前,我刚做语文教师时,只有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重点在哪儿,全凭自己拿主意。这就逼得我备课时不得不痛下功夫去钻研课文,解读文本的基本功就这样慢慢地给练出来了。后来即便有了教参,我也仅把它当作参考而已。尽管教参是教育权威部门组织教学行家里手编写的,但我也不唯上,不盲从,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尊大,对其中的观点和设计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最后再恰当地加以运用。
记得有一次,我给外校老师辅导杜甫的《春望》。其中有这么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当时的教参是这样解释的:由于诗人总是忧烦,不免老搔头,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反复琢磨这两句诗,头发怎么会越搔越短呢?即便老杜满头银发,也不能越搔越短?想着想着,突然“短斤少两”这个词语出现在我的脑际。“短”和“少”并用,这里的“短”不就是少的意思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诗正确的解释应当是:满头的白发越来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给老师辅导时,我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这样理解是有道理的。回家之后,我翻阅了《古汉语实词例释》一书,果然有这样的解释:短,少也。这正应了胡适说的那句话:“做学问要善于在无疑处有疑。”
当下,有些教师把教参奉为圭臬,对它迷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备课就迫不及待地捧起来,珍馐也好,鸡肋也罢,一律当成至宝。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教师对教参要有质疑精神,不能用教参束缚自己,更不能用教参束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