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的才是有效的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BILLGAT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网百度“简约”,更多内容指向的是人们生活的时尚潮流,或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文化倾向。简约主义的前身实际是减少主义,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下面就此原则,我也谈谈对小学数学简约课堂构建的一点看法。
  一、减少目标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而且是一种自主发展。人的发展,就其根源来说,不是一个外在的规训或控制过程,而是一个内在的觉醒或成长过程。“教育是慢的艺术”、“终身学习伴随人的一生”,许多著名的企业家、艺术家,甚至学者,在学校成绩并不好,大器晚成者,自古有之。本来在一个班里,少部分优等生考90多分、100分;大部分中等生考70-80分;个别学困生考60分甚至不及格,这是正常的教育生态。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认识,有了这样的心态和视野,就不会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就不会企图一节课就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或挤占其他课的时间再搞题海大战。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点突出,每节课集中力量解决一至两个重点知识,教学过程无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目前一些教师唯恐顾此失彼,教学目标在设定和表述上存在着内容复杂化的倾向,目标设置繁多,漫无边际的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一堂课下来并没能很好地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可见,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因此,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且简明扼要。那么,何谓“简明扼要”,就是简洁、明确、集中,便于落实。我们要从整体上着眼,牢牢把握住学科教学总目标,并以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每一节课的目标都简洁、明确,操作性强一些,文字不能太多,最好结合教学内容写明每一个环节的目标。
  二、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
  观察一节常态课,单独看教师语言,就会发现好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不停地讲。教师都在讲什么?据调查,教师讲的内容中大约百分之六十都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内容或者已经明白的内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去听报告,如果人家讲的全是你已经明白的内容,我们是否有耐心听下去?想想我们的学生,他们不得不听,更不能走人,他们需要成年累月坐在教室,长此以往,养成了不愿意听课的习惯,甚至有逆反心理,并且形成恶性循环,逐渐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指教师的行为简约,就是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为: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强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意义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尊重和信任学生的“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又称“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默会知识的范例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它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比如眼光、鉴别力、趣味、技巧、创造力等)。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某些知识有意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留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寻找、发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格式塔心理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美即有缺陷的或空白的刺激物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改变它们,使之成为完美结构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进取、追求、充满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主动和积极,说得多做得多,在问题导学、互帮共议、交流提高、检查反馈中,不断提升思维的品质,最终达到课堂的高效。
  但是我们应注意简约不等于简单,那种上课“随便讲几句”,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由学习”的课堂是低效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不合格的。
  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做细致的全方位的考虑,如果学生重难点的内容没有交流出来,我们怎样引领学生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果学生交流得不到位,我们怎样引领学生突破重难点?如果学生交流得比较深刻,我们怎样引领学生拓展延伸?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的理解,针对错误的理解我们怎样引导?如果学生总是交流得比较浅显,思维不能够深入应该怎样引领?因此教师备课时要重点备好上面几点。
  同时因为教师说得少了,学生说得多了。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课堂,关注每个学生,教师真正从过去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看着学生一些精彩的回答教师也能体验到引领的快乐。简约的课堂,不只是简单的课堂,更是高效的课堂。其背后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如何学习的思考。
  三、减少教学手段及呈现的形式
  有些课堂失去了教学的本性,如: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声光电”闪烁的数学课堂,综合得像个“大杂烩”的数学课堂,虽然课上热热闹闹,但课后学生却是一片迷茫!
  听一些特级老师的课,我们会发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慨。他们的课堂,基本没有现代教育手段,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个“袋子里就能掏”的学习材料,就能把精彩的数学演绎出来。所以教学材料是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是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认为,“简约”的数学课堂选择学习材料、教学手段要经济。“经济”就是节约,教学也得精打细算,核算成本,看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要运用最“经济”的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最“经济”的手段并不排斥多媒体,不是说把课件挤出课堂,要当用则用,用得其所,明确两点:①课件的地位。课件只是用于课堂教学的一个零部件而已;②课件的使用原则: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让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只把嚼碎了的食物给婴儿吃,一定会让他丧失牙齿的咀嚼功能。
  简约是返璞归真,是本色的教学,是摒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但简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减法”,而是来源于对教材的解读与加工,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于教师丰厚的修养与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认识。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简单,学生的学习就会非常轻松,也只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简约求实的课堂,才会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还给学生,才会彻底解放学生。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才可能有“闲暇”去琢磨学生的所想所思,去关注学生的独特发现与另类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地“牵挂”课堂中的主人——我们的学生。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扎实有效的课堂,才是尽显生气、灵气的简约课堂。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徐老师执教“烙饼问题”一课,以其扎实的教学功底、富有创意的设计与极富魅力的教风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生动地诠释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育内涵。下面,我对这节课中的一些教学片断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反思,与大家共赏。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在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那么如何将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甚至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呢?  一、“将信将疑”→“顺水推舟”  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四种长度的小棒,分别是10cm、6cm、5cm、4cm,让学生从中
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受到学生的兴趣、情感、注意力、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取大量机械、重复练习的方法,使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从而使计算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教学片断:  学校要在直径10米的圆形花坛外铺一条水泥路,水泥路的宽为1米,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我行间巡视。学生们都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所谓数感,就是对数的意义和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敏锐的感悟和驾驭能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作探究性的思考。  一、通过生活体验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说明数感的培养离不开现实的生活。在教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无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一直孜孜以求,探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一、以趣激情,以情蕴新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忽略了数学的生活特性,只顾纸上谈兵,造成学生听课如同嚼蜡。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善于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场
随着课程改革的理性推进,一线教师在实践反思中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中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简洁、朴实、智慧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在扎实、有效上下工夫。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在引领学生探索知识、丰富心灵、提升思维含量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创境激思,引领数学思考  教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材料和背景信息。教师要创
瑜伽是使心灵、肉体和精神和谐统一的一种运动方式,即使身心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瑜伽是梵文“yoga”的译音,有和谐、统一、相应、结合之意。瑜伽通过内省,自控身心,外观世界,与万事万物相协调,以取得精神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瑜伽修习包含3个层次“静、净、境”:静——平静、平和、平等(静定的心思);净——洁净、清净(洁净的身体);境——入境、适境、立境(身心合一的过程)。瑜伽的真谛是净思,是一种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活动单”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朝气蓬勃地成长着。“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活动单”导学是以“活动单”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检测反馈”练习,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实施活动方案后的延伸和继续,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一种必须的直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