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之处探真情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ylovez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却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作者的娓娓诉说中,父母之间相濡以沫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渐渐展开。粗粗一读,那平淡无奇的话语似乎很难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便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在那簇茉莉花散发出的“缕缕幽香”中。因为这一切的情,一切的爱都浸润在一个又一个不经意便会忽略的细节之中: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是细节在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夫妻之间的情与爱,而作者也用了极为细腻的笔触描述着这点点滴滴。细节是整个人物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爱如茉莉》就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你看,那简单、平淡的动作和话语,那淡淡的神情,都有如一朵朵茉莉幽幽绽放,最终产生爱如茉莉、文如茉莉的艺术效果。因此,本课教学的基本策略应当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行为细节和文本的语言细节,在对这些细节的反复玩味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
  为此,我在教学这课时,处处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关注人物的行为细节和文本的语言细节,去探寻流淌在细节中的那份如茉莉般的真爱。
  一、关注人物的行为细节
  文中人物的行为细节不外乎妈妈和爸爸两人的语言、动作细节。
  (一)妈妈的行为细节
  1.语言细节
  文中妈妈的语言不多,但透过看似平淡的语言细节,无不透出对爸爸的一片真情,关注了这样的细节,对于妈妈所说的“爱如茉莉”就不难理解了。如文章6、7自然段有这样一段对话: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爸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把“虚弱”与话的内容联系起来看,这段话的潜在含义就体现出来了:妈妈在极其虚弱的情况下,想的不是自己,却是爸爸出差回来吃不上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该如何补救。再读这段,我们还依稀听得“弦外之音”:多么挚爱妻子的丈夫,以至于知道妻子住院而“吃不下”,于是从妈妈这句深知丈夫的话里,我们又遐想:平静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丈夫有多少次的“吃不下”?一个“虚弱”,一句“记住”,于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中折射出的是妈妈对爸爸的体贴入微,对爸爸的了如指掌。
  2.动作细节
  “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
  这笑,分明是幸福的笑,有了爸爸的细心照顾,病着也是幸福的、快乐的。
  “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
  这笑分明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难以自禁的笑,被爱是幸福的,施爱更是幸福的。
  (二)爸爸的行为细节
  1.语言细节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在这篇文章中的语言不多,但透过这寥寥数字,却能让我们感受到爸爸对妈妈无处不在的那份真爱,为了能照顾好妈妈,一个晚上都握着妈妈的手睡觉,这份爱真真实实地握在了爸爸的手心里。
  2.动作细节
  第7自然段这样写道:“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透过“直奔”,我们读出的是爸爸的心急如焚,读出的是爸爸不顾刚出差回家的疲惫而一心牵挂妈妈的真情;如果联系上文妈妈关于“包饺子”的话语,我们还能读出藏在“直奔”背后的故事,能看到日常生活里心心相印的爸爸和妈妈。不是吗,如果不是平日里妈妈对爸爸的一诺千金,如果不是平日里妈妈总是殷殷等候出差归来的爸爸,怎会有“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的直觉敏感?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有灵犀?
  二、关注文本的语言细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境界说”中包含着“景物”与“感情”这两个元素,这一点他说得非常明确:“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在品评前人诗词时往往也同时从“景物”和“感情”这两个角度来着手,如他分析诗词佳作时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此外,他还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看法,表明了其“境界说”中所包含的“景物”和“感情”二元素交融契合的关系。
  1.关注环境描写的细节
  语段一: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从一本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中抬起酸胀的眼睛,不禁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冲口说:“妈妈,你爱爸爸吗?”
  橘黄色,本身就是暖暖的感觉,在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读着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这样的情境,很容易让人产生美好的憧憬与遐想,更何况,这是一个处于青春曼妙时期的女孩,拥有诗一样的情怀,所以才会脱口问出妈妈这样一个问题。
  这段文字有环境描写,同时出现了茉莉,也引出了关于爱的话题的讨论。对于我而言,一切都是自然的,但是对于妈妈而言,却又那么惊诧。所以,妈妈先是一愣,继而微红了脸,嗔怪道:“死丫头,问些什么莫名其妙的问题!”
  语段二: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茉莉之所以更加洁白纯净,那自然是作者情之所至的创造。再看“钻”的妙处,按还原法,缕缕幽香应当钻进鼻孔才对,怎么会钻入心里?这就是字典意义与文本意义的错位,其实“钻进我们的心里”的是茉莉般的爱啊!
  2.关注前后照应的细节
  (1)抓住“茉莉花”这条文脉线索,明白真爱如茉莉般平凡却又纯真。   这篇文章中的茉莉花贯穿于这篇文章的始末,成为文章的一支文脉。因为茉莉花提供了一种美好的意象,花的美好与情感的美好是一致的。且看文章中出现的有关茉莉花的句子:
  ①那是一个飘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对着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问道:“妈妈,你爱爸爸吗?”
  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
  ②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
  ③爸爸去洗漱,我悄悄溜进病房,把一大束茉莉花插进瓶里,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开来。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呀!
  ④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⑤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反复读读,联系课文前后内容想一想,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作者眼里,茉莉花平淡无奇,可是妈妈喜欢茉莉花。爸爸知道妈妈喜欢茉莉,就送给妈妈茉莉,没有甜言蜜语,就这样默默地陪伴,这不是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让人倍感幸福的爱吗?茉莉更加洁白纯净,缕缕幽香钻到心中,爸爸妈妈彼此的关爱也幸福着彼此的心。看着茉莉,再回想一下爸爸妈妈相处的一个个细节,作者忽地明白了什么是真爱,才会发出那样类似喃喃自语似的话语。
  为什么开头作者没有写茉莉花的美、茉莉花的香,而到这时才写它的洁白纯洁,缕缕幽香?因为这时候,她看到了它的美,感受到了它的幽香,也明白了妈妈的话。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也许她回想到了妈妈说的话,明白了爱如茉莉。这样的言语方式正好符合她此时的心情,是照应开头,也是照应题目。
  文章看似无心,但是细细品味,一切都衔接得那样自然,不着痕迹,应该让学生去好好品味。
  (2)抓住妈妈的两次笑和映子的两次笑,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中描写妈妈的文字出现了两次笑:
  语段一:“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
  语段二:“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
  妈妈的两次笑便有了特别的意蕴,这笑,分明是幸福的笑,是来自心灵深处的难以自禁的笑,被爱是幸福的,施爱更是幸福的,谁说不是呢?
  无独有偶,女儿映子也有两次笑,亦意味深长。
  语段一:“我差点笑出声来,但一看到妈妈一本正经的样子,赶忙把‘这也叫爱’这句话咽了回去。”
  语段二:“我笑着回头,却触到妈妈一双清醒含笑的眸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笑着回头”是承接在“我开心地想:妈妈在这花香中欣欣然睁开双眼,该多有诗意呀!”这句后面的。如果说,映子的第一笑是一种不以为然,那么,这第二笑分明是一份感动,一份欣欣然,从不以为然至欣欣然地感动,这不意味着映子精神的成长吗?这也是作者高明的地方,在似乎不经意的文字里,总有开掘不完的金子。
  3.关注语言的表述细节
  两个“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在文末耐人寻味。作者行文结束发出了一句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意蕴丰富,细细推敲,从中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首先,这个“哦”字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ó、ò、é),每个读音表达的意思和感情是不同的:哦(ó)是叹词,表示“惊讶,有‘原来如此’的意思”;哦(ò)是叹词,表示“逐渐醒悟”;哦(é)是动词,“吟咏”的意思。联系语境,不难体会出在这句话中“哦”应读ò(课文中也标出),一个“哦”字写出了作者在目睹父母亲互相关心、体贴的细微举动后,才逐渐领会母亲所说的真爱“就像茉莉吧”的真谛。可见,一个多音字读法的不同其表情达意也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就应该让学生关注这个“语言细节”,去辨析与品味,以落实课标中所说的“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再者,两个“爱如茉莉”是无意义的重复吗?显然不是,我想至少有这么几个作用:(1)体现语言的回环之美,表示了作者的感情发展;(2)表示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3)点明文章中心,凸显文章主旨。这个涉及文章主旨的特殊语言形式应当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一唱三叹,体会作者的感情、内化作者的表达方法。我想,作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只有关注“表达了什么”的同时,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是怎样表达的,才能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比较指的是通过对比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比较有时是在同一类事物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有时是在不同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寻求事物间的联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比较的方法,只要能正确地使用,它会给课堂带来精彩,有时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山重水复:在比较中建立概念  在《百分数的认识》的教学中,丁老师首先给同学们提供了这样一些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材料进行适当分组
策划人语:知识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思维能力产生于实践,随实践的发展而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课程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小学各科基本上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儿童的成长就是发展。儿童要健康良性地发展,需要良好的成长文化,需要教育对童年进行理想的文化设计。这是确保童年良好生态的需要,也是教育之必然。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可分为“天生的”与“文化的”。所谓文化的发展,“不只是文化经验的掌握,也是文化行为的形式与习惯的养成,以及这种文化的推理方式”。“文化的发展有助于透视使用符号去解决问题,解释读写能力的学习与发展。也就是说,经过使用更抽象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于2012年秋季开始出版,2014年春季起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使用二年级下册。  修订后的二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十个单元的内容以及“小小设计师”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其中,“
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课堂评价要存在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的始终应该贯穿评价。但在教学中,教师却常常走进误区。  误区一:评价语格式化。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教师评价语单调、空泛,大多是“你真棒!读得真好”之类。更有甚者,学生形成条件反射:“棒棒棒,你真棒!”  误区二:评价语泛滥。有人用“四过”“一弱”来概括当前语文课堂评价的现状。“四过”是指表扬过滥、过频、过高、过花,“一弱”是指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趋于
伟大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文盲不仅指不能阅读文字,也指不能阅读音乐”,虽然不会识读乐谱也能唱歌、欣赏音乐,但“具备识读乐谱能力的人将比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识读乐谱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扫盲的基础,也是学习音乐文化的重要工具,更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正了识读乐谱的表述,不再是模糊的“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的
【教材依据】  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  【设计思路】  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一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
就像人的生命的能量及活力来源于不断补充营养,儿童学习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好奇和兴趣。在数学学习上,如果这两方面都做好了,那么儿童学习数学就会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路在何方?我联想到平时烧菜,这不就是既要让孩子喜欢吃,又要吃得有营养吗?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我想,教学与烹饪肯定有许多相通之处。于是在数学教学中,我大胆开展了“舌尖上的美味数学”的尝试,借鉴烹饪对于营养的意义,注重采用陌生化的手段,创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参与一定的数学活动,联系与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景,通过操作、观察、猜测、比较、尝试、计算、画图、推理、抽象、交流等活动,把课堂中的数学现象和事实不断地进行数学化,从而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提升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复习单元“Project 1”和“Project 2”,和旧教材相比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全面,不仅要复习巩固、延伸拓展、激发兴趣,而且增添了手工劳动环节,一节课的容量之大,内容之多,让人感到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而许多教师在设计复习课时,往往只关注到活动环节的设计,却忽视了各活动环节之间的衔接问题,使得一节课缺乏整体性,让人感觉比较零散。目前的数学亟须理清这千头万绪,编织教学主线,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