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虚拟不等于忽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虚拟情境创设,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从“认识百分数”中情境创设的不同所得到的不同教学效果入手,论证了只有处理好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认识百分数;创设情境;虚拟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9-01
  【教学一】(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
  师(出示一张姚明的图片):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响亮地说):认识——姚明。
  师:是的,姚明是美国NBA及世界篮球巨星,中国篮球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大家遇见过他吗?
  生(齐):没有。
  师:老师见过(学生露出惊羡的目光)。不但见过,而且还有幸和他PK了一下球技。(有学生窃窃私语:“真的还是假的?”)
  师:想知道PK的结果吗?
  生(拖着长长的语调):想——
  师(此时我隐隐感到有点不太对劲,但没太细想,继续教学):在这次投篮PK中,老师作了如下统计。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胡老师和姚明谁投篮更准吗?为什么?
  (教室內一阵骚动,有学生小声地说:“那还用说。” )
  ……
  接下来的教学效果家可想而知。学生的反应让我陷入了沉思——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第二天,语文老师面带笑容地对我说:“你什么时候成为赵本山的徒弟了?”我一脸茫然:“怎么回事?”原来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数学老师看来是赵本山的弟子,忽悠水平还真行。他还真和姚明PK呀!”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一个不经意的虚拟情境,竟给学生造成了这样的印象。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把这一情境创设环节作了修改。
  【教学二】(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百分数”
  师:同学们玩过游戏吗?
  生(齐):玩过。
  师:玩过哪些游戏?(学生争先恐后介绍自己玩过的游戏)
  师(出示一张公园里人们玩“套圈”的图):观察这幅图,能看出人们在玩什么?
  生(齐):套圈。
  师:你们玩过套圈吗?
  生1:玩过,套中的奖品可以拿走。
  师:看来套圈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游戏。我和隔壁班的小明也玩过,我还和他PK了一次,想知道结果吗?
  生(兴奋地):想!
  师:在那次套圈PK中,我作了如下统计。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我和小明谁套圈更准吗?为什么?
  (这时学生都兴奋无比,有说老师套得准,有说小明套得准,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
  生2:只知道套中的次数不能确定谁套得准,还要知道你们各套了几次。
  师:大家觉得呢?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有学生点起了头,有学生嘴里小声说着:“有道理。”我顺势在屏幕上打出:表格补充)
  ……
  显然,情境创设这一教学环节是成功的。
  课堂上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引起了我的深思。纯虚拟的情境引来学生“嘘声一片”;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虚拟,换来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积极的互动。究其成因,情境的虚拟留给学生的只能是“假”的空间,不处理好真实与虚拟的关系,只能让学生产生质疑,唯有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才是有意义的。教学一的情境创设中,大家都很熟悉球星姚明,但见过面那是比较难的,更别说有机会和他同场PK。正因为如此,这一不切实际的创设让学生产生了消极应对的情绪。教学二的情境创设基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更活跃了。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即便必须虚拟,也应是基于真实事件或真实生活,切不可简单虚构不切实际的情境。只有处理好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关系,提高情境虚拟的可信度,学生才不会因认为老师“忽悠”他们而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正从以往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转向如今关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技能与思想等方面。对一次全国性观摩活动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依托网络教室,抓住面积的本质,引领学生进行了“摆、量、估、议”四个层次的活动教学。  [关键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本质;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准设计,从复习开始,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思想者,进而自觉地融入学习情境中;温故复习、引发冲突、观照设计,让学生在多方互动中获得更大的学习自由,增强学习参与感,使得整个学习活动更充实。  [关键词]思考;复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 20-0083-02  学生往往对程式化的知识感到乏味。为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作为课堂教学延伸和补充的课外作业,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模式中,导致學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是教师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去布置的数学课外作业,以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让学生从“要我完成作业”向“我要完成作业”转变。  [关键词]免作业卡;梯度作业;数学周记;数学小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摘要]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第一课时为例,针对两次实践与反思,从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出四点建议:问题情境的选择、算法多样化到优化、算法与算理相随、学生调研的价值。  [关键词]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算法多样化;数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32-0031-03  算理和算法多样化、数感等已成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现代教育学指出:通过学习者的主动构建而进行的接受式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形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是为了适应将来的环境,当学生意识不到他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实践的关系时,就不愿为学习付出努力。因此,学生的学习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机制,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对有效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加关注从学生角度去思考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做
[摘 要]微课作为现代科技化产物,对当代教育影响重大。将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起来,可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以“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进一步探析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策略,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三角形的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复习是新教材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上好整理与复习课,可以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更多关注的是新授课的教学,复习课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复习课上成了简单的练习课,搞题海战术,机械
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分数单位、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其内容以两次初步认识分数为基础。尽管这是一节典型的老课,对于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理论,如何上出不同的效果,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  一、质疑,学生的学习起点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玩一个“头脑风暴”的游戏。(屏幕显示数字“1”)你想到什么?  生: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花园,一个班级……  师:我由“1”想到了4
[摘要]深度学习强调批判理解、内容整合、知识建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和思维发展。在深度学习背景下的数学复习课中,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學生的单元知识再加工能力和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通过追本,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溯源,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识之间内在结构的深度把握,将思维与实践引向更深更远处。  [关键词]追本;溯源;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
[摘 要]复习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有三大要素:“学过的东西”“再学习”“使之巩固”。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应立足复习三要素,适时插入情境为学生再现知识,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知识串成线、结成网,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与提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复习;小学数学;要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