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内容等决定其收获的教学效果,笔者从创设“境”、找准“点”、善用“情”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课堂提问。
关键词:课堂提问;创设“境”;找准“点”;善用“情”
一、创设“境”,引人入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一个充满趣味的提问常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令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去思考与学习。笔者听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关于《草》(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这首小诗的教学,最后一环节真正体现了提问的趣味性和串联性。
(于老师扮演奶奶,指一生合作)
生:奶奶奶奶,我今天学了一首诗,我背给你听好吗?
师:好啊!什么时候学的?什么诗呀?
生:我今天上午学的《草》
师:草?为什么写草呀?
生:因为……因为野火把小草烧尽了,可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的草。草的生命力多么旺盛呀!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古诗)
师:“离离原上草”我听不懂。
生:就是说草原上的草儿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奶奶,你听错了,是“枯荣”,不是“窟窿”。意思是小草在春、夏的时候长很茂盛;到了寒冷的冬天就干枯了。
师:我的孙女真厉害,奶奶小时候就不会背这些。
听完课,笔者思考自己在处理这个知识点时,也行会直接问:作者为什么写“草”?“离離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枯”和“荣”怎么解释?学生听了这样的问题一定提不起精神。而经于老师一问,学生学习兴致高涨,这样不仅促进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而且让学生有了口语交际的机会。
再如,笔者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苏教本语文二年级下册),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让学生从视觉上先感受丹顶鹤的美,接着顺势问:小朋友們,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提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带入到教师营造的情境中,促使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教是为了学生的需要。我们要处理好“人本”与“文本”的关系,教师应精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的问题。
二、找准“点”,把握时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找准提问的“点”,对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教学成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问点”,把握时机提问。
(一)问在“重、难点”上
教师问在“重、难点”上,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教师可以提问:主人公在修建铁路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那他又是怎样克服这些问题的呢?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找寻答案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要表达的主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若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合理的抓准“问点”
(二)问在“疑问点”上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上课有疑问的地方提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培养其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孔繁森》一课(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在学生读到“一天夜里,孔繁森悄悄地来到医院,请求献血”时,学生对于孔繁森选择“夜里”“悄悄地”去医院献血感到疑惑。此时,教师可以顺势这样提问:孔繁森为什么会选择“夜里”“悄悄地”去献血呢?在教师的追问中,学生能探究孔繁森的内心,在体会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问在“对比点”上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常常会采取对比的方式,或是人物形象对比,或是环境描写对比等,这些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在教学时,教师可就这些“对比点”展开提问,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教师可以抓住:“住古寺”与“住家里”“啃”与“吃”“月下”与“灯下”这几处对比提问,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察访过程的艰辛,感受李时珍的伟大献身精神。
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预设不到的生成,学生对同样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们把握时机,适时提问。
三、善用“情”,因势利导
融洽的课堂气氛是达成课堂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而巧妙地提问又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问还少不了教师“动之以情”。
(一)问之融“情”
语文书中课文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上课时,教师把这种情感融进言语中,形成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共鸣。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注意自己的语气,用脸上的笑容,耐心的引导来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进入老师的思维中,使得师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作为新教师,笔者发现前辈们的提问常常面带微笑,并用“能不能、可不可以”“试试看”“如果……那就太好了”这些语句,为课堂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二)评之含“情”
有了巧妙的提问,学生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时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对这些稚嫩的意见,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教师进行肯定性评价时尽量少用“好”“对”“正确”这类简单的评价,应使用合理有内涵的评价,例如“听你的朗读仿佛是一种享受”“你真是我们班的小博士”。而当学生的答案不确切时,教师可以给一些暗示或者鼓励,例如“请你再看看后面的段落,是不是有更好的答案呢?”对于错误的答案,教师一般不直接指出,这样会挫败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然,在提问或者追问的过程中,“倾听”与“等待”十分重要。例如笔者在教授《狐假虎威》(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时,在课的最后提了这样的问题:读完这则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有一位学生答:“我想说狐狸我佩服你。”同学们一下炸了锅,“狐狸很坏很狡猾,只会骗人。”我示意他说下去,“可是狐狸有聪明的头脑能救自己。”我追问“他说得有没有道理?”这时同学开始转变,“大家为他敢于发言鼓掌。”讨论交流中出现不同的声音,如果能多一分耐心,往往会得到具有创意的答案。
课堂提问需要艺术。当一个问题所激发起的课堂张力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探究细胞中时,这样的问题设计,无疑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提倡的。所有教师都应该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提问能力,用合理的提问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提问;创设“境”;找准“点”;善用“情”
一、创设“境”,引人入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一个充满趣味的提问常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令他们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去思考与学习。笔者听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关于《草》(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这首小诗的教学,最后一环节真正体现了提问的趣味性和串联性。
(于老师扮演奶奶,指一生合作)
生:奶奶奶奶,我今天学了一首诗,我背给你听好吗?
师:好啊!什么时候学的?什么诗呀?
生:我今天上午学的《草》
师:草?为什么写草呀?
生:因为……因为野火把小草烧尽了,可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的草。草的生命力多么旺盛呀!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古诗)
师:“离离原上草”我听不懂。
生:就是说草原上的草儿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奶奶,你听错了,是“枯荣”,不是“窟窿”。意思是小草在春、夏的时候长很茂盛;到了寒冷的冬天就干枯了。
师:我的孙女真厉害,奶奶小时候就不会背这些。
听完课,笔者思考自己在处理这个知识点时,也行会直接问:作者为什么写“草”?“离離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枯”和“荣”怎么解释?学生听了这样的问题一定提不起精神。而经于老师一问,学生学习兴致高涨,这样不仅促进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而且让学生有了口语交际的机会。
再如,笔者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苏教本语文二年级下册),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让学生从视觉上先感受丹顶鹤的美,接着顺势问:小朋友們,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提问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带入到教师营造的情境中,促使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教是为了学生的需要。我们要处理好“人本”与“文本”的关系,教师应精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的问题。
二、找准“点”,把握时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找准提问的“点”,对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教学成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问点”,把握时机提问。
(一)问在“重、难点”上
教师问在“重、难点”上,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教师可以提问:主人公在修建铁路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那他又是怎样克服这些问题的呢?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找寻答案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文章要表达的主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若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合理的抓准“问点”
(二)问在“疑问点”上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上课有疑问的地方提问,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培养其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孔繁森》一课(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在学生读到“一天夜里,孔繁森悄悄地来到医院,请求献血”时,学生对于孔繁森选择“夜里”“悄悄地”去医院献血感到疑惑。此时,教师可以顺势这样提问:孔繁森为什么会选择“夜里”“悄悄地”去献血呢?在教师的追问中,学生能探究孔繁森的内心,在体会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问在“对比点”上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常常会采取对比的方式,或是人物形象对比,或是环境描写对比等,这些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在教学时,教师可就这些“对比点”展开提问,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教师可以抓住:“住古寺”与“住家里”“啃”与“吃”“月下”与“灯下”这几处对比提问,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察访过程的艰辛,感受李时珍的伟大献身精神。
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许多预设不到的生成,学生对同样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们把握时机,适时提问。
三、善用“情”,因势利导
融洽的课堂气氛是达成课堂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而巧妙地提问又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问还少不了教师“动之以情”。
(一)问之融“情”
语文书中课文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上课时,教师把这种情感融进言语中,形成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共鸣。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注意自己的语气,用脸上的笑容,耐心的引导来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进入老师的思维中,使得师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作为新教师,笔者发现前辈们的提问常常面带微笑,并用“能不能、可不可以”“试试看”“如果……那就太好了”这些语句,为课堂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二)评之含“情”
有了巧妙的提问,学生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时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对这些稚嫩的意见,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教师进行肯定性评价时尽量少用“好”“对”“正确”这类简单的评价,应使用合理有内涵的评价,例如“听你的朗读仿佛是一种享受”“你真是我们班的小博士”。而当学生的答案不确切时,教师可以给一些暗示或者鼓励,例如“请你再看看后面的段落,是不是有更好的答案呢?”对于错误的答案,教师一般不直接指出,这样会挫败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然,在提问或者追问的过程中,“倾听”与“等待”十分重要。例如笔者在教授《狐假虎威》(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时,在课的最后提了这样的问题:读完这则故事,你想说些什么呢?有一位学生答:“我想说狐狸我佩服你。”同学们一下炸了锅,“狐狸很坏很狡猾,只会骗人。”我示意他说下去,“可是狐狸有聪明的头脑能救自己。”我追问“他说得有没有道理?”这时同学开始转变,“大家为他敢于发言鼓掌。”讨论交流中出现不同的声音,如果能多一分耐心,往往会得到具有创意的答案。
课堂提问需要艺术。当一个问题所激发起的课堂张力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探究细胞中时,这样的问题设计,无疑是最有价值,最值得提倡的。所有教师都应该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提问能力,用合理的提问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