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在高中心理团体辅导中的应用和思考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imao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心理剧是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团体辅导方式,其实施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表演阶段、分享阶段或讨论阶段,对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解决个体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分享经验感受、培养合作与创新精神等大有裨益。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分享协作
   校园心理剧是基于心理剧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发展预防性团体心理辅导,它将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各自典型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并以戏剧、小品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
   我们应用校园心理剧,就是由学生自发地将心理问题,如冲突、困扰和烦恼等,借助舞台,通过小品表演、情景对话或者是角色互换等方式编成小剧本再现出来。我校在近十年来一直进行团体辅导,而且每年高一、高二的第二学期都要进行一次校园心理剧展演活动,3月至6月期间,学生创作、排练、参演、感悟。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校园心理剧的团体辅导模式与平时的心理课程实施相结合,通过不断扩大其活动内容,持续营造积极氛围,达到教育目的。
   一、学校注重心理课程建设
   一是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预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课堂上,我校主要采取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行为表现、分析讨论、内心独白等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悟心理变化,领会其中的道理。多年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心理辅导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课程,组织学生在各种模拟场景中进行活动和学习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之一。
   二是开展脑思维训练活动,使那些潜在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学生,通过大脑思维训练有了比较显著的提高。
   三是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咨询辅导方法的培训课程。如“课堂中的教育机智”“心理案例的书写”“如何管理情绪”“情绪对别人的影响”“木桶理论的启示”等。
   二、拓展心理教育的渠道和内涵
   课堂是心理教育的主渠道,专业的心理教师不仅会在课堂上传授学生心理健康知識,而且会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如一些有益的互动和交流活动。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课堂无法涉及学生更广泛的生活内容,这限制了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不断扩散积极的心理教育效应
   在初始年级进行校园心理剧表演活动,不仅可以让来自不同学校的新生更近距离地了解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快速适应并融入愉快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编写和表演心理剧,挑战自我、重新思考、重新评价,大多数新生可以明显改善因学习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意识等潜在的心理谜题,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感受、分享各种情感与感悟,使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情,使之改变自己的认知偏差。
   校园心理剧对学生和学校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施中也要注意把握几个“度”。
   1.要有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
   辅导教师在心理剧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决定了心理剧演出的水平和对学生的心理自助功效,不是哪个教师都能胜任此项工作,他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头脑清晰、有敏锐的目光和极强应变能力的心理辅导教师,从人物刻画、角色体验、舞台表现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否则会对人际交往团体的成员造成伤害。
   2.要营造一种非批判的氛围
   校园心理剧是通过具体和生动的形象再现,让学生明白道理走出困惑。演员要自然地、真诚地、创造性地扮演角色,还要有足够的时间让演员来发挥自己的角色,鼓励他们去探索与尝试。所以,校园心理剧的排演要注意:一是参与排演者不是为了表演而作秀;二是演员在表演和分享讨论中得到的启发;三是观众是否有感悟和体验。
   3.要注重表演后的交流与分享
   心理剧表演中的“演员”和“观众”大多是有同样问题冲突的人,在参与、观看的过程中,对同一情境的体验却是不同的,演出后要让“演员”分享表演角色带来的情感共鸣和体验的收获,还要邀请“观众”参与交流,把观众的情感拉进情节中,对角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使心理教育和辅导的目标在分享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4.要关注校园心理剧的定位
   校园心理剧的主题要围绕“原生态”的学校生活,内容取自学生的现实问题,目的是促进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积极态度的养成,但剧中成员们的感受,除了有积极的,还会有一些负面的情感体验被表现出来,在专业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确保校园心理剧的有效定位。
   总之,校园心理剧拓展了学生心理教育的内涵。它以生活为基础,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又高于生活。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与其他心理教育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辅导功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才能够落实科学探究,而生物实验又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平衡书本内容教授与做实验的比重,强化实验教学,落实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科学素养   一、挖掘教材经典实验,形成科学求实的精神   生物学科涵盖的内容丰富,除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
摘 要:在新时代,高中教学内容、形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新高考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新高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立足德育视角,在充分了解新高考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高考;核心素养;高中化
摘 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一直局限于例题背诵以及学生的单纯记忆层面,学生难以通过体验学习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学习特性.因此,教师必须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理解体验式教学方案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特性.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融入合作探究等方案去帮助学生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体验知识,了解方法过程中完成自我数学思维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
摘 要:迁移能力指的是在连续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形成认知结构与积累知识经验的能力,该能力可在教师培养下形成,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良性发展给予支持。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具有延续性、逻辑性、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及史料证实等素养。通过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增强迁移能力的途径,以期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
摘 要:首先阐述营造快乐氛围优化认知状态,然后论述开启多元参与拓展探究空间,接着阐释开放认知过程增强信息交流,最后阐明构建友好关系助力认知活动。   关键词:快乐活动;主体认知;高中生   一、营造快乐氛围,优化认知状态   在英语课堂上,认知能力直接与高中生的认知状态、心理态势、主体情绪、情感体验和生命活力息息相关。因此,快乐活动能通过自身的游戏过程和快乐氛围给予高中生良好的感官刺激和认知体
摘 要:绝对值问题是高中数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知识点,几乎渗透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各个部分,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查点.本文从“利用零点分界”“利用图象特征,回避绝对值”“利用分类讨论,回避绝对值”三个解题策略的角度,对有关绝对值的问题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绝对值;解题策略;零点;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5-0014-02  参考文献: 
摘 要:班级都是由若干不同个体构成,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一刀切、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分析班级每个学生的基本学情,掌握他们的兴趣点,充分尊重学习个体的主动性,并着眼于其长远的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训练和评价,以期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基本学情;学习兴趣;学生主体;个体发展;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正以“百花齐放”的姿态存在,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的选择,积极构建高效课堂.现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提出了任务驱动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功能及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任务驱动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6-0032-02 
摘 要:直觉思维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往往不被看好甚至忽略,其实它能帮助学生迅速做出判断,积极作用不可小觑.直觉思维不是凭空产生,是学生在数学理论知识学习和生活经验不断累积的基础上生成的.教师可以通过解题活动培养直觉思维,在独立自学中通过直觉思维理解相关概念,在探究活动中验证和提升直觉思维能力,通过“留白”等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展现直觉思维的机会,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效能.  关键词:直觉思维;解题活动;自主学
在新高考的理念下,以核心的知识及思想方法为主线,以一题多变为形式,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引领学生透过不断变化的题目,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