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的难度其实还是很高的。因为应用题它本身的趣味性不高,而且解题思路有一定的模式,所以可以实际应用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这样下去,不仅仅会让学生对应用题的解决产生恐惧的心理,还会使他们不喜欢对数学的学习,这样就会大大的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
先做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有着很大的难度,也是现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感觉到很困难,老师也会觉得很沮丧。这样长久下来,不仅仅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彻底失去兴趣,还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过也只能治标不治本。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简单的分析一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
很多的教育现象都证明,如果老师能够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就可以让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更需要老师创设相关的情境。例如老师在学习“按比例分配”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如一个农场里面有100公顷的土地,打算在里面播种60顷的豆子还有40顷的大米。那么请问,豆子和大米的种植面积,都占土地的几分之几?那它们的比例又是多少呢?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多多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回答问题,而老师使用的大米还有豆子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就可以接触到的东西,他们回答起来也是很容易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技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解题喜欢,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率的完成各种应用题。如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做题前先在稿纸上写答案的习惯。这样不仅仅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做题的有效性,还可以保持卷面的整洁。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技巧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有很多种类型,如果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那么应对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例如在下面这道题目中,说小朋和小友两个人开着车同时从ab两个地方出发,相向而行。结果两个人在距离中点三千米的地方碰到了一起。已经知道的是,小朋想要独立的走完整个路程需要40分钟,而小友需要50分钟。那么怎么能知道这段路多长呢?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学生一定要先设一个x,小朋的速度用一个带有x的数字表示,小友也是同样,最后在进行相关的推理运算就可以得出答案。其实这个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的,因为他们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情況。那么老师就可以用图像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解释。用画画的这种方式也把这样一个抽象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具体的问题。这样不仅仅方便学生理解,还可以更好的减小学生做题时候的错误率,减小了他们做错的几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题解题思维
(一)摆脱固定的思维方式
小学生遇到很多的应用题之后,就会产生固定的解题思维。这个时候就特别希望老师去进行点拨,让他们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进行思考。例如小明仔进行期末考试的时候,三门主要学科的分数是76分,不过当它的生物成绩发下来之后,他的平均分就升高了三分。那么请问小明的生物成绩是多少?其实在传统的解题方法中,只需要假设知道生物成绩,相减就可以求出来。不过学生这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那么就是先假设知道生物成绩是76分,也就是说小明的平均分是不会上升的。不过既然上升了三分,那么就要在整体上加上三分,四门学科也就是十二分。所以小明生物的成绩就是76分加上12分,再减去88分。所以在学生进行解题的时候,老师一定问采用多样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促进他们的成长。
(二)面对特殊的应用题,使用整体思想
面对一些特殊的应用题,如果还用常规的思考方法,那么很有可能就走到了瓶颈。那么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从整体来看待这个问题,也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关键点,进行解题。例如在解下面这道题的时候,说有五位的数字,它的平均数是八,不过将其中一个数改动成十二,那么就会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字,它的平均数就变成了十。那么请问改动了哪个数字?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去找回原来的数字到底是多少,其实这样是得不出结果来的。只有从整体上来看,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也就是8*5=40,这是五个数字的总数。再由5*10=50就可以知道原来的数字是增加了10的,再用12-10=2,那么就可以知道改动的那个数字是2。
(三)灵活的应对,不局限于已经知道的题型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不要局限于题型,而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应对的能力。对这种类型的题目进行集合系统的训练,从而一根他们的数学能力。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扩大题目,缩小题目,拆分题目的方法,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加巧妙的进行回答应用题。例如在解决下面这道题的时候,说有ab两个工厂,一共需要加工810个小零件,如果a单独来需要十五天,而b单独来需要十天。那么请问如果两个同时,一共需要多少时间。在一般的做法中,需要先求出ab每天的工作量,再计算他们在一起的工作量,这样就可以算出最后的结果。不过如果有了老师的点拨,那么学生也可以这样进行解决,那就是其实b的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于a一天半的工作量,他们俩一起工作也就相当于b自己干了两天半。所以也就是b在十五天里面就可以完成两个人的工作量,所以就需要15÷2.5=6(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老师只有更好的利用现在有的教学资源,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途径,从而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虽然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只要不断的去探索,一定找出最适合它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荣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探析[J].初等教育,2016(8).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
先做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有着很大的难度,也是现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感觉到很困难,老师也会觉得很沮丧。这样长久下来,不仅仅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彻底失去兴趣,还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只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过也只能治标不治本。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简单的分析一下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
很多的教育现象都证明,如果老师能够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就可以让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更需要老师创设相关的情境。例如老师在学习“按比例分配”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如一个农场里面有100公顷的土地,打算在里面播种60顷的豆子还有40顷的大米。那么请问,豆子和大米的种植面积,都占土地的几分之几?那它们的比例又是多少呢?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多多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回答问题,而老师使用的大米还有豆子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就可以接触到的东西,他们回答起来也是很容易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技巧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解题喜欢,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率的完成各种应用题。如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做题前先在稿纸上写答案的习惯。这样不仅仅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做题的有效性,还可以保持卷面的整洁。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技巧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有很多种类型,如果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那么应对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例如在下面这道题目中,说小朋和小友两个人开着车同时从ab两个地方出发,相向而行。结果两个人在距离中点三千米的地方碰到了一起。已经知道的是,小朋想要独立的走完整个路程需要40分钟,而小友需要50分钟。那么怎么能知道这段路多长呢?按照一般的解题思路,学生一定要先设一个x,小朋的速度用一个带有x的数字表示,小友也是同样,最后在进行相关的推理运算就可以得出答案。其实这个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很抽象的,因为他们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情況。那么老师就可以用图像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解释。用画画的这种方式也把这样一个抽象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具体的问题。这样不仅仅方便学生理解,还可以更好的减小学生做题时候的错误率,减小了他们做错的几率。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题解题思维
(一)摆脱固定的思维方式
小学生遇到很多的应用题之后,就会产生固定的解题思维。这个时候就特别希望老师去进行点拨,让他们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进行思考。例如小明仔进行期末考试的时候,三门主要学科的分数是76分,不过当它的生物成绩发下来之后,他的平均分就升高了三分。那么请问小明的生物成绩是多少?其实在传统的解题方法中,只需要假设知道生物成绩,相减就可以求出来。不过学生这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那么就是先假设知道生物成绩是76分,也就是说小明的平均分是不会上升的。不过既然上升了三分,那么就要在整体上加上三分,四门学科也就是十二分。所以小明生物的成绩就是76分加上12分,再减去88分。所以在学生进行解题的时候,老师一定问采用多样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促进他们的成长。
(二)面对特殊的应用题,使用整体思想
面对一些特殊的应用题,如果还用常规的思考方法,那么很有可能就走到了瓶颈。那么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从整体来看待这个问题,也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关键点,进行解题。例如在解下面这道题的时候,说有五位的数字,它的平均数是八,不过将其中一个数改动成十二,那么就会得到一个新的五位数字,它的平均数就变成了十。那么请问改动了哪个数字?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去找回原来的数字到底是多少,其实这样是得不出结果来的。只有从整体上来看,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也就是8*5=40,这是五个数字的总数。再由5*10=50就可以知道原来的数字是增加了10的,再用12-10=2,那么就可以知道改动的那个数字是2。
(三)灵活的应对,不局限于已经知道的题型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不要局限于题型,而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应对的能力。对这种类型的题目进行集合系统的训练,从而一根他们的数学能力。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老师可以使用一些扩大题目,缩小题目,拆分题目的方法,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加巧妙的进行回答应用题。例如在解决下面这道题的时候,说有ab两个工厂,一共需要加工810个小零件,如果a单独来需要十五天,而b单独来需要十天。那么请问如果两个同时,一共需要多少时间。在一般的做法中,需要先求出ab每天的工作量,再计算他们在一起的工作量,这样就可以算出最后的结果。不过如果有了老师的点拨,那么学生也可以这样进行解决,那就是其实b的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于a一天半的工作量,他们俩一起工作也就相当于b自己干了两天半。所以也就是b在十五天里面就可以完成两个人的工作量,所以就需要15÷2.5=6(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老师只有更好的利用现在有的教学资源,更加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途径,从而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虽然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不过只要不断的去探索,一定找出最适合它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荣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探析[J].初等教育,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