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学样式之一。它不仅具有怡情悦性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劝勉、评论、庆贺、哀悼、咏叹、讽刺等广泛的实用价值。对联艺术雅俗共赏,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一、对联题的设置及其价值
对联题的设置主要有选择题、排序题、对对子题、拟写对联题等形式,其中对对子题最为常见。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科入学考试,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出题,其中有一题就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结果不少考生没有对出来,只有几名考生对出下联。其中一名考生以“胡适之”对之,得到陈先生的认可。
对对子题也是近十年语文高考题的题型之一。如2004年有7份高考卷出了对对子题,2005年福建语文卷再次出了对对子题, 2012年四川省高考卷第19题也是一道对对子题,题目如下: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
(2)中秋
上联:——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从理论上说,高考考查对对子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方面,它涉及对基础教育1 2年汉语文教学的基本导向问题。近百年来,对对子这一传统训练科目逐渐淡出汉语教育领域,造成重大教学缺失。高考树立新的导向标志,将会促成合理的教学回归。另一方面,对对子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语文能力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陈寅恪先生《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说:“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相关者,亦有汉语汉文特殊优点之所在,可借以测验高材及专攻吾国文学之人,即投考国文学系者。兹略分四条,说明于下:(甲)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运用……(乙)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一(丙)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丁)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张志公先生也十分重视对对子的价值:“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练习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这一点很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对联题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考出对对子题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由于对对子超出了现阶段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水平,且由于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存在出句和答案不规范的情况,所以往往事与愿违。
(一)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
2012年四川省高考对联题要求“可以不考虑平仄”,这个要求反映了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关于对联,程千帆先生说:“对联的成立,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语言的字、词在形体和声音上,有相对,即构成对偶的可能性。而汉语正是这样一种语言。它的每一个字,多数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而字又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分阴阳上去四声),简化之,则为平仄二声(即平或阴阳为平声,上去入或上去为仄声)。集字成句时,如果注意到它们在语法上实词和虚词以及音调四声或平仄的排列组合,使之有规律地相同相反,相间相重,就能构成既有悦目的建筑美,又有动听的音乐美的对句。”
对联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一旦抛弃了其内在的规定性,不考虑平仄和对仗,对联就不成为对联了。就如填词,如不论格律,填出来的还能称之为词吗?又如跳水比赛,如果运动员对于基本的动作规范都不遵守,那么裁判员拿什么去衡量比赛成绩呢?当然,对联的平仄有宽严之分,但平仄放宽并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平仄”,如上下联的尾字,上仄下平,这是对联格律的基本要求,不可以不考虑;再如上联或下联的几个字不能全是仄声或全是平声,这也是不可以不考虑的。
可能是命题者已经认识到对联题不易做,有意降低难度,才要求考生“可以不考虑平仄”,但这样做就等于把对对子题的要求降低为写对偶句了,其结果反而会误导学生对于对联的认识。
(二)个别高考对联题存在出句不规范的情况
2012年四川省语文高考对联题中的出句“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个句子的意思很不错,但“月”与“里”都是仄声,犯了同一联句中平仄失替的毛病,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再看对句的参考答案:“清风一缕拂丹桂”,且不说“丹桂”与“相思”的对仗是否妥帖,但“缕”和“里”,“丹”与“相”显然平仄失对。关于对联的格律问题,余德泉先生说:“平仄对立,是指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联是平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仄声;上联是仄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平声。平仄对立有一个前提,就是上联首先要求平仄交替。交替与对立的规则,与诗词大体相同。”上述的不规范对联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不是命题者有意平仄从宽,而是对于对联的平仄知识不甚了了。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命题者正是“可以不考虑平仄”的实践者,但这种做法会对考生产生误导。鉴于对对子的难度,对于考生,我们可以适当放宽平仄,但对于命题者来说,不应该出现出句不规范的问题。
更有甚者,不仅出句不规范,而且参考答案也不规范。如2D05年福建卷对对子题的上联是“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的参考答案是“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上联的“夏”“女”“武”三字都是仄声,平仄失替,下联的“黄”“孙”“才”三字都是平声,平仄也失替。另外,“华夏儿女”与“炎黄子孙”语意重复,有合掌之嫌。
高考是“国考”,出题和答案必须严谨,其不规范性会大大降低高考命题的权威性。相对于上述两副问题对联,2004年全国卷中对对子题的出句和答案还都是很稳妥的,如“扫千年旧习(笔者按:“习”在古汉语中为入声字),树一代新风”,再如“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三)高考对联题的设置方式欠妥
对对子比较难,根据情境拟写对联更难。2008年重庆高考试卷第19题就出了拟写对联题,题目如下:
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拟写对联本身就比较难,而且题目还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等于要求考生“带着双重镣铐跳舞”,其难度可想而知。再看所给的参考答案:“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首先,“祥”与“功”都是平声,不合上下联尾字须上仄下平的基本规则。其次,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平仄不相对,如“峰”与“空”,“云”与“虹”,“情”与“心”,“圣火”与“奥运”等。再次,“含情”与“有心”犯了合掌的毛病。
总之,对对子和拟写对联这两种题型的设置方式欠妥,因为它们超越了现阶段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能力,使得考生不能有效答题,从而降低了高考命题的效度。
为了调查高考生对对子的实际能力,201 1年3月,我们曾在安徽省阜阳三所学校的高三学生中进行了对对子题测评活动,测评的题目从往年高考对对子题中选取。第一道题要求学生对出“学问藏今古”的下联(2004年浙江卷)。第二道题要求学生对出的“东风送暖大江南北风光好”的下联(2004年全国卷)。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答题的错误率颇高。错误类型主要有平仄不相对、语义不通、不对仗、下联尾字误用仄声、合掌等。
三、高考对联题设置的建议
为了了解高中语文教师对于高考对对子题的态度和认识,提出有关高考对联题设置方式的合理建议,我们又对安徽阜阳三所学校的60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实收的56份问卷来看:只有23.2%的语文教师对于对联较感兴趣或很感兴趣,而76.8%的语文教师对于对联没有兴趣或兴趣一般;只有1.8%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容易,26.7%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难度一般,而71.5%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较难或很难。尽管如此,仍然有67.9%的语文教师提倡高考出对联题,但在题型设置上,87.5%的语文教师主张出对联选择题或排序题。另,关于考生不能有效完成高考对对子题的原因,语文教师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四点:一、传统文化出现断层。新中国成立后,对联、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学样式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被淡化或边缘化,学生不了解或把握不住对联的基本特征。二、对对子与语法知识密不可分,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语法知识逐渐淡出中学语文教材,考试不考,教师不教。三、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少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达不到对对子的能力要求。四、即使高考或日常测试出了对对子题,阅卷老师往往并不严格按照对联题的要求判卷,使得对对子题的区分度并不大,结果削弱了广大师生进行对对子训练的动力。
笔者对高考对联题的设置建议如下:一、因为对联题涉及对联专业知识,出题时应请对联专家把关,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二、命题要遵循对联的内在的规定性,虽然平仄可以适当放宽,但不可以不考虑平仄。三、对对子题超出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水平,现阶段高考对联题的设置最好是以选择题或排序题的形式出现。
一、对联题的设置及其价值
对联题的设置主要有选择题、排序题、对对子题、拟写对联题等形式,其中对对子题最为常见。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科入学考试,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出题,其中有一题就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结果不少考生没有对出来,只有几名考生对出下联。其中一名考生以“胡适之”对之,得到陈先生的认可。
对对子题也是近十年语文高考题的题型之一。如2004年有7份高考卷出了对对子题,2005年福建语文卷再次出了对对子题, 2012年四川省高考卷第19题也是一道对对子题,题目如下: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
(2)中秋
上联:——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从理论上说,高考考查对对子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方面,它涉及对基础教育1 2年汉语文教学的基本导向问题。近百年来,对对子这一传统训练科目逐渐淡出汉语教育领域,造成重大教学缺失。高考树立新的导向标志,将会促成合理的教学回归。另一方面,对对子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语文能力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陈寅恪先生《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说:“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相关者,亦有汉语汉文特殊优点之所在,可借以测验高材及专攻吾国文学之人,即投考国文学系者。兹略分四条,说明于下:(甲)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运用……(乙)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一(丙)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丁)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张志公先生也十分重视对对子的价值:“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练习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这一点很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对联题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考出对对子题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由于对对子超出了现阶段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水平,且由于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存在出句和答案不规范的情况,所以往往事与愿违。
(一)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
2012年四川省高考对联题要求“可以不考虑平仄”,这个要求反映了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关于对联,程千帆先生说:“对联的成立,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语言的字、词在形体和声音上,有相对,即构成对偶的可能性。而汉语正是这样一种语言。它的每一个字,多数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而字又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分阴阳上去四声),简化之,则为平仄二声(即平或阴阳为平声,上去入或上去为仄声)。集字成句时,如果注意到它们在语法上实词和虚词以及音调四声或平仄的排列组合,使之有规律地相同相反,相间相重,就能构成既有悦目的建筑美,又有动听的音乐美的对句。”
对联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一旦抛弃了其内在的规定性,不考虑平仄和对仗,对联就不成为对联了。就如填词,如不论格律,填出来的还能称之为词吗?又如跳水比赛,如果运动员对于基本的动作规范都不遵守,那么裁判员拿什么去衡量比赛成绩呢?当然,对联的平仄有宽严之分,但平仄放宽并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平仄”,如上下联的尾字,上仄下平,这是对联格律的基本要求,不可以不考虑;再如上联或下联的几个字不能全是仄声或全是平声,这也是不可以不考虑的。
可能是命题者已经认识到对联题不易做,有意降低难度,才要求考生“可以不考虑平仄”,但这样做就等于把对对子题的要求降低为写对偶句了,其结果反而会误导学生对于对联的认识。
(二)个别高考对联题存在出句不规范的情况
2012年四川省语文高考对联题中的出句“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个句子的意思很不错,但“月”与“里”都是仄声,犯了同一联句中平仄失替的毛病,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再看对句的参考答案:“清风一缕拂丹桂”,且不说“丹桂”与“相思”的对仗是否妥帖,但“缕”和“里”,“丹”与“相”显然平仄失对。关于对联的格律问题,余德泉先生说:“平仄对立,是指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联是平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仄声;上联是仄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平声。平仄对立有一个前提,就是上联首先要求平仄交替。交替与对立的规则,与诗词大体相同。”上述的不规范对联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不是命题者有意平仄从宽,而是对于对联的平仄知识不甚了了。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命题者正是“可以不考虑平仄”的实践者,但这种做法会对考生产生误导。鉴于对对子的难度,对于考生,我们可以适当放宽平仄,但对于命题者来说,不应该出现出句不规范的问题。
更有甚者,不仅出句不规范,而且参考答案也不规范。如2D05年福建卷对对子题的上联是“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的参考答案是“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上联的“夏”“女”“武”三字都是仄声,平仄失替,下联的“黄”“孙”“才”三字都是平声,平仄也失替。另外,“华夏儿女”与“炎黄子孙”语意重复,有合掌之嫌。
高考是“国考”,出题和答案必须严谨,其不规范性会大大降低高考命题的权威性。相对于上述两副问题对联,2004年全国卷中对对子题的出句和答案还都是很稳妥的,如“扫千年旧习(笔者按:“习”在古汉语中为入声字),树一代新风”,再如“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三)高考对联题的设置方式欠妥
对对子比较难,根据情境拟写对联更难。2008年重庆高考试卷第19题就出了拟写对联题,题目如下:
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拟写对联本身就比较难,而且题目还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等于要求考生“带着双重镣铐跳舞”,其难度可想而知。再看所给的参考答案:“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首先,“祥”与“功”都是平声,不合上下联尾字须上仄下平的基本规则。其次,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平仄不相对,如“峰”与“空”,“云”与“虹”,“情”与“心”,“圣火”与“奥运”等。再次,“含情”与“有心”犯了合掌的毛病。
总之,对对子和拟写对联这两种题型的设置方式欠妥,因为它们超越了现阶段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能力,使得考生不能有效答题,从而降低了高考命题的效度。
为了调查高考生对对子的实际能力,201 1年3月,我们曾在安徽省阜阳三所学校的高三学生中进行了对对子题测评活动,测评的题目从往年高考对对子题中选取。第一道题要求学生对出“学问藏今古”的下联(2004年浙江卷)。第二道题要求学生对出的“东风送暖大江南北风光好”的下联(2004年全国卷)。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答题的错误率颇高。错误类型主要有平仄不相对、语义不通、不对仗、下联尾字误用仄声、合掌等。
三、高考对联题设置的建议
为了了解高中语文教师对于高考对对子题的态度和认识,提出有关高考对联题设置方式的合理建议,我们又对安徽阜阳三所学校的60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实收的56份问卷来看:只有23.2%的语文教师对于对联较感兴趣或很感兴趣,而76.8%的语文教师对于对联没有兴趣或兴趣一般;只有1.8%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容易,26.7%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难度一般,而71.5%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较难或很难。尽管如此,仍然有67.9%的语文教师提倡高考出对联题,但在题型设置上,87.5%的语文教师主张出对联选择题或排序题。另,关于考生不能有效完成高考对对子题的原因,语文教师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四点:一、传统文化出现断层。新中国成立后,对联、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学样式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被淡化或边缘化,学生不了解或把握不住对联的基本特征。二、对对子与语法知识密不可分,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语法知识逐渐淡出中学语文教材,考试不考,教师不教。三、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少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达不到对对子的能力要求。四、即使高考或日常测试出了对对子题,阅卷老师往往并不严格按照对联题的要求判卷,使得对对子题的区分度并不大,结果削弱了广大师生进行对对子训练的动力。
笔者对高考对联题的设置建议如下:一、因为对联题涉及对联专业知识,出题时应请对联专家把关,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二、命题要遵循对联的内在的规定性,虽然平仄可以适当放宽,但不可以不考虑平仄。三、对对子题超出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水平,现阶段高考对联题的设置最好是以选择题或排序题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