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两棵树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x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不可一日不读书。我是一个读书是比较慢的人,或许跟自己反应忙有关,总想在书上留下些什么或让书给我带来一些什么?哪怕是如雁过长空的一声鸣叫也好。当然,最好是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些许震撼。
  我本人是个不太喜欢抱着一本书一直看到天黑,精力有限,琐事繁多。我没有机会去体会那些完整的低谷与高潮,总是喜欢几本书同时看,早晨在熟睡的孩子旁边,看一本难懂的书,伴着孩子规律的呼吸,慢慢体会那些难懂的词句。下午在午后阳光洒进房间的时候,再次伴着熟睡孩子的呼吸,看一本感性的书。即使这样,我也不愿意走马观花,总是看懂了,想通了,在脑海中构建了情节后,才会去翻另一页。
  在最近几日,我被王木春老师的随笔文集《身为教师——一个特级教师的反思》所吸引,最初就是他不断提及的两棵木棉树。校园几经翻建,两棵木棉树被万幸保存下来,印象深刻的是,若两棵木棉不在了,他也宁愿跳下楼去了,虽然是调侃,我却很感动。木春老师一定是感性而又倔强的,在我看来,春到了知道看花,秋来了知道扫叶,在熙熙攘攘中还能寄情于物的人,必然是感性而又倔强的,而木春老师写到的这两棵木棉树,也暗合了我心中的两棵树,一棵在过去,一棵在现在。
  王老师的过去满满的都是些围绕木棉树的回忆,那里记录了他的少年,青春时代和二十年的教师生涯。而我过去的树,是虚幻的,时至今日,安静的时候,我依然能够听到头脑中那棵树生长的声音,过去的日子,我同王老师的经历一样兴奋、热情,头顶天大的理想,一次次用理想的胶带去遮盖现实刮擦的伤痕。迷茫、彷徨,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在形如社会的校园中迷失,如同木牛流马一样每天搬运知识。自负、自卑,满嘴的海阔天空却还在一次次的带着学生向着标准答案冲锋,又一次次骄傲的笑着,从未想过那些冲锋到底是害了人,还是救了人,自己却如救世主一样,拼杀在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考试中,从未冷静下来。自我、自虐,认为自己所做才是真的教育,并愿意为之不择手段,王老师书中的愤怒情节,与我的经历一次次的重合,读完不禁倒吸凉气,我也有十六年育人经历了,如同王老师的思考,到底是错是对?
  我也在思考自己,是人是魔?
  我过去的那棵树,年轮里怕也刻着那些挣扎吧。回到现实,我们的校园里也有一棵高大的柳树,身单立影却异常高大,约有四层楼高。自从我在这个学校走上讲台,那棵柳树也就矗立在那里,淡看着校园的一切人事变化,他对于我来说也如同孟浩然诗中凭吊的羊公碑一般,昨日仿佛就在眼前。顽皮的学生爬在他的身上,一批人离开校园,另一批又来了,我也在他的荫凉下快乐的踢球,甚至在喝醉后绕着他转圈儿。昨日的余音依然绕梁,伸手一抓,满手沧桑。
  不由得想起多次抄写过的《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如今,人事代谢了,往来的高潮与低谷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漂浮而去了,只有大柳树仍在,虽然他的伙伴们,更多的柳树,我记得还有很多学生老师记得的丁香树,都已经折在建设发展大潮中了,可这大柳树却依然健在。我没有建议过学校为柳树做些什么,只是记得学校砍折过他的枝叶,当时我满心愤怒,却并未发泄,也幸亏没有发泄。在大家都理性的奔向前方的时候,还有谁会感性的回头看看呢?我并不想添这些麻烦。
  每次读到王老师关于他校园中两棵木棉树的描写,我都会在脑海中出现很多画面,或许我的柳树不及他的木棉树美好,但我观望那树的眼神想必和他是一样的。还有一棵树,是一种希冀,既然印证了我的过去,就会看到更多校园中年轻人的未来,王老师对于书的感情,影响了许多他的学生,他的语文课堂是那样的不务正业,却又是那么的温暖可人,换作我是学生,也会让考试暂时见鬼,静静的聆听王老师读诗,那是美的学问,是欣赏的学问,甚至是让考试苍白的学问。
  印象最深的,就是读过了一段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外套》,王老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而在课堂中哭泣,课后反思为自己的失态。起初我并不觉得有多严重,但当我读到了《外套》,我意识到那真的严重,严重的动人,严重的感人。于是我立刻购买阿多尼斯的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这诗集的名字,就足够吸引我这样拥有阳光下的阴影的人。不得不说,要感谢王木春老师。
  读过了《外套》那首诗,我不止一次的陷入傻傻的沉思,那“明天的明天”震撼着我,我是谁的明天的明天?谁又是我明天的明天?这里面的浓浓亲情,让我的眼眶也一度湿润,若说王老师在课堂中因为朗读这首诗而哭泣算作失态,不如说是一种真情流露,相信他的那些学生也都如他一样,拥有自己的真性情吧。
  如今真性情的老师少了,木牛流马多了,因为没有人读诗了。合上那本书的时候,不得不承认王老师的文采让我拜服,一位语文老师,用大家都能够读懂的文字如流水潺潺一般的讲述着二十年的故事,句中的之乎者也甚至不及我的行文多,但我知道我这或许才是华而不实,而那二十年故事的陈述与反思,是大智慧。
其他文献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塑造他们,使他们成材,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思考的。人们常说:“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育教学素质。这三个素质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它对语文老师的工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1、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哲学眼光  要用辩证的目光,全面准确有针对地看语文教学。试想,一位语文教师在对待文学作品时,不能上升到一定的认识高度,语文教师给学生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以来,农村小学生进城就读人数迅速上升,转入城区读书的农村小学生学习成绩有了明显地提高。但是,进城就读的农村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很大的问题: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标准、结合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可以看出学生体重两级分化严重;肺活量指数低的可怕;耐力素质、柔韧力量、速度灵巧类项目测试成绩不尽人意。更加可怕的是几乎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没有自己爱好擅长的运动项目。依据
期刊
【摘 要】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写出通顺的句子,能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往往看不懂图意,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即使理会图意,写出的话也呆板没有生气;表述不清,语无伦次。教师方面则显得教学方法不妥,教学手段不科学等问题。于是笔者挖掘图片资源,采取看图方法先行,以训练作为提高习作能力的渠道,科学的采用评价方法等策略促进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
期刊
【摘 要】由于历史学科的现实地位和学科特点,历史学科的教学不可能与语文等学科相提并论,历史教师必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只有上出历史课的特色,用最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有效性 历史味  历史学科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如何,虽然我们的教育专家们说历史的地位是如何如何的高,还能举出很多的证据,但这一个问题不是专家说了算,是家长和学生们说了算,去问问学生和家长就有答案了,或者看一下各
期刊
【摘 要】微信是腾讯公司推手机即时通讯服务软件,目前国内一些博物馆积极探索微信应用,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先后推出了微信平台,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拓展了博物馆的服务范围和领域,提升了影响力。阿拉善博物馆于2013年11月开通了官方微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官方微信集语音导览、实时报道、展览欣赏、传播知识于一身,已成为阿拉善博物馆在新媒体时代最为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之一
期刊
教学个性化,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信仰、教学理念支配、指导下,通过对教材融会贯通的理解和独具匠心的处理,创造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富有个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从而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和教师教学的智慧的印迹,使师生的个性在交流互动中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能够根据不同的个人特点,各自需求各种不同的途径,达到共同的数学目标和愉悦、和谐的教学境界。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个性化呢?  一、
期刊
当下,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引领学生重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倡导者的初衷也许是想让中华优秀文化能得以传承,用经典来浸润祖国未来花朵的心灵。这样的宗旨值得推崇,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又遗憾地发现,很多时候“吟诵经典”的活动呈现的是形式大于内容,表演高于领悟,甚至有时还出现了与作品本意相悖的谬论。由此,我产生了一个新思考:传承经典文化固然重要,但究竟该如何去传承?特别是我们语文
期刊
历经十年的学校实践检验和八年的精心修改完善,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出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一标准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减负上的力度。同时,也给我们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上指明了方向。  一、新课标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新旧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进行对比研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中学数学人教版(必修四)《平面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教学为例,探讨新教材在课堂上怎样开展“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从“学会”怎样转变为“会学”、“会用”。文中对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进行了新的认识,对新课程的使用有个人的见解。  首先让我们明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理念,具体目标是:(一)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
期刊
古往今来,咏离别伤怀之作可谓多矣,要以司空见惯的素材写出新的文章,难度更大,尤其需要独辟蹊径,课寂扣虚。无聪慧颖悟之思,无相当的笔力是无法办到的。  起笔交代抒情主人翁的情态,简净之笔已形神兼备,满纸氤氲了,《文心雕龙》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动焉。”冥色起愁,哀兴于暮,对于一个天涯羁旅的人来说,这时别离更是触绪纷至。如此在难舍离愁渲染下的全文充满了恋恋不舍的基调。  我们随着作
期刊