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的绘画创作能力是儿童表达儿童世界的一个窗口,它创作的内容表达了儿童对世界的感受和创造的能力,儿童感受世界是基于兴趣点的反应,也在表达过程中展示了更高层次创造性思维的审美体现。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美学意识方面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并且最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培育他们的基础判断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从而达到由始到终的创作提升。本文依据学生在每个年龄阶段的个性特点,为培养出优秀的创作能力内涵,总结了几点体会,包括:了解干扰妨碍儿童创作活动的因素;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目标兴趣的重点培养;加强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对儿童的绘画创作的感染力。
【关键词】培养创作;儿童;绘画;能力内涵
对于儿童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儿童绘画创作的培养,它的审美是基于兴趣又高于兴趣的更高层次思维,这种属于创造性思维。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有其独特性,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方面。因此,在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的教师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培养了想象力、创作力。那么,究竟怎么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去很好的培养出儿童的创作性的能力呢?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应该去反思的问题,它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话题。
一、妨碍儿童创作活动的因素
画画的基本工具,是笔。儿童从实实在在的握住一支笔,将它的兴趣点集中到这只笔上,然后不断的画,画在手上、身上、地上或者甚至于墙上……通过这些留下的痕迹,我们随处可见他们对绘画的渴望,很多儿童是画画伴随着他们不断的成长,但也有部分儿童却是因为兴趣越来越淡,本来很喜欢,画着画着因为兴趣点的转移或者引导不够,到后面就不想画了,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分析,觉得干扰妨碍儿童创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幼儿时期,儿童涂鸦这种行为就常不被家长理解,认为儿童涂鸦就是瞎闹胡闹,涂鸦不仅搞脏了衣服、手脚和环境,导致家长不厌其烦,致使家长打骂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儿童在幼儿时已经慢慢的失去了对画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老师和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和需求,如果缺乏认识,便不能以提示来激发儿童;很多家长过分挑剔儿童的画画,有的甚至过早下结论,说孩子没有画画的天分,从而是儿童对画画丧失了自信,更扼杀了他们对画画的兴趣。
3.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儿童必须学画画。这样反而会让儿童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因为儿童还处于他律阶段,能够持续做好一件事的时间很短,如果硬性规定他们去画画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对立情绪。
二、注重儿童绘画创作过程中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去调动,让儿童乐于学。
1.在观察中培养兴趣
良好的观察力是绘画创作能力内涵的基础,也是小学美术课教学的目的之一。“会看”是我在美术课上强调学生要学习的技能。因为只有通过观察感悟,触动情感,才会激发创作的欲望。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对生活有所发现,通过观察才会发现事与物的本质及内涵。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儿童对观察物和事都是易流于表面,他们可能只是看到地上蚂蚁排队在爬走,没有留意看蚂蚁在忙些什么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多引导儿童深入看看事情的经过以及事物的细节。透过观察了解身边人和物的变化。例如,七星瓢虫到底是七个星还是九个星,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找到七星瓢虫的同学,你发现其他小动物没有?儿童通过观察得到的知识记得最牢。当观察变成学习习惯之后,就很容易激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观察到的素材进行绘画练习的兴趣。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能很好的培养儿童的绘画创作能力。
2.在想象中培养兴趣
儿童的想象力丰富且奇特,每次课堂作业,我都会发现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画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知道引导学生的想象是老师的重要任务,怎么引导是一个大问题。例如,一次课上,我在黑板上随意画个圆圈,准备接着说话时,学生还没有等我说话,有一个学生说:“看,老师在画西瓜。”“不是,老师在画蛋糕。”还有学生在说:“气球、鸡蛋、篮球、足球、车轮,不是,是会发光的飞碟等等。”原本我想打断孩子们的说话声,但转念一想,这些答案都没错啊,于是我便积极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说出更多的答案。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我还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增加了一个环节,让孩子在自己想象下画出来的圆圈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尽情发挥。画完后还要孩子给添加上情景,把画面变成一个小故事,最后把故事说出来。正是因为我没有抹杀掉孩子的想象力,才很好地把儿童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
三、引导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成长的关键。但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个方面,更多的问道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绘画的天赋。其实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紧紧依靠天赋发展的天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调查表明,所谓超常儿童,他们的共同特点包括了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强,有突出的好奇心、好胜心和坚持性。而这些共同特点并不是会始终伴随着孩子的,只能通过不断培养得到发展。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儿童通过创作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
在我的美术兴趣小组有个小男生,别看他年龄虽小,却很有个性,不但有主见,思维能力强,还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从小就喜欢画画,有很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画车,他画各种各样的车,每升一个年级,他的车就跟着有一个阶段性的进步。他所画的画好像都在叙述着一个故事,构图简洁明了,表现了很强的概括能力。但他的脾气很古怪,有时还很固执很任性,他的画就像他的脾气一样,时好时坏。有一时期我布置的人物画他不画,说他画人物画得不好,就是不动笔,着实让我大伤脑筋。后来有一次绘画比赛,我负责选人,这个家伙也想参加,的确这个选材来说,他是不二人选。思索良久,我让他参加了。我了解到他对他奶奶练气功很感兴趣,于是我建议他围绕这個题材引导他画,结果他果然画出了几幅很生动的人物创作。因此,对于个性强的儿童,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去怎样做,要根据他们的问题进行疏导,指导他们如何去进行绘画创作。
四、利用电教手段提升儿童的绘画创作能力
新课标要求下的儿童美术课的教与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电教手段去反应美术教学过程,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调动儿童学习绘画的兴趣,一方面还可以更好的启发儿童的想象能力。例如,每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通过现代多媒体的展示,我们通过声、形、色等很好地体现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得到创作启发,在什么样的生活中收获体验,从而学生很快能体会一些优秀作品的本质和内涵。通过多媒体教学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了解感性材料和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美术课堂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老师能很好的把握课中的重点、难点解决方法,注重让学生去发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美术课堂中体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该是学生多做、多画的时间,老师不能占用,该是老师讲的话,老师一定要讲到、讲明。那多媒体就能帮老师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我们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和模仿,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老师不占用学生时间,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和学生交流。学生的某些奇思怪想,老师也可以直接发现,也能更好地知道孩子的想法。当学生从说教课解脱出来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创作能力更是威力不小,学生通过多媒体找资料和学习,更是积累不少见闻,最终把这种见闻变成他们创作的能力。
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充满着幻想,他们的许多想法都是带有创新色彩的。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去体现儿童的创造性,这就需要老师用“发展的眼光”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实现有效教育。将美的思想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从而有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南国晓.浅谈儿童时期美术教育的价值及科学规律[J].集宁师专学报,2003(06).
【关键词】培养创作;儿童;绘画;能力内涵
对于儿童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儿童绘画创作的培养,它的审美是基于兴趣又高于兴趣的更高层次思维,这种属于创造性思维。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有其独特性,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方面。因此,在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的教师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一步培养了想象力、创作力。那么,究竟怎么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去很好的培养出儿童的创作性的能力呢?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美术老师应该去反思的问题,它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话题。
一、妨碍儿童创作活动的因素
画画的基本工具,是笔。儿童从实实在在的握住一支笔,将它的兴趣点集中到这只笔上,然后不断的画,画在手上、身上、地上或者甚至于墙上……通过这些留下的痕迹,我们随处可见他们对绘画的渴望,很多儿童是画画伴随着他们不断的成长,但也有部分儿童却是因为兴趣越来越淡,本来很喜欢,画着画着因为兴趣点的转移或者引导不够,到后面就不想画了,根据我们掌握的信息分析,觉得干扰妨碍儿童创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幼儿时期,儿童涂鸦这种行为就常不被家长理解,认为儿童涂鸦就是瞎闹胡闹,涂鸦不仅搞脏了衣服、手脚和环境,导致家长不厌其烦,致使家长打骂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儿童在幼儿时已经慢慢的失去了对画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老师和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和需求,如果缺乏认识,便不能以提示来激发儿童;很多家长过分挑剔儿童的画画,有的甚至过早下结论,说孩子没有画画的天分,从而是儿童对画画丧失了自信,更扼杀了他们对画画的兴趣。
3.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儿童必须学画画。这样反而会让儿童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因为儿童还处于他律阶段,能够持续做好一件事的时间很短,如果硬性规定他们去画画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对立情绪。
二、注重儿童绘画创作过程中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去调动,让儿童乐于学。
1.在观察中培养兴趣
良好的观察力是绘画创作能力内涵的基础,也是小学美术课教学的目的之一。“会看”是我在美术课上强调学生要学习的技能。因为只有通过观察感悟,触动情感,才会激发创作的欲望。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对生活有所发现,通过观察才会发现事与物的本质及内涵。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儿童对观察物和事都是易流于表面,他们可能只是看到地上蚂蚁排队在爬走,没有留意看蚂蚁在忙些什么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多引导儿童深入看看事情的经过以及事物的细节。透过观察了解身边人和物的变化。例如,七星瓢虫到底是七个星还是九个星,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没有找到七星瓢虫的同学,你发现其他小动物没有?儿童通过观察得到的知识记得最牢。当观察变成学习习惯之后,就很容易激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观察到的素材进行绘画练习的兴趣。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能很好的培养儿童的绘画创作能力。
2.在想象中培养兴趣
儿童的想象力丰富且奇特,每次课堂作业,我都会发现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画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知道引导学生的想象是老师的重要任务,怎么引导是一个大问题。例如,一次课上,我在黑板上随意画个圆圈,准备接着说话时,学生还没有等我说话,有一个学生说:“看,老师在画西瓜。”“不是,老师在画蛋糕。”还有学生在说:“气球、鸡蛋、篮球、足球、车轮,不是,是会发光的飞碟等等。”原本我想打断孩子们的说话声,但转念一想,这些答案都没错啊,于是我便积极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说出更多的答案。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我还临时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增加了一个环节,让孩子在自己想象下画出来的圆圈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尽情发挥。画完后还要孩子给添加上情景,把画面变成一个小故事,最后把故事说出来。正是因为我没有抹杀掉孩子的想象力,才很好地把儿童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
三、引导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成长的关键。但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个方面,更多的问道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否有绘画的天赋。其实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紧紧依靠天赋发展的天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心理学家调查表明,所谓超常儿童,他们的共同特点包括了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强,有突出的好奇心、好胜心和坚持性。而这些共同特点并不是会始终伴随着孩子的,只能通过不断培养得到发展。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儿童通过创作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
在我的美术兴趣小组有个小男生,别看他年龄虽小,却很有个性,不但有主见,思维能力强,还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从小就喜欢画画,有很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画车,他画各种各样的车,每升一个年级,他的车就跟着有一个阶段性的进步。他所画的画好像都在叙述着一个故事,构图简洁明了,表现了很强的概括能力。但他的脾气很古怪,有时还很固执很任性,他的画就像他的脾气一样,时好时坏。有一时期我布置的人物画他不画,说他画人物画得不好,就是不动笔,着实让我大伤脑筋。后来有一次绘画比赛,我负责选人,这个家伙也想参加,的确这个选材来说,他是不二人选。思索良久,我让他参加了。我了解到他对他奶奶练气功很感兴趣,于是我建议他围绕这個题材引导他画,结果他果然画出了几幅很生动的人物创作。因此,对于个性强的儿童,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去怎样做,要根据他们的问题进行疏导,指导他们如何去进行绘画创作。
四、利用电教手段提升儿童的绘画创作能力
新课标要求下的儿童美术课的教与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电教手段去反应美术教学过程,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调动儿童学习绘画的兴趣,一方面还可以更好的启发儿童的想象能力。例如,每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通过现代多媒体的展示,我们通过声、形、色等很好地体现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得到创作启发,在什么样的生活中收获体验,从而学生很快能体会一些优秀作品的本质和内涵。通过多媒体教学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了解感性材料和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美术课堂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老师能很好的把握课中的重点、难点解决方法,注重让学生去发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美术课堂中体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该是学生多做、多画的时间,老师不能占用,该是老师讲的话,老师一定要讲到、讲明。那多媒体就能帮老师解决学生看不清或不明白的操作过程,我们可以多次重复播放,消除学生畏惧情绪,使学生明确、自信、愉快地理解和模仿,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老师不占用学生时间,也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和学生交流。学生的某些奇思怪想,老师也可以直接发现,也能更好地知道孩子的想法。当学生从说教课解脱出来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创作能力更是威力不小,学生通过多媒体找资料和学习,更是积累不少见闻,最终把这种见闻变成他们创作的能力。
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充满着幻想,他们的许多想法都是带有创新色彩的。但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去体现儿童的创造性,这就需要老师用“发展的眼光”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实现有效教育。将美的思想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从而有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南国晓.浅谈儿童时期美术教育的价值及科学规律[J].集宁师专学报,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