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小学生处于个人身心发展和思维意识的形成阶段,德育工作职能的实现能够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道德理念引导,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应用于小学德育工作中,不仅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对于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德育工作
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教育行业以及社会民众对于小学教育的教学要求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想品质还处于逐渐成长阶段,学生接触社会信息以及社会现象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的个人意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引导,不良信息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小学生会出现抽烟、喝酒、校园欺凌、小学高年级早恋等不良现象,面对日益严峻的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德育工作是辅助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的德育工作进行工作模式的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融合到德育工作理念中,以实现学生个人责任意识以及社会道德意识的提升,利用思维意识引导其良好的行为观念,从而促进小学生实现健康发展。
一、小学德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产者和建设者,祖国未来发展状况与现代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法制观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小学生在原生家庭环境中大多被家长溺爱长大,很多小朋友形成骄纵蛮横的不良现象,自理能力以及自主意识都相对较差,因而加强小学的德育工作已经是小学教育阶段刻不容缓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德育观念完全契合,创新小学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小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能够主动探索其深层次含义,引导小学生能够理解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小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
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都过于单调乏味,德育教育教学内容老生常谈,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教师德育教学工作的配合程度较差,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也主要采用说教式、批评教育式为主,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方式都存在抵触情绪,自然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实现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的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主要工作目的是能够改变小学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的工作现状,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常态化,通过工作职能的实现能够使小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于学生和生活的促进意义,引导学生能够形成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劳动和学习、关爱社会的人文情感,并能够强化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能够自主辨别是非,并养成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深化基本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向其直观进行拥戴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德育教育,学生肯定对于这些教学内容难以做到具体的理解,因而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当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其教学内容应当在小学生的思维意识理解范围之内,教师通过教学示范等方式,让小学生能够通过德育教师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学会关爱自己、照顾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学会关爱同学、关爱父母、爱护公物等行为习惯。同时处于思维意识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有一些行为习惯也需要从小树立。比如:遵守社会公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公共场合避免大声喧哗,不能出现乱扔垃圾、随意踩踏草坪、乱涂乱画等不良的行为。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够使小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公德。另外,针对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教师还要引导其能够认知和理解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等观念,并能够将这些观念践行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比如:很多小朋友在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面前没有礼貌,对待小朋友也存在强烈的竞争的意识,这些不良的态度和行为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渐改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灿烂的中华文明为现代社会遗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思维认知,因而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作用,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其一,需要让学生理解“孝道”,并能够落实“孝道”。由于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是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小学生的生活起居,而隔代教育的诸多不利因素便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小学生对待家人缺乏理解和尊重,更不能夠体现孝道的深刻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和父母做一次心灵沟通、主动做一件家务,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对待父母、对待家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能够主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孝道;其次,加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在我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各种宝贵的精神文明也逐渐渗透到民族文化中,教师可以利用民族文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发展,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特殊的节日中华民族重视团圆,既代表对未来美好的祝福和期望,又代表丰衣足食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懂得向往美好、懂得感恩。
3.将创新德育工作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中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业绩,需要渗透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将创新德育教学的工作内容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常态化。比如: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合科学名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爱国、敬业的精神。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针对学习问题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能够理解民主、平等。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案例引入让学生能够理解公正、法治等。通过系统性的德育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得到有效落实。
四、结论
小学德育工作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性德育工作为实现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新时期小学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小学德育工作[J].商情,2017,(4):192.
[2]黄德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有效性[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11):8.
[3]陈金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J].青年时代,2015,(24):225-22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德育工作
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教育行业以及社会民众对于小学教育的教学要求也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想品质还处于逐渐成长阶段,学生接触社会信息以及社会现象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的个人意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引导,不良信息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小学生会出现抽烟、喝酒、校园欺凌、小学高年级早恋等不良现象,面对日益严峻的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德育工作是辅助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的德育工作进行工作模式的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融合到德育工作理念中,以实现学生个人责任意识以及社会道德意识的提升,利用思维意识引导其良好的行为观念,从而促进小学生实现健康发展。
一、小学德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产者和建设者,祖国未来发展状况与现代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法制观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小学生在原生家庭环境中大多被家长溺爱长大,很多小朋友形成骄纵蛮横的不良现象,自理能力以及自主意识都相对较差,因而加强小学的德育工作已经是小学教育阶段刻不容缓的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德育观念完全契合,创新小学德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小学生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能够主动探索其深层次含义,引导小学生能够理解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小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有序开展。
二、创新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
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都过于单调乏味,德育教育教学内容老生常谈,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教师德育教学工作的配合程度较差,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也主要采用说教式、批评教育式为主,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方式都存在抵触情绪,自然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实现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的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主要工作目的是能够改变小学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的工作现状,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的常态化,通过工作职能的实现能够使小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对于学生和生活的促进意义,引导学生能够形成热爱伟大的祖国、热爱劳动和学习、关爱社会的人文情感,并能够强化学生的道德法制意识,能够自主辨别是非,并养成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深化基本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需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向其直观进行拥戴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德育教育,学生肯定对于这些教学内容难以做到具体的理解,因而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当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其教学内容应当在小学生的思维意识理解范围之内,教师通过教学示范等方式,让小学生能够通过德育教师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学会关爱自己、照顾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学会关爱同学、关爱父母、爱护公物等行为习惯。同时处于思维意识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有一些行为习惯也需要从小树立。比如:遵守社会公德,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在公共场合避免大声喧哗,不能出现乱扔垃圾、随意踩踏草坪、乱涂乱画等不良的行为。社会公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够使小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会公德。另外,针对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教师还要引导其能够认知和理解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等观念,并能够将这些观念践行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比如:很多小朋友在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面前没有礼貌,对待小朋友也存在强烈的竞争的意识,这些不良的态度和行为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渐改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灿烂的中华文明为现代社会遗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思维认知,因而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作用,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其一,需要让学生理解“孝道”,并能够落实“孝道”。由于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多家庭都是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小学生的生活起居,而隔代教育的诸多不利因素便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小学生对待家人缺乏理解和尊重,更不能夠体现孝道的深刻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和父母做一次心灵沟通、主动做一件家务,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对待父母、对待家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能够主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孝道;其次,加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在我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各种宝贵的精神文明也逐渐渗透到民族文化中,教师可以利用民族文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发展,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特殊的节日中华民族重视团圆,既代表对未来美好的祝福和期望,又代表丰衣足食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懂得向往美好、懂得感恩。
3.将创新德育工作渗透于日常教学活动中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业绩,需要渗透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将创新德育教学的工作内容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实现德育教育工作的常态化。比如: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合科学名人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爱国、敬业的精神。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针对学习问题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能够理解民主、平等。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通过合理的教学案例引入让学生能够理解公正、法治等。通过系统性的德育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得到有效落实。
四、结论
小学德育工作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性德育工作为实现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新时期小学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李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小学德育工作[J].商情,2017,(4):192.
[2]黄德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有效性[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5,(11):8.
[3]陈金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J].青年时代,2015,(24):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