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家校协作互动教育模式探索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o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基于前期的调查研究,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出了基于“微信+翼校通”的三模块、九环节家校协作互动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此模式在“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得到了转变”“拓展了家校合作的形式”以及“家校合作的范围和质量得到了提升”这几方面的明显优势。最后总结了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家校协作;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8-0107-04
   “互联网+”的理念自2012年被提出至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10年中这一理论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得到逐渐验证和接受。在教育领域中,更是得到广大学者的深入研究。“互联网+教育”是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促使教育系统有序运行,推动教育改革与进步,提高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教育发展新形态。从本质上来讲,“互联网+教育”关系到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等多方协作,这恰好为家校协作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基础,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家校协作,能够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家校协作的重要性
  1.1 传统家校协作的问题与弊端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得到迅速普及,教育领域中的慕课教学平台、大数据、数字化资源已经广泛渗透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教育阶段中,以家访、约谈、家长会等为主的传统家校合作方式显然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项目组在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内蒙古赤峰地区开展研究,受信息技术普及率及师生和家长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影响,在基础教育领域,尚有部分学校采用单纯的传统家校合作或者传统与网络相结合的家校合作方式。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比,笔者发现传统的家校合作受家长的教育理念及时间等因素的能够,存在家长对家校合作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家长对家校合作所关注的内容有偏颇以及家校合作的频率过低等明显的弊端。特别是家长的教育理念缺失,严重影响到家校合作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如何通过家校合作对家长进行教育理念的培训,增强其合作育人的意识,成为部分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1.2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家校合作的优势
   首先,互联网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地实现教师与家长的实时沟通和交流。这一优势在疫情期间全面开展网络教学过程中已经明显的表现出来,几乎每一位班主任都通过互联网召开过班会,每一位家长都通过网络技术与教师沟通过孩子的学习情况。突破时空的限制,不仅可以使家校协作在双方约定的任意时间发生,更能够充分利用起双方的碎片化时间,使沟通内容更加全面。
   其次,利用互联网实现的家校协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这是传统的家长会不可比拟的优势。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家校互动,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提高家校協作的效果。
  2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家校协作互动教育模式研究
  2.1 研究的设计
   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特别是在“赤峰市区小学家校合作现状调查研究”中,笔者选择赤峰市市区内的红山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两所学校)、红山区第九小学,红山区第十七小学教育集团(两所学校)等五校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互联网+”视阈下城区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入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结合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家校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相关研究,拟提升家校协作的效率。
  2.2 模式的提出
   在研究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赤峰市区基础教育阶段有统一的家校协作互动平台,即“翼校通”。虽然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知道该平台,但是对于平台各种功能的利用效率却不够高,取而代之的还是大众广泛使用的手机微信APP。然而我们知道微信毕竟不是专门为家校协作而研发的,所以将其作为家校协作的平台,还是缺少一部分功能的。因此,我们采用“微信+翼校通”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互联网+”视阈下的家校协作互动模式(如图1所以)。
   在该模式包含学校模块、教师模块、家长/学生模块这三大主要功能模块,三个模块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2.1 学校模块
   主要通过翼校通的平台功能实现家长互动及家庭教育指导等相关信息。在这一模块中,“家长互动”功能可以实现留言、咨询、意见及建议等家长与学校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家庭教育指导”是指各学校专为家长提供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尤其针对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部分家长缺乏家校共育的理念,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而言,这部分内容对于他们在教育理念上的提升大有裨益。
  2.2.2 教师模块
   主要由各班级班主任和学科任课教师来把握,具体内容可以包括班级信息发布、学科资源发布、学生学校生活、信息实时反馈以及网络家长会。教师模块是班级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最主要渠道,在这里,家长们可以了解班级最近的主要活动安排,以便协助孩子做好相关准备;可以跟孩子一起获取各学科老师发布的学习资源,包括作业安排等,以方便家长对孩子进行课外辅导;还可以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参加活动的图片或视频,了解孩子日常学习和生活状态;另外,班级教师还可以在这里与家长进行单独沟通交流或者召开网络家长会,以各种方便快捷的方式实现家校互动。
  2.2.3 学生/家长模块
   这一模块为学生或家长主动参与家校互动的提供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家学习中收集整理的优秀学习资源分享给其他同学,家长可以在这里上传家庭风采展示活动的图片或视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和家长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家校互动中来,同时,也是增强家庭亲子关系的一个有效手段。   3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家校协作互动教育模式的实践
  3.1 实验准备
   将上述模式应用与实践中,需要前期的充分准备。项目组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做了软硬件方面的准备工作。
   硬件方面,确保各实验学校能够达到网络覆盖,同时,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网络使用情况,为家校开展家校协作、协同共育做好信息技术环境的准备。
   软件方面,翼校通、微信群等平台的建立以及相关资源的收集整理。翼校通平台自带的功能模块非常丰富,然而在日常使用中,学校仅仅用它来发布通知公告,大多数教师也是仅仅用它来布置作业,造成很多功能闲置,强大的家校互动功能没有发挥出来。在此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根据上述模式,从学校和教师两大模块入手,首先为学校模块管理者开辟了家长互动留言功能区,确保家长随时可以与学校管理团队进行沟通交流;其次,以分年级、分专题的方式提供了大量家庭教育指导图文及视频素材,确保家长在手机客户端就能查阅到这些家庭教育领域的知识,对于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促进家校共育协作互动起到积极作用。在教师模块资源准备过程中,除了教师们非常熟悉的班级信息发布、学科资源发布、学生学校生活等功能外,我们协助班主任老师开辟了信息实时反馈以及网络家长会功能,特别是在疫情期间,这两个功能帮助在网络上进行教学和学习的师生实现了及时地沟通交流,有效促进了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
  3.2 家校协作的开展
   自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项目组协助各实验学校开展实施了基于翼校通+微信群的家校协作。实验进行过程中,我们利用翼校通及时发布国家的防疫政策和要求,发布学校的教学安排,同时不忘在节日期间以学校名义向全部家长送上祝福,拉近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通过翼校通发放网络问卷,了解不同家长的家庭教育需求,并据此分门别类根据需求向家长们提供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和培训材料,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班主任教师利用翼校通公布班级重要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让家长了解班级最近的活动安排,以便帮助孩子做好准备,以此来加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亲子关系;通过翼校通+微信群的方式,记录学生在学校取得的成绩,并及时表扬公布,发挥榜样的作用和强大的激励作用,更能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网络家长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家校共育的机会,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4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家校协作互动教育模式的思考
  4.1 实验的效果
   通过上述的教学实验,我们发现,基于翼校通+微信群的家校协作互动教育模式相比于当前大多数学校正在采用的家校合作模式而言,其效果更佳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 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得到了转变
   家长的认识是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只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家校合作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经过教学实验,我们发现,在之前的调查中那部分原本对家校合作的认识有所欠缺的家长,通过参加我们组织的不同形式的家校合作活动,逐渐转变了原有的认识,开始积极参与到家校共育活动中来。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能够协助孩子完成“喜乐中国年”主题家庭绘画展;三年级的学生家长能够跟孩子一起录制短视频,讲述他们小时候学雷锋的故事;六年级的学生家长参与性更高,为了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小学记忆,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帮助老师收集一家人在小学六年中的家庭生活点滴记录,制作孩子的成长档案袋……
  4.1.2 拓展了家校合作的形式
   翼校通的学校模块中的“家长互动”栏目,教师模块中的“信息反馈”和“家长会”栏目,都更加方便家长随时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而微信群则更加方便家长与班级教师的沟通。如此多种的沟通形式和途径,调动了更多家长深度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特别是对于特殊家庭(比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学校和教师给与家长和孩子的关心更多,多一份情感的沟通,就多一份家长的信任。事实证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深度与家长对家校互动的认可度成正比例关系。
  4.1.3 家校合作的范围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上述翼校通+微信群的家校协作模式,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三大模块,九个环节组成。我们注意到,这九个环节并不都是单纯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它同时会关注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各方面状态。在之前的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家长对于家校合作的关注点都停留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上,对于学习成绩的观点度过高,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家校协作模式中,我们将家长的关注点分散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对于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2 通过实验发现的问题
  4.2.1 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互联网+教育形式下的家校协作互动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家长与学校和教师的互动更多是网络交流。而为了及时响应家长在网络上的互动,学校主管教师和各班班主任、学科教师不得不抽出一些时间来关注家校协作平台,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特别是各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他们大多有较重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任务,不得不在工作时间之余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处理家长的留言。为此,我们建议学校减轻教师的其他额外工作,或设置专人负责家校协作管理工作,以保证家校协作的质量和效果。
  4.2.2 专业家庭教育指导人才缺乏
   研究发现,被试几所小学都没有专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在建设互动平台上的资源时,管理人员无从下手,不知道哪些资料适合家长所需,在回答家長提出的疑问时,也需要请教高校的专业教师。甚至与家长沟通最为频繁的班主任老师,也是比较擅长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管理知识,对于家庭教育的相关理念和技术还有欠缺,独立完成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能够给与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就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对此,我们建议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尽快提升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对于家长指导的能力和水平。
  4.2.3 对特殊群体的关注还不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家庭结构也在随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还有几乎每个班级都存在的留守儿童,构成了班级中的特殊群体。我们的“翼校通+微信群”的家校协作互动教育模式在设计时忽略了这部分群体,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明显反映出来。比如留守儿童的家长,他们的监护人多为祖辈,老年人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不熟练,造成他们参与家校合作活动时困难重重,影响家校协作的质量。再如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父母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难以保证家校合作的参与度。为此,我们建议,班级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多了解掌握这部分特殊群体中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家校合作时多考虑他们的难处,主动关注、关心、关爱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不到自己的特殊之处,确保在家校协作时不落下每一个孩子。
   基于“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家校协作互动教育模式从前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的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预定的结果,提升了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家校协作互动实际效果。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家校协作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已有的模式,以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康凯,海波,等.“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家校互动协作教育模式创新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12.
  〔2〕董艳,王飞.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及家长认同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6(02):55-66.
  〔3〕封昌权,王样.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淮安市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75(10):117-119.
  〔4〕严安,王爱菊,许文静.“互联网+”时代小学家校互动联合教育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7,36(18):44-46.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中,其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是培育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加大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力度。本文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初步探索,探讨了当前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产学研联合育人过程中面临的瓶颈,着重给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升级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产学研;地方高校;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研究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多种形式,及幼儿对每一种形式感兴趣的程度。通过以赤峰市某一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运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法,了解幼儿园目前多元化数学教学活动的现状,提出对策和建议。认为幼儿教师充分利用生活环节渗透对幼儿的数学教育,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对数学的感知与了解;教师巧用教学生活化材料,在将数学活动融入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数学的认知与理解;提倡幼儿教师使
摘 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92例,性别不限。按照患者的出生日期单日,双日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干预策略,(1)对比两组在术后
摘 要:目的:国内研究者对河套灌区进行了长期、多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对其全面梳理和总结,以期能把握其研究动向。方法:本文在CNKI中选取2000年-2020年间题目为河套灌区的700篇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软件呈现出关键词、作者,机构等知识谱图,探究针对河套灌区研究的热点及研究趋势等内容。结论:河套灌区研究核心文献的发文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研究的主题内容涉及多领域,研究者主要分布
摘 要:地理学科前沿类课程是许多学科教学(地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开设的专业课。本文介绍了赤峰学院地理学学科基础与前沿课程的设置原因、内容安排、思政元素融入情况以及过程性考核方法,并对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地理;课程;教学改革;思政;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8-0
摘 要:土壤环境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些年,赤峰市万寿菊大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土壤环境问题也日益凸现。本文以赤峰市喀喇沁旗大三家村万寿菊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种植两年的万寿菊大棚土壤样本进行采样,分析万寿菊种植两年后的大棚土壤容重、pH以及氮磷养分指标的变化情况,以此为该区万寿菊大棚种植土壤环境的改善提供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万寿菊种植两年后,大棚土壤
摘 要:通常意义上的学徒制指的是加强高校与医院的合作,知识的讲解不止限于课堂之内,也带领学生走到实际工作中,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在教育实践中需要科学并且灵活地运用现有的社会教育资源,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能够有机融合起来,在更深层面上提高教学方法知识的实践适用性,推动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能够整合并且进行很好的共享,从某种角度层面上来说使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与更新成为可能。这是当前的时代下,医学专业教育
摘 要:目的:探索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微信辅助教学互动平台教学效果及对后续药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期末总成绩和及格率,并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基于微信教学互动平台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以及后续药理学期末总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发现应用微信教学互动平台后,实验组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兴趣(97.56%)、知识掌握度(95.12%)、学科间联系(90.
将RANSAC算法与传统相似变换模型相结合,并验证其在隧道控制网中的稳定性。首先,求解变换参数时,利用RANSAC算法初步筛选相对稳定点;然后,再通过相似变换模型对稳定点进行计算,得到正确的变换参数和各网点位移;最后,通过T检验法对控制网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和实例分析,与传统相似变换模型、迭代加权相似变换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避免较大变形点对转换参数的影响,稳定点判别
针对传统电力线点云自动提取方法在抗差性、准确性上的不足,文中从输电线路走廊中不同地物点云的空间特征差异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激光点云的电力线自动提取与重建方法。此算法利用栅格化处理和拟合残差判别提取电力线候选点云,通过双重K-means算法实现电力线重建。利用4组实际输电线路点云进行可行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对电力线候选点集的提取正确率均在97%以上,双重K-means算法能够准确地对电力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