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与以往哲学课堂一以贯之的求新、求异、高大上相比较而言,生活化的哲学课堂更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充分调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哲学观点,并能引导学生运用哲学观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到生活本身。
关键词:哲学课堂;学科生活化;联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大多追求时政性、新颖性,希望采用的素材是最新、最热的,用社会热点或时政新闻说明政治观点。《生活与哲学》模块基于生活,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教材的探究活动也大多来自生活本身。笔者以为既然哲学源于生活,那么就应该让哲学课堂回归生活:一是从生活实例中感悟哲学观点,哲学源于生活;二是运用哲学观点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哲学高于生活,又能回到生活本身。本文试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哲学课堂回归生活,在教学中努力实现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的统一,践行学科生活化和生活学科化。
一、贴近生活,让哲学课堂生活化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生活与哲学》第七课联系观的内容,笔者让学生从寻找身边事例出发理解联系的观点,并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感悟哲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堂,将生活实例与哲学观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可以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在课堂中,提炼生活实际问题服务于教学,是形成、验证哲学观点的基石;在生活情境中感悟哲学观点,课堂才会显得饱满、可信、有说服力;有效、恰当、针对性的生活实例能为哲学观点的概括总结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1.了解联系的含义,生活化设问导入
笔者从生活小事出发进行设问,引出本课的主题:同学们,今天早上起床到现在,你都与什么发生了联系?生活中的联系还有哪些?学生从自身生活角度出发,交流生活中与空气、牙刷、牙膏、衣服等的联系;与食堂的联系;与交通工具、交通法规的联系;与课桌椅的联系;与课本、练习册、校规的联系;等等。这个从生活出发的设问拉近了学生与联系观点的距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对联系观的学习兴趣。
教师将学生的发言,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三个角度分类进行板书,同时请同学们分析是从什么角度将这些联系分类的,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之间以及内部的联系。
接着,教师用PPT呈现北京雾霾的图片,结合天气状况进行设问:进入初冬,这几天雾霾开始出现,导致雾霾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大家分析雾霾出现的原因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指导各个学习小组据此展开讨论,探究环境自身(自然界)、人类活动(人类社会)对雾霾的影响,应对重度雾霾制定的应急预案(人的思维)等。在分析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之间的联系,概括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寻找生活问题,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在了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基础上,笔者提问: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你能否从生活中找到不与其他事物联系的事物?鼓励同学们思考、反证,从而得出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笔者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追问:那么在生活中对待复杂事物时,应该怎么办?当我们要解决A问题时,发现它与B问题有联系,但我们试图解决B问题时,却发现它与C问题也有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在生活中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而加深对联系普遍性的认识和理解。
3.提炼生活实例,分析联系的客观性
微信APP建立起来的联系是客观的吗?这样贴近生活的设问,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在回顾规律的客观性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联系具有客观性,重点在于分析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目前,微信成为人们使用率最高的社交APP,那么微信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吗?它如何体现联系的客观性?用生活中最熟悉和喜欢的例子分析哲学问题,学生能比较投入,提高课堂活动参与度,也能在讨论、分析中突破本课难点,真正内化知识,生成知识。
4.恰当运用自我评价,理解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提出设问:同学们请评价一下自己,你进步了吗?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了老师问的是哪个方面的进步。教师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判断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没有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学生通过交流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进步,理解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以上联系的四个特点分别是从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联系的观点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就在我们生活中,让哲学观点生活化,在生活中理解哲学。
(二)探究问题,在运用中提升认识
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式教学为手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过程中深刻理解、建构、应用哲学观点,以达到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统一。
本课通过学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表现以及其方法论,学生能更清晰地分析学习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调整事物状态建立有利的新联系或减少、避免不利联系,用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运用联系的观点,找出学习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各小组通过深度讨论、分析,认为共同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学生画出的分析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图示(见图1)。
通过学生的展示,看到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通过建立新的有利联系或者减少不利联系,来达成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落实了知识的建构和运用。
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引领学生关注个人生活,更要关注社会热点、时政要闻,由对个人生活实际问题的思考上升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笔者从近期的社会热点中整理出四个思考题:杭州G20峰会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医疗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对北京经济的影响;深刻分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在四个题目中,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选择任一题目,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设计,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社会问题,加强学科与生活、社会的有机联系和融会贯通,增强了哲学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二、回味课堂,在总结中反思成长
在本节课中,笔者灵活运用了学科生活化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的小课堂与生活的大课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自身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认识和理解联系的观点,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结合起来,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是政治学科最核心的能力。
第一,用现实生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脱离书本的局限,真正走进生活,在活生生的例子中发现联系、理解联系并能举例加以说明,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哲学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在探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联系观,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有利的联系或减少不利的联系来解决问题;在理论与生活的互动中,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辨的学科思维方法。
第二,政治学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政治学科最大的学科特性就在于,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和观念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使之伴随一生。
第三,教师的转变是构建学科生活化课堂的关键。生活化的哲学课堂要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开始,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怎样有效驾驭课堂,怎样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加以驱动,怎样有针对性地即时点评与引导,怎样增强学科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怎样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和生命成长,等等。作为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科生活化的课堂更具智慧和生命价值。
关键词:哲学课堂;学科生活化;联系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大多追求时政性、新颖性,希望采用的素材是最新、最热的,用社会热点或时政新闻说明政治观点。《生活与哲学》模块基于生活,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教材的探究活动也大多来自生活本身。笔者以为既然哲学源于生活,那么就应该让哲学课堂回归生活:一是从生活实例中感悟哲学观点,哲学源于生活;二是运用哲学观点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哲学高于生活,又能回到生活本身。本文试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哲学课堂回归生活,在教学中努力实现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的统一,践行学科生活化和生活学科化。
一、贴近生活,让哲学课堂生活化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生活与哲学》第七课联系观的内容,笔者让学生从寻找身边事例出发理解联系的观点,并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感悟哲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堂,将生活实例与哲学观点有针对性地结合,可以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在课堂中,提炼生活实际问题服务于教学,是形成、验证哲学观点的基石;在生活情境中感悟哲学观点,课堂才会显得饱满、可信、有说服力;有效、恰当、针对性的生活实例能为哲学观点的概括总结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1.了解联系的含义,生活化设问导入
笔者从生活小事出发进行设问,引出本课的主题:同学们,今天早上起床到现在,你都与什么发生了联系?生活中的联系还有哪些?学生从自身生活角度出发,交流生活中与空气、牙刷、牙膏、衣服等的联系;与食堂的联系;与交通工具、交通法规的联系;与课桌椅的联系;与课本、练习册、校规的联系;等等。这个从生活出发的设问拉近了学生与联系观点的距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对联系观的学习兴趣。
教师将学生的发言,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三个角度分类进行板书,同时请同学们分析是从什么角度将这些联系分类的,发现了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之间以及内部的联系。
接着,教师用PPT呈现北京雾霾的图片,结合天气状况进行设问:进入初冬,这几天雾霾开始出现,导致雾霾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大家分析雾霾出现的原因以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指导各个学习小组据此展开讨论,探究环境自身(自然界)、人类活动(人类社会)对雾霾的影响,应对重度雾霾制定的应急预案(人的思维)等。在分析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之间的联系,概括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寻找生活问题,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在了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基础上,笔者提问: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彼此孤立、毫无联系的?你能否从生活中找到不与其他事物联系的事物?鼓励同学们思考、反证,从而得出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笔者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追问:那么在生活中对待复杂事物时,应该怎么办?当我们要解决A问题时,发现它与B问题有联系,但我们试图解决B问题时,却发现它与C问题也有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在生活中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而加深对联系普遍性的认识和理解。
3.提炼生活实例,分析联系的客观性
微信APP建立起来的联系是客观的吗?这样贴近生活的设问,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在回顾规律的客观性知识点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联系具有客观性,重点在于分析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目前,微信成为人们使用率最高的社交APP,那么微信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吗?它如何体现联系的客观性?用生活中最熟悉和喜欢的例子分析哲学问题,学生能比较投入,提高课堂活动参与度,也能在讨论、分析中突破本课难点,真正内化知识,生成知识。
4.恰当运用自我评价,理解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提出设问:同学们请评价一下自己,你进步了吗?学生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明了老师问的是哪个方面的进步。教师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判断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没有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学生通过交流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进步,理解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以上联系的四个特点分别是从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联系的观点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就在我们生活中,让哲学观点生活化,在生活中理解哲学。
(二)探究问题,在运用中提升认识
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式教学为手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过程中深刻理解、建构、应用哲学观点,以达到解决学习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统一。
本课通过学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表现以及其方法论,学生能更清晰地分析学习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调整事物状态建立有利的新联系或减少、避免不利联系,用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运用联系的观点,找出学习中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各小组通过深度讨论、分析,认为共同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学生画出的分析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图示(见图1)。
通过学生的展示,看到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通过建立新的有利联系或者减少不利联系,来达成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落实了知识的建构和运用。
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引领学生关注个人生活,更要关注社会热点、时政要闻,由对个人生活实际问题的思考上升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笔者从近期的社会热点中整理出四个思考题:杭州G20峰会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医疗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对北京经济的影响;深刻分析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在四个题目中,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选择任一题目,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设计,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社会问题,加强学科与生活、社会的有机联系和融会贯通,增强了哲学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二、回味课堂,在总结中反思成长
在本节课中,笔者灵活运用了学科生活化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的小课堂与生活的大课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自身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认识和理解联系的观点,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结合起来,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是政治学科最核心的能力。
第一,用现实生活激活学生的思维。脱离书本的局限,真正走进生活,在活生生的例子中发现联系、理解联系并能举例加以说明,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哲学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在探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联系观,从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有利的联系或减少不利的联系来解决问题;在理论与生活的互动中,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理性思辨的学科思维方法。
第二,政治学科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政治学科最大的学科特性就在于,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和观念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使之伴随一生。
第三,教师的转变是构建学科生活化课堂的关键。生活化的哲学课堂要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开始,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怎样有效驾驭课堂,怎样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加以驱动,怎样有针对性地即时点评与引导,怎样增强学科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怎样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和生命成长,等等。作为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改进课堂教学,使学科生活化的课堂更具智慧和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