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来看,小学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习中对应用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得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应用題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数学教学重难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的应用题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很多时候,教师们都将精力集中在应用题教学上,可是学生们仍是难以进步。在小学数学中,学生们最怕也最不愿做的就是应用题,因此,为改变这一现状,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教育者们就必须要准确把握应用题的教学方向,积极探究新型教学方法,强化应用题教学的效果。
一、国内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缺陷
1.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度不强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型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应用题方面改变许多:一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独分一章节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而是将应用题分散到例题分析和课后练习题中,有时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会同时出现;二是新教材中的应用题的题目多用图画表示,条件与问题往往包含在画面中,并且还增加了题型种类。
2.对传统教学精华的重视度不高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是“数量关系分析-题型解答-讲述解答过程”,虽然这一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使得学生忽视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能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传统教学的法相偏离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小学,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在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得以转变,但是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以往所有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优秀的教学方法更应该继承。然而在新教材教学中,许多老师都不知如何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之前,一定学生读懂题目意思,接着引导学生列出对应关系式,最后进行应用题解答。
二、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策略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抓住应用题的的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第一步是理解关键词。记得一年级小学生刚刚入学,学习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时,他们不懂得什么是“一共”,什么是“还剩”,特别是“同样多”等这些数学术语。教学时,我注意选择一些学生常用的小刀、橡皮等实物进行直观教学,来帮助他们理解。例如,讲减法应用题时,运用学具演示:“一共有3个苹果,拿走了1个,还剩几个?”让学生看演示,列算式3-1=2,然后说出“3”表示一共的数,“1"表示拿走的个数,“2”表示还剩的个数;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一共”、“还剩”的意思。在讲解“同样多”这个术语时,我先在磁性黑板上第一行放3个圆,第二行再放3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否相同?然后讲解数目相同,就叫做“同样多”。运用直观手段讲解数学关键词,不仅使学生学得活,理解得透彻,而且印象深刻,为学生顺利解答应用题作了铺垫。
2.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
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应用题时,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审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笔划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对于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学解题步骤虽然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在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得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很多小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化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在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学生不重视写答案,只写“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现象。答案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
4.运用直观手段,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规律
(1)看直观,分清关系 。在抓住数学关键词的基础上,然后总结规律:“一共”、“原来”等词用加法;“相差”“剩下”等词用减法。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很会抓住关键词,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倍的认识这一课时,运用教具第一组的第一排放8个圆形纸片,第二排放三角形纸片的个数是圆片的2倍;第二组的第一排放16个圆片,是第二排三角形纸片的2倍。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两组的第二排各放几个三角形纸片,然后再实际分析两个关键句:“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皮球的个数是花皮球的4倍”。理解“倍”的意义就是几个几
(2).看直观,总结规律。通过实际分析、比较,总结出以下规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实践证明,运用直观手段,改进应用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计算应用题的技能和技巧;有助于精讲多练,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教学内容多、效果好、质量高,增加了课堂练习的密度;能够较好地、较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了数学应用题例题的教学;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由此可见,运用直观手段,改进应用题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5.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还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赵艳辉,石迎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对“买新书”的个案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
[2]刘友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数学教学重难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的应用题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很多时候,教师们都将精力集中在应用题教学上,可是学生们仍是难以进步。在小学数学中,学生们最怕也最不愿做的就是应用题,因此,为改变这一现状,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教育者们就必须要准确把握应用题的教学方向,积极探究新型教学方法,强化应用题教学的效果。
一、国内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缺陷
1.对教材内容的认知度不强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型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应用题方面改变许多:一是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独分一章节进行应用题的教学,而是将应用题分散到例题分析和课后练习题中,有时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会同时出现;二是新教材中的应用题的题目多用图画表示,条件与问题往往包含在画面中,并且还增加了题型种类。
2.对传统教学精华的重视度不高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是“数量关系分析-题型解答-讲述解答过程”,虽然这一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使得学生忽视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能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传统教学的法相偏离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小学,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在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得以转变,但是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以往所有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优秀的教学方法更应该继承。然而在新教材教学中,许多老师都不知如何利用传统教学手段,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之前,一定学生读懂题目意思,接着引导学生列出对应关系式,最后进行应用题解答。
二、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策略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抓住应用题的的关键词
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第一步是理解关键词。记得一年级小学生刚刚入学,学习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时,他们不懂得什么是“一共”,什么是“还剩”,特别是“同样多”等这些数学术语。教学时,我注意选择一些学生常用的小刀、橡皮等实物进行直观教学,来帮助他们理解。例如,讲减法应用题时,运用学具演示:“一共有3个苹果,拿走了1个,还剩几个?”让学生看演示,列算式3-1=2,然后说出“3”表示一共的数,“1"表示拿走的个数,“2”表示还剩的个数;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理解了“一共”、“还剩”的意思。在讲解“同样多”这个术语时,我先在磁性黑板上第一行放3个圆,第二行再放3个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否相同?然后讲解数目相同,就叫做“同样多”。运用直观手段讲解数学关键词,不仅使学生学得活,理解得透彻,而且印象深刻,为学生顺利解答应用题作了铺垫。
2.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
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应用题时,先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审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笔划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对于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
3.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学解题步骤虽然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在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得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很多小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化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在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学生不重视写答案,只写“是多少”就算完了的现象。答案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我们做事强调有好的开端,也得有好的结束,那才是一件完整的事,我们做题就同做工作一样,应该有完美的结束。
4.运用直观手段,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规律
(1)看直观,分清关系 。在抓住数学关键词的基础上,然后总结规律:“一共”、“原来”等词用加法;“相差”“剩下”等词用减法。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很会抓住关键词,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倍的认识这一课时,运用教具第一组的第一排放8个圆形纸片,第二排放三角形纸片的个数是圆片的2倍;第二组的第一排放16个圆片,是第二排三角形纸片的2倍。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两组的第二排各放几个三角形纸片,然后再实际分析两个关键句:“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皮球的个数是花皮球的4倍”。理解“倍”的意义就是几个几
(2).看直观,总结规律。通过实际分析、比较,总结出以下规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实践证明,运用直观手段,改进应用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计算应用题的技能和技巧;有助于精讲多练,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教学内容多、效果好、质量高,增加了课堂练习的密度;能够较好地、较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了数学应用题例题的教学;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由此可见,运用直观手段,改进应用题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5.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仿教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还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赵艳辉,石迎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对“买新书”的个案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1)
[2]刘友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