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通市中考作文评析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三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片嫩红,一弯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便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便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试题解说:
  这道作文命题采用的是“提示语 全标题”的形式,提示语可看作是一首散文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能使考生在轻松美好的审美愉悦中构思动笔;提示语一层层地拓宽题目蕴涵的外延,并用“更多更多……”放开思维空间,让考生不必太多费神就能顺利越过审题门槛提示语的“题眼”——“眼中和心中”恰到好处地暗示了“风景线”的两种存在形式,为考生构思立意提供了参照系。“一道风景线”既能考查考生走进自然感悟多种美点的能力,更能考查考生思考人生、关注社会、体会美好、探求本质、发现“灵魂”的能力。写好这篇全标题作文,必须注意三点:
  首先,体会命题意图。审题门槛低不等于没有门槛。题目中的“风景线”无论是在“眼中”还是在“心中”,都应该美好、高雅、感人,是值得赞美的人和事物,或是一种值得倾吐的情愫,例如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高尚的涵养,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大爱的胸襟,等等。“一道”这一数量词也要注意,它给出了数量上的限制,如果你的文章只是罗列没有内在联系的几道风景线,没有把这几道风景线收拢并归于“一道”的升华文字,那就会进入偏题的误区。
  其次,选好构思角度。构思角度大体有三种:以实为主,由实而虚;以虚为主,逐步深化;虚实结合,相得益彰。选哪个角度都可能写出好文章,能否出新,关键在于你积淀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一般地说,由实而虚,虚实结合,由表及里,往往更容易出新。这正如提示语所引一位哲人说的话——“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例如你写游黄山,只写黄山“四奇”,那就很可能流于一般化;但如果你有关于黄山旅游区清洁工是“美容师”方面的感悟积累,能将自然美与心灵美融合在一起,那文章就容易展现“灵魂”,亮出新意。如果你写虚实结合的散文,“散”开时人与事不止一个,那你还必须注意形散神聚,收口时必须归结到体现主题升华的“一道”。
   再次,冷静面对热点。今年中考面对的热点较多,雪灾,抗震,奥运……考生都储存了很多素材。一看到“一道风景线”这一题目,会感到素材中的“风景线”太多了,于是不假思索地随便取出一件,将原素材“复印”“克隆”一番,结果当然只能是 “人有我有大家有”,出现频频撞车的局面。写出热点“风景线”的新意,关键在于要有别出心裁的切入点、个性化的体悟和精致化的描写,做到虽所写人事与其他考生雷同,但切入点和体悟却来自自己的创造。
  
  三、佳作选评
  
  例文一
  
  一道风景线
  南通一考生
  
  如东县城掘港影剧院广场中央,一个椭圆巨柱上有座青铜牛雕。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精灵”。繁衍、劳作于海滨滩涂的海子牛,挽沉载而甘负重,经风浪而勤奋争,长跋涉而善开拓,它是我们南黄海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远望,一尊灰黑色的水牛立足于一块石板上,显得那么地平凡、朴实,又透出几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逼人英气。基座呈梯形,还立有一块石碑,这又使“海子牛”显出粗犷和敦厚,这一点很像咱们如东人——海的儿子所具有的性格品质。走近了,细看这头壮实的水牛,只见:细细的纹理显现在黑色的石料上,将水牛身上特有的满是皱纹、满是沧桑的皮肤展现得很真实;而那微微翘起又显得勤恳实在的两角将老牛顽强的意志和朴实无华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再看那微微张开的嘴唇,似乎正发出一声沉重的低吟;那满溢温情的眼睛似乎正感激地望着路人;那戴上了一个鼻环的硕大的鼻子似乎正喷出热气,一副劳碌一天之后刚刚归来的疲惫模样;而那健壮的身躯和厚实的蹄子又体现了老牛风刀雨剑心不惊的吃苦耐劳精神,一如那些“辟我草莱”的拓荒者的任劳任怨,无私无悔。再看老牛的四周,一盆盆鲜花竞相怒放,如彩霞般艳丽,如云朵般素雅,如火焰般热情,如雨夜般沉寂,这又使风景线多了几分绚丽和雅致。站在牛雕前,我突发奇想,那“海子牛”每天都在注视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吧,不信你看,它眼中分明写满了祝福,分明在期待着每一个黄海人的心中都有一道更加美丽的风景线!
   清人杨廷曾写《海上乘牛车口占》一首:“微醉登牛车,云容忽晴晦。海滩不见人,夕阳上牛背。”吟诵着这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诗,欣赏着眼前浑厚古朴、凝练圆润、洋溢着“不待扬鞭自奋蹄”气概的海子牛雕塑,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油然而生——这是百万如东人民心中的风景线啊!
  
  点评:这位考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地方文化资源了解得广泛,观察得细致。古诗能信手拈来,牛雕的纹理、两角、嘴唇、鼻子、眼睛和蹄子无不写得生动逼肖,饶有情趣;不仅如此,在描写可视性外型的同时,作者还把笔触进入“风景线”的精神层面,自然地揭示牛雕的内在美,展示家乡人民大海般的雄浑气魄和海子牛般的奋进精神。如此紧密的虚实交融,如此浓厚的乡土气息,确是中考作文中一道别具韵味的风景线。
  
  例文二
  一道风景线
  南通一考生
  
  记得刚上初中时,我对学校礼仪队感到既陌生又好奇。每天一走进学校,就感觉到两旁有十余双眼睛注视着我,于是浑身不自在,脸发烫,眼不斜视,心跳加速,脚底下不由加快了速度,低着头匆匆往前赶。但不知怎地,我的心里也油然升起一种羡慕之情:每天早上披上红底黄字的绶带肃立在校门口,看着那么多老师、同学从面前走过并问好,这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线啊!
  开学才一个月,班主任捧着一叠绶带走进教室,说咱们班也要选礼仪队员。我“死缠蛮说”,终于被选上了。虽然我们的礼仪队没有西装领带,没有旗袍,虽然我们所做的只是每天早上和中午在校门口向老师同学问一声好,但捧着那刚发到手的绶带,我还是感到沉甸甸的。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因为是第一次,几个女生七手八脚地弄了半天,才把绶带正确地披好。我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像一只只小鸟儿蹦到校门口。已经有同学陆续进校了。“快排队,站好!”“喊不喊?”“喊吧!”领队的同学深吸一口气,响亮地喊出了第一声:“同学早!”“同——学——早——”我们却喊得迟迟疑疑参差不齐。“怎么搞的!”大家暗自着急。领队的同学又喊了一声:“同学早!”这一次大家协调多了,精神百倍整齐划一地喊道:“同、学、早!”见到老师,除了要喊一声“老师早”外,还要齐齐地鞠一个实实在在的90度的躬。老师们也都一个个下了车,和蔼地点点头:“同学们早!”亲切的语言让我们倍感温暖、自豪。
   现在,每天早上,当我推车走进学校,第一眼看到的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大门两旁齐刷刷地站着礼仪队的同学。他们向我们展示着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这时,总会有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同学早!”我心里一暖,精神一振,给我一天的好心情。我从中感悟到校园的文明风尚,而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也在这一道连续的风景线中发扬光大。
  
  点评:
  一声“同学早”“同学们好”确实是校园交响乐中的温馨音符,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小作者参加礼仪队开始时的“不自在”,内心的“沉甸甸”,第一次值勤时的紧张、兴奋和自豪,都洋溢着校园气息,都出自亲身体验,写得自然真切而细腻。篇末点睛,由实而虚,深化题旨,言简意明。
  
  
  例文三
  一道风景线
  南通一考生
  
  
  时黄时绿的田野,一片接着一片从车窗外飞过,也许是因为睡了一个上午了,我竟然会被这样了无生趣的“风景线”所吸引,歪着头望着窗外。
   车箱里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就连刚刚那个吵闹不休的小男孩也躺在妈妈怀里睡着了,还流着口水。忽然觉得左肩有些沉重,扭过头一看,原来那位妈妈的头挨在了我的肩上。她竟然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一种莫名的欣喜涌上心头——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睡在妈妈肩上的吧。微风透过开着一半的窗户吹了进来,我感到脖子里痒痒的,我转动着眼球,发现是那位妈妈额前的几缕头发在我的脖颈里撩动。我试着用右手去触摸窗户,保持身体不动,想要将窗户关上。她的身体动了动,我赶紧停止,生怕把她惊醒了。我一直保持着这个动作,任微风吹进来。尽管左肩被压得有些麻木了,脖子被挠得很痒,但我始终“岿然不动”。因为这是一种幸福,一种成全别人的幸福。窗外的风景不再引人,车内却有一道平常而又特别的风景线!
   那个小男孩仍然躺在妈妈的怀里,睡得很香。口水也越流越长。我转动着眼球,看着他妈妈熟睡的脸庞。她多么像我自己的妈妈呀——额上皱纹是那么清晰,再也没有昔日的光滑。我的妈妈为家操碎了心,为我挖空了心思。妈妈肯定也很累,也到该好好休息的时候了。
   想着想着,慢慢觉得左肩不那么沉重了,脖子里也不那么痒了,浑身顿时起了劲儿。我要担负起这个责任,让自己好好“享受”一下这样的“累”,让世上所有的妈妈能享受宁静和幸福,哪怕就是短暂的一瞬!我继续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周围的人们投来赞赏的目光。此时,一个想法在我心头涌起:只要你有一分爱心,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付出,也会构成一道引人注目的美丽风景线!
  
  点评:作者善于选材,构思很有新意,巧妙地把小男孩和他妈妈之累、“我”之累和“我”的妈妈之累结合着写,歌颂了天下所有 “累”着的母亲,表达了作者“累并快乐着”的深刻感悟,揭示出“风景线”的独特内涵。细节描写很出色,正是有了脖子的痒痒,微风的吹拂,口水的流淌,额上的皱纹,几缕头发的微动,凝固的姿势,才使“一道风景线”显得那么真实可信,那么美丽动人。
其他文献
[新题回放]    “语文之旅”综合性学习开始了.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表演厅  小刚策划本组同学表演一场“ 水浒戏”。  京剧表演中,常用脸谱象征某种人物形象的特点。下面这张黑脸谱常用来代表强悍、勇猛。小刚打算用它来扮演下面备选的《水浒》人物。你认为这张黑脸谱最适合扮演_________,因为从__________这一事件中可以看出他的强悍、勇猛。    [特色简]评  上述“脸谱题
摘 要:在特殊时期,卓尼县柳林初级中学根据教育部门安排开展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扎实安排、及时调查,学校线上教学效果整体良好,学生和家长认可度高。以甘肃省卓尼县柳林初级中学为例,就甘肃省卓尼县藏族地区初中阶段较大规模线上教学做法作一探究。   关键词:线上教学;学生成长;效益   2020年2月,一个多月时间里,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卓尼县柳林初级中学线上教学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在
摘 要:早读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早读的效果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往往被教师忽视。教师如果能够提高早读的高效性,一定会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有所幫助。   关键词:英语;早读;重要性   语言学习不仅有文字,而且还有声。英语也是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文字,还要学习它的发声。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英语口语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在练习英语
一直以来,现代诗歌的阅读和写作似乎在中考中受到冷遇。多数中考题不涉及现代诗歌,作文更是如此,大多明确要求“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但在2009年江苏省的一些中考试卷中,以下几道现代诗歌的阅读题,却让人眼前一亮,为之振奋。    【考题】    例1 (2009江苏徐州)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
我现在仍然记得第一天进入SLUH(圣路易斯大学附属高中)时的情形。橙红色的校门,骄傲地矗立在St.Louis(圣路易斯)碧蓝的天空下,这座创建于1818年的校园流露出深深的历史气息。  在SLUH,教室都是老师自己布置的,一般是讲什么内容就布置什么。比如英语课上,Dr Osburg讲解Frederick Dougass(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自传,教室后的白板上就自然而然地贴上了一幅Frederi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经过的道路上布满了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抱歉,说路面简直就像麻子一样,于是游客们也带着厌恶的心情走过这段路。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自然,这一批游客带着幸福与欣赏的神情与亲友拍照留念,流连忘返。  这个故事首先让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思路会产生截然相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就是明晰的语文要素,这些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纲和本,但是不少语文教师为此感到茫然。将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切实落实好语文要素,将书本上的语文要素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课堂活动;搭建支架;能力生长   一、搭建学习支架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意义   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搭建学习支架,因为学习支架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载
摘 要:写作是语文学科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教育大环境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然不再适用,现如今的作文教学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表达能力有限,整体作文水平不高,只有不断地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才能提高其总体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创新能力   近年来所推行的课程改革既强调兴趣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又强调创新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推动
摘 要:有效预习是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且通过有效的预习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为此,结合苏教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就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有效预习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有效预习   小学数学预习是数学课堂教学前期的准备工作,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吸收、掌握理解新知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城区小学以其特殊的环境,除了做好智育之外,还应重视德育,充分利用家校共育的途径,创新德育新模式,培养新时代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城区小学;家校共育;德育新模式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说服教育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为传统的德育内容比较空泛,越来越缺少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德育环境变化的机遇,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