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实现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习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探究式教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开放性,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情感体验,构建知识结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设问置疑
提出问题也叫做创设情境。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什坦提出了“问题情境”,认为人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心理学家罗斯科夫在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时,认为在学习前接受问题的学生比没有接受问题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好。提出问题分为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师示范引导。这是在学生还没有懂得如何观察的时候,教师应该出示问题,教会学生去观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师提出的这种问题应具有开放性,要让学生有多向思考的空间。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思维的指向不同把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七类:一是说明性问题。如金字塔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二是启迪性问题。如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对当今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作用?三是评价性问题。如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四是专题性问题。如二战中美国为什么在日本投放原子弹?五是感想性问题。如你对隋亡唐兴有什么感想?六是想象性问题,如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丝绸之路。七是调查性问题。如请你回家访问当地老人,调查“大跃进”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学生探究设问。这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时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已经大有长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这既能激发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如学习《美国内战》时,有一后进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解决统一问题采用了“一国两制”,为什么美国不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统一问题呢?笔者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因而他对历史产生深厚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好。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时要注意体现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心和重点,而且问题不宜过大,最好能在本节课完成,解决这个问题的大部分资料能在课本上找到,不能漫無边际。
二、分析探究,合作解疑
首先,资料的查阅。资料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找:一是学生根据问题在课本上寻找相关资料。二是教师提供相关资料,补充的资料也不宜过多过长。三是教师在备课中把相关资料出处编成目录,提前提供给学生,让他们上课前查找。
其次,整理分析。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这个过程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在小组内集体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再次,探讨交流。交流探讨是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各自收集的资料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二是对大家在学习中未解决的共同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办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实力大体相当的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六人,组成竞赛小团体。各组结合问题与自己查找的资料各抒己见,积极思维,在论辩中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经过教师的总结、点拨形成成果。如探讨西安事变的解决问题“是杀蒋还是逼蒋”时就出现了不少不同观点。
最后,结论的表述。表述结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口头表述,另一种是书面总结,列出主要观点或事实,形成学习的成果,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拓宽与提高
学生在广泛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形成成果,得出结论,可以从传统教学的注重唯一正确答案向“创造性的、改革性的”有效的答案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多向与多维的开发,使学生充分联想与想象。如《战后世界体系的建立》一课中,要求学生根据本文中中国所签订的条约谈谈自己的感想时,得出了几个不同的答案:一是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要受欺。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提高综合国力,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的强盛民族之林。二是反对闭关自守,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努力发展经济,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三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严重,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可见,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使学生从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获取知识的快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刘伟俊.学会整理历史知识[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4).
(责任编辑 庞丹丹)
探究式教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开放性,重视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情感体验,构建知识结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设问置疑
提出问题也叫做创设情境。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什坦提出了“问题情境”,认为人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心理学家罗斯科夫在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时,认为在学习前接受问题的学生比没有接受问题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好。提出问题分为以下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教师示范引导。这是在学生还没有懂得如何观察的时候,教师应该出示问题,教会学生去观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方法。教师提出的这种问题应具有开放性,要让学生有多向思考的空间。笔者在教学中,根据思维的指向不同把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七类:一是说明性问题。如金字塔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二是启迪性问题。如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对当今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作用?三是评价性问题。如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四是专题性问题。如二战中美国为什么在日本投放原子弹?五是感想性问题。如你对隋亡唐兴有什么感想?六是想象性问题,如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丝绸之路。七是调查性问题。如请你回家访问当地老人,调查“大跃进”时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学生探究设问。这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时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已经大有长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这既能激发他们发现问题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如学习《美国内战》时,有一后进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解决统一问题采用了“一国两制”,为什么美国不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统一问题呢?笔者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因而他对历史产生深厚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好。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问时要注意体现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心和重点,而且问题不宜过大,最好能在本节课完成,解决这个问题的大部分资料能在课本上找到,不能漫無边际。
二、分析探究,合作解疑
首先,资料的查阅。资料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查找:一是学生根据问题在课本上寻找相关资料。二是教师提供相关资料,补充的资料也不宜过多过长。三是教师在备课中把相关资料出处编成目录,提前提供给学生,让他们上课前查找。
其次,整理分析。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这个过程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在小组内集体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
再次,探讨交流。交流探讨是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将各自收集的资料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二是对大家在学习中未解决的共同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办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实力大体相当的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六人,组成竞赛小团体。各组结合问题与自己查找的资料各抒己见,积极思维,在论辩中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经过教师的总结、点拨形成成果。如探讨西安事变的解决问题“是杀蒋还是逼蒋”时就出现了不少不同观点。
最后,结论的表述。表述结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口头表述,另一种是书面总结,列出主要观点或事实,形成学习的成果,从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拓宽与提高
学生在广泛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形成成果,得出结论,可以从传统教学的注重唯一正确答案向“创造性的、改革性的”有效的答案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多向与多维的开发,使学生充分联想与想象。如《战后世界体系的建立》一课中,要求学生根据本文中中国所签订的条约谈谈自己的感想时,得出了几个不同的答案:一是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就要受欺。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提高综合国力,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的强盛民族之林。二是反对闭关自守,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努力发展经济,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三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严重,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可见,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使学生从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获取知识的快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刘伟俊.学会整理历史知识[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4).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