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1223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又称兴致,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是初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喜好或关注的情绪。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师应注重对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下面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谈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逐渐增强的时期,其心理表现是对什么都很想问个明白弄个清楚,而且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好奇心利用得好,可以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引导得不好则会起到负面作用。
  历史学科有大量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比如人类的起源,朝代的兴衰,科技、经济、文化和政治、军事等的发展,阶级与阶级斗争,乃至某场战争的导火索和结果,等等,学生都很好奇,想弄清楚来龙去脉。教师要准确把握时机,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正确引导,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电影、视屏、动画片、经典故事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中都蕴含历史知识,可以把“死”的历史知识用现实的声、形、色等立体、直观、形象、生动的“活”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充分利用这些题材,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历史的知识还有历史的原貌,而且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既享受了感官的刺激,又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如《女娲塼土造人》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封神榜》则是对商纣时期生活历史的全景展示,《西游记》是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和荣亮对未来的憧憬设想,各个朝代的兴衰都有电视剧(虽然被艺术加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鉴赏,正确辨别),三大战役的精彩呈现,等等。利用好这些题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关注热点、时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很多热点、时事的背景和根源都要从历史中寻找证据、依据,关注热点、时事,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比如中日钓鱼岛之争,就需要从国际法、中国地图、世界海图、管辖历史和发现年代等多方面寻找依据,据实、据法、据史,让世界人民和日本人民明白争之源,清楚本该属谁。不能像日本首相和日本政客那样靠用无赖的嘴脸和右翼军国主义的野心去窃取、妄图霸占还无理狡辩,欺骗世人。联系历史,关注热点、时事,就是要做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这是利用热点、时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目的。
  4.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设计的好与不好,往往能决定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课程标准的把握能力、课程自我解读能力和对学情的了解,当然,还要给学生留下探究的余地。如果教学设计得好,则不仅能使学习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涉及国家版图的教育中,可以请学生搜集西藏、新疆、台湾、钓鱼岛、南海等的历史变迁和历史证据。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可以请学生设想国家统一可能的途径、方式。在学习抗日战争历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探究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过程,寻找当时中日胜负演变过程的依据,讨论中日钓鱼岛争执的可能结果和解决方式,等等。
  5.用人文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中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人类的活动都是历史的主要轨迹,而人类的文化在历史中占据很大的篇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也就是人类的人文历史。初中历史教师就是在教学生学习人类的人文历史,人文性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我们必须通过人文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熏陶、塑造学生的人文性人格。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赤杂5号高粱(即赤12A×7—3),赤峰市农科所1990年育成,于1991年12月26日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在赤峰南部为中熟种,生育日期为110~118天,所需活动积温2600aC左右,幼
在2011版初中思品教学大纲中,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目标是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教学内容涉及某些深奥抽象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教材内容较为抽象、
边三1号(原代号边9003)玉米是由黑龙江省黑河农科所育成的,199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推广。1产量表现1992~1993年所内、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8410.5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不能只向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的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牛的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家畜中以牛发病较多。在预防本病时,首要的是用牛多杀性巴
新课程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从高中历史老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一、树立学生主体教育观  学生主体教育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决定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教育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独立思考”。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一直以来,提问都是教师的“专利”。课改就是以学生为本,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固有形式,还“问”权于学生,激活他们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打造富有生机的生本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获得发展。  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设计巧妙的导
写作之道,前人铺就。新手学写文章,每每师古模拟,因此遭人嗤笑。其实笑人者应当自笑,因为他也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不只是笑人者,就是一切名家高手,也免不了从模拟开端,读人文章
摘 要: 高中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处于最为系统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生物知识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自身生理及心理的认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运用优质高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不断进步。  关键词: 高中生物课堂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