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生本理念,提升阅读能力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g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生本理念的核心观点,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以高中语文阅读课为例,基于生本教育理念,探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能力 生本理念 指导策略
  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是教师和学生最为重视的模块。但是,目前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大多停留在对文本的浅层理解上,阅读思维尚未得到深化。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探索能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生本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生本教育理念是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该理念主张以生为本,实现由传统的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理念的转变,课堂教学要从如何教的更好转变为如何帮助学生学的更好。其核心观点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一是以学生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进其持续发展。二是以生命为本,表现为教师尊重学生的生命自然,注重以课文为载体,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课堂彰显生活活力。三是以生长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秉持“静待花开”的观念,摒弃功利性思想,为学生预留课堂思考空间,不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遵循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让其自然生长。
  二、高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在学这一方面的问题
  首先,学生阅读的时间比较缺乏。阅读一篇文章并做到深入理解,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考试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文章的阅读并回答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就会发生答不完题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外,与学生自身的阅读量也有很大关系。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变得非常紧张,平时除了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几乎没有自主阅读的时间,而是埋首于各种类型的阅读题海中,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阅读技巧和方法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阅读目的具有功利性。高考给高中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为了能够提高语文成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往往是有极强目的性的阅读,那就是为了应试,为了取得高分。显然,這种功利性思想与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背道而驰,长此以往,就会降低高中生自主阅读的兴趣,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升。
  最后,阅读的兴趣不够浓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方面亦是如此。有了兴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具积极性和自主性,只有学生内心真正有了阅读兴趣,才会产生自主阅读的内驱动力,进而耐心分析和鉴赏课文。但是,目前很多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并不高,也正因为没有阅读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就很低,学习比较被动,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也不深。
  2.教师在教这一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师依然坚守以师为本的观念。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也应该是学生,教师虽然要掌握课堂教学的进度,但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行将学生拉到预定的轨道上,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不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很难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教学。
  其次,授课具有功利性的目的。当前,社会上评价一位教师是否优秀,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教学成果,即他所带的高考毕业班的升学率。为了得到社会及学校领导和学生的认可,教师就会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要授课目的,功利化色彩很重。在高中阅读课堂上,教师通常会针对历年高考的常考点进行重点讲解,并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才能获得高分。教师的教学思路跟着高考的变化走,让课堂教学逐渐沦为高考的附庸。
  最后,过于迷信题海战术,扼杀学生阅读兴趣。从历年高考的分值分布来看,阅读始终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文章信息和扩大阅读视野,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为此,很多语文教师习惯性地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见识多样化的题目,从而积累阅读分析的方法和答题的基本模式。但是,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阅读课产生厌学情绪。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郭思乐教授曾指出,小组是课堂学习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新《课标》也指出,课堂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小组内得到彰显。可见,生本教育理念的精髓就是小组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教师兼顾到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还能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并在交流中深化自己的阅读思维。
  例如,教学《祝福》这篇小说时,笔者就曾为学生布置了一项合作学习任务:请结合文本选择一个角度来解读本课的主题。我们最后要选出最优创意的解读小组。笔者给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学习时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自主思考和讨论交流。然后,笔者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组间交流,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解读,如鲁迅先生对祥林嫂进行了三次眼神描写:顺着眼→眼角上带着些泪痕→麻木的眼神,从其眼神的变化中能看出祥林嫂一生悲苦命运的发展轨迹,借此进一步解读主题。还有的小组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进行解读,如小说中有几场飞雪的描写,该小组经过探讨认为,课文表面上是轻描淡写,实则意蕴丰富。从飞雪之间强劲的势头可以看出,祥林嫂越来越抗拒自己的命运。
  最后要说一说创意解读“祝福”这一主题的小组了。他们是从“金钱”的角度来思考的。他们注意到祥林嫂最后是沦为乞丐、穷困潦倒而死,说明她非常缺钱。由此,学生围绕“祥林嫂的钱去哪了”这个问题展开阅读、分析和讨论。该小组一共从文中找到了五处关于“钱”的表述。通过分析,他们最终认为祥林嫂的死分别与鲁四老爷的“抠门”,祥林嫂的婆婆的贪财、凶悍,庙祝的欺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笔者突出表扬了这一组学生,并综合学生的解读情况,得出祥林嫂之死的深层原因:祥林嫂是被她身上的“四座大山”(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压死的。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感悟作者的情感
  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帮助其實现由浅表到深度的思维转变,有意识地训练其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不再完全以应试为阅读的目的,而是能摆脱功利化的思想,意识到机械阅读的弊端,从而改变固有的学习认知,这样更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为此,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实现深层阅读,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解读课文的细节,深入剖析文字背后隐藏的含义,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创作初衷及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
  比如,教学《荷塘月色》这一课时,针对文中“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中的“但”字进行分析,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学生明白了“但”通常表示转折,在文中虽然蛙声很热闹,却不能感染作者,照应了文眼。由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深入了一个层次,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透露出的对现实的不满,心中的彷徨和苦闷,以及渴望寻找到一个清幽的环境来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进而读懂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之情。
  3.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培养自主阅读意识
  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摒弃传统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方式,而采用适合高中生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指导他们如何阅读整本书,来锻炼阅读的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课下能够广泛涉猎课外书籍,提升阅读的综合素养。
  比如,在《巴黎圣母院》一课的名著导读中,笔者会注重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名著的阅读感受,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方面,让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去阅读整本书,提高其整体阅读的思维能力。
  总之,教育活动是循序渐进的,是有规律可循的,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并非一两节课或者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师扮演好课堂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主动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提升阅读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组织形式,改变学生对语文课固有的认知,帮助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独立思考和同伴互助,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秋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32期。
  [2] 何永青《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分析》,《学周刊》2019年第34期。
  [3] 屈燕《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0期。
  [4] 张树铎、倪琴贵《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7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升入高中,面对新环境、新知识、新要求、新压力,学生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衔接无缝,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思想。本文介绍了目前基于学科素养进行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问题的对策,期有所得。  关键词:学科素养 初高中衔接 历史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校起来越重视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所获得的与该科目相关的基本素养。学科
摘 要:国学经典是我们民族自古以来所积累的文化精华,将国学经典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能力发展有很大的益处。教师应着力将国学经典有效地与初中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还能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国学经典 诵读 语文教学 有效融合  国学经典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还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学经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
摘 要:“人格教育”是梁启超教育思想的核心,“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梁启超推崇的志在立国、严以修身、乐于处群等人格涵盖了“立德树人”的多个层面,他主张的多育共进、知行合一、内外并举的人格塑造方法延展了“立德树人”的生成路径。梁启超对“人格教育”的精辟阐释如源泉活水一般对当今“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着启发性建议,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德育”资源宝库。  关键词:人格教育 立德树人 梁启
摘 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也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新课改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显得非常有必要。分析和探究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对于阅读内容的丰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入手,对于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 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
摘 要:语文是小学的重要科目,它包含着中国的历史文化、情怀,学习好语文对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文化素养以及完善学生的情感都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语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所含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策略  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时,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知
摘 要: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作为树人教育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小学教育作为德育的萌发点,在教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也给班主任及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工作实效性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既塑造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又提升了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的知识传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阅读教学在小学整体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和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科学、多元的阅读教学情境,为学生们营
摘 要:离别主题在唐代诗歌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初盛唐离别诗在情感表达上却与中晚唐离别诗有着明显差异。初盛唐离别诗雄健飘逸,自然浪漫,至中晚唐,离别诗的情感则走向了悲愁、漠然、清幽和闲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社会背景和时势的变化影响了唐代诗人诗风的转变,并且随着变革后儒、释、道的影响,离别诗至中晚唐已失去了积极昂扬、意气风发之气。本文从洛阳盛晚唐离别诗出发,浅谈盛、晚唐离别诗抒情格调的差异。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突破了传统版的弊端,设置了双线元组的单元结构,实现了人文要素与语文要素的整合,同时在选文方面也更加关注深度与广度的拓展,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阅读文本,在拓展学生语言文字贮备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习作能力。本文就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为例,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  
“泰微课”有着一般微课都有的特点:1.短小精悍,一般在3—5分钟,讲授内容基本扣住某一知识点、某一精彩内容、某一重难点、易错点。2.以视频为载体,精彩的、重要的知识可以暂停,回放,随时可学。3.面向全体同学,只要你拥有一个账号,里面所有的资料都可以下载。4.满足学习者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此外,现在科学技术、现代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手机等较为普遍,这也为“泰微课”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无论是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