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其能力是数学能力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维的可逆性是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标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顺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小学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逆向素材、顺逆运算、顺逆关系等。例如: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空间的上下、前后等。可以说,许多数学知识正是通过这种可逆转换逐步展开,这正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极好内容。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应从低年级开始抓,根据不同的知识范围、结构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到位,有系统、有步骤地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一、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定义的逆命题总是成立的。如: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反过来可理解为:若一个四边形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每一个定义,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例:在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 )是2/5的1/2。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竟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做。之后,评讲时稍作改动,即2/5的1/2是( ),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答案算出来了。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辨析得更清楚,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二、在公式、定律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在小学数学中求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的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公式轻松求出结果,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公式的恒等变换,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公式,多做一些逆向思维的题目。如:①一个平行四邊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长是25厘米,宽是多少?②乘法分配律,不仅要学生掌握(a b)c=ac bc,而且还要学生学会运用它的逆向变换:ac bc=(a b)c或ac-bc=(a-b)c,这样学生就能轻易做出类似的结果。运用反向分析,引导逆分解,学生在解答时就有针对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防止盲目性,最终准确地求出答案。
三、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运算中,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既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计算法则,又能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如:
①教学19-9=( ),设想:9 ( )=19。
②教学小数乘法时,要求学生根据25×37=925在括号里填适当的数。( )×0.37=9.25;2.5×( )=9250。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逆向思维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在分析数量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逆向剖析也是从问题推向条件的分析方法。经常训练学生能容纳相对的或两种互不相容的观点,一旦两种相对立的思想能在学生头脑中结合,就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精心设计教案,启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正用转向知识的逆用,教会学生从正反面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如教学应用题时,可从问题入手,推导出其解题思路。例:“树上飞走10只小鸟,还剩4只小鸟,树上原来有小鸟多少只?”一般说,学生习惯于正向分析,即飞走的只数 剩下的只数=原来的只数。教师可不只满足于学生的这种分析,进一步转换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逆向推理,提出:要求出树上原有的小鸟只数,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帮助学生建立问题和条件的联系。
飞走只数(条件1) 树上飞走10只小鸟
原有只数 原来有小鸟多少只?
剩下只数(条件2) 还剩4只小鸟
对稍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进类似逆向剖析。目标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这种数量关系的逆向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应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改变已习惯的思维定式,任何一个正方向问题都可以变成逆向问题。例如:小明现在有18支钢笔,送给小芳6支,妈妈又给他买了3支,小明现有多少只?正方向:18-6 3=( )。如把问题转变:小明原有一些钢笔,送给小芳6支,妈妈又给他买了3支,他现在有15支,问:小明原有多少支钢笔?转换数量关系与原题一样,即( )-6 3=15,而要解出本题的问题,将数量关系式逆转为15-3 6=( )即可解决。
这种思维训练,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特别是逆向思维的培养,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为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解题的能力,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用分析法和倒推法解题的能力的训练,实践表明双向思维能力越强的学生解题思路就越宽。
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整体性的,逆向思维总是与正向思维、发散思维交织在一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去挖掘,有针对性地施教,先顺后逆,顺逆并举,就可收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忠佩.浅述数学教学中创新性思维培养[J].数学爱好者(教育学术),2008(02).
[2]范彦方.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1(07).
[3]殷晓文.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7(09).
【关键词】小学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逆向素材、顺逆运算、顺逆关系等。例如: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空间的上下、前后等。可以说,许多数学知识正是通过这种可逆转换逐步展开,这正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极好内容。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应从低年级开始抓,根据不同的知识范围、结构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到位,有系统、有步骤地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思维能力。
一、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定义的逆命题总是成立的。如: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反过来可理解为:若一个四边形四条边相等,则它是正方形。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每一个定义,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例:在考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 )是2/5的1/2。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竟有一半的学生不会做。之后,评讲时稍作改动,即2/5的1/2是( ),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答案算出来了。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辨析得更清楚,而且还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二、在公式、定律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在小学数学中求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的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公式轻松求出结果,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公式的恒等变换,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公式,多做一些逆向思维的题目。如:①一个平行四邊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它的长是25厘米,宽是多少?②乘法分配律,不仅要学生掌握(a b)c=ac bc,而且还要学生学会运用它的逆向变换:ac bc=(a b)c或ac-bc=(a-b)c,这样学生就能轻易做出类似的结果。运用反向分析,引导逆分解,学生在解答时就有针对性,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防止盲目性,最终准确地求出答案。
三、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运算中,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既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计算法则,又能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如:
①教学19-9=( ),设想:9 ( )=19。
②教学小数乘法时,要求学生根据25×37=925在括号里填适当的数。( )×0.37=9.25;2.5×( )=9250。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逆向思维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在分析数量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逆向剖析也是从问题推向条件的分析方法。经常训练学生能容纳相对的或两种互不相容的观点,一旦两种相对立的思想能在学生头脑中结合,就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精心设计教案,启发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正用转向知识的逆用,教会学生从正反面去考虑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如教学应用题时,可从问题入手,推导出其解题思路。例:“树上飞走10只小鸟,还剩4只小鸟,树上原来有小鸟多少只?”一般说,学生习惯于正向分析,即飞走的只数 剩下的只数=原来的只数。教师可不只满足于学生的这种分析,进一步转换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逆向推理,提出:要求出树上原有的小鸟只数,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帮助学生建立问题和条件的联系。
飞走只数(条件1) 树上飞走10只小鸟
原有只数 原来有小鸟多少只?
剩下只数(条件2) 还剩4只小鸟
对稍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进类似逆向剖析。目标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谨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这种数量关系的逆向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应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改变已习惯的思维定式,任何一个正方向问题都可以变成逆向问题。例如:小明现在有18支钢笔,送给小芳6支,妈妈又给他买了3支,小明现有多少只?正方向:18-6 3=( )。如把问题转变:小明原有一些钢笔,送给小芳6支,妈妈又给他买了3支,他现在有15支,问:小明原有多少支钢笔?转换数量关系与原题一样,即( )-6 3=15,而要解出本题的问题,将数量关系式逆转为15-3 6=( )即可解决。
这种思维训练,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特别是逆向思维的培养,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为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解题的能力,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用分析法和倒推法解题的能力的训练,实践表明双向思维能力越强的学生解题思路就越宽。
数学思维的发展是整体性的,逆向思维总是与正向思维、发散思维交织在一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去挖掘,有针对性地施教,先顺后逆,顺逆并举,就可收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忠佩.浅述数学教学中创新性思维培养[J].数学爱好者(教育学术),2008(02).
[2]范彦方.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1(07).
[3]殷晓文.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