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房兵曹胡马》赏析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ming33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生性爱马,少壮时即善骑射,对马一向怀有真挚的感情。他先后写了六、七首咏马的诗篇,各具生动形象,蕴含深刻。《房兵曹胡马》是杜甫咏马诗中的名篇: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736——741),杜甫二十多岁,漫游齐鲁。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时期。这首诗不但以非凡的气势描绘了马的外形和神态,更凭借丰厚的象征内涵寄寓着诗人的理想、情操与精神,使“灵”与“肉”在象征中升华,完美结合,可谓咏马诗篇中的佼佼者。
  全诗八句,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四句为第二部分。“胡马大宛名”,既是总括,又是点题。大宛(yuān 渊),汉代国名,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出产良马,尤以汗血马(即汉代所谓天马)最为著名。这句说明房兵曹的马不是一般的凡马,而是西胡的大宛名马。接着,诗人便对其作了具体形象的刻画。“锋棱瘦骨成”咏其骨骼之美: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竹批双耳峻”状马耳如斧劈刀削一般尖锐劲挺,这是良马的特征之一。从以上特点看,房兵曹的马定是一匹千里马。下句“风入四蹄轻”更是有力的佐证:马在奔驰时四蹄轻快,似有风贯入使其如此。这是奔跑时马的风采。
  如果把马当作“灵”与“肉”的结合体,那么以上四句咏其“肉”体的风度气格,即写马的风骨。后四句则盛赞其“灵魂”,即写马的品格。
  “所向无空阔”称许其在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纵横驰骋的出众才能。“真堪托死生”写马的德,有了这样的马,当然可以托之以生死了。“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从千里马的可贵可爱写到千里马的可信可用。至此,一个形神兼备、“灵”与“肉”浑然一体的形象升腾跃动在读者心间。
  这首诗看似写马,實是借马写人,借马抒志,即借“马”这一象征性的“肉体”,寄寓诗人的心志——“灵魂”,使诗歌主旨升华。请看声名远扬的大宛胡马:骨架突出似锋棱,刚劲有力;两耳瘦削似竹批,俊美挺拔;四蹄轻快如风,纵横千里万里。如此完美的形象,不也是伟岸勇健的边塞壮士的象征吗?不也是积极进取、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的含蓄流露吗?寄寓着诗人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的美好愿望,更是自己积极做事心情的写照。
  杜甫创作此诗的时期正值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国家疆域空前辽阔。科举制的推行给许多中下层地主阶级文人展开了一条比较宽广的出路。儒、释、道三家思想均受到统治者重视和提倡,文人思想活跃。“遍观百家”“喜纵横任侠”成为唐代许多文人共同的风尚。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积极用世的民族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青少年时的杜甫,充满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开元二十九年,杜甫漫游齐鲁之后,筑室于偃师县西二十五里的首阳山下。其地有杜预和杜审言的坟墓。这一年的寒食日,杜甫为文祭杜预说:“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所谓不敢忘本,就是要“克绍箕裘”,继承其远祖杜预的公德。杜预是晋代的名将,博学多能,精通政治、经济、法律、天文各种学问,对开发江汉沅湘一带做过很大贡献。杜甫所以要筑室于杜预墓前,寒食祭奠,缅怀祖德,正是要表达他“克绍箕裘”,建功立业的决心。杜审言是初唐时的著名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同被世人称为“文章四友”。生性狂妄自负,在“十年俱薄宦,万里各地方”(《赠崔融二十韵》)的游宦中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律诗。杜甫曾对他的儿子宗武夸耀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从青少年时起,他就博学精深,下笔有神,并一再表示要“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种自信和急于用世的心情,显然有杜审言的影响。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
  杜甫此诗借象征将状物和抒情结合的自然无间。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真正体现了“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展示出诗人不平凡的气度和正视现实的热情,充满着盛唐的浪漫精神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乐小学(734000)
其他文献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所能拥有并为自己所用的信息资源丰富多彩。这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冲击也是不可小觑的。教师从更为立体化的视角解读文本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为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改变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有效性。课堂的有效性,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参与度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兴趣高、热情浓。因此,有效课堂构建的出发点是学生动
好的课堂导入是演奏家奏响的第一个音符,它散发出浓浓的艺术气息,引领听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导入”这一环节,立疑激趣,启智引思,让学生的心以最快的速度静下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  一、引之以“情”,唤起生活的经验  从小学生年龄特征来看,直观、形象、鲜明的画面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唤起以往生活经验,在“未学”与“已知”之间搭建有效的桥
多功能管道灌溉就是将半固定管道式喷灌与低压管道输入灌溉技术有机结合,根据不同灌溉季节和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要,既可作喷灌,也可作管灌作用。本文提出了其水源泵站的设计流
语文教学是新课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战场与支点,将“对话教学”这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既是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的重要体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作者多年来立足课堂实践,本文中,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解读文本,建构意义”、“生生交流,碰撞思维”、“问题引领,开放课堂”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见识浅陋,敬请诸位指教。  一、解读文本,建构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研究分析喷灌经营管理运行中诸生产要素与总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为评估喷灌的运行管理现状及水平是适应低耗高质高效的要求,提供了研究方法。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吕叔湘先生早已指出了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也在阅读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
在我国母语教学的传统经验中,“涵泳”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其契合汉语运用的内在规律而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涵泳式学习方式与语文课程整合起来,既是对传统教学理性的认同,又是母语学习的自觉追求,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策略。  一、体悟感知,在涵咏中升华学生认知理解  我国的母语经历了数千年的延续与传承,实践证明只有将学习者的身心完全浸润在语言情境中,运用“涵
北京市喷灌技术的推广与发展陈维垣(北京市水利局100044)北京市的喷灌技术从科研、推广与发展已经过22年的历程。1973~1977年,重点是喷灌机具设备研究和田间试验,1978~1980年全市曾重点在山区发展2668hm2,由于设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