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需要教”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教师持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形成怎样的教学风格,可以从他个人的学习经历中找到依据。
  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自学者。为什么说“不折不扣”?这是因为:第一,我的最后学历是初中毕业,我赖以胜任中学语文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得自于自学。第二,在我短短几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包括上课听讲,我也是以自学为主,教师教学只是检验我的自学效果的“参照系”。第三,即使在我当了中学教师后,也仍习惯于站在自学者的立场设计语文教学。我提出的语文导读法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学、自悟与自得,显然是我个人自学经验向语文教学“迁移”的结果。因此,当我读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一句时,便如醍醐灌顶,产生一种特别强烈、感同身受的亲切感。我的语文导读法所孜孜以求的,正是“不需要教”这个终极目标。
  语文导读法的“滥觞期”
  我从小就爱读古典诗词,初一时就把《唐诗三百首》背得差不多了,连《长恨歌》这样的长诗,都能一背到底。后来,依靠《辞源》和《诗韵全璧》两部工具书,我居然无师自通地弄懂了平仄,于是便跃跃欲试地写起诗来。强烈的发表欲驱使我办了一份名为《爝火》的壁报,发表自己的“诗作”。为了提高自己写诗的水平,我更沉迷于诗词的阅读。不间断地阅读和贪婪地“吸收”,不仅拓宽了我的文化视野,提高了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读书自学的兴趣和习惯,这对我今后的发展无疑跨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一步。
  读诗、写诗、办壁报、发表诗作……耗费了我除上课以外的全部学习时间,到初二时终于尝到因严重“偏科”而留级的苦果。我开始接受留级的教训,重视“正课”的学习了,并尝试把自学诗词的方法移用到课内学习上来。我的办法是:每逢国文教师开讲新课前,尽可能先把课文读懂读透,到第二天听课时把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对照、印证。一般同学上课只是“听”教师讲,我则把“听”的过程变成“思”的过程。这不但能把知识学得活,印象深,而且锻炼了思考力,可谓“一举多得”。因此,每逢国文考试,即使考前不复习,我也会稳居全班第一。后来,我又把国文学习的这一经验运用到其他主科的学习上,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初中毕业时,我以各科“全优”的成绩获得免考直升本校高中的资格,可惜由于家庭原因而辍学了。
  1952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从未接受过师范教育、仅有初中学历的我,居然没有任何自卑感,信心满满地走上中学讲台。我靠的就是学生时代从自学中获得的读写能力。我相信,如果我能鼓励我的学生像我当年自学国文那样自学语文,他们一定也能取得优秀的语文学习成绩。
  20世纪50年代初,语文教学仍沿袭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文教学的传统方法,由教师边读边讲,追求所谓“讲深讲透”的教学效果。而我在语文课上,有不少时间安排学生自己读书,然后通过师生“交谈”帮助学生领悟读书之法,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积极,课堂气氛生动活泼。1956年,我的教学开始获得各方好评,被评为嘉定县优秀教师,被指定在全县优秀教师大会上宣读我生平的第一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从标题上看,至少说明我当时已经在追求一种以学生自学为主(即所谓“打破常规”)的语文教学方式了。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可称为“语文导读法的滥觞期”。
  “三主”: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
  1982年,我把我的教学法命名为“语文导读法”。其中的关键词是“导读”,“导”指教师的指导,“读”指学生的阅读实践,“导读”就是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命名规定了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指导者,而不是“主宰者”。
  “语文导读法”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三个前后相承的命题: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简称“三主”。
  1.学生为主体
  这确认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我把“学生为主体”列为“三主”之首,这是因为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教师要先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确认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潜能的活生生的人。
  2.教师为主导
  “主导”的着重点在于“导”。“导”者,因势利导也,要求教师必须顺着学生个性发展、思维流动之“势”,指导、引导、辅助、启发之。教师“导”之有方,学生才能学得有章有法,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3.训练为主线
  “训练”是由“训”和“练”两个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训”指教师的指导、引导,“练”指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叶圣陶先生始终强调训练的重要,认为学校设置语文课程,就是为了训练学生使之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说,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就要靠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舍此别无
  他途。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是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作用和行为的一种概括性描述,是一个动态“过程”,并非三个并列概念(或命题)的静态排列。“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出發点和立足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必然归宿于一个综合、立体、生动活泼的训练过程。“三主”的排列次序,是不能任意颠倒的。
  “三式”:语文导读法的操作层面
  “三主”作为语文导读法的基本理念,其价值的体现有赖于在操作层面得到落实和保证。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简称“三式”)就是从操作层面进行的一串基本动作。
  1.自读式
  这是一种立足学生自主阅读的训练模式。自读不是学生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自由阅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会阅读”为目标的阅读训练过程。   学生要“学会阅读”,离不开“严而有格”的阅读训练。一个高效的阅读流程,往往由若干符合认知规律的步骤构成,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操作要求和规格,于是就有了阅读的“格”。“严而有格”的阅读训练,是使学生一打开文本,就知道应该按照怎样的“规格”去读,做到“思有其序,讀有其格”。但“格”不应成为束缚学生阅读个性的缰绳,它只是在阅读训练起步阶段的一个“抓手”。一旦学生“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叶圣陶先生语),就必须由“入格”而“破格”,即摆脱“格”的束缚进入阅读的“自由王国”。
  现在,不少教师强调阅读中的“感悟”和“个性化阅读”,当然是十分必要的。自读训练从“入格”到“破格”,正是一条从“正确解读”逐步走向“感悟”和“个性化阅读”的必由之路。没有“入格”之“死”,焉有“破格”之“活”?
  以下是我根据中学阅读教学特点,设计的“自读五格”。
  第一,认读感知。这是阅读的起点。学生通过认读(朗读或默读),获得对课文的初步印象,积累生字、新词,并借助词典理解它们在课文语境中的含义。“感知”是阅读者对读物的一种近乎直觉的认知体验。认读感知能力,是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阅读训练有素的人,对语言文字的直觉(语感)也会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而渐趋敏锐。从教学的角度说,期望学生获得对语言文字的这种敏锐感觉,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无法由教师代劳。
  第二,辨体解题。辨体,是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特点的正确辨别。不同体裁的文章,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解题,就是解析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是文章内容主旨高度凝练的概括。解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读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审视文章内容主旨的过程。
  第三,定向问答。这是一种思维活动有明确指向的自问自答,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依次发问并自答:(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即什么、怎样、为什么。“什么”是对文章内容的审视;“怎样”是对文章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的探究;“为什么”是对作者构思意图和思路的揣摩。三个依次排列的问题,是三级步步上升的台阶。学生“拾阶而上”,对三个问题依次做出圆满的回答,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上大体已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四,深思质疑。学生经过以上的问答,虽然对文章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但仍只是一般水平的解读,不一定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深思质疑就是把认识引向深层的必要步骤。“深思”和“质疑”互为因果关系:唯“深思”才能提出疑问,唯善于“质疑”才能把思维引向深层。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深思质疑,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读书“长进”过程。
  第五,复述整理。复述,就是回忆、概述文章的内容、主旨和形式等,从已知中筛取最主要的信息。整理,是把阅读过程中零星的体会再从头梳理一遍或分类归纳,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复述整理标志着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过程的结束。
  以上“自然五格”,“认读感知—辨体解题—定向问答—深思质疑—复述整理”构成了阅读“由表及里、由里反表、表里反复”的一串基本动作。每个动作都有明确的操作要求,这就保证了阅读教学起步阶段训练的有效性,并为阅读训练后期的“破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读式
  “教读”,顾名思义,是“教学生读”。“教读”常与“自读”结合进行。既然学生的自读要经历从“入格”到“破格”的过程,那与之相应的教师的教读,必然有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1)教读的原则:能级相应与适度
  超前
  为了准确把握“扶”和“放”的度,我把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读能力划分四个阶段,即四个“能级”:第1能级(依赖阶段),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心理准备;第2能级(半依赖阶段),学生开始有摆脱依赖的倾向,能独立完成一部分比较容易入手的自学课题;第3能级(准自主阶段),学生已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基本上能独立阅读,但在遇到阅读难度较大的文本时离不开教师的帮助;第4能级(自主阶段),学生完全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进入“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语)的境界,即达到导读的终极目标:不需要教。
  所谓“能级相应”,是指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读”的能级相适应。例如,对尚处依赖阶段的学生,指导要具体,多示范、多扶翼、多鼓励,多提启发性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入门。当学生的发展水平有了提高,教师要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自读难度和“放手”程度。余可类推。能级相应,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所谓“适度超前”,是在“能级相应”的前提下,教读的要求可以略高于学生实际所处的能级,即适度超前于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用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是既要关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又要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邻近发展区)。我的经验证明,有适当难度的学习任务,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发展。
  (2)教读的基本方法:随机指点
  先看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
  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噜里噜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引文中的着重号,为叶先生自己所加。这段话可以作为他的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注脚,既有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具体指出教师应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自己读懂”的基础上,就文章“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指点一下”。这种“指点”必须要言不烦,富于启发性,目的在于使学生“开窍”—开窍者,学生自悟自得也。这道出了教读方法的要领: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随机指点。
  3.复读式
  把若干篇已读过的文章,按某种联系组成“复读单元”,指导学生通过复习、比较、思考,既“温故”(温习旧课)又“知新”(获得单篇阅读时不可能获得的新认识)。简言之,复读是单元的复习性阅读。它的要求大体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知识归类;(2)比较异同;(3)发现规律。
  为了学生终身受益
  语文导读法自1982年问世以后,得到不少同行的首肯。我确信,它即使在“新课程”的语境下仍有存在的理由。这个支持我的信念就是:语文导读法是一种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学法体系,正如我早年的自学使我终身受益一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著名教育文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将依靠自己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这些论述增添了我坚守信念的勇气。因为语文导读法,无论其理论层面的“三主”,还是操作层面的“三式”,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成为不但在学习上能够自主,而且在人格、意志上能够真正“自立”的人!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钱梦龙
  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金钥匙奖等。曾任上海市嘉定二中语文教研组长,上海市嘉定区(县)实验中学校长,2002年后任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名誉校长。著有《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我和语文导读法》《钱梦龙与导读艺术》《教师的价值》《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等。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密切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体化的过程。深圳市梅林一村幼儿园尝试开展新的教研方式—以综合主题活动为导向的支架式研训。基于综合主题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做中学,加深教师对综合主题活动的认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转化为适宜幼儿接受的内容,融入幼儿园课程和教师专业成长中。  【关键词】支架式研训 综合主题活动
因为脱离了具体教育实践,很多自上而下“—刀切”的运动式教育改革已经给我们带来教训,为了避免再犯这种错误,研究者应从来自基层的鲜活生动的课堂案例中去研究语文教学改革的良方。  我—直坚信: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一定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一个有故事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因为故事,是情感的载体,是心灵的歌唱,是精神的远游,是社会的交响。故事中鲜活的生命智慧、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或言近旨远或声
前段时间参加省名校名师观摩活动,授课教师立足文本,扎实训练,引领学生挖掘文章内涵,让笔者对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有了更深的认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才是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本色韵味。    一、简洁的目标  就一堂课而言,只有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文本特点、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目标进行教学,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才是有效的教学。本色语文的落脚点首先应该是最朴素、最真实、最常态的语文课
歌手解晓东在《中国娃》中唱道:“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在最炫民族风的吹拂下,那些曾经“穿着漂亮的皮鞋”的“漂亮的先生小姐”,如今越来越喜欢民间手工艺制作的鞋了。因为手工鞋不但美观、大方,而且实用——透气、吸汗、环保、不臭脚。  现在,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者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也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加入到手工制鞋的队伍。“陇原巧手”、庆阳市宁县太昌乡联合村的郝淑芳就
【关键词】情境,测评,语言经验,个人体验,思维空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要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谓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作为语文课程评价重要组成的测评与考试,如要真实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则必然要求以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测试的载体。但要在测评与考试中营造出个人体验、
[摘 要]高年级的学生,烦恼和秘密喜欢藏在心里或只与朋友分享,不太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倾诉。吴老师通过绘本唤醒儿童心底的“烦恼”故事,并运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来叙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成长。这节课,教学内容实现了个性化的开发和创造,教学过程体现了交际和表达并重,是一堂贴近儿童心灵的写作指导课,是对“童化作文”做出的新探索。  [关键词]习作教学 绘本 实录 评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摘 要]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 尤其小学生,更应从小培养之。借助文质兼美的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课例《庐山的云雾》展现了教师是如何通过“创设情境”、“理清思路”、“探究联系”“启迪思维”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  [关键词]感知美 ;欣赏美 ;再造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著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著,中华书局  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她正在讲一则寓言:一个贫穷的、自卑的女孩儿,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圣诞节礼物——一朵美丽的头花,在她戴着它,兴奋地飞奔回家的路上,她感受到了小镇上的人向她投来的惊艳的目光,真诚的夸赞,而且,竟连那个自己暗恋很久的男孩子也来请她做圣诞舞会的舞伴,她又惊喜又惶恐——难道这朵头花具有神奇的魔力?然而实际上,那朵
一直以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以下简称“中关村一小”)在低年级不断进行融合课程的实践探索。2015年10月,中关村一小加入了“果果和朋友——小学生情绪健康促进”项目(以下简称“果果项目”)。果果项目与学校融合课程牵手,成为一年级融合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为学生顺利实现幼小衔接注入了新的活力。三年来,全校共有75位教师参加了项目培训,约有3000名学生进行了“果果课程”的学习。  一、加强课程实
[摘 要]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增加知识量、开阔视野、提高感悟能力。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文成公主进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用圆圈图勾勒中心思想,用气泡图拆解故事细节,用括号图提升读写能力,用流程图复述整个故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