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迪斯尼研究是西方特别是美国大学内学术研究的新兴课题,在中国的振兴民族动画艺术的今天,作为借鉴与学习,笔者在阅读大量资料和参加多次国际有关学术会议的基础上,将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于迪斯尼研究的状况加以概括综合成文介绍给国内同侪,师友和学子们。
关键词 迪斯尼 迪斯尼公司 迪斯尼动画电影 沃尔特·迪斯尼 电影批评 中国动画艺术
五、女权主义对于迪斯尼的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Feminist analysis)是最近20多年来随着美国女权运动出现的新兴的文化——艺术批评理论或方法。早期的女权主义批评是建立在对于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流行文化的批评基础上的。其批评的焦点集中在美国这样的男权独尊的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体产品中对于女性的歧视、排斥、侮辱、践踏、蹂躏等变态心理的展示。正如塔奇曼所指出:女权主义批评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安纳其主义”即意义不明确的无政府主义。目前,女性主义者所关注的研究对象是目前市场上缺乏女性文化产品,以及对于女性观众、读者的蔑视态度,她们认为是一种男性社会的态度。
最近以来,女权主义者指出。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媒体上,但她们依然反映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于妇女的性的概念化和歧视态度。此外,讨论集中到对于女性的偏见,以及意识形态的谬误等。还有某些女性主义者。把矛头直指美国学院里大众文化研究中缺乏对于女性的关注。
女权主义者把批判矛头对准了迪斯尼的动画片。分析研究其中的性别问题,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塑造等是不足为怪的。而迪斯尼也的确为女性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文本。也有一些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迪斯尼的对于女性的图解和沃尔特·迪斯尼本人联系起来,认为这反映出老沃尔特的早期生活。而这个老头也确实说过“我不喜欢姑娘,她们令我厌烦,我讨厌女人。”这就成为了基本的批评话题。
但很多学者认为。把老沃尔特的只言片语当成对于整个迪斯尼公司的批判似乎太牵强附会一些了。确实,在传统迪斯尼动画片中有不正确的、对于女性的图解和描绘,这是美国大众文化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迪斯尼的故事类型和对于儿童文学的解析的确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也值得认真讨论。
虽然女性主义者对于迪斯尼的批评和批判似乎不够全面,但其中不乏较好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迪斯尼化的儿童文学的文本分析和研究,是十分中肯和细致的。比如凯·斯通女博士,认为迪斯尼作品中的女英雄的形象是不够鼓舞人心的,她也把迪斯尼对于格林兄弟童话的改编作为例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迪斯尼的这些东西大多是毫无生气的。其中有两个形象似乎立不起来。”斯通批评迪斯尼把女性依据迪斯尼类型简单划分为好与坏,是概念化的,她还比较了迪斯尼动画片中的男英雄和女英雄的差异后,总结说,男英雄最后赢得胜利,他们不但风流倜傥,相貌堂堂,而且作出英雄业绩,“而女英雄们则不然,她们除了天生丽姿和美丽的面容外,是一幅小鸟依人的可怜相。”实际上是男性心目中的标准美人,这就是迪斯尼从格林童话中所改编的实质东西,也是迪斯尼化的实质。
最近,一些学者,例如豪尔纳先生,研究了迪斯尼的动画,从早期的《白雪公主》到《狮子王》等,发现其中所有的女性都被图解成懦弱,屈服鄙畏,没有能力的,不能独立的形象。他根据具体的内容研究而得出:在迪斯尼动画片中。男性形象大约占据总角色的57%。而女性形象只占有不到21%左右。而且以男性作为主角的动画片占据总数的47%。他们都具备典型的迪斯尼的男性美。下面,是他的一个分析实例:
动画片《小美人鱼》
虽然,动画片《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美国女权主义者进行分析,可他们得出的结论则是大相径庭。该片于1989年圣诞节假日期间公映。这是老沃尔特·迪斯尼去世后迪斯尼公司首次拍摄的传统性动画故事片。沃尔特的弟弟罗伊·迪斯尼说:“这是一部沃尔特应该喜欢的传统的迪斯尼型动画动画作品。”迪斯尼公司花费了2300万美元和费时三年精心制作,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这部大型动画片,在首轮放映就赢得了8400万的票房收入。这部影片和其中的女主角小美人鱼一下子就成为美国女孩子最钟爱的对象,由于该片受到欢迎,在美国首轮公映后,马上发行到全球,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动画片。此后,该片又被改编成电视系列片,不久又被纽约的百老汇改编为音乐剧,一直到现在,这个电视系列和音乐剧亦然依然在各地演出和播放。1991年迪斯尼集团出版这部动画片的录像带(后来又出版DVD),第一版竟然出售了900万部。此后,各种相关的娱乐文化产品相继设计生产。该片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已以不同语言放映,根据迪斯尼公司自己的报告,截止到1998年。该片的总盈利高达4亿多美元。
根据安徒生童话《小美人鱼》故事改编的动画片,无论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安排上都有较大的改变,在原安徒生童话故事中,小美人鱼希望获得一个不朽的灵魂,并没有想去同一位王子相爱与结婚,原故事中,小美人鱼被赋予一个人身,为了成为人,她需要赢得王子的欢心和爱情。但这个爱情并不需有婚姻关系。她的最终目的是不朽的灵魂。故事结局是,小美人鱼获得灵魂,同时。她也获得其它海洋鱼类的帮助。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里,传统迪斯尼首次改编创作了《小美人鱼》动画片时,证明了迪斯尼公司的技术水准和能力,特别是水下摄影技术,其次是色彩技术的提高,该片的艺术设计和美轮美奂的布景等都说明迪斯尼公司的艺术水准是无与伦比的。该片遵循传统迪斯尼的美学原则,是一部娱乐性高的大型动画故事片,以影像加上音乐,幽默与轻松形式很好地改编了安徒生德德的童话。此后。特别是在80年代中的再次改编,又一次获得成功。这说明了迪斯尼公司的艺术实力。
某些学者提出,最近的迪斯尼动画片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或者更加现代化了。用句时髦的话即与时俱进了。有趣的是,即使是同一队伍的美国女权主义学者,对于《小美人鱼》一片也有不同的分析研究,观点相左。有一些学者,特别是较为年轻的学者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始。迪斯尼动画故事片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影像,同传统迪斯尼的女性形象诸如白雪公主等已经不同,而更积极,更生动,基本是作为正面角色出现的。以《小美人鱼》中的美人鱼阿伊瑞尔来说。她不仅聪明,有知识,文明,求知欲强而具有反叛精神等,当然。她还是同所有的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女英雄角色一样,美丽,善良,但装饰更华贵,更突出,乃至更性感等。一位作家甚至将她同美国流行的芭比娃娃相比,指出她代表了美国流行文化中的典型的美国式的性感美的标准。
相比之下,该片中的反面角色,比如女恶魔尤苏拉。就被塑造为一个讨厌的,丑陋的,胖而肥大,近似于妖魔的坏家伙。罗伯特·特利蒂 斯特别注意到这样的区别,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迪斯尼动画片就反映出美国社会中一种文化性偏见即对于体重的偏见与歧视,她说:“好莱坞电影中把体重作为一种美德衡量,正面女性角色一般为漂亮,身材优美。而反面女性角色一般是大胖子,丑陋,身材变形。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偏见和歧视。”
但我们基本上同意大多数学者的分析。小美人鱼阿伊瑞斯同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其他女性主角一样,都是生活在以男性为主的男权社会中,她们都可以说是男性眼目中和心目中的标准美,而且必须借助男性——例如同王子们结婚一才能够实现和完善自我等。在迪斯尼的改编版中。阿伊瑞斯不听从其他女性角色的劝告,比如她的姐妹们的劝告。但她会听从男性角色的劝诱比如她接受了王子的劝诱。在安徒生的原著中,是她的祖母给她劝告。特利蒂斯就指出:在安徒生原著中。“祖母,尤苏拉,王子,姐妹们,空气女儿等,都显示出美丽,善良和女性道德等强烈的特征。但在迪斯尼的改编版中。她们被改变了。按照迪斯尼的类型化,是彻底的非女性化和反女性化的,以此来说,所谓的迪斯尼化就是彻底地糟蹋原著。”
近来有几位女权主义者把批评矛头指向美国社会,劳拉·赛勒斯就对于美国社会中的女性概念提出争论。她说:“迪斯尼动画《小美人鱼》基本上反射出美国社会中女权主义的困境:她们一方面希望通过所谓的解放,或者转换来实现男女之间的认同,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社会变迁的压力,使得这种转换实际上变成为向男性靠拢或演变。这就使得美国的女权主义最终沦为资产阶级的世俗的女权主义。”
赛勒斯以阿伊瑞丝为例,指出她的理想的实现不是依靠自己的斗争,而是以进入“美式的男性社会”才得以实现。迪斯尼是狡猾而阴险的。他清楚地观察到这种女权主义的弱点和破绽,把阿伊瑞斯的自我实现演变为某种“清醒的行为”(self-mutilation):她对于人类的憧憬和希望变成人的美好愿望,只有通过和王子成婚才能实现,而她也希望如此。安徒生童话中的“变成人,需要脱掉鱼鳍和鱼尾:是十分痛苦的”,而迪斯尼的改编把这种痛苦弱化了,成为某种浪漫的为爱情而牺牲的俗套。动画片中的唯一一位强型女角色。是恶魔尤苏拉,她被丑化了,也是非女性化了。赛勒斯认为美国女权主义学者选择小美人鱼为例子进行分析研究本身就是错误。她说,这说明美国女权主义学者的困境和两难境地。
六、精神分析学对于迪斯尼的批评
精神分析学研究和批评(Psychoanalytic arialysis)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西方学术界兴起而流行的文化批评。实际上正如美国著名学者鲍洛克先生所言:大部分学者不是心理学家,也不通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他们不过是“扯大旗做虎皮”,虚张声势,以精神分析为包装来掩饰自己的胡说八道。在对于迪斯尼公司和迪斯尼动画片的批评上,精神分析也是如此。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和拉康德的新佛罗伊德理论一再被引用,主要是针对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女性认同和性内容等,一般仅是本文/文本批评分析(text analysis)。下面我们看看该批评是如何分析迪斯尼大型动画故事片《匹诺曹》(Pinocchio)又译《木偶奇遇记》的。
《匹诺曹》是传统迪斯尼公司继《白雪公主》之后的第二部大型动画故事片,老沃尔特亲自修改三次剧本,并且签名批准耗资300万美元创制这部动画片。该片于1940年圣诞节期间公映,当时美国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片只能在美国和加拿大公映,无法在西欧各国放映,影响了赢利。1973年,在该片首映的30多年之后,该片获得在欧洲各国公映的机会。一下子获得了大约1300万美元的收益。1984年,迪斯尼公司重版修订剪辑,并且采用新型的彩色印制技术,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公映,又获得2600万美元的盈利。从观众反应来看。这部动画片成为儿童特别是男孩子最喜爱的动画作品,而匹诺曹也成为“说谎话不脸红的”,顽皮,聪明,正直。善良的象征。
但精神分析学学者,特别是女权主义学者使用精神分析学理论,严厉批评该片对于女性的歧视和性曲解等。她们指出匹诺曹没有母亲,是父亲——男人创造出来的,非母亲孕育的,是“父亲”男人孕育的怪物,她们说这个“孩子”从一出生就有“恋父情结”和“父孕幻想”(Male pregnancy fantasy)等,是天生仇恨女性的“成人孩童/男孩”(the child/boy in adults)。匹诺曹氏是人造男孩,自然不同于母育孩童,天然缺乏真正的“性器官”(the lack of penis)是天生阳萎等。这些所谓学者们的怪论,使得迪斯尼圈中人读后哈哈大笑,据说老沃尔特的弟弟看后说:“他们原来说沃尔特是阳萎病患者,现在匹诺曹也得了阳萎,下一个该是我了。”鲍洛可博士对于笔者说,也只有美国学者能如此扯淡(nonsense)。
七、多元文化主义学者对于迪斯尼的批评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也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发展的文化批评理论。一些美国黑人学者,从90年代开始,就以多元文化论为武器对于迪斯尼公司和迪斯尼动画片进行批评,比如美国黑人学者詹姆斯·麦考伊等人就用社会调查问卷对于迪斯尼公司员工进行统计调查,得出迪斯尼公司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他指出整个迪斯尼集团内部有色人种员工不到30%的比例,而工资也低于白人员工等。但迪斯尼领导反击指出:从70年代开始。有色种族员工总数越来越多,工资是按照工作职位和贡献支付的。麦考伊还指出老沃尔特不喜欢黑人等。为了说明自己的论述,麦考伊等人就从20世纪40年开始到2001年的60年中迪斯尼的动画片进行计量统计,发现其中美国黑人和原著民的形象和角色的总数大大地少于白种人形象和角色,特别是老沃尔特时期。
一位名叫克林特·维尔逊(Clinte wilson)的黑人学者,更进一步从迪斯尼动画影片的线型叙事来分析迪斯尼对于少数民族形象的歧视与歪曲。他指出迪斯尼的文学改编,即把文学文字改编为动画影像时,有意避免种族问题,比如尽量以白人形象来替换原作品的少数民族形象等。在影片的线型叙述上也尽量避免种族冲突,比如一些根据好莱坞西部片改编的动画作品中,有意把坏蛋角色由原来的黑人改变为白人牛仔,但这样就更说明迪斯尼的种族歧视本色了。
维尔逊还说传统迪斯尼动画中。角色的色彩也存在歧视,他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传统迪斯尼动画片中白色代表美丽,善良,纯洁等,而黑色代表邪恶,凶残。丑陋等。维尔逊还进一步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迪斯尼从外国童话故事和儿童文学吸取营养素材来进行改编,也表现很多歧视。比如《狮子王》根据以色列民间故事改编,《阿拉丁》根据阿拉伯故事 1001夜改编,《木兰》根据中国《木兰从军》故事改编等,都表现出英格鲁·萨克逊的种族歧视态度,影片中的形象不能够代表真实的犹太民族,阿拉伯和中华民族,是迪斯尼有意歪曲的少数民族形象。比如,最近根据迪斯尼动画片《阿拉丁》(Aladdin)所改编的电视系列片《阿拉丁》在电视公开播放之后,美国的一些阿拉伯籍美国人集聚起来游行抗议该片中的影像和主题歌曲的歌词中有侮辱阿拉伯民族和侮辱伊斯兰民族的成份。这次反迪斯尼种族歧视的活动,使得迪斯尼的录像公司不得不回收其已经上市销售的产品,以及删除一首片中乐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文化交流大会上,一些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学者提出迪斯尼动画中公开宣传美式的“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是违反伊斯兰的道德教义的。动画片中地的茉莉公主(the Princess Jasmine)是彻底的美国白人的浪漫主义典型或英格鲁一萨克逊式的浪漫典型,而与传统的伊斯兰民族毫无联系。安第迪生博士指出:“《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the Princess Jasmine)这个角色,是一部极端种族歧视的电影片中的一个伪女性形象。该片以改编的动画片形式,至少大肆宣扬了美式文化的谬误概念:第一就是“大美国的民族观念”(a domestic strategy of American nationalism),以浪漫式爱情故事,来塑造一个美式的女性形象即魔力茉莉公主,该片宣传了美式的女性自由主义的观念,是和传统的伊斯兰教义相抵触的,通过一个伪造的阿拉伯民间故事的包装,去贩卖美式的“自由,民主”观念。第二点,就是该片的政治文化观点(the political-cultural strategy),实际该片可以说是美国所谓的“国际自由市场化”(the international ideological free markets)的例证,以所谓的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为幌子,来贩卖美式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观念,在迪斯尼这个文化巨人的眼目中,有钱就可以胡作非为。乃至买到一个穆斯林女人。
1995年迪斯尼公司花费巨资摄制的《波卡红塔丝》(Pocahontas)是一部根据美国印地安民族的一位女英雄的传说改编的大型动画故事片。同传统的迪斯尼做法一样,该片在拍摄之前的剧本编写阶段,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罗伊·迪斯尼亲自出马组织编剧家,历史学家,民族学,文化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们。媒体工作者们共同讨论研究,并且邀请了一些印地安部落首脑作为顾问,以为这样可以万无一失,但该片公映不久就引起学术界的严厉批评。比如,该片一开始,女主角波卡红塔丝是一个刚满12岁的印地安小姑娘,她被塑造为一个单纯,美丽,活泼的小女孩。据说,在开拍前,迪斯尼公司就其造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研究目前保存的原型照片后,拿出几个方案,最后决定稍微改动一点:把眼睛亚洲化一些,脸上颧骨稍微瘦一点,小细腰,长腿,这样对于美国印地安土著的特征有了一些美化改动。但效果适得其反,受到严厉批评,是一种种族歧视。迪斯尼化的动画故事增加了,女主角被英国人绑架的情节,以及她归化为基督教徒,最后和白人结婚等情节。这都受到质疑和非议。美国学者指出,一直到现在。美国还存在象迪斯尼这样对于美国印地安土著的歧视,侮辱和篡改历史的事件出现,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于是,几个有印地安原住民的州决定禁止公开在该州放映该片。美国学者艾德基顿和杰克逊等人指出:“长期以来,迪斯尼动画片中美国原住民即印地安人的形象,实际上何止迪斯尼,就是整个好莱坞的作品中,印地安人的形象,一直被歪曲,诬蔑,和损害着: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整个好莱坞就是这样肆无忌惮地践踏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的。”
八、环境保护主义者对于迪斯尼的批评
1996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宾州地区的原住民和一些大学生又一次游行抗议迪斯尼。这次不是针对种族问题,而是针对迪斯尼公司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来的。他们批评迪斯尼公司在美国一些自然保护区拍摄影片时有意破坏自然环境,比如在黄石公园拍摄时,践踏土地和山崖等。
此后,一些美国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包括著名的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对于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的大型系列片《真实生活历险记》(True-Life Adventure)进行了研究讨论,进而提出质疑和批评。该系列片由美国几家电视公司支持。并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协会的资助,从1948年开始拍摄到1960年为止,一共摄制完成13集。其中有6部作为美国电影院内公开放映的电影作品,获得观众的欢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部系列片中的不少单集获得美国和国际电影节的大奖。但美国激进的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迪斯尼公司不是赞扬美国的自然美丽的景观,而是破坏环境美。美国自然环境保护协会的施克尔博士就批评说:沃尔特·迪斯尼的“所有的对美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处理,都是由他自己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他故意去践踏。去重新包装或进行外部/外形处理,比如对于黄石公园。电影观众所看到的迪斯尼处理过的,他眼目中的黄石,不是真正的黄石,迪斯尼就是这样肆无忌惮地撒谎。对于这个老家伙来讲,真实的自然的环境美是次要的,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赚钱。迪斯尼是按照自己的美学观点去翻译,解释美国自然环境的美。”
九、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
马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的研究与批评也是近年来在西方比较流行的。如果按照中国学者的观点,这种新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断章取义,或修正主义。早在1971年,两位美国学者阿里艾尔·多佛曼(Ariel Dorfman)和阿曼德·买麦特拉特(Armand Mattelart)到南美的智利考察当时智利政府大选时,发现了美国的中央情报局派特务进行暗中干涉的阴谋,在1971年,他们出版了题为《如何去阅读唐老鸭》(How to Read Danala Duck)一书。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来揭发美国政府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干涉智利大选的阴谋行径。作者特别针对美国政府利用所谓的美国流行文化去影响智利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特别以迪斯尼的动画片《唐老鸭》(the Donald Duck)为例,去分析美国政府以通俗文化产品为毒药,去毒化第三世界国家的大众单纯的心灵。麦特拉特博士等学者依据文化帝国主义(the culturl imperialism)观点指出,美国迪斯尼公司“虽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直接地入侵第三世界国家的土地,但是他(迪斯尼)以更为完美的阴险的方式(a proper mold)来强迫改变这些不发达国家的老百姓的头脑和灵魂。”
该书出版不久,就发生了智利的阿连德总统被政敌暗杀的悲剧,这个事件也证明了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的阴谋和嘴脸。此后一些激进的学者对于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的行径进行了更为严厉的批判。
十、结语
我们上面仅就美国学者们对于迪斯尼的研究和批评进行简单的综述,由于我们的学术水准和英语失准的局限,难免出现不少谬误和缺陷。我们只是认为目前国内尚未把迪斯尼研究作为专题进行比较详细的学术研究。在国内振兴中国民族动画运动中,对于美国迪斯尼进行研究是有好处的,如果本文对于国内同侪,师友,乃至学子们有一点借鉴之用,我们也可以说不费此劳了。
又:几个美国和国内朋友们,指出有一些批评理论和方法,比如迪斯尼公司的经营管理即赚钱的诀窍和迪斯尼的国际影响等专题都值得介绍。囿于篇幅,我们决定将来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再详细介绍。
[全文完]
关键词 迪斯尼 迪斯尼公司 迪斯尼动画电影 沃尔特·迪斯尼 电影批评 中国动画艺术
五、女权主义对于迪斯尼的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Feminist analysis)是最近20多年来随着美国女权运动出现的新兴的文化——艺术批评理论或方法。早期的女权主义批评是建立在对于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流行文化的批评基础上的。其批评的焦点集中在美国这样的男权独尊的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体产品中对于女性的歧视、排斥、侮辱、践踏、蹂躏等变态心理的展示。正如塔奇曼所指出:女权主义批评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安纳其主义”即意义不明确的无政府主义。目前,女性主义者所关注的研究对象是目前市场上缺乏女性文化产品,以及对于女性观众、读者的蔑视态度,她们认为是一种男性社会的态度。
最近以来,女权主义者指出。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出现在媒体上,但她们依然反映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于妇女的性的概念化和歧视态度。此外,讨论集中到对于女性的偏见,以及意识形态的谬误等。还有某些女性主义者。把矛头直指美国学院里大众文化研究中缺乏对于女性的关注。
女权主义者把批判矛头对准了迪斯尼的动画片。分析研究其中的性别问题,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塑造等是不足为怪的。而迪斯尼也的确为女性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文本。也有一些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迪斯尼的对于女性的图解和沃尔特·迪斯尼本人联系起来,认为这反映出老沃尔特的早期生活。而这个老头也确实说过“我不喜欢姑娘,她们令我厌烦,我讨厌女人。”这就成为了基本的批评话题。
但很多学者认为。把老沃尔特的只言片语当成对于整个迪斯尼公司的批判似乎太牵强附会一些了。确实,在传统迪斯尼动画片中有不正确的、对于女性的图解和描绘,这是美国大众文化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迪斯尼的故事类型和对于儿童文学的解析的确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也值得认真讨论。
虽然女性主义者对于迪斯尼的批评和批判似乎不够全面,但其中不乏较好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迪斯尼化的儿童文学的文本分析和研究,是十分中肯和细致的。比如凯·斯通女博士,认为迪斯尼作品中的女英雄的形象是不够鼓舞人心的,她也把迪斯尼对于格林兄弟童话的改编作为例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迪斯尼的这些东西大多是毫无生气的。其中有两个形象似乎立不起来。”斯通批评迪斯尼把女性依据迪斯尼类型简单划分为好与坏,是概念化的,她还比较了迪斯尼动画片中的男英雄和女英雄的差异后,总结说,男英雄最后赢得胜利,他们不但风流倜傥,相貌堂堂,而且作出英雄业绩,“而女英雄们则不然,她们除了天生丽姿和美丽的面容外,是一幅小鸟依人的可怜相。”实际上是男性心目中的标准美人,这就是迪斯尼从格林童话中所改编的实质东西,也是迪斯尼化的实质。
最近,一些学者,例如豪尔纳先生,研究了迪斯尼的动画,从早期的《白雪公主》到《狮子王》等,发现其中所有的女性都被图解成懦弱,屈服鄙畏,没有能力的,不能独立的形象。他根据具体的内容研究而得出:在迪斯尼动画片中。男性形象大约占据总角色的57%。而女性形象只占有不到21%左右。而且以男性作为主角的动画片占据总数的47%。他们都具备典型的迪斯尼的男性美。下面,是他的一个分析实例:
动画片《小美人鱼》
虽然,动画片《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美国女权主义者进行分析,可他们得出的结论则是大相径庭。该片于1989年圣诞节假日期间公映。这是老沃尔特·迪斯尼去世后迪斯尼公司首次拍摄的传统性动画故事片。沃尔特的弟弟罗伊·迪斯尼说:“这是一部沃尔特应该喜欢的传统的迪斯尼型动画动画作品。”迪斯尼公司花费了2300万美元和费时三年精心制作,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这部大型动画片,在首轮放映就赢得了8400万的票房收入。这部影片和其中的女主角小美人鱼一下子就成为美国女孩子最钟爱的对象,由于该片受到欢迎,在美国首轮公映后,马上发行到全球,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动画片。此后,该片又被改编成电视系列片,不久又被纽约的百老汇改编为音乐剧,一直到现在,这个电视系列和音乐剧亦然依然在各地演出和播放。1991年迪斯尼集团出版这部动画片的录像带(后来又出版DVD),第一版竟然出售了900万部。此后,各种相关的娱乐文化产品相继设计生产。该片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已以不同语言放映,根据迪斯尼公司自己的报告,截止到1998年。该片的总盈利高达4亿多美元。
根据安徒生童话《小美人鱼》故事改编的动画片,无论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安排上都有较大的改变,在原安徒生童话故事中,小美人鱼希望获得一个不朽的灵魂,并没有想去同一位王子相爱与结婚,原故事中,小美人鱼被赋予一个人身,为了成为人,她需要赢得王子的欢心和爱情。但这个爱情并不需有婚姻关系。她的最终目的是不朽的灵魂。故事结局是,小美人鱼获得灵魂,同时。她也获得其它海洋鱼类的帮助。
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里,传统迪斯尼首次改编创作了《小美人鱼》动画片时,证明了迪斯尼公司的技术水准和能力,特别是水下摄影技术,其次是色彩技术的提高,该片的艺术设计和美轮美奂的布景等都说明迪斯尼公司的艺术水准是无与伦比的。该片遵循传统迪斯尼的美学原则,是一部娱乐性高的大型动画故事片,以影像加上音乐,幽默与轻松形式很好地改编了安徒生德德的童话。此后。特别是在80年代中的再次改编,又一次获得成功。这说明了迪斯尼公司的艺术实力。
某些学者提出,最近的迪斯尼动画片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或者更加现代化了。用句时髦的话即与时俱进了。有趣的是,即使是同一队伍的美国女权主义学者,对于《小美人鱼》一片也有不同的分析研究,观点相左。有一些学者,特别是较为年轻的学者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始。迪斯尼动画故事片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影像,同传统迪斯尼的女性形象诸如白雪公主等已经不同,而更积极,更生动,基本是作为正面角色出现的。以《小美人鱼》中的美人鱼阿伊瑞尔来说。她不仅聪明,有知识,文明,求知欲强而具有反叛精神等,当然。她还是同所有的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女英雄角色一样,美丽,善良,但装饰更华贵,更突出,乃至更性感等。一位作家甚至将她同美国流行的芭比娃娃相比,指出她代表了美国流行文化中的典型的美国式的性感美的标准。
相比之下,该片中的反面角色,比如女恶魔尤苏拉。就被塑造为一个讨厌的,丑陋的,胖而肥大,近似于妖魔的坏家伙。罗伯特·特利蒂 斯特别注意到这样的区别,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迪斯尼动画片就反映出美国社会中一种文化性偏见即对于体重的偏见与歧视,她说:“好莱坞电影中把体重作为一种美德衡量,正面女性角色一般为漂亮,身材优美。而反面女性角色一般是大胖子,丑陋,身材变形。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偏见和歧视。”
但我们基本上同意大多数学者的分析。小美人鱼阿伊瑞斯同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其他女性主角一样,都是生活在以男性为主的男权社会中,她们都可以说是男性眼目中和心目中的标准美,而且必须借助男性——例如同王子们结婚一才能够实现和完善自我等。在迪斯尼的改编版中。阿伊瑞斯不听从其他女性角色的劝告,比如她的姐妹们的劝告。但她会听从男性角色的劝诱比如她接受了王子的劝诱。在安徒生的原著中,是她的祖母给她劝告。特利蒂斯就指出:在安徒生原著中。“祖母,尤苏拉,王子,姐妹们,空气女儿等,都显示出美丽,善良和女性道德等强烈的特征。但在迪斯尼的改编版中。她们被改变了。按照迪斯尼的类型化,是彻底的非女性化和反女性化的,以此来说,所谓的迪斯尼化就是彻底地糟蹋原著。”
近来有几位女权主义者把批评矛头指向美国社会,劳拉·赛勒斯就对于美国社会中的女性概念提出争论。她说:“迪斯尼动画《小美人鱼》基本上反射出美国社会中女权主义的困境:她们一方面希望通过所谓的解放,或者转换来实现男女之间的认同,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社会变迁的压力,使得这种转换实际上变成为向男性靠拢或演变。这就使得美国的女权主义最终沦为资产阶级的世俗的女权主义。”
赛勒斯以阿伊瑞丝为例,指出她的理想的实现不是依靠自己的斗争,而是以进入“美式的男性社会”才得以实现。迪斯尼是狡猾而阴险的。他清楚地观察到这种女权主义的弱点和破绽,把阿伊瑞斯的自我实现演变为某种“清醒的行为”(self-mutilation):她对于人类的憧憬和希望变成人的美好愿望,只有通过和王子成婚才能实现,而她也希望如此。安徒生童话中的“变成人,需要脱掉鱼鳍和鱼尾:是十分痛苦的”,而迪斯尼的改编把这种痛苦弱化了,成为某种浪漫的为爱情而牺牲的俗套。动画片中的唯一一位强型女角色。是恶魔尤苏拉,她被丑化了,也是非女性化了。赛勒斯认为美国女权主义学者选择小美人鱼为例子进行分析研究本身就是错误。她说,这说明美国女权主义学者的困境和两难境地。
六、精神分析学对于迪斯尼的批评
精神分析学研究和批评(Psychoanalytic arialysis)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西方学术界兴起而流行的文化批评。实际上正如美国著名学者鲍洛克先生所言:大部分学者不是心理学家,也不通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他们不过是“扯大旗做虎皮”,虚张声势,以精神分析为包装来掩饰自己的胡说八道。在对于迪斯尼公司和迪斯尼动画片的批评上,精神分析也是如此。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和拉康德的新佛罗伊德理论一再被引用,主要是针对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女性认同和性内容等,一般仅是本文/文本批评分析(text analysis)。下面我们看看该批评是如何分析迪斯尼大型动画故事片《匹诺曹》(Pinocchio)又译《木偶奇遇记》的。
《匹诺曹》是传统迪斯尼公司继《白雪公主》之后的第二部大型动画故事片,老沃尔特亲自修改三次剧本,并且签名批准耗资300万美元创制这部动画片。该片于1940年圣诞节期间公映,当时美国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片只能在美国和加拿大公映,无法在西欧各国放映,影响了赢利。1973年,在该片首映的30多年之后,该片获得在欧洲各国公映的机会。一下子获得了大约1300万美元的收益。1984年,迪斯尼公司重版修订剪辑,并且采用新型的彩色印制技术,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公映,又获得2600万美元的盈利。从观众反应来看。这部动画片成为儿童特别是男孩子最喜爱的动画作品,而匹诺曹也成为“说谎话不脸红的”,顽皮,聪明,正直。善良的象征。
但精神分析学学者,特别是女权主义学者使用精神分析学理论,严厉批评该片对于女性的歧视和性曲解等。她们指出匹诺曹没有母亲,是父亲——男人创造出来的,非母亲孕育的,是“父亲”男人孕育的怪物,她们说这个“孩子”从一出生就有“恋父情结”和“父孕幻想”(Male pregnancy fantasy)等,是天生仇恨女性的“成人孩童/男孩”(the child/boy in adults)。匹诺曹氏是人造男孩,自然不同于母育孩童,天然缺乏真正的“性器官”(the lack of penis)是天生阳萎等。这些所谓学者们的怪论,使得迪斯尼圈中人读后哈哈大笑,据说老沃尔特的弟弟看后说:“他们原来说沃尔特是阳萎病患者,现在匹诺曹也得了阳萎,下一个该是我了。”鲍洛可博士对于笔者说,也只有美国学者能如此扯淡(nonsense)。
七、多元文化主义学者对于迪斯尼的批评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也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发展的文化批评理论。一些美国黑人学者,从90年代开始,就以多元文化论为武器对于迪斯尼公司和迪斯尼动画片进行批评,比如美国黑人学者詹姆斯·麦考伊等人就用社会调查问卷对于迪斯尼公司员工进行统计调查,得出迪斯尼公司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现象,他指出整个迪斯尼集团内部有色人种员工不到30%的比例,而工资也低于白人员工等。但迪斯尼领导反击指出:从70年代开始。有色种族员工总数越来越多,工资是按照工作职位和贡献支付的。麦考伊还指出老沃尔特不喜欢黑人等。为了说明自己的论述,麦考伊等人就从20世纪40年开始到2001年的60年中迪斯尼的动画片进行计量统计,发现其中美国黑人和原著民的形象和角色的总数大大地少于白种人形象和角色,特别是老沃尔特时期。
一位名叫克林特·维尔逊(Clinte wilson)的黑人学者,更进一步从迪斯尼动画影片的线型叙事来分析迪斯尼对于少数民族形象的歧视与歪曲。他指出迪斯尼的文学改编,即把文学文字改编为动画影像时,有意避免种族问题,比如尽量以白人形象来替换原作品的少数民族形象等。在影片的线型叙述上也尽量避免种族冲突,比如一些根据好莱坞西部片改编的动画作品中,有意把坏蛋角色由原来的黑人改变为白人牛仔,但这样就更说明迪斯尼的种族歧视本色了。
维尔逊还说传统迪斯尼动画中。角色的色彩也存在歧视,他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传统迪斯尼动画片中白色代表美丽,善良,纯洁等,而黑色代表邪恶,凶残。丑陋等。维尔逊还进一步说。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迪斯尼从外国童话故事和儿童文学吸取营养素材来进行改编,也表现很多歧视。比如《狮子王》根据以色列民间故事改编,《阿拉丁》根据阿拉伯故事 1001夜改编,《木兰》根据中国《木兰从军》故事改编等,都表现出英格鲁·萨克逊的种族歧视态度,影片中的形象不能够代表真实的犹太民族,阿拉伯和中华民族,是迪斯尼有意歪曲的少数民族形象。比如,最近根据迪斯尼动画片《阿拉丁》(Aladdin)所改编的电视系列片《阿拉丁》在电视公开播放之后,美国的一些阿拉伯籍美国人集聚起来游行抗议该片中的影像和主题歌曲的歌词中有侮辱阿拉伯民族和侮辱伊斯兰民族的成份。这次反迪斯尼种族歧视的活动,使得迪斯尼的录像公司不得不回收其已经上市销售的产品,以及删除一首片中乐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文化交流大会上,一些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学者提出迪斯尼动画中公开宣传美式的“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是违反伊斯兰的道德教义的。动画片中地的茉莉公主(the Princess Jasmine)是彻底的美国白人的浪漫主义典型或英格鲁一萨克逊式的浪漫典型,而与传统的伊斯兰民族毫无联系。安第迪生博士指出:“《阿拉丁》中的茉莉公主(the Princess Jasmine)这个角色,是一部极端种族歧视的电影片中的一个伪女性形象。该片以改编的动画片形式,至少大肆宣扬了美式文化的谬误概念:第一就是“大美国的民族观念”(a domestic strategy of American nationalism),以浪漫式爱情故事,来塑造一个美式的女性形象即魔力茉莉公主,该片宣传了美式的女性自由主义的观念,是和传统的伊斯兰教义相抵触的,通过一个伪造的阿拉伯民间故事的包装,去贩卖美式的“自由,民主”观念。第二点,就是该片的政治文化观点(the political-cultural strategy),实际该片可以说是美国所谓的“国际自由市场化”(the international ideological free markets)的例证,以所谓的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为幌子,来贩卖美式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观念,在迪斯尼这个文化巨人的眼目中,有钱就可以胡作非为。乃至买到一个穆斯林女人。
1995年迪斯尼公司花费巨资摄制的《波卡红塔丝》(Pocahontas)是一部根据美国印地安民族的一位女英雄的传说改编的大型动画故事片。同传统的迪斯尼做法一样,该片在拍摄之前的剧本编写阶段,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罗伊·迪斯尼亲自出马组织编剧家,历史学家,民族学,文化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们。媒体工作者们共同讨论研究,并且邀请了一些印地安部落首脑作为顾问,以为这样可以万无一失,但该片公映不久就引起学术界的严厉批评。比如,该片一开始,女主角波卡红塔丝是一个刚满12岁的印地安小姑娘,她被塑造为一个单纯,美丽,活泼的小女孩。据说,在开拍前,迪斯尼公司就其造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研究目前保存的原型照片后,拿出几个方案,最后决定稍微改动一点:把眼睛亚洲化一些,脸上颧骨稍微瘦一点,小细腰,长腿,这样对于美国印地安土著的特征有了一些美化改动。但效果适得其反,受到严厉批评,是一种种族歧视。迪斯尼化的动画故事增加了,女主角被英国人绑架的情节,以及她归化为基督教徒,最后和白人结婚等情节。这都受到质疑和非议。美国学者指出,一直到现在。美国还存在象迪斯尼这样对于美国印地安土著的歧视,侮辱和篡改历史的事件出现,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于是,几个有印地安原住民的州决定禁止公开在该州放映该片。美国学者艾德基顿和杰克逊等人指出:“长期以来,迪斯尼动画片中美国原住民即印地安人的形象,实际上何止迪斯尼,就是整个好莱坞的作品中,印地安人的形象,一直被歪曲,诬蔑,和损害着:受到美国政府支持的整个好莱坞就是这样肆无忌惮地践踏美国宪法和独立宣言的。”
八、环境保护主义者对于迪斯尼的批评
1996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宾州地区的原住民和一些大学生又一次游行抗议迪斯尼。这次不是针对种族问题,而是针对迪斯尼公司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而来的。他们批评迪斯尼公司在美国一些自然保护区拍摄影片时有意破坏自然环境,比如在黄石公园拍摄时,践踏土地和山崖等。
此后,一些美国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包括著名的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对于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的大型系列片《真实生活历险记》(True-Life Adventure)进行了研究讨论,进而提出质疑和批评。该系列片由美国几家电视公司支持。并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协会的资助,从1948年开始拍摄到1960年为止,一共摄制完成13集。其中有6部作为美国电影院内公开放映的电影作品,获得观众的欢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这部系列片中的不少单集获得美国和国际电影节的大奖。但美国激进的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迪斯尼公司不是赞扬美国的自然美丽的景观,而是破坏环境美。美国自然环境保护协会的施克尔博士就批评说:沃尔特·迪斯尼的“所有的对美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处理,都是由他自己主观意识所决定的,他故意去践踏。去重新包装或进行外部/外形处理,比如对于黄石公园。电影观众所看到的迪斯尼处理过的,他眼目中的黄石,不是真正的黄石,迪斯尼就是这样肆无忌惮地撒谎。对于这个老家伙来讲,真实的自然的环境美是次要的,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赚钱。迪斯尼是按照自己的美学观点去翻译,解释美国自然环境的美。”
九、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评
马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的研究与批评也是近年来在西方比较流行的。如果按照中国学者的观点,这种新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断章取义,或修正主义。早在1971年,两位美国学者阿里艾尔·多佛曼(Ariel Dorfman)和阿曼德·买麦特拉特(Armand Mattelart)到南美的智利考察当时智利政府大选时,发现了美国的中央情报局派特务进行暗中干涉的阴谋,在1971年,他们出版了题为《如何去阅读唐老鸭》(How to Read Danala Duck)一书。书中列举了大量实例来揭发美国政府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干涉智利大选的阴谋行径。作者特别针对美国政府利用所谓的美国流行文化去影响智利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特别以迪斯尼的动画片《唐老鸭》(the Donald Duck)为例,去分析美国政府以通俗文化产品为毒药,去毒化第三世界国家的大众单纯的心灵。麦特拉特博士等学者依据文化帝国主义(the culturl imperialism)观点指出,美国迪斯尼公司“虽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直接地入侵第三世界国家的土地,但是他(迪斯尼)以更为完美的阴险的方式(a proper mold)来强迫改变这些不发达国家的老百姓的头脑和灵魂。”
该书出版不久,就发生了智利的阿连德总统被政敌暗杀的悲剧,这个事件也证明了美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的阴谋和嘴脸。此后一些激进的学者对于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的行径进行了更为严厉的批判。
十、结语
我们上面仅就美国学者们对于迪斯尼的研究和批评进行简单的综述,由于我们的学术水准和英语失准的局限,难免出现不少谬误和缺陷。我们只是认为目前国内尚未把迪斯尼研究作为专题进行比较详细的学术研究。在国内振兴中国民族动画运动中,对于美国迪斯尼进行研究是有好处的,如果本文对于国内同侪,师友,乃至学子们有一点借鉴之用,我们也可以说不费此劳了。
又:几个美国和国内朋友们,指出有一些批评理论和方法,比如迪斯尼公司的经营管理即赚钱的诀窍和迪斯尼的国际影响等专题都值得介绍。囿于篇幅,我们决定将来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再详细介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