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思维 增长智慧 引领成长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而数学知识本身又较为抽象和乏味,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讲解,学生的数学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因此,运用游戏的方式,把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而且让他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中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实现寓教于乐。
  一、激情引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爱因斯坦曾言:“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显然,数学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具有诱惑和魅力的。它不仅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愉悦性、自主性、趣味性等特征。在游戏活动中,参与者不会再产生诸如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例如,笔者在讲解“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就通过选题目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先利用FLASH内置的随机函数功能,设计了若干道选择题。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次游戏都由组内一名成员选择题号,在出示相关的计算题目后,由全班学生们进行抢答,抢答者如果口算无误即为该组得1分。如4 4 4、7 7 7 7、9 9 9 9 9等题目一出示,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大家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在思考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乘法的口诀。
  二、启迪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
  思维是数学的核心,想象是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游戏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形象直观的视觉冲击,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拼图游戏,引导学生先将剪好的一些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涂上颜色,然后用这些图形拼出各种实物图或图案。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要通过想象构图,拼出图案后又要通过想象把图案化为具体事物。这种拼图活动自由度大,可以充分发挥“小设计师”的想象力,又有审美价值,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好方法。因此,数学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为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引领成长,争做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
  数学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空间,它对于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而数学游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学会了团结与协作、竞争与谦让,克服了自我中心化,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笔者就以“商店购物”的数学游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学生完全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1元=10角、懂得兑换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提高游戏的真实性,笔者在课前准备了玩具狗、转笔刀、笔记本、钢笔、小音箱等实物,价格由“店主”(由几名学生扮演)自己定,将一些模拟纸币(各种面额)分发给学生,再找一些学生扮演顾客。通过现场购物,看哪些学生能够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并自己进行说明。
  为了提高小学生识别真伪人民币的能力,笔者还专门让学生编排了一个小品——《假币真情》,讲述几名小学生为了搜集贩卖假币的犯罪嫌疑人(由学生扮演)的犯罪证据而与其斗智勇,最终帮助孤寡老人刘大爷(由学生扮演)挽回经济损失并成功报警,将其绳之以法的感人故事。几名学生的诙谐演出,既惟妙惟肖,又生动活泼,而且在表演中还向大家讲解了真伪人民币的辨别方法,不时赢得大家的阵阵喝彩。
  著名数学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认为:“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的确,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的穿插游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增长智慧,学生也必然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数学知识,而他们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理性推进,一线教师在实践反思中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简洁、朴实、智慧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在扎实、有效上下工夫。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在引领学生探索知识、丰富心灵、提升思维含量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创境激思,引领数学思考  教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材料和背景信息。教师要创
瑜伽是使心灵、肉体和精神和谐统一的一种运动方式,即使身心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瑜伽是梵文“yoga”的译音,有和谐、统一、相应、结合之意。瑜伽通过内省,自控身心,外观世界,与万事万物相协调,以取得精神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瑜伽修习包含3个层次“静、净、境”:静——平静、平和、平等(静定的心思);净——洁净、清净(洁净的身体);境——入境、适境、立境(身心合一的过程)。瑜伽的真谛是净思,是一种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朝气蓬勃地成长着。“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活动单”导学是以“活动单”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检测反馈”练习,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实施活动方案后的延伸和继续,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一种必须的直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数
上网百度“简约”,更多内容指向的是人们生活的时尚潮流,或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文化倾向。简约主义的前身实际是减少主义,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下面就此原则,我也谈谈对小学数学简约课堂构建的一点看法。  一、减少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而且是一种自主发展。人的发展,就其根源来说,不是一个外在的规训或控制过程,而是一个内在的觉醒或成长过程。“教育是慢的艺术”、“终身学习伴
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及新一轮课改的纵深发展,更新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课堂的生命活力,让课堂成为每个儿童学习的舞台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从笔者参与学校调研听课情况来看,教师的放手让中高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增强,课堂中他们经由独立思考、小组学习、合作互动、汇报交流等活动充分地展示自己,获取知识,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都得到极大地提高。难道自主学习模式只
动手实践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广泛存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但当前很多操作活动有“形”无“质”,出现为操作而操作的现象:有的学生漫无目的地操作,秩序混乱,教师疲于应付;有的学生操作才刚刚开始却又草草收场,体验不够充分;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操作着学具,却将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脱节,让操作失去了本质。  学生缺乏
教师的教学作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若课堂中教师采用专制式教学作风,学生处于静止状态,这种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被压抑,长此以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缺失。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动静关系,既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思维,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呢?  1.注意提问中的动静关系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而培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但动手操作了,不表示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设阶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低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如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以简单的集体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