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章标题为基因的本质,先联系前面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亲子代遗传中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以及"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引出问题"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进而引出第1节标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认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⑵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
⑶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
能力目标:
⑴通过模拟科学发现,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⑵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因此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使用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和CAI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探讨
设置问题:摩尔根提出基因的位置,提问"基因的本质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由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遗传中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引出问题"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回顾旧知,思考新问题。
回顾旧知,由旧知引出新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思考。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课件展示: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引出问题"原因是什么?"
分析、讨论、归纳:
1、蛋白质是大分子化合物。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课件展示两种肺炎双球菌的结构和特性以及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哪些组可以构成对照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第四组实验小鼠为什么会死亡"发动学生争当大侦探福尔摩斯破解这一"案情"。
分析、讨论、归纳:
1、第1、2组可以构成对照实验,第2、3组可以构成对照实验,第2、4以及第3、4构成对照试验
2、学生们提出假设,排除死亡S型菌"复活说",得出结论R型菌"转化说"。
鼓励学生多动脑,并通过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分析能力。
引导提问:在S型菌中使R型菌发生
转化的"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该
如何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
课件展示艾弗里的实验。
引导提问: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
么?第3组实验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课件展示:艾弗里的实验成果仍然未
得到部分权威科学家的认可,并导致
他两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原因何
在?
分析、讨论、归纳:
学生能说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DNA和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设计实验。
体现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教育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由艾弗里的实验缺陷引出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分析实验材料噬菌体,引
导提问:选择噬菌体有什么优点?如
何把蛋白质和DNA分开?为什么选
择32P和35S对噬菌体进行标记?该如
何标记?
分析、讨论、归纳:
1、T2噬菌体只有蛋白质和DNA,减少其他物质对实验的干扰。
2、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技术间接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3、P是DNA的特征元素,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4、先标记宿主细胞,再标记噬菌体。
鼓励学生多动脑,并通过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体现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教育。
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观察、分析侵染过程,归纳总结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动画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让
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看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画,用语言进行描述。
动画演示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引导提问: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展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DNA,而是RNA。如何证明这一结论?
讨论、分析,总结:只有RNA的生物,RNA是遗传物质。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展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DNA病毒和RNA病毒等代表性生物,让学生说出其遗传物质。
得出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并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练习
课后作业处理
思考、分析、回答
反馈、巩固,深化、理解。
四、教学评价设计
在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中,着眼于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以体现科学方法教育为主,落实设定的知识、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在评价方式上,以老师主导的形成性评价为主,根据教学进程设置各种类型的形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求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章标题为基因的本质,先联系前面知识点"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亲子代遗传中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以及"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引出问题"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进而引出第1节标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认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⑵理解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
⑶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
能力目标:
⑴通过模拟科学发现,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⑵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因此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使用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和CAI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探讨
设置问题:摩尔根提出基因的位置,提问"基因的本质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由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遗传中具有独立性和稳定性"引出问题"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回顾旧知,思考新问题。
回顾旧知,由旧知引出新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思考。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课件展示: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引出问题"原因是什么?"
分析、讨论、归纳:
1、蛋白质是大分子化合物。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课件展示两种肺炎双球菌的结构和特性以及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提出问题"哪些组可以构成对照实验""得出什么结论""第四组实验小鼠为什么会死亡"发动学生争当大侦探福尔摩斯破解这一"案情"。
分析、讨论、归纳:
1、第1、2组可以构成对照实验,第2、3组可以构成对照实验,第2、4以及第3、4构成对照试验
2、学生们提出假设,排除死亡S型菌"复活说",得出结论R型菌"转化说"。
鼓励学生多动脑,并通过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想和实验分析能力。
引导提问:在S型菌中使R型菌发生
转化的"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该
如何设计实验解决这一问题?
课件展示艾弗里的实验。
引导提问: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
么?第3组实验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课件展示:艾弗里的实验成果仍然未
得到部分权威科学家的认可,并导致
他两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原因何
在?
分析、讨论、归纳:
学生能说出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DNA和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设计实验。
体现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教育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由艾弗里的实验缺陷引出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分析实验材料噬菌体,引
导提问:选择噬菌体有什么优点?如
何把蛋白质和DNA分开?为什么选
择32P和35S对噬菌体进行标记?该如
何标记?
分析、讨论、归纳:
1、T2噬菌体只有蛋白质和DNA,减少其他物质对实验的干扰。
2、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技术间接把DNA和蛋白质分开。
3、P是DNA的特征元素,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4、先标记宿主细胞,再标记噬菌体。
鼓励学生多动脑,并通过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体现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教育。
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观察、分析侵染过程,归纳总结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动画演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让
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看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画,用语言进行描述。
动画演示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引导提问: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展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DNA,而是RNA。如何证明这一结论?
讨论、分析,总结:只有RNA的生物,RNA是遗传物质。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展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DNA病毒和RNA病毒等代表性生物,让学生说出其遗传物质。
得出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并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练习
课后作业处理
思考、分析、回答
反馈、巩固,深化、理解。
四、教学评价设计
在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中,着眼于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以体现科学方法教育为主,落实设定的知识、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在评价方式上,以老师主导的形成性评价为主,根据教学进程设置各种类型的形成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以求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