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设阶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低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如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不善于启发学生;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忽视学生的提问……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特别是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提问要做到有的放矢,让提问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1:此“数”与彼“树”
例如,教学“认识8”一课时,为突出新意,教师一上课便在柔美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将双手交叉上举,做出数字8的样子。
师:你们看,这像什么数(树)?
生:像杨树、梨树、榕树……
师:看我的双手弯弯曲曲,像什么数?(着急地)不是指“树”,而是指“数”。(生茫然)
师:想想我们前几节课学过什么数?猜猜今天要学什么数?
……
分析:有的放矢,提问要有“学科的味道”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成人的学科意识,在生动的形象和教师语言提示面前,他们不能准确地判断:数学课学的是“数”,而不是“树”!为了象形而创新,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创设的情境本身无可厚非,但未经考究的不恰当提问,带来了歧义,将数学课堂的“数学味道”变得全无。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必须有“数学的味道”,否则,学生的反馈将是无范围的发散,教师很可能被学生漫无目的的“意识流”所牵引,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如果一开始将问题设计成“前几节课我们学过哪些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数。看看老师的手形,像哪一个数”,这样的问题指向明确,能避免不必要的折腾。
案例2:“还有吗?”
例如,教学“认识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创设“我们去旅游”的情境,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如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生3: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4:我不同意。
(学生们开始争论起来,时间长达5分钟,教师数次喊叫后才停)
分析:有的放矢,提问要适可而止
教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境,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境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就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生1已经讲到关键处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变成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教师的提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提问的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引导。
案例3:抓住重点,连续突破
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师出示如下6道题,请学生计算,并看谁算得快。
12 15= 15 12=
500 300= 300 500=
30 20= 20 30=
师:××同学算得最快,你能说说是怎样算的吗?
生1:我只算了左边3道,结果是27、800、50。因为左右两边算式的两个加数只交换了位置,所以它们的结果相等。
师:其他同学呢?
生2:我是一道一道算的。
师:既然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相等,那我们就可以把左右两边的算式连起来。
(师板书:12 15=15 12,500 300=300 500,30 20=20 30)
师:仔细观察以上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你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吗?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师: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两个加数呢?
生3:可以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即a b=b a。
生4: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师:你说得对。一般情况下,用a和b两个字母表示这两个加数。
师:这就是加法的一条运算定律,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生:加法交换律。
……
分析:有的放矢,提问要“箭箭穿心”
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像连珠炮似的射向学生,问题多且散,使得学生不能静心思考和交流,效果反而不佳。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连续提问,层层深入,容量大、定位准,既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又达到了“精问”和促“深思”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即时反馈的一种方式。“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提问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责编 杜 华)
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低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如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问题提出后,急于求答,不善于启发学生;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忽视学生的提问……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特别是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提问要做到有的放矢,让提问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案例1:此“数”与彼“树”
例如,教学“认识8”一课时,为突出新意,教师一上课便在柔美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将双手交叉上举,做出数字8的样子。
师:你们看,这像什么数(树)?
生:像杨树、梨树、榕树……
师:看我的双手弯弯曲曲,像什么数?(着急地)不是指“树”,而是指“数”。(生茫然)
师:想想我们前几节课学过什么数?猜猜今天要学什么数?
……
分析:有的放矢,提问要有“学科的味道”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成人的学科意识,在生动的形象和教师语言提示面前,他们不能准确地判断:数学课学的是“数”,而不是“树”!为了象形而创新,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创设的情境本身无可厚非,但未经考究的不恰当提问,带来了歧义,将数学课堂的“数学味道”变得全无。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必须有“数学的味道”,否则,学生的反馈将是无范围的发散,教师很可能被学生漫无目的的“意识流”所牵引,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如果一开始将问题设计成“前几节课我们学过哪些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数。看看老师的手形,像哪一个数”,这样的问题指向明确,能避免不必要的折腾。
案例2:“还有吗?”
例如,教学“认识角”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创设“我们去旅游”的情境,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如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生3:转弯指示牌表示……限速警示牌表示……
生4:我不同意。
(学生们开始争论起来,时间长达5分钟,教师数次喊叫后才停)
分析:有的放矢,提问要适可而止
教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境,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境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就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生1已经讲到关键处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变成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教师的提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提问的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引导。
案例3:抓住重点,连续突破
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师出示如下6道题,请学生计算,并看谁算得快。
12 15= 15 12=
500 300= 300 500=
30 20= 20 30=
师:××同学算得最快,你能说说是怎样算的吗?
生1:我只算了左边3道,结果是27、800、50。因为左右两边算式的两个加数只交换了位置,所以它们的结果相等。
师:其他同学呢?
生2:我是一道一道算的。
师:既然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相等,那我们就可以把左右两边的算式连起来。
(师板书:12 15=15 12,500 300=300 500,30 20=20 30)
师:仔细观察以上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你能举出像这样的例子吗?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师: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两个加数呢?
生3:可以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加数,即a b=b a。
生4: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
师:你说得对。一般情况下,用a和b两个字母表示这两个加数。
师:这就是加法的一条运算定律,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生:加法交换律。
……
分析:有的放矢,提问要“箭箭穿心”
如果教师的课堂提问像连珠炮似的射向学生,问题多且散,使得学生不能静心思考和交流,效果反而不佳。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连续提问,层层深入,容量大、定位准,既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又达到了“精问”和促“深思”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即时反馈的一种方式。“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让课堂提问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