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生性爱马,少壮时即善骑射,对马一向怀有真挚的感情。他先后写了六、七首咏马的诗篇,各具生动形象,蕴含深刻。《房兵曹胡马》是杜甫咏马诗中的名篇: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736——741),杜甫二十多岁,漫游齐鲁。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时期。这首诗不但以非凡的气势描绘了马的外形和神态,更凭借丰厚的象征内涵寄寓着诗人的理想、情操与精神,使“灵”与“肉”在象征中升华,完美结合,可谓咏马诗篇中的佼佼者。
全诗八句,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四句为第二部分。“胡马大宛名”,既是总括,又是点题。大宛(yuān 渊),汉代国名,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出产良马,尤以汗血马(即汉代所谓天马)最为著名。这句说明房兵曹的马不是一般的凡马,而是西胡的大宛名马。接着,诗人便对其作了具体形象的刻画。“锋棱瘦骨成”咏其骨骼之美: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竹批双耳峻”状马耳如斧劈刀削一般尖锐劲挺,这是良马的特征之一。从以上特点看,房兵曹的马定是一匹千里马。下句“风入四蹄轻”更是有力的佐证:马在奔驰时四蹄轻快,似有风贯入使其如此。这是奔跑时马的风采。
如果把马当作“灵”与“肉”的结合体,那么以上四句咏其“肉”体的风度气格,即写马的风骨。后四句则盛赞其“灵魂”,即写马的品格。
“所向无空阔”称许其在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纵横驰骋的出众才能。“真堪托死生”写马的德,有了这样的马,当然可以托之以生死了。“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从千里马的可贵可爱写到千里马的可信可用。至此,一个形神兼备、“灵”与“肉”浑然一体的形象升腾跃动在读者心间。
这首诗看似写马,實是借马写人,借马抒志,即借“马”这一象征性的“肉体”,寄寓诗人的心志——“灵魂”,使诗歌主旨升华。请看声名远扬的大宛胡马:骨架突出似锋棱,刚劲有力;两耳瘦削似竹批,俊美挺拔;四蹄轻快如风,纵横千里万里。如此完美的形象,不也是伟岸勇健的边塞壮士的象征吗?不也是积极进取、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的含蓄流露吗?寄寓着诗人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的美好愿望,更是自己积极做事心情的写照。
杜甫创作此诗的时期正值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国家疆域空前辽阔。科举制的推行给许多中下层地主阶级文人展开了一条比较宽广的出路。儒、释、道三家思想均受到统治者重视和提倡,文人思想活跃。“遍观百家”“喜纵横任侠”成为唐代许多文人共同的风尚。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积极用世的民族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青少年时的杜甫,充满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开元二十九年,杜甫漫游齐鲁之后,筑室于偃师县西二十五里的首阳山下。其地有杜预和杜审言的坟墓。这一年的寒食日,杜甫为文祭杜预说:“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所谓不敢忘本,就是要“克绍箕裘”,继承其远祖杜预的公德。杜预是晋代的名将,博学多能,精通政治、经济、法律、天文各种学问,对开发江汉沅湘一带做过很大贡献。杜甫所以要筑室于杜预墓前,寒食祭奠,缅怀祖德,正是要表达他“克绍箕裘”,建功立业的决心。杜审言是初唐时的著名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同被世人称为“文章四友”。生性狂妄自负,在“十年俱薄宦,万里各地方”(《赠崔融二十韵》)的游宦中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律诗。杜甫曾对他的儿子宗武夸耀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从青少年时起,他就博学精深,下笔有神,并一再表示要“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种自信和急于用世的心情,显然有杜审言的影响。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
杜甫此诗借象征将状物和抒情结合的自然无间。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真正体现了“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展示出诗人不平凡的气度和正视现实的热情,充满着盛唐的浪漫精神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乐小学(734000)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736——741),杜甫二十多岁,漫游齐鲁。这首诗就作于这一时期。这首诗不但以非凡的气势描绘了马的外形和神态,更凭借丰厚的象征内涵寄寓着诗人的理想、情操与精神,使“灵”与“肉”在象征中升华,完美结合,可谓咏马诗篇中的佼佼者。
全诗八句,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四句为第二部分。“胡马大宛名”,既是总括,又是点题。大宛(yuān 渊),汉代国名,在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出产良马,尤以汗血马(即汉代所谓天马)最为著名。这句说明房兵曹的马不是一般的凡马,而是西胡的大宛名马。接着,诗人便对其作了具体形象的刻画。“锋棱瘦骨成”咏其骨骼之美: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竹批双耳峻”状马耳如斧劈刀削一般尖锐劲挺,这是良马的特征之一。从以上特点看,房兵曹的马定是一匹千里马。下句“风入四蹄轻”更是有力的佐证:马在奔驰时四蹄轻快,似有风贯入使其如此。这是奔跑时马的风采。
如果把马当作“灵”与“肉”的结合体,那么以上四句咏其“肉”体的风度气格,即写马的风骨。后四句则盛赞其“灵魂”,即写马的品格。
“所向无空阔”称许其在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纵横驰骋的出众才能。“真堪托死生”写马的德,有了这样的马,当然可以托之以生死了。“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从千里马的可贵可爱写到千里马的可信可用。至此,一个形神兼备、“灵”与“肉”浑然一体的形象升腾跃动在读者心间。
这首诗看似写马,實是借马写人,借马抒志,即借“马”这一象征性的“肉体”,寄寓诗人的心志——“灵魂”,使诗歌主旨升华。请看声名远扬的大宛胡马:骨架突出似锋棱,刚劲有力;两耳瘦削似竹批,俊美挺拔;四蹄轻快如风,纵横千里万里。如此完美的形象,不也是伟岸勇健的边塞壮士的象征吗?不也是积极进取、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的含蓄流露吗?寄寓着诗人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的美好愿望,更是自己积极做事心情的写照。
杜甫创作此诗的时期正值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国家疆域空前辽阔。科举制的推行给许多中下层地主阶级文人展开了一条比较宽广的出路。儒、释、道三家思想均受到统治者重视和提倡,文人思想活跃。“遍观百家”“喜纵横任侠”成为唐代许多文人共同的风尚。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积极用世的民族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青少年时的杜甫,充满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开元二十九年,杜甫漫游齐鲁之后,筑室于偃师县西二十五里的首阳山下。其地有杜预和杜审言的坟墓。这一年的寒食日,杜甫为文祭杜预说:“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所谓不敢忘本,就是要“克绍箕裘”,继承其远祖杜预的公德。杜预是晋代的名将,博学多能,精通政治、经济、法律、天文各种学问,对开发江汉沅湘一带做过很大贡献。杜甫所以要筑室于杜预墓前,寒食祭奠,缅怀祖德,正是要表达他“克绍箕裘”,建功立业的决心。杜审言是初唐时的著名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同被世人称为“文章四友”。生性狂妄自负,在“十年俱薄宦,万里各地方”(《赠崔融二十韵》)的游宦中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律诗。杜甫曾对他的儿子宗武夸耀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从青少年时起,他就博学精深,下笔有神,并一再表示要“治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这种自信和急于用世的心情,显然有杜审言的影响。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追求仕途事业和不朽的诗名,共同构成了杜甫的人生轨道。
杜甫此诗借象征将状物和抒情结合的自然无间。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真正体现了“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展示出诗人不平凡的气度和正视现实的热情,充满着盛唐的浪漫精神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乐小学(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