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较好地处理大与小、近与远、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一、数学课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不同的学科都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数学课具有知识容量大,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我认为数学课多媒体课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即要求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充分体现数学学科和数学思维的特点,不论是新知识学习过程还是解题过程,多媒体课件都应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符合数学思维过程,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逻辑严谨,数形结合,直观形象;体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精练简洁,图形、文字、符号规范。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突出特点、突破难点,把重点的教学内容用突出的方式加以显示或用恰当的媒体和方式加以处理。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录像等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艺术性原则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教师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数学多媒体课件要以学生的审美观点为出发点,讲究艺术性,体现数学美。例如课件的背景和布局,文字的字体、字型及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录像和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提示文字是否同整个课件的风格一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中激发情感、陶冶情操,启发学生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
  二、在数学课件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数学课件制作切忌“花哨”
  许多教师只重形式而轻内容,将制作课件的主要精力放在外在形式上,忽视了课件内容的深入挖掘,导致课件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确,现在的课件越来越漂亮。一些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件的制作是文字、图画、影音的简单拼凑,所以追求美观便成为制作者的共识。有的教师为了所谓的漂亮,尽力往课件内安插一些不合适的媒体信息。例如,有些课件界面的背景做得色彩鲜艳,有的还有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小动物,甚至还有运动的动物或物体。这必定会引起学生的过度注意,喧宾夺主,违背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冲淡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设计课件背景时,应力求简洁实用,背景上不要有一个多余的对象。
  (二)数学课件制作要考虑“教”和“学”两个角度
  一个数学课件如果缺乏交互性,就仍然属于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内容的再现,只起到了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丢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板书,一节课下来,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留下其他痕迹,学生也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在制作数学多媒体课件时,制作者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从老师的“教”的角度来说,首先应该注意是课件制作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其次是多媒体的设置是否能突破难点、分散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首先应该注意是制作的课件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预设中是否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其次是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三)数学课件制作要注意鲜明的对比
  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景内,我们对其中的事物并不都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的。有些事物突出而被我们感知,有些事物退居到衬托的地位而形成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区别越大,图形就会越突出地被我们感知,被注意的机会就越大。相反,图形与背景区别越小,我们就越不容易把图形与背景分开,就越不容易注意到。在课件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目的,处理好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如果是为了表现事物的特征,就应突出重点,使图形与背景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样便于学生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应使图形与背景的区别减小,使学生在背景中发现事物,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课件设计中要注意使对象和背景在颜色浓淡、线条粗细、形状大小,材料的性质,以及内容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图像、表格要对比分明,色彩搭配得当,设计合理清晰,重点鲜明突出,解说言语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设计者牢牢地站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立场上,讲究设计的策略,遵循课件设计的原则,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需要的、有长久生命力的课件,才能使数学教学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教育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学习理论, 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倡导改变教学脱离实际情况的情境性教学。本文从建构主义基本思想出发,重新认识数学本质和数学教学,倡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习的自主性;开展情境式数学教学;对数学教学任务应有全面理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应给予适度的指导。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观 教学观 数学教学过程 教学启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哲学正
摘 要: 数学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为中职学生创造一些“特殊的成功环境”,减少“破网断链”的产生,还应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把“破网断链”的知识补起来。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数学学困生 “破网断链” 修复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他们在初中时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习成绩基本上处于中等及以下的层次。进入职业学校后,随着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的不断增强,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态度
摘 要: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合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初、高中学生的不同学习状态等方面分析高一新生数学难学的原因,并从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指导新生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关键词: 高一新生 高一数学 要点    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后,许多学生都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这是部分高一新生数学
现代的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数学教师要跟上课改的步伐,适应课改的需要,就必须对数学课程教学在教案的设计和课堂的授课方式上进行革新,让数学教学活动充满主动和富有个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充分发展。我就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在课堂的趣味化、内容的生活化、方式的自主化和师生关系的互动化等四个方面的革新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数学教学课堂的趣味化  “好奇”是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空间,给“顿悟”加点催化剂,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会感动,进而学会学习,提高综合能力。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把爱给学生,特别是中等生,不要给予他们太大的期待,以免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建构主义 SOLO分类评价法 心理规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现在的教学,学生是主体,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构造者”,而老师却是以了解学生实际出发,深入了
一  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大力推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国际数学教育界已把数学语言列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
已知某数列的递推公式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很多学生却感到较难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递推关系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递推关系来求解。本文为同学们介绍由递推数列求通项的技巧。  1.形如a-a=f(n)型  若f(n)为n的函数时,可用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a.  例1:已知数列{a}满足a=,且a=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a.  解:由题意知,-=,又a=2,即=  ∴=(-) (-
一  二次根式运算学生之所以感觉难学,知识点较多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概念理解含糊,知识运用不够灵活,特别是对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思路不明确。如:1.a≥0是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x≥1)是二次根式,但,都不是二次根式。2.判断一个式子是否为二次根式,不要将式子“化简”,如是二次根式,不能因为=2而错误地判断是整式。3.二次根式有两个要素:①含有二次根号“”;②被开
农村学校教学工具简单,数量严重不足,同时,学生见识面不广,所积累的生活素材匮乏,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居多。因此,农村学校做好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农村学校怎样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呢?  一、全员动手求质量,重视收藏出效益  数学课堂需要大量的教具、实物、图片或模型,单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