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网百度“简约”,更多内容指向的是人们生活的时尚潮流,或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文化倾向。简约主义的前身实际是减少主义,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下面就此原则,我也谈谈对小学数学简约课堂构建的一点看法。
一、减少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而且是一种自主发展。人的发展,就其根源来说,不是一个外在的规训或控制过程,而是一个内在的觉醒或成长过程。“教育是慢的艺术”、“终身学习伴随人的一生”,许多著名的企业家、艺术家,甚至学者,在学校成绩并不好,大器晚成者,自古有之。本来在一个班里,少部分优等生考90多分、100分;大部分中等生考70-80分;个别学困生考60分甚至不及格,这是正常的教育生态。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认识,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视野,就不会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就不会企图一节课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或挤占其他课的时间再搞题海大战。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点突出,每节课集中力量解决一至两个重点知识,教学过程无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目前一些教师唯恐顾此失彼,教学目标在设定和表述上存在着内容复杂化的倾向,目标设置繁多,漫无边际的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一堂课下来并没能很好地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可见,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因此,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且简明扼要。那么,何谓“简明扼要”,就是简洁、明确、集中,便于落实。我们要从整体上着眼,牢牢把握住学科教学总目标,并以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每一节课的目标都简洁、明确,操作性强一些,文字不能太多,最好结合教学内容写明每一个环节的目标。
二、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
观察一节常态课,单独看教师语言,就会发现好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不停地讲。教师都在讲什么?据调查,教师讲的内容中大约百分之六十都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内容或者已经明白的内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去听报告,如果人家讲的全是你已经明白的内容,我们是否有耐心听下去?想想我们的学生,他们不得不听,更不能走人,他们需要成年累月坐在教室,长此以往,养成了不愿意听课的习惯,甚至有逆反心理,并且形成恶性循环,逐渐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指教师的行为简约,就是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为: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强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意义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尊重和信任学生的“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又称“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默会知识的范例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它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比如眼光、鉴别力、趣味、技巧、创造力等)。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某些知识有意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留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寻找、发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格式塔心理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美即有缺陷的或空白的刺激物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主动和积极,说得多做得多,在问题导学、互帮共议、交流提高、检查反馈中,不断提升思维的品质,最终达到课堂的高效。
但是我们应注意简约不等于简单,那种上课“随便讲几句”,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由学习”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不合格的。
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做细致的全方位的考虑,如果学生重难点的内容没有交流出来,我们怎样引领学生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学生交流得不到位,我们怎样引领学生突破重难点?如果学生交流得比较深刻,我们怎样引领学生拓展延伸?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的理解,针对错误的理解我们怎样引导?如果学生总是交流得比较浅显,思维不能够深入应该怎样引领?因此教师备课时要重点备好上面几点。
同时因为教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课堂,关注每个学生,教师真正从过去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看着学生一些精彩的回答教师也能体验到引领的快乐。简约的课堂,不只是简单的课堂,更是高效的课堂。其背后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的思考。
三、减少教学手段及呈现的形式
有些课堂失去了教学的本性,如: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声光电”闪烁的数学课堂,综合得像个“大杂烩”的数学课堂,虽然课上热热闹闹,但课后学生却是一片迷茫!
听一些特级老师的课,我们会发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慨。他们的课堂,基本没有现代教育手段,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个“袋子里就能掏”的学习材料,就能把精彩的数学演绎出来。所以教学材料是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是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认为,“简约”的数学课堂选择学习材料、教学手段要经济。“经济”就是节约,教学也得精打细算,核算成本,看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要运用最“经济”的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经济”的手段并不排斥多媒体,不是说把课件挤出课堂,要当用则用,用得其所,明确两点:①课件的地位。课件只是用于课堂教学的一个零部件而已;②课件的使用原则: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只把嚼碎了的食物给婴儿吃,一定会让他丧失牙齿的咀嚼功能。
简约是返璞归真,是本色的教学,是摒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但简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减法”,而是来源于对教材的解读与加工,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与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认识。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简单,学生的学习就会非常轻松,也只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课堂,才会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还给学生,才会彻底解放学生。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才可能有“闲暇”去琢磨学生的所想所思,去关注学生的独特发现与另类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地“牵挂”课堂中的主人——我们的学生。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扎实有效的课堂,才是尽显生气、灵气的简约课堂。
(责编 金 铃)
一、减少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而且是一种自主发展。人的发展,就其根源来说,不是一个外在的规训或控制过程,而是一个内在的觉醒或成长过程。“教育是慢的艺术”、“终身学习伴随人的一生”,许多著名的企业家、艺术家,甚至学者,在学校成绩并不好,大器晚成者,自古有之。本来在一个班里,少部分优等生考90多分、100分;大部分中等生考70-80分;个别学困生考60分甚至不及格,这是正常的教育生态。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认识,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视野,就不会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就不会企图一节课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或挤占其他课的时间再搞题海大战。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点突出,每节课集中力量解决一至两个重点知识,教学过程无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目前一些教师唯恐顾此失彼,教学目标在设定和表述上存在着内容复杂化的倾向,目标设置繁多,漫无边际的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一堂课下来并没能很好地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可见,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因此,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且简明扼要。那么,何谓“简明扼要”,就是简洁、明确、集中,便于落实。我们要从整体上着眼,牢牢把握住学科教学总目标,并以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每一节课的目标都简洁、明确,操作性强一些,文字不能太多,最好结合教学内容写明每一个环节的目标。
二、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
观察一节常态课,单独看教师语言,就会发现好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不停地讲。教师都在讲什么?据调查,教师讲的内容中大约百分之六十都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内容或者已经明白的内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去听报告,如果人家讲的全是你已经明白的内容,我们是否有耐心听下去?想想我们的学生,他们不得不听,更不能走人,他们需要成年累月坐在教室,长此以往,养成了不愿意听课的习惯,甚至有逆反心理,并且形成恶性循环,逐渐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指教师的行为简约,就是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为: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强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意义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尊重和信任学生的“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又称“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默会知识的范例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它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比如眼光、鉴别力、趣味、技巧、创造力等)。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某些知识有意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留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寻找、发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格式塔心理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美即有缺陷的或空白的刺激物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主动和积极,说得多做得多,在问题导学、互帮共议、交流提高、检查反馈中,不断提升思维的品质,最终达到课堂的高效。
但是我们应注意简约不等于简单,那种上课“随便讲几句”,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由学习”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不合格的。
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做细致的全方位的考虑,如果学生重难点的内容没有交流出来,我们怎样引领学生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学生交流得不到位,我们怎样引领学生突破重难点?如果学生交流得比较深刻,我们怎样引领学生拓展延伸?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的理解,针对错误的理解我们怎样引导?如果学生总是交流得比较浅显,思维不能够深入应该怎样引领?因此教师备课时要重点备好上面几点。
同时因为教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课堂,关注每个学生,教师真正从过去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看着学生一些精彩的回答教师也能体验到引领的快乐。简约的课堂,不只是简单的课堂,更是高效的课堂。其背后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的思考。
三、减少教学手段及呈现的形式
有些课堂失去了教学的本性,如: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声光电”闪烁的数学课堂,综合得像个“大杂烩”的数学课堂,虽然课上热热闹闹,但课后学生却是一片迷茫!
听一些特级老师的课,我们会发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慨。他们的课堂,基本没有现代教育手段,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个“袋子里就能掏”的学习材料,就能把精彩的数学演绎出来。所以教学材料是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是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认为,“简约”的数学课堂选择学习材料、教学手段要经济。“经济”就是节约,教学也得精打细算,核算成本,看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要运用最“经济”的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经济”的手段并不排斥多媒体,不是说把课件挤出课堂,要当用则用,用得其所,明确两点:①课件的地位。课件只是用于课堂教学的一个零部件而已;②课件的使用原则: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只把嚼碎了的食物给婴儿吃,一定会让他丧失牙齿的咀嚼功能。
简约是返璞归真,是本色的教学,是摒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但简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减法”,而是来源于对教材的解读与加工,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与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认识。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简单,学生的学习就会非常轻松,也只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课堂,才会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还给学生,才会彻底解放学生。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才可能有“闲暇”去琢磨学生的所想所思,去关注学生的独特发现与另类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地“牵挂”课堂中的主人——我们的学生。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扎实有效的课堂,才是尽显生气、灵气的简约课堂。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