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解析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借助“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让学生从阅读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人物,也可以从影视作品中选择自己欣赏和喜爱的人物,当众与同学、教师交流。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总共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的栏目,交际的话题各有侧重,着力于培养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材的编排别有一番用意,这是在第三单元“讲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进阶训练。“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白类话题。有前面第三单元“讲民间故事”的基础,学生的当众表达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而“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训练主题,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对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提出要求。此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先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相关的信息,然后借助表格讲述,使得表达的时候“说”得有条理,介绍时思维呈现清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因此,在口语交际部分,将前面阅读所习得的能力拓展运用到口语交际部分,充分了实现学生能力迁移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又勾联后面的习作内容,口语交际训练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讲述到分段写作,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
(二)学情分析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总有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读者铭记于心,或因人物的特点、或因人物的本领、或因典型事件,让读者深深爱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求,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在25万字的阅读总量中,学生必定会接触到各形各色的人物形象。除了书籍中认识到人物外,学生还会通过影视作品接触到各类人物。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主题与学生之前的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的经验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可以让大部分的学生“有话可说”,打开学生交际话题,激发学生阅读后的表达欲望。
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以及表达的内容之后,教师应该着重于提高学生清楚表达观点与倾听时抓重点的能力。学生在接触到这一交际主题之初,脑海中呈现的素材会很多,但如何有条理并完整地表达出来却难住大部分学生。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清楚表达观点以及倾听时如何抓重点成为这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策略
依托教材,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根据自身介绍的人物对象填写表格,借助表格讲述。从自己练习到小组交流再到全班交流,进而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扩大学生的交流面。
1.不同梯度的训练要求,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机会,逐步增强训练难度
本节课从三个梯度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教学开始之初,创设情境,让学生清晰本节课的主题,而后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实现第一梯度的训练——依托自评标准进行自己练习,此阶段的训练要求也相对简单;紧接着,师生进行交流,总结出说好此话题的秘诀,增加训练要求,组内分享,找相同人物形象的同伴进行训练,实现第二梯度的训练,训练要求也逐渐增多;最后,则将交流的面扩大到面向全班,实现第三梯度的训练,每小组挑选出一位同学进行展示。另外,为弥补因课堂时间不足而不能让全部同学展示的遗憾,特举办家庭版的线上介绍会,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介绍给家长听,并把介绍会拍摄成视频,举办班级的线上“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推荐会评比,将语文课堂延续到生活之中,真正实现人人有话说、人人有展示的机会。
2.借助不同维度的评价,完善交流
配合三个梯度的训练,予以不同维度的评价,形成自评、师评、同学互评、家长评完整的评价体系。
3.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最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因此,在课堂开始之初,笔者选择创设情境,将学生带进竞选的真实情境之中,创设交流的场景,从而顺利引入课题,同时将课前做得调查数据展示出来,为部分交际困难的学生提供选择的方向。
(四)学习評价标准以及主要评价手段
口语交际的评价尤为重要,因为在各种形式的评价中能够更好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中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倾听、学会赞赏、学会质疑。因此,在本节口语交际中应该实现多元化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为主,辅以教师评价。课堂训练之余将学生的交际范围延伸到家庭之中,给予家长评价权,举办家庭版的“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家庭介绍会,让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评价不断延伸于课堂之外,将语文融入于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以教材为依托,分别从“说”和“听”两方面设置评价标准。教材明确提出交流时的具体要求,提示学生要借助表格信息分条讲述清楚介绍的人物基本信息,特此设定以下的评价标准。
1.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可以根据标准评出讲述星级
(1)分条讲述,理由较简单(或角度唯一):1星;
(2)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了:2星;
(3)分条讲述,事件典型,人物形象很吸引人:3星。
2.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文明听众的评价标准
(1)保持安静,认真倾听;
(2)可以就同学的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问;
(3)针对听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4)听完以后能抓住内容的重点进行复述、补充或总结。
(以上评价标准参考: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二百三十三页)
二、设计理念
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不断强化,他们渴望得到同学、教师的关注,渴望别人能倾听他们的想法,但却又怯于当众表达。为实现本节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多维互动,笔者设计了完整的口语交际训练系统,将口语交际训练延伸到课堂之外,实现口语交际主题训练的前延与后伸。 ⑤文明用语来助力:开头、结束的部分用上文明用语。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对自己本节课的交际主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鉴于自身的能力發展,想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引导。因此,在第一梯度与第二梯度的训练中间加入师生共同讨论的环节,不以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放手给学生,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练习发现问题,找出解决办法,进而得出说好这个话题的技巧,整理成一首顺口溜:
说清信息很重要
理由分条更清晰
用上顺序词语更明朗
事例典型吸引人
文明用语来助力
(四)组内分享,内化学习
1.再次修改,完善交际
(1)根据秘诀,自我修改;
(2)抱团组队,扩大交流:举牌找伙伴,相同人物的同学组成一组,补充完善。同类互补互助,扩大学生的交流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交流需求,相同推荐人物的学生抱团组队,可以实现同伴力量的互补互助。对于交际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从别的同学的分享中补充自己对人物喜欢的理由,从不同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事例。而对于暂时交际困难的学生而言,则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这类学生可以模仿别的同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有话可说”】
2.出示组内练习要求:
(1)小组的每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介绍给组员;
(2)每位成员要认真听,并能尽快抓住每个同学所说的重点;
(3)轮流讲,组员们相互倾听,并以我们梳理的方法为标准为分享者点评;
(4)每个小组都推选出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
(学生组内练讲,教师巡视)
3.循序渐进,体验交流之乐
【设计意图:同伴互评,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将评价的权利充分地下放到学生中间。以量化的标准公平地评选出组内代表,参加班级的展示】
(五)班级展示,促进提升
“看大家讲得很精彩的样子,来,分享一下吧!请在座的各位评委,认真倾听,并按照屏幕上的助力细则,说说选手们能为他们喜欢的人物形象助力几颗星。”
1.PPT出示助力细则
2.学生展示
(1)自我评价:请你先自我评价,你觉得你分享得怎么样?
(2)评委评价:评委在哪里?你觉得他能给他喜欢的人物形象助力几颗星?(指名交流和引导)
3.总结评选出人物形象的助力星星数,表彰总结。
(六)大胆分享,拓展学用
1.拓展介绍,助力翻倍
“请同学们从抽屉里拿出——小学生五年级最喜欢的书籍人物形象星级助力表,从我们的榜单中挑选一位人物也可以是刚刚同学介绍中你喜欢的人物,说清楚你喜欢的原因。”
2.助力规则:
请你的同桌或旁边老师当评委,分享给他听。
分享后请他们确定你能为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助力多少颗星。
(七)归纳小结,课后延伸
1.学生总结收获
2.举办家庭版“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推荐会
3.教师总结:“我们通过了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全面认识了一些你喜欢的人物形象也跟同学分享了你的想法。这些人物之所以被人们所喜欢,很大部分是因为他们身上带有的“正能量”,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去阅读那些你感兴趣的人物的书籍或观看你感兴趣的人物的电影,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这也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第三个锦囊妙计:勇敢发声,学会倾听。”
(八) 作业设计
1.阅读你感兴趣的人物所在的书籍,或观看你感兴趣人物的影视作品。
2.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本领,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并拍摄视频。
板书设计: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责任编辑
(一)教材解析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本次口语交际借助“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让学生从阅读书籍中选择最喜欢的人物,也可以从影视作品中选择自己欣赏和喜爱的人物,当众与同学、教师交流。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总共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的栏目,交际的话题各有侧重,着力于培养学生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教材的编排别有一番用意,这是在第三单元“讲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进阶训练。“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当众表达能力的独白类话题。有前面第三单元“讲民间故事”的基础,学生的当众表达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而“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训练主题,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对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提出要求。此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先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相关的信息,然后借助表格讲述,使得表达的时候“说”得有条理,介绍时思维呈现清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因此,在口语交际部分,将前面阅读所习得的能力拓展运用到口语交际部分,充分了实现学生能力迁移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又勾联后面的习作内容,口语交际训练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讲述到分段写作,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
(二)学情分析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总有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读者铭记于心,或因人物的特点、或因人物的本领、或因典型事件,让读者深深爱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求,五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在25万字的阅读总量中,学生必定会接触到各形各色的人物形象。除了书籍中认识到人物外,学生还会通过影视作品接触到各类人物。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主题与学生之前的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的经验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可以让大部分的学生“有话可说”,打开学生交际话题,激发学生阅读后的表达欲望。
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以及表达的内容之后,教师应该着重于提高学生清楚表达观点与倾听时抓重点的能力。学生在接触到这一交际主题之初,脑海中呈现的素材会很多,但如何有条理并完整地表达出来却难住大部分学生。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清楚表达观点以及倾听时如何抓重点成为这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策略
依托教材,以表格的形式整理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根据自身介绍的人物对象填写表格,借助表格讲述。从自己练习到小组交流再到全班交流,进而在不断地修改完善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扩大学生的交流面。
1.不同梯度的训练要求,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机会,逐步增强训练难度
本节课从三个梯度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教学开始之初,创设情境,让学生清晰本节课的主题,而后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实现第一梯度的训练——依托自评标准进行自己练习,此阶段的训练要求也相对简单;紧接着,师生进行交流,总结出说好此话题的秘诀,增加训练要求,组内分享,找相同人物形象的同伴进行训练,实现第二梯度的训练,训练要求也逐渐增多;最后,则将交流的面扩大到面向全班,实现第三梯度的训练,每小组挑选出一位同学进行展示。另外,为弥补因课堂时间不足而不能让全部同学展示的遗憾,特举办家庭版的线上介绍会,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介绍给家长听,并把介绍会拍摄成视频,举办班级的线上“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推荐会评比,将语文课堂延续到生活之中,真正实现人人有话说、人人有展示的机会。
2.借助不同维度的评价,完善交流
配合三个梯度的训练,予以不同维度的评价,形成自评、师评、同学互评、家长评完整的评价体系。
3.创设情境
口语交际教学最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因此,在课堂开始之初,笔者选择创设情境,将学生带进竞选的真实情境之中,创设交流的场景,从而顺利引入课题,同时将课前做得调查数据展示出来,为部分交际困难的学生提供选择的方向。
(四)学习評价标准以及主要评价手段
口语交际的评价尤为重要,因为在各种形式的评价中能够更好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中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倾听、学会赞赏、学会质疑。因此,在本节口语交际中应该实现多元化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为主,辅以教师评价。课堂训练之余将学生的交际范围延伸到家庭之中,给予家长评价权,举办家庭版的“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的家庭介绍会,让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将口语交际的训练与评价不断延伸于课堂之外,将语文融入于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以教材为依托,分别从“说”和“听”两方面设置评价标准。教材明确提出交流时的具体要求,提示学生要借助表格信息分条讲述清楚介绍的人物基本信息,特此设定以下的评价标准。
1.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可以根据标准评出讲述星级
(1)分条讲述,理由较简单(或角度唯一):1星;
(2)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了:2星;
(3)分条讲述,事件典型,人物形象很吸引人:3星。
2.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文明听众的评价标准
(1)保持安静,认真倾听;
(2)可以就同学的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问;
(3)针对听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4)听完以后能抓住内容的重点进行复述、补充或总结。
(以上评价标准参考: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二百三十三页)
二、设计理念
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不断强化,他们渴望得到同学、教师的关注,渴望别人能倾听他们的想法,但却又怯于当众表达。为实现本节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多维互动,笔者设计了完整的口语交际训练系统,将口语交际训练延伸到课堂之外,实现口语交际主题训练的前延与后伸。 ⑤文明用语来助力:开头、结束的部分用上文明用语。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对自己本节课的交际主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鉴于自身的能力發展,想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引导。因此,在第一梯度与第二梯度的训练中间加入师生共同讨论的环节,不以教师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放手给学生,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练习发现问题,找出解决办法,进而得出说好这个话题的技巧,整理成一首顺口溜:
说清信息很重要
理由分条更清晰
用上顺序词语更明朗
事例典型吸引人
文明用语来助力
(四)组内分享,内化学习
1.再次修改,完善交际
(1)根据秘诀,自我修改;
(2)抱团组队,扩大交流:举牌找伙伴,相同人物的同学组成一组,补充完善。同类互补互助,扩大学生的交流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交流需求,相同推荐人物的学生抱团组队,可以实现同伴力量的互补互助。对于交际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从别的同学的分享中补充自己对人物喜欢的理由,从不同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事例。而对于暂时交际困难的学生而言,则可以得到同伴的帮助,这类学生可以模仿别的同学,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有话可说”】
2.出示组内练习要求:
(1)小组的每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介绍给组员;
(2)每位成员要认真听,并能尽快抓住每个同学所说的重点;
(3)轮流讲,组员们相互倾听,并以我们梳理的方法为标准为分享者点评;
(4)每个小组都推选出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
(学生组内练讲,教师巡视)
3.循序渐进,体验交流之乐
【设计意图:同伴互评,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将评价的权利充分地下放到学生中间。以量化的标准公平地评选出组内代表,参加班级的展示】
(五)班级展示,促进提升
“看大家讲得很精彩的样子,来,分享一下吧!请在座的各位评委,认真倾听,并按照屏幕上的助力细则,说说选手们能为他们喜欢的人物形象助力几颗星。”
1.PPT出示助力细则
2.学生展示
(1)自我评价:请你先自我评价,你觉得你分享得怎么样?
(2)评委评价:评委在哪里?你觉得他能给他喜欢的人物形象助力几颗星?(指名交流和引导)
3.总结评选出人物形象的助力星星数,表彰总结。
(六)大胆分享,拓展学用
1.拓展介绍,助力翻倍
“请同学们从抽屉里拿出——小学生五年级最喜欢的书籍人物形象星级助力表,从我们的榜单中挑选一位人物也可以是刚刚同学介绍中你喜欢的人物,说清楚你喜欢的原因。”
2.助力规则:
请你的同桌或旁边老师当评委,分享给他听。
分享后请他们确定你能为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助力多少颗星。
(七)归纳小结,课后延伸
1.学生总结收获
2.举办家庭版“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推荐会
3.教师总结:“我们通过了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全面认识了一些你喜欢的人物形象也跟同学分享了你的想法。这些人物之所以被人们所喜欢,很大部分是因为他们身上带有的“正能量”,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去阅读那些你感兴趣的人物的书籍或观看你感兴趣的人物的电影,从这些人物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这也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第三个锦囊妙计:勇敢发声,学会倾听。”
(八) 作业设计
1.阅读你感兴趣的人物所在的书籍,或观看你感兴趣人物的影视作品。
2.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本领,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并拍摄视频。
板书设计: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