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童年时期的想象,它可以使学生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又可使学生超越现实,在绘画中随意挥洒自己的意愿与情感。
关键词:兴趣 氛围 情境 赞赏 激发 想象
处于求学阶段的孩子,由于生理的特点和心理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一遇到困难挫折就情绪低落,注意力不能持续,使得本来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黯然失色。就美术学科来说,许多孩子不喜欢绘画或者画不好画,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敢大胆想象,不敢大胆表现,不敢做纸张的小主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在绘画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呢?
一、兴趣引路,教师要做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引领者
俗话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对美术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多地去接触优秀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把趣味教育带入课堂,使学生将自我表现欲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满足,让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在稚拙多趣的童话世界里自由驰骋。
1.让学生一起动手,团队合作来培养兴趣
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动手制作的内容较多,小朋友也较喜欢。我在浙教版第四册《印印画画》一课中,在黑板上贴一张大画纸,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树叶,共同来完成老师的这张画。不论是什么样子的树叶,不论用什么颜色,都可以上来印。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幅漂亮的树叶装饰印画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也都露出了高兴的神色。学生在课堂板演中,既提高了绘画技能,学会了构图,准确造型,用活线条,更增强了绘画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2.在课堂中以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虽然进入了学龄初期阶段,但生理、心理情况与学龄前期基本相仿,儿童天生的活动性和好奇心并没有减弱,仍留恋着幼儿园里各种富有乐趣的游戏活动。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游戏对儿童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因此,我常采用“同戏共乐”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创作。例如,我在浙教版第四册《泥塑大象》一课中,在演示用橡皮泥捏大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后,学生热情高涨,兴奋地捏起来。有学生举手问:“老师,可以捏别的吗?”此时,我意识到可以利用游戏来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是,我提出大家一起来建一个“动物园”,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捏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和景物来。一堂课下来,在我的讲台上,一个动物园就建成了,有各种动物、树木和房屋。儿童的造型能力很强,他们造出的是自己想象的世界。这种独特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心,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胆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想象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欲望,从而激起学生的创造行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营造氛围,教师要做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组织者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能画出优秀的作品。比如在教学《我的喜怒哀乐》一课时,我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音乐声中,通过一系列画面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当学生被形态各异的表情深深吸引住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多么有趣的表情啊!”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然后我转入正题:“你能把看到的表情画下来吗?”通过多媒体的形、光、色、声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尽情发挥,大胆绘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创设情境,教师要做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指导者
在美术教学中,要增强学生想象的生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想象的教学情境,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去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教《科学创造新生活》一课时,我设计制作了“探索神奇的天空”的教学课件,美丽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造型,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再如教《用彩墨画鱼》一课时,为增强教学效果,我播放了海底世界的录像,随着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的出现,学生仿佛置身于神秘的海底世界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创造欲望,为创作和想象奠定了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情境,也是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的创作激情的最佳方式。如在进行浙教版第四册《奔跑的动物》创作练习时,创作前我特意讲了《咕咚来了》的故事,还让学生看《咕咚来了》的动画片,仔细观察动画片中动物奔跑的形态,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通过观看,动物们奔跑的情形就涌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然后就在纸上栩栩如生地画出了动物的各种形态:有的奔驰在草原上,有的奔跑于森林中,有的还跑向了宇宙星空……通过创作前的引导,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自由驰骋。
课堂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最美好的东西,从而找出其中的新、奇、趣。艺术大师米罗曾经说过:“绘画创作要一个引发点。”实际上,儿童绘画创作同样需要一个“引发点”。我正是通过诱发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他们的审美意识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更多的释放。
四、赞赏评价,教师要做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支持者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也不像,真难看!”我们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这样只能伤学生的心,让他们再也不敢大胆作画了。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学生则凭着想象。学生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肯定学生作品中的想象部分,他们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肯定学生,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萌发出想象意识。
我认为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学生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前进的力量,助推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寻找、发现学生绘画作品中独特的想象力。每一幅作品都有学生自己想象力的存在,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应鼓励学生以说画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作品,共同挖掘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学生的作品里有内容想象、色彩想象、形象想象,而且联想方式也不同。如在画小鸟时联想到鸟的一家,画鱼时联想到海底世界,还有科学幻想,如海底怪鱼长出翅膀飞上蓝天,恐龙复活称霸地球,汽车能上天入地等等。我们应抓住这些奇特想象,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赏。我们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世界有多大,学生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学生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就能快乐、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柘港初级中学)
关键词:兴趣 氛围 情境 赞赏 激发 想象
处于求学阶段的孩子,由于生理的特点和心理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一遇到困难挫折就情绪低落,注意力不能持续,使得本来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黯然失色。就美术学科来说,许多孩子不喜欢绘画或者画不好画,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敢大胆想象,不敢大胆表现,不敢做纸张的小主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在绘画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呢?
一、兴趣引路,教师要做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引领者
俗话说:“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对美术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多地去接触优秀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把趣味教育带入课堂,使学生将自我表现欲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满足,让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在稚拙多趣的童话世界里自由驰骋。
1.让学生一起动手,团队合作来培养兴趣
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动手制作的内容较多,小朋友也较喜欢。我在浙教版第四册《印印画画》一课中,在黑板上贴一张大画纸,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树叶,共同来完成老师的这张画。不论是什么样子的树叶,不论用什么颜色,都可以上来印。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幅漂亮的树叶装饰印画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也都露出了高兴的神色。学生在课堂板演中,既提高了绘画技能,学会了构图,准确造型,用活线条,更增强了绘画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2.在课堂中以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虽然进入了学龄初期阶段,但生理、心理情况与学龄前期基本相仿,儿童天生的活动性和好奇心并没有减弱,仍留恋着幼儿园里各种富有乐趣的游戏活动。喜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游戏对儿童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因此,我常采用“同戏共乐”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集体创作。例如,我在浙教版第四册《泥塑大象》一课中,在演示用橡皮泥捏大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后,学生热情高涨,兴奋地捏起来。有学生举手问:“老师,可以捏别的吗?”此时,我意识到可以利用游戏来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于是,我提出大家一起来建一个“动物园”,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捏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和景物来。一堂课下来,在我的讲台上,一个动物园就建成了,有各种动物、树木和房屋。儿童的造型能力很强,他们造出的是自己想象的世界。这种独特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心,充分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胆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想象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欲望,从而激起学生的创造行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营造氛围,教师要做激发学生想象力的组织者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能画出优秀的作品。比如在教学《我的喜怒哀乐》一课时,我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音乐声中,通过一系列画面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当学生被形态各异的表情深深吸引住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多么有趣的表情啊!”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然后我转入正题:“你能把看到的表情画下来吗?”通过多媒体的形、光、色、声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尽情发挥,大胆绘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三、创设情境,教师要做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指导者
在美术教学中,要增强学生想象的生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想象的教学情境,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去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教《科学创造新生活》一课时,我设计制作了“探索神奇的天空”的教学课件,美丽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造型,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再如教《用彩墨画鱼》一课时,为增强教学效果,我播放了海底世界的录像,随着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的出现,学生仿佛置身于神秘的海底世界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创造欲望,为创作和想象奠定了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浓郁的文化情境,也是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的创作激情的最佳方式。如在进行浙教版第四册《奔跑的动物》创作练习时,创作前我特意讲了《咕咚来了》的故事,还让学生看《咕咚来了》的动画片,仔细观察动画片中动物奔跑的形态,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通过观看,动物们奔跑的情形就涌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然后就在纸上栩栩如生地画出了动物的各种形态:有的奔驰在草原上,有的奔跑于森林中,有的还跑向了宇宙星空……通过创作前的引导,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自由驰骋。
课堂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最美好的东西,从而找出其中的新、奇、趣。艺术大师米罗曾经说过:“绘画创作要一个引发点。”实际上,儿童绘画创作同样需要一个“引发点”。我正是通过诱发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他们的审美意识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更多的释放。
四、赞赏评价,教师要做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支持者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声音:“你胡涂乱抹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画得一点也不像,真难看!”我们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这样只能伤学生的心,让他们再也不敢大胆作画了。儿童画表现的是儿童的思维方式,成人认识世界是凭着理性,而学生则凭着想象。学生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肯定学生作品中的想象部分,他们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肯定学生,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萌发出想象意识。
我认为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首先要肯定和鼓励,用学生的眼光去欣赏它,赞赏其中点点滴滴的创造,不追求画面的完美,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前进的力量,助推他们的创造性活动;其次,要寻找、发现学生绘画作品中独特的想象力。每一幅作品都有学生自己想象力的存在,我们在欣赏的同时应鼓励学生以说画的方式来表述自己的作品,共同挖掘作品的独特魅力,例如学生的作品里有内容想象、色彩想象、形象想象,而且联想方式也不同。如在画小鸟时联想到鸟的一家,画鱼时联想到海底世界,还有科学幻想,如海底怪鱼长出翅膀飞上蓝天,恐龙复活称霸地球,汽车能上天入地等等。我们应抓住这些奇特想象,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赏。我们还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世界有多大,学生想象的翅膀就有多大;世界有多宽,学生创造的天地就有多宽。”给学生一片想象的天空,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他们就能快乐、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艺术天地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柘港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