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虚拟情境创设,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从“认识百分数”中情境创设的不同所得到的不同教学效果入手,论证了只有处理好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认识百分数;创设情境;虚拟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9-01
【教学一】(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
师(出示一张姚明的图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响亮地说):认识——姚明。
师:是的,姚明是美国NBA及世界篮球巨星,中国篮球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大家遇见过他吗?
生(齐):没有。
师:老师见过(学生露出惊羡的目光)。不但见过,而且还有幸和他PK了一下球技。(有学生窃窃私语:“真的还是假的?”)
师:想知道PK的结果吗?
生(拖着长长的语调):想——
师(此时我隐隐感到有点不太对劲,但没太细想,继续教学):在这次投篮PK中,老师作了如下统计。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胡老师和姚明谁投篮更准吗?为什么?
(教室內一阵骚动,有学生小声地说:“那还用说。” )
……
接下来的教学效果家可想而知。学生的反应让我陷入了沉思——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第二天,语文老师面带笑容地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成为赵本山的徒弟了?”我一脸茫然:“怎么回事?”原来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数学老师看来是赵本山的弟子,忽悠水平还真行。他还真和姚明PK呀!”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一个不经意的虚拟情境,竟给学生造成了这样的印象。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把这一情境创设环节作了修改。
【教学二】(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
师:同学们玩过游戏吗?
生(齐):玩过。
师:玩过哪些游戏?(学生争先恐后介绍自己玩过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公园里人们玩“套圈”的图):观察这幅图,能看出人们在玩什么?
生(齐):套圈。
师:你们玩过套圈吗?
生1:玩过,套中的奖品可以拿走。
师:看来套圈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游戏。我和隔壁班的小明也玩过,我还和他PK了一次,想知道结果吗?
生(兴奋地):想!
师:在那次套圈PK中,我作了如下统计。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我和小明谁套圈更准吗?为什么?
(这时学生都兴奋无比,有说老师套得准,有说小明套得准,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
生2:只知道套中的次数不能确定谁套得准,还要知道你们各套了几次。
师:大家觉得呢?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有学生点起了头,有学生嘴里小声说着:“有道理。”我顺势在屏幕上打出:表格补充)
……
显然,情境创设这一教学环节是成功的。
课堂上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引起了我的深思。纯虚拟的情境引来学生“嘘声一片”;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虚拟,换来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积极的互动。究其成因,情境的虚拟留给学生的只能是“假”的空间,不处理好真实与虚拟的关系,只能让学生产生质疑,唯有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才是有意义的。教学一的情境创设中,大家都很熟悉球星姚明,但见过面那是比较难的,更别说有机会和他同场PK。正因为如此,这一不切实际的创设让学生产生了消极应对的情绪。教学二的情境创设基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更活跃了。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即便必须虚拟,也应是基于真实事件或真实生活,切不可简单虚构不切实际的情境。只有处理好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关系,提高情境虚拟的可信度,学生才不会因认为老师“忽悠”他们而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
(责编 金 铃)
[关键词]认识百分数;创设情境;虚拟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9-01
【教学一】(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
师(出示一张姚明的图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响亮地说):认识——姚明。
师:是的,姚明是美国NBA及世界篮球巨星,中国篮球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大家遇见过他吗?
生(齐):没有。
师:老师见过(学生露出惊羡的目光)。不但见过,而且还有幸和他PK了一下球技。(有学生窃窃私语:“真的还是假的?”)
师:想知道PK的结果吗?
生(拖着长长的语调):想——
师(此时我隐隐感到有点不太对劲,但没太细想,继续教学):在这次投篮PK中,老师作了如下统计。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胡老师和姚明谁投篮更准吗?为什么?
(教室內一阵骚动,有学生小声地说:“那还用说。” )
……
接下来的教学效果家可想而知。学生的反应让我陷入了沉思——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第二天,语文老师面带笑容地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成为赵本山的徒弟了?”我一脸茫然:“怎么回事?”原来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数学老师看来是赵本山的弟子,忽悠水平还真行。他还真和姚明PK呀!”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一个不经意的虚拟情境,竟给学生造成了这样的印象。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把这一情境创设环节作了修改。
【教学二】(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
师:同学们玩过游戏吗?
生(齐):玩过。
师:玩过哪些游戏?(学生争先恐后介绍自己玩过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公园里人们玩“套圈”的图):观察这幅图,能看出人们在玩什么?
生(齐):套圈。
师:你们玩过套圈吗?
生1:玩过,套中的奖品可以拿走。
师:看来套圈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游戏。我和隔壁班的小明也玩过,我还和他PK了一次,想知道结果吗?
生(兴奋地):想!
师:在那次套圈PK中,我作了如下统计。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我和小明谁套圈更准吗?为什么?
(这时学生都兴奋无比,有说老师套得准,有说小明套得准,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
生2:只知道套中的次数不能确定谁套得准,还要知道你们各套了几次。
师:大家觉得呢?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有学生点起了头,有学生嘴里小声说着:“有道理。”我顺势在屏幕上打出:表格补充)
……
显然,情境创设这一教学环节是成功的。
课堂上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引起了我的深思。纯虚拟的情境引来学生“嘘声一片”;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虚拟,换来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积极的互动。究其成因,情境的虚拟留给学生的只能是“假”的空间,不处理好真实与虚拟的关系,只能让学生产生质疑,唯有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才是有意义的。教学一的情境创设中,大家都很熟悉球星姚明,但见过面那是比较难的,更别说有机会和他同场PK。正因为如此,这一不切实际的创设让学生产生了消极应对的情绪。教学二的情境创设基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更活跃了。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即便必须虚拟,也应是基于真实事件或真实生活,切不可简单虚构不切实际的情境。只有处理好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关系,提高情境虚拟的可信度,学生才不会因认为老师“忽悠”他们而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