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弟子规》已经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它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当今,诵读《弟子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阐述诵读《弟子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在农村小学校运用《弟子规》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弟子规》;小学德育;诵读;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94-02
有人打比喻说“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德育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设,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的情况依然存在,以致学校育人观念淡化,学校德育工作弱化,小学生道德素质退化。就大滕村小学小学生在校表现而言:有些小学生因厌学而逃学(上学随心情,下雨、父母不给零钱、想睡懒觉就不来学校)、迟到,课堂上随意爆粗口话、吵架顶嘴、与教师抬杠,好吃懒做(不完成作业,不爱动脑思考,懒做卫生,不愿助人为乐,积极买零食),同学关系紧张(能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等。而就校外表现(主要是家庭表现)而言:在家随意吼叫支配父母,缺乏感恩之心,以玩手机电脑游戏为主,不愿替父母分担家务事等。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教育中心偏离,德育工作弱化。多年来,农村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由于应试教育,德育时间和空间受到挤压,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一些学校的品德教育课形同虚设,长期被挪作他用,有些学校上品德课也是走走过场,没有专门的品德教师。二是教育方法陈旧。在农村小学,普通的思想品德教育限于每周一节的思想品德课、集队活动、班会课等,形式单一(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实践活动。三是社會道德失范和周边环境失调。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价值观念以及复杂的社会情况影响了小学生的价值取向。有些家长觉得生活过得好了,就不希望下一代体验自己尝过的艰苦,所以对小学生没有过多的分担家务要求;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也能挣大钱,对孩子的学业没什么太大的希望,仅是认为小孩子吃好穿暖玩开心就行。这种溺爱子女、无条件满足孩子各种要求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
学校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弟子规》已经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它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当今,诵读《弟子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虽然农村小学生,并非像城市里的小学生一样,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但他们也同样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大都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虽然小学生能为父母做的事很有限,但是一样可以学习古人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来孝敬父母及长辈。在学校,诚信、责任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原则,现代的小学生不仅好逸恶劳,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诚实守信这一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对诚实守信品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今天的小学校园里,很多学生的日常习惯与生活方式让老师瞠目结舌,不可思议。课堂偷玩手机游戏,无视他人存在而在教室内大喊大叫,随便乱扔垃圾,班级活动不主动参加等等。诸多现状表明,学生德育教育要从做人的基本行为礼仪与文明举止抓起,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念,形成文明礼貌、高雅而富有教养的行为举止与生活态度。《弟子规》要求我们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穿着的整洁与整齐。但纵观小学校园,打赤脚穿拖鞋随处可见。现在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他们有着极强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缺乏容忍,谦让,与人合作的品质,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弱,常常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与同伴发生摩擦,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谁也不让步。《弟子规》告诫小学生平等仁爱的相处原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谁低人一头,也没有谁更高人一等,所以, 不应自卑,也不能骄傲自大、高高在上。一个人要用他高尚的品行和真正的才华赢得人心,而不是张扬的外貌和夸夸其谈,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势压人,这样别人才能心服口服,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践行《弟子规》,不但净化小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虽然《弟子规》难免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中有些行为要求并不切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但是其意可以借鉴。针对现代社会小学生中存在的不诚实守信、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师长、没有感恩的心等等大量不良道德现象,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非常痛心。因此号召小学生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弟子规》对当代小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农村小学如何通过学习《弟子规》来导现行德育之航呢?
第一,通过书画《弟子规》营造德育氛围。利用好校园围墙、宣传栏等基础设施书画《弟子规》内容,营造学习《弟子规》的氛围。
第二,精心设计以《弟子规》为内容的校本教材,倡导全校学生学习经典国学。此校本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具有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弟子规》包括总序一共分8篇内容,一年级学生学习前3篇,二年级学生学习前4篇,三年级学生学习前5篇,四年级学生学习前6篇,五年级学生学习完8篇。这样的逐层学习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建立良好的品格,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通过班级诵读《弟子规》活动,注入德育理念。开展早读课课前5分钟《弟子规》诵读活动,以及午饭后在校内10分钟诵读《弟子规》活动,以此达到给每个小学生的思想注入德育理念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活动形式多样化,可采用全班读,小组读,结伴读或者个人读或是班级诵读《弟子规》比赛等。
第四,做唱《弟子规》,体验德育之乐。学校可以把做唱《弟子规》融入大课间活动当中,使小学生在边做边唱《弟子规》当中体验道德理念以及乐趣,从而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德育建设。
第五,践行《弟子规》,内化道德品质,外化道德行为。通过图片、作文、日记等活动形式,开展践行《弟子规》德育活动,学生先将《弟子规》理念内化为自己做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外化为自己的日常道德行为,之后将学习《弟子规》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校内校外有关德育故事通过以上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丰盈自己的德育思想,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六,学有所获,展示成果。通过开展诸如“我与《弟子规》共成长绘画展示”和“《我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展示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收获,目的是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小学生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责编 韦淑红)
[关键词]《弟子规》;小学德育;诵读;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5-0094-02
有人打比喻说“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德育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设,德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内轻校外,重灌输轻导行的情况依然存在,以致学校育人观念淡化,学校德育工作弱化,小学生道德素质退化。就大滕村小学小学生在校表现而言:有些小学生因厌学而逃学(上学随心情,下雨、父母不给零钱、想睡懒觉就不来学校)、迟到,课堂上随意爆粗口话、吵架顶嘴、与教师抬杠,好吃懒做(不完成作业,不爱动脑思考,懒做卫生,不愿助人为乐,积极买零食),同学关系紧张(能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等。而就校外表现(主要是家庭表现)而言:在家随意吼叫支配父母,缺乏感恩之心,以玩手机电脑游戏为主,不愿替父母分担家务事等。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教育中心偏离,德育工作弱化。多年来,农村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由于应试教育,德育时间和空间受到挤压,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一些学校的品德教育课形同虚设,长期被挪作他用,有些学校上品德课也是走走过场,没有专门的品德教师。二是教育方法陈旧。在农村小学,普通的思想品德教育限于每周一节的思想品德课、集队活动、班会课等,形式单一(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实践活动。三是社會道德失范和周边环境失调。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价值观念以及复杂的社会情况影响了小学生的价值取向。有些家长觉得生活过得好了,就不希望下一代体验自己尝过的艰苦,所以对小学生没有过多的分担家务要求;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也能挣大钱,对孩子的学业没什么太大的希望,仅是认为小孩子吃好穿暖玩开心就行。这种溺爱子女、无条件满足孩子各种要求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
学校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弟子规》已经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它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当今,诵读《弟子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虽然农村小学生,并非像城市里的小学生一样,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但他们也同样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大都只知道从父母那里索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虽然小学生能为父母做的事很有限,但是一样可以学习古人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来孝敬父母及长辈。在学校,诚信、责任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原则,现代的小学生不仅好逸恶劳,而且更重要的是缺乏诚实守信这一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要求言以信为先,实事求是,不要夸夸其谈,而且还非常重视道德人格的建立,认为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应放在首位。特别关注人们行为的内在心理动机,强调从内在人格上改善人,提升人。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对诚实守信品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今天的小学校园里,很多学生的日常习惯与生活方式让老师瞠目结舌,不可思议。课堂偷玩手机游戏,无视他人存在而在教室内大喊大叫,随便乱扔垃圾,班级活动不主动参加等等。诸多现状表明,学生德育教育要从做人的基本行为礼仪与文明举止抓起,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念,形成文明礼貌、高雅而富有教养的行为举止与生活态度。《弟子规》要求我们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穿着的整洁与整齐。但纵观小学校园,打赤脚穿拖鞋随处可见。现在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他们有着极强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缺乏容忍,谦让,与人合作的品质,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弱,常常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与同伴发生摩擦,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谁也不让步。《弟子规》告诫小学生平等仁爱的相处原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谁低人一头,也没有谁更高人一等,所以, 不应自卑,也不能骄傲自大、高高在上。一个人要用他高尚的品行和真正的才华赢得人心,而不是张扬的外貌和夸夸其谈,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势压人,这样别人才能心服口服,为以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践行《弟子规》,不但净化小学生的心灵,同时也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虽然《弟子规》难免有其历史局限性,其中有些行为要求并不切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但是其意可以借鉴。针对现代社会小学生中存在的不诚实守信、不孝敬父母、不尊重师长、没有感恩的心等等大量不良道德现象,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非常痛心。因此号召小学生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是非常必要的,《弟子规》对当代小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农村小学如何通过学习《弟子规》来导现行德育之航呢?
第一,通过书画《弟子规》营造德育氛围。利用好校园围墙、宣传栏等基础设施书画《弟子规》内容,营造学习《弟子规》的氛围。
第二,精心设计以《弟子规》为内容的校本教材,倡导全校学生学习经典国学。此校本教材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具有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弟子规》包括总序一共分8篇内容,一年级学生学习前3篇,二年级学生学习前4篇,三年级学生学习前5篇,四年级学生学习前6篇,五年级学生学习完8篇。这样的逐层学习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建立良好的品格,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通过班级诵读《弟子规》活动,注入德育理念。开展早读课课前5分钟《弟子规》诵读活动,以及午饭后在校内10分钟诵读《弟子规》活动,以此达到给每个小学生的思想注入德育理念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活动形式多样化,可采用全班读,小组读,结伴读或者个人读或是班级诵读《弟子规》比赛等。
第四,做唱《弟子规》,体验德育之乐。学校可以把做唱《弟子规》融入大课间活动当中,使小学生在边做边唱《弟子规》当中体验道德理念以及乐趣,从而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德育建设。
第五,践行《弟子规》,内化道德品质,外化道德行为。通过图片、作文、日记等活动形式,开展践行《弟子规》德育活动,学生先将《弟子规》理念内化为自己做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外化为自己的日常道德行为,之后将学习《弟子规》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校内校外有关德育故事通过以上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丰盈自己的德育思想,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第六,学有所获,展示成果。通过开展诸如“我与《弟子规》共成长绘画展示”和“《我与〈弟子规〉的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来展示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收获,目的是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小学生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